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消费行为论文 消费导刊杂志 组织行为学论文选题 行为金融学论文 关于消费的论文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大学生消费行为论文 大学生网上消费行为论文 高校学生消费行为的开题报告 蒙古族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论文 绿色消费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超市消费行为参考文献

关于消费行为相关论文范文 和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消费行为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消费行为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7

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消费行为,本文是消费行为方面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消费行为和消费行为研究和心理特点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二胎政策全面开放,流动儿童的比例逐年增加,成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流动情境会影响儿童心理的变化,表现出相应的消费行为特点.流动儿童作为新时代特殊的消费群体,研究其流动情境下心理动因导致的不同消费行为特点,对进一步拓展儿童消费品市场、促进流动人口的经济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特点;消费行为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流动人口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正发生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45亿.2011 2016年,流动人口量整体处于增长状态.

卫计委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的中位数约为33岁,正值青壮年期,有四分之三的流动人口已结婚,因而出现因青壮年父母的流动,导致产生大量城市流动儿童的现象.

新公民计划”编撰的《中国流动儿童数据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全国流动儿童规模已达3581万.2005 2010年,平均每年新增流动儿童数量超过200万.

(二)居住流动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伴随着居住流动,市场营销研究者开始注意到,消费者在搬家后会改变自己的消费模式.2012年,一个针对3000人的调查发现,那些正在搬家或过去一年搬过家的人,相比于住在同一个住所的人,改变了自己的消费模式——不仅体现在与搬家有关的物品上,[1]还提升了他们在娱乐、饮食、汽车和个人用品上的消费,如相机和电子阅读器.我国城镇化带来的聚集效应,大于“半城市化”的外部成本效应,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增长.

(三)儿童消费市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远景市场

当前,儿童拥有越来越多的经济自主权,在家庭消费的地位和所占比例逐渐提高,甚至形成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消费观.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推行,儿童消费市场更是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行市场,也是一个具有潜力的远景市场.

此外,儿童还是重要的市场影响者,他们不但影响父母对食物、玩具、儿童服装的购买,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对父母选择度假地、购买新车等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儿童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而流动儿童作为新时代特殊的儿童消费群体,研究其在流动情境下心理动因导致的不同消费行为特点,对新时期进一步拓展儿童消费品市场、促进流动人口的经济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分析

(一)居住流动及其副作用

尽管居住流动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风险,但也会带来一定的好处,否则,流动就不会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当然,流动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为这会耗费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更重要是会付出一定的心理代价,导致心理上的损耗.

有证据显示,高居住流动性的社区,会提升人患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物质使用障碍,甚至精神分裂症的概率.虽然人们搬家一般是为了提升生活满意度,但是研究发现,搬家频繁的人,比住所稳定的人具有较低的生活满意度.在童年期搬家频繁的人比其他人的寿命更短.

此外,居住流动性还会影响认知、情绪、行为,会导致个人消费支出和外出就餐的增加.[1]

(二)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

根据以上分析,儿童在流动情境下可能表现出如下心理特点:

1.焦虑感

流动儿童父母为追求更好的生活,而选择到陌生的城市居住,而这种有着改变和提升自身处境的美好愿望,又往往会转移到孩子身上,使流动儿童更容易表现出焦虑感.这主要是由于流动儿童难以适应城市的校园环境,因而产生焦虑情绪.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比非流动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社交焦虑情绪.

2.感知排斥

流动人口是较容易遭受社会排斥的人,其生理和心理上的排斥,在脑神经机制上有重叠之处,而生理疼痛会造成对他人的消极印象.流动儿童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会受到消费、社会关系、文化、福利制度4个维度交互影响的社会排斥.

流动儿童由于语言、风俗习惯等与城市非流动儿童差异显著,因此很难适应城市文化,在心理上容易感知受到排斥.流动儿童普遍认为,城市人看不起他们,感觉到深深的社会排斥感.在城市人刻板的印象中,容易认为流动儿童可能“不卫生”“不干净”“受教育水平低”,表现出对流动儿童的接纳程度低,使流动儿童感受被排斥感.

3.孤独感

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流动儿童,比一般儿童更易产生孤独感.流动儿童父母为生计而奔波,往往忽略了与其子女的沟通交流,使孩子在父母身上没有得到足够的情感支持,更容易产生孤独感.

同时,流动儿童的父母通常受教育程度不高,工作忙碌,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也会影响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建立和谐同伴关系,容易导致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加深.

4.人际关系敏感

同伴关系良好,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友谊的质量,可让儿童在情感上建立一个健康安全的心理体系,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流动儿童愿意与城市儿童交友,但是城市儿童却对流动儿童的交友行为往往会持一种排斥状态.流动儿童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敏感程度高于非流动儿童,其内心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导致的敏感度提高和城市儿童固有的偏见,会加深流动儿童在城市融人人际关系的敏感度,不利于和谐同伴关系的建立.

三、流动儿童的消费行为分析

儿童消费行为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过程,是儿童学习成为一个消费者所必需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的过程,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先前的研究表明,家庭因素、同伴因素、媒体因素都可能影响儿童的消费行为.而从本质意义上讲,客观影响因素均需通过影响儿童的心理特点来影响消费行为.因此,受流动情境心理动因的影响,流动儿童的消费行为表现出不同于普通儿童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避免焦虑的冲动型消费

人们在稳定的居住环境中生活,会形成一些能够提高生活效率的习惯.他们知道自己喜欢的餐馆在哪里,在哪里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哪里能够最好地医治自己的身体不适,以及如何走捷径到达某个地方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得日常生活变得方便快捷和可以预测.但是,流动使得大部分这些知识都要被淘汰.

居住流动干扰了人们的日常事务、工作安排、社交网络.所以,居住流动大幅度降低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可预测性,个体随时可能会面对无法预料的需求、挑战和威胁.由于处于焦虑的心理状态,会导致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而这会反映在问题行为的增加上,包括冲动消费和饮食.

而儿童自身的焦虑和父母转介给他们的焦虑,会让流动儿童更会表现出冲动型消费的模式,消费决策时间短、冲动,不确定性程度高,品牌忠诚度低.

(二)获得认同的从众型消费

由于流动儿童感知到更多的排斥感,会让他们在行为中努力寻求获得认同和接纳,以缩小与城市儿童的差异性.选择与周围同伴同样的消费方式,是他们获得认同的重要方式.因此,流动儿童在消费行为上可能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从众性,甚至改变其原有的消费行为.他们会遵从现生活群体的消费方式,希望通过相似的消费行为,达到交友的目的,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以缓解其歧视感知.

(三)消除孤独获得安全感的熟悉型消费

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流动儿童内心体验的强烈孤独感,会让他们渴望安全的体验,在消费行为中表现出怀旧和选择熟悉型消费的倾向.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流动率越高的区域,连锁超市的销售率越高,经济收益越好.用户体验报告认为,选择连锁超市,看到熟悉的店名,更容易让他们有家的感觉,体验到安全感.因此,在流动儿童相对集中的区域或城市,开设连锁型的消费场所可迎合流动儿童消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的熟悉型消费需求.

(四)缓解人际敏感的过量消费

缓解人际敏感是流动儿童的重要心理需求.一方面,流动儿童渴望与城市儿童建立新的同伴友谊关系;另一方面,又对同伴的行为敏感多疑.因此,流动儿童通常采用过度和大方的消费行为来吸引同伴的关注,以缔造和谐友谊.

与此同时,流动儿童的父母,也常因为心理补偿,会让孩子掌握相对更多的经济自主权.因此,流动儿童更容易出现过量、过度的消费行为.

四、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在城镇化建设加快的趋势下,流动已成为人们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变革.随着我国全面二胎政策的推进,流动儿童数量进一步增长.

研究流动儿童的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还较少.现有研究大多是从广告学和经济学角度作理论探析,而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开展实证研究的较少.

(二)研究展望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注重更完善的理论模型建构,从心理本质探析的新视角,引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针对儿童的知觉、认知发展特点,开展实证研究和行为操纵研究,进一步探讨居住流动情境下,可调节流动儿童消费行为的因素,以期为营销学以及进一步拓展儿童消费品市场,提供具体可行的实践指导.■

上文结论:上述文章是关于经典消费行为专业范文可作为消费行为和消费行为研究和心理特点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消费行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调查分析以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为了解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文章以问卷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中的调查数据和调查结果,给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

2、 网络分期购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探析 摘 要当前,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业的大力支持,涌现出了许多网络分期购物平台 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说,他们经济来源有限,消费水平受到一定限制,而网络分期购平台的诞生,使大学生成为分期购消费的主要潜在群.

3、 论文化价值观差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以中西方游客在新疆消费为例 霍夫斯泰德将跨国(地区)的文化差异明确在5个基本维度上,及上文提到的那5个纬度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以新疆为代表的边疆地域旅游逐渐成为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在中国旅游时选择.

4、 耳鼻喉科儿童的心理护理 摘要掌握耳鼻喉科门诊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儿童的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 我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儿童营造了良好的就诊环境,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确保护理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儿童早日恢复健康.

5、 基于国网商场的用户消费行为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蒋 菱1 唐新忠2,3 闫 泽2,3 项添春1 叶秋子4(1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 300010;2 北京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3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

6、 陈恩显:让流动儿童有学上 在北京待了近2 0 年后, 陈恩显仍然没有强烈的归属感 走在大街上,陈恩显还是像刚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兄弟一样,话不多,甚至有些木讷,但是,一谈到他的学校时,他就兴奋不已,滔滔不绝 他说,他感谢社会各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