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土木工程进程与人才培养论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开题报告简报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文献综述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参考文献 国际化人才培养论文

人才培养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和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和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人才培养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0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和,该文是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人才培养和探索和高校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刘颖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 要: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开来,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新使命,创新高校教学管理中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是目前高等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阐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讨论,为促进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联合办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25-02

作者简介:刘颖(1974-),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本科生过程培养及管理模式创新.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逐渐加快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国际化专业人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得国际化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重要的发展趋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就演变成了国际化人才的竞争,强烈的需求造成了人才短缺和人才争夺的激烈化.在此需求和推动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机制,在全球竞争中,我国虽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仍无法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基地,高校应将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外联合办学作为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国家对国际化人才的要求.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意义

人才资源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开发人才资源,采取了不同的人才战略.历届美国政府都将教育看作立国之本,并且规定国家的战略重点就是发展教育,相继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和《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等法案和报告,积极呼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准备,日本也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外国人才,出台制度保障外籍人才的引进与使用.通过科研合作、开放重要实验室职位、设立国际合作奖励基金等方式,来吸引外国科学家来日本参加研究,留住人才.

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化专业人才的缺乏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据调查统计,自2005年至2009年四年间,我国国际化专业人才的缺口高达100万多人.在国内,严重缺乏能达到国际化标准的专业人才,在《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麦肯锡指出,中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很多,但其中很少拥有国际化专业技能,而中国未来的需求将会更多,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很难满足这一要求.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近十几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国家人才队伍的建设,2002年党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想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这也是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提出支持国内外高校合作办学,支持国际高校合作联合建设实验室、研究中心,吸引国外的高级人才,支持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实施留学中国计划;以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医师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完善投入机制,建立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指引下.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依据自身条件探索相应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培养机制,为国家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高等教育国际化指的是一个国家将本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推向全世界、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及与他国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对于我国的高等院校来说,应坚持同志在1983年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三个面向”理论,积极探索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模式.1.联系世界,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为了应对教育国际化导致的激烈竞争,同时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进入21世纪,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视野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已经达到了1100多个,覆盖全国各大省份.

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有很多种,因为中外双方都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参与合作同时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合作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形式有:

(1)一对一合作:指的是一所国内的教育机构与一所相应的国外的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办学,在某一专业上进行合作,大多数中外办学机构都是这种合作形式.

(2)一对多合作:属于较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方式扩大了中方利用国外教育资源的范围,不仅在课程内容、引进外方教师方面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而且扩大了中午合作办学机构毕业生赴外方留学的选择机会.由于这种方式较为复杂,目前只在一些经验成熟的高校开展.

(3)校与校合作:我国的中外办学模式基本上是校校合作.即中国的教育机构与国外的教育机构就某些专业、课程进行合作,这种模式有利于弥补我国高校自身专业课程的不足.但是投入较大.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多渠道多模式发展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对留学服务质量的提高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作为“不出国的留学”,它的优点显而易见,对于办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拓宽了培养人才的途径,可以培养各类人才,促进了学科建设同时提高了师资水平等等.在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我国许多高校在不同层次上(包括博士、硕士、本科以及专科)与世界上教育发达的国家的高校进行了国际化的合作教育,对国际化人才模式的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直接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授课方式、教育模式、优秀教材和师资力量,使国内的教育课程得到了优化,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校教育的整体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既是教育全球化的结果也是途径,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型人才、提高学校竞争能力开辟了重要途径.

2.走向世界,促进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促进本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指高校要被动地融入世界,更应该采取的是主动走向世界、双向交流的方式.为了使国家化教育得到更快更好更优质的发展,在积极寻求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的同时,我国高校还应主动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开展双向交流的方式,完善现有的留学生政策,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宣传,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争取吸收大量的外国学生到我国高校来学习,合理配置课程,并做好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并鼓励本校学生与外国留学生进行一对一或者团队形式的帮助,一起学习、生活,对于相互的语言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据自身特点特色办学,让外国学生都很乐意来我国留学.接收外国留学生,开展留学生教育是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也会促进中外学生的交流,增进他们感情,也有利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随着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一个高校的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衡量其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同时,中国高校还应采取走出去的原则,派遣国内的学生、青年教师到国外的一流大学留学.1992年第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留学方针,“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春晖计划”的实施、国家公派留学教育的改革、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的发展、自费留学*市场的开辟,更是有声有色、迭起、可圈可点.在我国许多高校,出国留学工作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贸易、中外教育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交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立足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留学生把握了世界最前沿的知识和科技,可以给国家带来更先进的知识和思想,为经济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培养骨干力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新技术的辐射源的重要生力军,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3.与国际接轨,建设国际化课程.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产生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其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课程的国际化,课程的变革是任何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中心.要将我国建设成为髙等教育强国,在高等院校实施课程国际化是极为必要的措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国际化兴盛于欧美研究型大学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从20世纪90年始也陆续制定了相应政策,各大研究型高校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都已为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做了相应的探索和实践.国际化课程发展至今,已经受到更多高校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国际化课程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引进国外原版教材、重视外语教学.作为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工具,语言应当成为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基本指向和内容.解决沟通和交流中遇到的语言问题是培养“国际视野”和“国际感觉”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所以,对高校外语课程设置的关注是衡量其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之所以在课程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因为这些国家在语言上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英语国家开始重视对英语的学习.在我国,外语教学一般分为两部分,即专业外语教学和公共外语教学.前者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的外语人才,后者主要针对的是非外语专业的学生,使他们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目前,国内高校主要是通过公共外语课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由于英语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使其在国际事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上一世纪开始,我国开始逐渐重视英语教学,尤其是公共英语教学.每年教育部还统一进行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以检测大学生对应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这表明了国家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

英语的教学离不开教材这一*,在教材的选择上必须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否则就不会使英语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近几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各国高校为了培养具有宽阔的视野、国际化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开始积极引进原版的外语教材,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外国大学的课程内容和体系,接触并深入了解外国大学的教学思想.我国许多著名的高校,例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等都开始管理学科、经济学科和人文学科等的原版教材,使我国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世界著名大学使用的教材和课程内容以及体系,帮助学生掌握世界前沿的知识.为了加快课程国际化的进程,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对国外先进的计算机专业的原版教材或者中译本进行了引进,从而在计算机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评估和教材体系方面,使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国家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加强教师国际交流、引进国际课程.作为给学生传播知识的使者,高校教师所具有的国际经验和知识,有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想推动课程和教学的国家化,就必须增加教师的国际经验和知识.所以,各高校必须重视高校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和发展,积极引进国际化的课程,这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发展.根据目前国内高校实行课程国际化的实际情况,培养教师国家化课程教学能力的主要方式是扩大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进而促进国际化课程的建设.知识是无国界的,但是每位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所掌握的往往是自己的专业知识.所以,要促进教师的国家化进程,就必须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近几年,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始通过各种形式促进各国教师之间的交流,积极引进国际化课程,从而加快国际化课程的建设.一方面,积极聘请国外教师来我国讲学、任教,国际化的课程知识和内容、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被这些教师带入国内,加深我国大学生对对国际化课程的了解,有利于国际化课程自我国的快速发展.另外,使外国教师及时了解我国课程国际化的进程,从而进行交流,有利于加速我国国际化课程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国内许多高校也开始注重国内外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以此学习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最新的课程内容和知识,深入了解最新的实验设备,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英语水平.通过吸取国外大学课程国际化的经验,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校国际化的进程.

(3)创办联合课程、领略前沿知识.近几年,我国许多高校都开始通过创办联合课程来推动高校课程的国际化.所谓的联合课程,指的是课程由国内外高校联合设置,通过协议,对国外先进的学位课程进行引进,国内的学生利用两年的时间修完学分后,可带着学分到国外的大学继续学习和深造,完成学业后,便可取得国外大学的学位证书.

我国高校联合课程主要体现在区域问题、国际问题和新学科的探究,涉外法律、管理、文秘专业等方面也有所涉及.还有很多大学设有与国际问题相关的研究中心,其所设立的课程大部分都是联合课程,在有关区域和国际问题方面,联合课程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比如,厦门大学的美国研究中心,其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国际化特点,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两国的教师分别用本国的语言对对方的学生进行课程教学,学生用对方国家的语言听课、记录和考试.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两国的经济、法律、外交、文化和实用研究方法等.复旦大学的“哈佛———复旦高级管理课程”,是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哈佛大学商学院联合创办的系列课程之一,该系列课程也由两个学校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教授进行授课,帮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管理方法和国际化的管理理念.

四、结束语

培养能为当今社会所用的人才是一所大学的核心任务,培养合格的国际化人才是一所大学在众多高校中立足的基础.虽然以上介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我国的部分高校实施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在现今这个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成绩面前各大高校仍不能停下脚步,应继续探索更新更合适更有效率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同时还要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坚持和弘扬本土的教育,不能一味的吸收外来教育,争取做到融会贯通.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努力,使我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成明,张磊,王晓阳.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3,(06):18-20,36.

[2]李庆领,吕耀中.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意义及策略[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101-104.

[3]许玉清,马建山,张庆荣,金玉洁,王文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认识及对策研究[J].石油教育,2012,(01):61-64.

[4]任聪静,张红,陈丰秋,祝京旭.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2,(06):4-8.

[5]陆根书,康卉,闫妮.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4):75-80.

[6]曾祥斌,曹陈晨,鲜映霞.浅谈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240-241.

该文评论,上文是一篇关于经典人才培养专业范文可作为人才培养和探索和高校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不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对于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都在不断加大,国际化人才要求一个人不仅要能适应国内市场环境,更要能应对国际激烈的市场竞争 具有国际化的意识和高水.

2、 双创环境下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梁田园1 引言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中,对于双创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这对广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在民办高校中,由于其管理体制的灵活性,在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中比普通高校更具优势 对于大.

3、 创业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呼吁着我国高校教育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前高校必须加快完善能力导向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出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

4、 高校服装表演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化发展方向的确立,模特行业也在我国文化的发展建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职业人才,就需要对服装表演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在服装表演的专业课程方面,要实现素质教育.

5、 壮族音乐课程进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摘要当前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各学科领域都在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开发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科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

6、 高校流行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流行音乐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重视流行音乐人才的培养 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养和能力;强化专业课程建设,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加强实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