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论文 国民经济学生毕业论文 房地产国民经济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统计论文

关于国民经济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跟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调整的经验和教训有关论文范文集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国民经济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7

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调整的经验和教训,本文是关于国民经济相关论文范文集跟成立和国民经济和新中国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上共进行过三次经济大调整,分别是60 年代的调整、1979 年至80 年代初期的调整和1988 年十三届三中全会开始在1989 年11 月五中全会后继续进行的以治理和整顿为中心的调整.每次经济调整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且每次的经济调整中我们都可以得出有关的经验教训.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不仅有助于市场经济的良序运行,同时还为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国民经济;调整;经验教训

一、国民经济的第一次调整(60 年代初)

1. 第一次国民经济调整的背景⑴在对外关系上,出现以中苏关系恶化为中心的急骤变化.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代表团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给中国发展带来巨大损失.由于花费大量精力从事国际斗争,而不能专心致志地进行国内经济建设,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国际原因.

⑵在国内方面,国民经济的比例已严重失衡,3年自然灾害和农业发展工作的失误给农业发展带来不利后果,经济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国内和国际面临的种种问题使得不得不重新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协调发展问题.1960 年工作会议上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成为首次经济调整的指导思想.

2. 第一次国民经济调整的措施⑴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主要精简企业中现有的非生产人员及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这一举措改善了城乡关系,保证了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⑵发展粮食和农业.粮食问题在农业发展中尤为重要,粮食问题容易影响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影响社会稳定.此后,多次发出指示,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发展农业作出了艰巨的努力,收到了一定的成果.

⑶压缩基本建设.采取的措施为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建厂,落后的外延方法已成为计划经济之下的一种习惯.因此,从1961年开始,下决心大力削减基建总投资,以调整投资和消费比例.直到1963年起,逐年恢复到合理的比例.⑷整顿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把经济管理大权集中到、局和省,货币发行权归,加强宏观调控,适当压缩地方的经济权力.

此次调整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到1965 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重得到改善.积累率下降到27.1%.财政收支相对平衡,市场供应显著好转,人民生活改善,国民经济重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气象.

二、国民经济第二次调整(1979 年至80 年代初)

1. 第二次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⑴长期以来在焦虑的“左”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建设严重不平衡,出现重视重工业而轻工业和农业落后的现象.⑵1978年经济建设上的新冒进政策,造成国民经济造成比例重大失调,经济管理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更加严重化和尖锐化.

2. 新“八字方针”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提出了解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党在召开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工作会议上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国民经济的第二次大调整.实践使领导人认识到,只就生产指标和投资数量来解决调整国民经济问题难以顺利解决问题,必须从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上,求得根本性解决.

3. 调整的成效

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更加趋向合理,从农轻重的关系方面看,改变了重工业孤军突起,而轻工业和农业比例下降的不合理状态,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⑵基本上消灭了财政赤字,控制了基建规模,使经济发展走上了稳定的道路.1982 年我国的财政赤字下降到20 多亿元,短短一年中就实现了基本平衡.

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在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在企业中推行的经济责任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企业活力.

⑷城乡人民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三年内安排了2600万人就业,减少了国内失业人数,调整了部分职工的工资,增加了住房、副食各方面的补贴,使城乡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三、国民经济的第三次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 国民经济混乱

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效毋庸置疑.特别是工农业生产和经济事业的突飞猛进,更是令人瞩目.但由于主观认识的局限和失误及其他原因,时时会出现种种困难和混乱现象.这次经济的集中表现是通货急骤膨胀,物价大幅度上涨,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

2. 第三次国民经济调整的措施第三次经济调整采取的措施有:(1)控制经济规模,降低工业增长速度,逐步缓解经济过热.(2)适当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989年压缩了500亿元.(3)增加储蓄和稳定金融,严格控制货币发行.(4)经过一系列会议、决策和实际工作,到1988年底,在各个领域,整治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果.

四、三次国民经济调整的经验和教训

1. 发展国民经济要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指导思想

必须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稳定、协调和符合国情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避免制定急躁冒进的经济政策.一方面,持续稳定的国民经济方针能为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在生产和建设上留有余地,同时有利于经济建设朝着平稳有序的方向进行.另一方面,制定经济政策应当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避免使经济出现“膨胀—调整—再膨胀—再调整”的恶性循环状态.“八字方针”和新“八字方针”的提出就是在国民经济发展瓶颈时期,审时度势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而制定的正确指导方针,有力地挽救了经济损失.

2. 国民经济各个部类之间应该保持相互协调与平衡

社会生产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是国民经济各个部类之间保持相互协调与平衡.前两次重大经济调整前,基础设施规模扩大,积累和消耗的比例严重不平衡,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人民的生活难以保障.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国民经济时应该平衡投资、出口和消费及各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比例关系,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3. 在行动上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农业问题的解决,即粮食问题的解决,不应只停留在口头和思想上,要在行动中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鼓励科技农业,提高粮食收益,帮助农民走出困境.这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农业强国.

4. 对国民经济发展趋向要有预见性,使经济调整处于主动状态

60年代初期的经济调整是被动的,此时财政经济十分困难,工农业生产和商品市场大幅度减少,人民的温饱问题也难以解决.第二次调整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的,相比较而言,整个过程进行地更为平稳.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时,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预见性,在充分了解经济弊端的同时学会趋利避害,然后不断调整和修复,在此基础上使国民经济发展呈现整体稳定的状态.

5. 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

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经济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调整国民经济即改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保持社会平稳和循序渐进,而非急风骤雨式的方式,使之较容易被人民接受,同时要不遗余力地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出现经济问题时要及时修补以免其恶性发展.

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次大调整都及时纠正和克服了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的问题,改善了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比例不协调状况,也制定了符合国情的调整政策.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要汲取经济调整的经验教训,从而在经济发展中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金春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04)[M].北京:党史出版社,2007.[2]胡绳.中国的七十年[M].北京:党史出版社,1991.[3]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966—1976)[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4]李颖.共和国历史的细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齐鹏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汇总,此文为关于经典国民经济专业范文可作为成立和国民经济和新中国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国民经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标的演变 康聪聪(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摘 要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整个教育活动的组织都起着指导作用 教育目标反映了.

2、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变和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高……教育质量观与时俱进,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作为教育发展与改革行动的重要先导,中医药高……教育质量观的关注重心、目标指向、实现路径与保障方式都在不断地发生转变 全面.

3、 新中国城乡关系的经济基础和城市化问题 王瑶函【摘要】我国疆域辽阔,城市和农村数量众多,城乡关系一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重视的问题,也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 处理好城乡关系有利于促进国家富强、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 本文将讲述新中国城乡关系的.

4、 新中国的三八女炮班 20世纪60年代,在大连海洋岛上有一个民兵三八女炮班,而且是全国第一个,赫赫有名,被称为“海上集体花木兰”、“黄海前哨一颗明珠” 给叶帅表演弹无虚发1 .

5、 新中国成立前,《选集》在哈尔滨印刷 国新刚1 946年4月28日,东北联军解放了哈尔滨 当时的哈尔滨是全国最先解放的大城市,东北局所在地,党的很多重要机构都设在这里,政治空气非常浓厚 为提高广大干部和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指导当时的土改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