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特殊儿童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求儿童教育论文3000字 智障儿童教育论文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论文 儿童教育刊物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

儿童教育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和嵌入性难题和化解:优化流动儿童教育处境的可能视角类论文范文集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儿童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4

嵌入性难题和化解:优化流动儿童教育处境的可能视角,本文是儿童教育方面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和处境和视角和性难题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彭拥军

[摘 要] 流动儿童在相对陌生的社会环境下接受教育,其自幼习得的方言常常既与确认的精致编码语言不同,又与流入地方言存在较大差异,在教育场域与非正式教育环境下创造条件实现语言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达成合作与共享是衡量流动儿童是否成功实现语言嵌入的试金石;流动儿童在教育成长中不可回避的饮食偏好和生活习惯差异等生活因素会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现实状态,主动的入乡随俗和被动的生活植入是促进流动儿童实现生活嵌入的重要路径;乡村熟人社会的文化羁绊与城市陌生人社会的文化冲击给流动儿童的社会嵌入带来重要影响,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交流、融合和发展能够帮助有效缓解流动儿童的文化嵌入难题;流动儿童在异地接受教育的制度设计与实际存在的教育行动之间存在诸多罅隙,培育公正平等的制度理念、对流动儿童实施合理的制度保护,有利于实现流动儿童教育处境的全面优化.

[关键词] 流动儿童教育语言嵌入生活嵌入文化嵌入制度嵌入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规模社会流动而出现.流动儿童教育处境不良不仅影响流动儿童创造美好生活能力的培养和享用美好生活心态的模塑,而且可能阻碍我国人口红利充分有效的持续开发与释放.资料显示:到2014 年末,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2.45亿,占总人口1/6;6-15岁子女随同父母流动的比例达62.5%,比2011年上升5.2%[1],并且仍然看不到增长拐点.因此,如何优化流动儿童教育处境,让他们像本地儿童一样健康成长,仍然是一个值得积极直面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流动儿童教育处境优化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成功实现社会嵌入[2]的问题.换句话说,判断流动儿童教育处境是否真正优化的重要试金石,就是流动儿童是否成功嵌入特定社会结构中,顺利实现社会接纳和自我认同.具体而言,则需要解决语言嵌入、生活嵌入、文化嵌入和制度嵌入等问题.

一、流动儿童语言嵌入难题及其消解

儿童生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交织的三重社会中,其教育处境的优化实际上应该是超越学校的,但本文主要从学校视角进行探讨.在学校中,课堂是学生活动和成长的主场,精致编码语言是主流和权威语言.农村流动儿童因为来自乡土社会,在运用规定的精致编码语言上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使其即使在家乡接受教育,也依然存在[3]P191-192,流动儿童异地接受教育则容易遭遇叠加的语言嵌入问题.

(一)流动儿童因语言引发的嵌入难题

农村儿童在自己家乡接受教育,原本就需要面对规定的精致编码语言系统与自幼习得的地方性语言系统之间的对接或嵌入.他们一旦跟随父母到外地接受教育,就必须直面语言嵌入与流入地方言嵌入问题.

1.语言嵌入的双重难题.在学校正式交往情境中,流动儿童在语言使用上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两个嵌入难题:一是自己的方言与精致编码语言间的嵌入难题.具体而言,存在以下四种情况:(1)二者语词与语义相同,但语音语调甚至语法存在差异,导致理解困难甚至产生误解;(2)语词相同,但语词的交际意义不同,容易导致理解偏差;(3)使用的语词、语义甚至语序都不同,造成理解困难甚至无法理解;(4)两者看不出明显的相同或者相交之处,难以甚至不可理解.

这四种情况都会带来程度不同的语言嵌入问题.

二是流动儿童原有方言与流入地方言间的不一致带来的语言嵌入难题.当然,这种难题并非总是存在,比如广东和广西粤方言区之间的流动,北方方言区内的流动,流动儿童语言嵌入问题不存在或者表现轻微.一旦流动儿童携带的方言在遣词造句和语音语调等诸多方面与流入地方言存在明显差别,这种差别就会影响语言交流中微言大义的捕捉和理解.埋嵌在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会弱化社会交往效果,影响社会行动的合理呈现或干扰对行为结果或后果的确切理解.

在学校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同辈群体是儿童成长的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除了用精致编码的语言进行交流外,地方性或者本土语言对交流和交往常常产生很大甚至更大影响.概而言之,儿童之间语言的一致性意味着文化的一致性和默会知识的共享性,客观上使孩子们的交流变得更容易,大大减少误解发生的频次,使合作变得更加顺畅.但流动儿童因语言原因,在交往中容易陷入他者地位,难以准确理解当地语言尤其是语言背后的东西;另一方面,语言差异也导致流动儿童被本土学生接纳的难度增加.

2.语言背后的知识性嵌入难题.如果说精致编码语言裹挟着法定和权威的知识与文化,那么不同方言则近乎天然地融入了各种地方性知识.对农村流动儿童而言,他们在语言嵌入过程中,实际上面临三种知识(法定的知识或公共性知识、流入地的地方性知识和儿童携带的地方性知识)的嵌入难题.

规定的共同性知识是所有儿童都需要共同学习的法定知识,是学校场域的公共知识.但儿童对公共知识的理解往往需要借助他们熟知的地方性知识.对流动儿童而言,他们最方便的地方性知识是与自己方言相连接的地方性知识.而身处异地的他们要走出他者地位,必须熟悉流入地的地方性知识,真正地方化或本土化,才能入乡随俗.因为没有种族或肤色等高辨识度的外显因素来固化或强化流动儿童的他者形象,他们一旦成功实现语言嵌入和地方性知识接纳,就可以成功优化他们的微观生活环境和学习软环境.

(二)语言嵌入难题的消解

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的国家,需要共同创造和分享社会进步成果,才能使我们的文明达到新高度.对流动儿童而言,如何浸融在当地语言文化之中,真正实现有效沟通、交流、合作与共享,这是判断是否成功实现语言嵌入的试金石.

语言是交际的重要手段,在现实环境中习得的语言才是真正活的语言.但流动儿童的日常生活依托于家庭这个基本生活单元,而农村家庭通常更多地依赖熟人来获得社会支持[4]P208-219.构建包容各种语言和文化的社区,并创造彼此交往和交流的机会,这是现代社会必须认真思考的大问题.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聚集地,一所学校、一个社区往往都聚居着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群.他们通常通过小区、社区、教堂、公共活动中心甚至泳池等场所给人们提供自然交往空间和机会,通过自然地交流和交往促进融合.

语言嵌入的实现还需要增长活动时间来强化交往效果.流动儿童和父母在业余时间一起参加当地活动,既可以帮助放松身心,还可以自然地接受某些重要信息或者发展或展现某些特长.业余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自然地掌握当地语言和理解其文化.除此之外,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观看当地电视节目或收听当地广播,多通道地学习当地语言和理解当地文化,从而更加方便和熟练地进行语言交流,实现相互接纳.

二、流动儿童生活嵌入困境与出路

对流动儿童个体及其置身其中的具体情境而言,生活习惯或生活方式的差异常常带来实实在在的不便.生活差异最典型、最容易直接观察到的是饮食差异.就像英美人偏向于吃冷餐(尤其是早餐,热咖啡除外)且较简单,广东人爱喝汤,湖南等地人爱吃辣,这些习惯都是颇具特色且外地人短期甚至较长时间难以理解和适应的.然而,有如吃饭这样的生活细节不仅直接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可能产生某些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一)生活嵌入的困境

饮食内容与方式的差异和生活方面的其他差异,从积极方面看,可以增加生活的多样性,培育文化多样性.但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给我们带来偏见甚至误解,影响人们在生活中的理解和融入.

1.饮食偏好产生嵌入难题.生活差异直接反映人们日常行为差异,也渗透着某些文化差异.比如湖南等地具有吃辣偏好的人群到广东等非吃辣区生活,在社会流动早期容易被视为怪人,甚至由此产生很多用来娱乐的谈资.对流动儿童而言,饮食质量直接影响流动儿童对营养的合理摄取和身体发育.然而,流动儿童在正常学习时段,生活时间和空间都在学校,且他们往往只是学生中的少数,难以获得适合他们口味的餐饮服务,很难确保从营养摄取上确保流动儿童身体健康成长和饱满精神状态的维持.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发现美国的相关研究和行动很重视孩子的营养问题.比如佛罗里达对语言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提供免费的课后阅读教学after-school reading tutoring 时,首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营养餐,再进入教学环节.罗思高的追踪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孩子学业成绩不良往往与营养不良、发育不良和疾病造成智力品质被遮蔽有关[5],该研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依循历史脉络不难发现,即使在发达国家,农村儿童也曾有过甚至现在仍然存在身体素质指标与城市和发达地区儿童相比较而处于劣势地位的情况.造成这种身体发展劣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营养摄取数量、结构没有能够及时满足孩子身体发展需要.身体发育或发展的劣势,影响正常生理机能的呈现和提高,以及孩子的智力表现或学业水平.

2.生活习惯差异带来的嵌入障碍.流动儿童身上带着家乡习得的生活习惯难免与流入地的生活习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们的家庭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真正嵌入到当地社会生活管理体系中和日常生活的交往关系中.所以,他们的生活常常与当地人的生活并行而很少或没有交集.生活习惯或生活方式差异会渗透和影响学习处境.它影响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交往关系的形成,影响积极社会认同的达成.事实上,隔阂、偏见和误解容易悄然产生,并且难以及时察觉和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差异、隔阂、偏见和误解经过点点滴滴的积累、叠加而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这种转化一经固化,就容易静悄悄地对流动儿童的生活处境和成长环境带来意想不到的、甚至颠覆性的负面影响.

(二)走出生活嵌入困境的路径

生活惯习沉淀在人们行为深处,作为隐藏在行动背后的文化代码,总会有意无意地渗透或呈现在流动儿童学校生活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中.流动儿童固有的生活习惯影响其在学校中的各种关系,使之容易成为他者.要走出生活嵌入困境,需要努力克服他者意识被自己和他人反复确认并再次沉淀和固化.

1.入乡随俗是实现生活嵌入的简易路径.乡俗和乡愿是粘合乡土民众的重要文化力量.正如露丝·本尼迪克所言,一种文化就像一个人,或多或少有一种思想与行为一致的模式[6]P36.实现入乡随俗,既反映了一个人对当地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认同、接纳和融入的过程,也客观呈现了外来者被当地文化习俗接纳和同化的结果.流动儿童在生活上能够入乡随俗,反映了他们对新环境、新生活方式或习惯的适应,这种适应的完成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或生活乐趣.与此同时,高质量的生活和生活中的乐趣又会对他们的学习状态或者教育过程中的精神面貌产生积极影响.

2.被动植入是生活嵌入的助推方式.如果说入乡随俗是外来者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的结果,那么本地对外来者的主动接纳则是帮助外来者实现生活嵌入的另一重要侧面.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一样,会给外来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影响其能否扎根.如果外来人口流入地能够主动在语言习得、生活习惯本土化以及主动给外来者提供保持某些生活趣味的便利,切实帮助农村社会流动者及其子女更快适应当地生活,从而更乐意在当地长期工作和生活,也会为农村流动儿童生活嵌入提供坚实基础.

概而言之,如果学校或/和社区、家庭能够给农村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语言接触机会、生活体验机会,流动儿童适应当地生活的潜能就会激活,从而容易适应当地生活,能够通过教育获得更好成长.

三、流动儿童文化嵌入阻碍及其消弭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存在相通性和相容性,也存在差异性和相斥性.流动儿童跟随父母在他乡生活,在外地接受教育,无论是认同流入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还是他们携带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被接纳,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文化嵌入能否顺利和成功,直接影响流动儿童归属感的形成.(一)文化嵌入的阻碍

家乡的味道是每一个游子心中割舍不断的心理依赖.这种心理依赖往往具有某些特殊二重性:第一,具有维系与接纳的矛盾二重性.对故乡的文化心理依赖一方面有利于流动者维系两地之间的心理联系,另一方面可能对融入当地文化带来某些阻碍.第二,具有文化交流的互惠二重性.不同地域文化习俗的接触、碰撞、交流会给文化间的相互了解、理解和融通打开一扇窗口,也会给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提供现实参照.1.乡村熟人社会带来的文化羁绊.植根于流动儿童内心深处的是一种乡村文化.邻里之间地域上的接近、心理上的熟知形成了隐藏在乡村文化之中的心理地理连续体关系.乡村文化这种以熟人关系为基础的熟人文化尽管存在杀熟或者宰生等隐忧,但人情、信用确立了重要的交往基础,并成为粘合乡村关系的重要力量.流动儿童跟随父母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曾经熟悉的一切都被陌生环境、陌生人群和陌生语言文化所替代,熟人社会的那一套规则和秩序突然失灵,人们内心的冲突和不安就油然而生.

2.城市陌生人社会引发的文化冲击.城市是一个典型的陌生人社会,这种城市文化与工商业发展所需要的平等交换、契约精神相匹配.它主要依靠规则、法律而不是凭借私人感情、民间信用来维系社会秩序.流动儿童从一个充满温情的农村熟人社会进入一个陌生人充斥的城市社会,尽管城市的新异性会刺激他们萌生很多不曾有过的好奇心或探究愿望,但他们内心深处也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如果他们能够顺利克服困难,融入当地社会,就意味着顺利完成了文化嵌入.如果无法完成这种嵌入,主动或被动退出的压力就会凸现出来.

3.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文化碰撞.流动儿童离开了熟悉的、依靠人情面子维护的、温情脉脉的田园牧歌式农村社会,来到熙熙攘攘的、充满商业意味和现代色调的城市和发达地区生活和学习.他们一方面会产生强烈的见世面和(或)见过世面的渴望感和优越感叠加形成的积极心理,另一个方面也会滋生一不小心就会淹没或消失在城市这个陌生社会之中的恐惧感,从而引发消极情感体验.流动儿童一旦被这种消极情感体验包裹,其学习情趣就会大打折扣,其成长的教育软环境就容易悄然受损.

(二)文化嵌入阻碍的消弭

地方文化差异会给交流合作带来障碍,也会给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学习、借鉴、移植和进步带来诸多机会或可能.文化间的同质性意味着文化相容和相通,文化的相容和相通使文化交流和合作成为可能;文化间的异质性虽然可能产生文化误解和文化排斥,但也使不同文化进行互相交流、学习和促进成为必要.

1.文化间的理解与交流有利于文化嵌入.实现不同地域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塑造流动儿童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使他们在不同文化的共同熏陶下健康成长,这是促进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共同成长的重要文化基础.如何实现不同地方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如何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效交流,从而让流动儿童能够在各种文化共同影响下成长,这是优化流动儿童文化处境的题中之义.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互信、文化交流和文化理解是优化流动儿童成长文化处境的重要基础或前提.有了文化互信,文化交流和文化理解就有了基础和可能;通过有效的文化交流,文化互信和文化理解能够得到强化;实现了文化理解,文化互信和文化交流就充满生机活力.当文化理解、交流和互信是充满活力的,儿童成长的文化环境就是优良的.

2.文化融合与发展确保文化嵌入质量.文化互信、文化交流和文化理解要能够不断持续,需要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是成功萃取文化间的共同因素,夯实文化互信、文化交流和文化理解的认知基础;二是互相学习,积极吸收其他文化中能为我所用的合理因素,促进不同文化的自我发展,为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打下基础;三是要预防和及时化解文化间可能存在或者已经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不管是显性还是隐性的文化冲突,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化解,就可能威胁文化间的正确理解、有效交流和充分互信.只要地方文化能够相互吸收和共同发展,流动儿童教育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才能不断优化.

四、流动儿童制度嵌入壁垒及其卸除

流动儿童能够有机会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和发达地区接受教育,其背后的有力推手是逐步消解了阻碍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社会流动的制度壁垒.但新制度的创生与滚滚洪流般的农村社会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可能完全同步,并且制度规则往往还需要不断完善.因此,即使影响流动儿童教育成长的物理环境因流动而改变,制度性调整仍然需要不断推进.

(一)残存的制度壁垒影响流动儿童嵌入的有效性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来实现流动儿童教育处境优化,对充分发掘人口红利,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有学者评价科举对社会流动的作用时所指出的那样:“科举制度造成了社会流动,这是中国古代在制度上优于世界其他各国的重要表现.中国唐宋时期之所以能够在经济、文化发展上高于当时世界各国,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国,毫无疑问,制度优越”[7] P4.

1.制度与行动的罅隙影响嵌入效果.农村社会流动原本就是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诱惑和区域间利益差别的觉醒直接推拉作用的产物.但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者的行动逻辑(专家献计、行政拍板与社会动员)[8]P94与自下而上的政策实践者的行动逻辑(利益关怀、目标关切与策略选择)之间常常存在罅隙,这种罅隙既可能是政策制定者的政策初衷与行动者的利益关怀不一致的反映,也会因二者之间不断的互动而变化.这种罅隙及其变化容易导致政策预期无法实现或者无法彻底实现,也容易使流动者需要不断修正其流动预期与流动路径来获取政策便利.

2.影响流动儿童教育处境的制度罅隙.流动儿童的社会流动实际上是一种伴随性社会流动,流动儿童教育处境优劣实际上依存于其父母的流动状态.除此之外,直接作用于流动儿童的相关政策可能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环境或处境影响更明显.面对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国家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基础上,很长一段时间采用“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政策,但该政策仍然存在某些不足.正如葛新斌指出的,“两为主”政策所凸显的财权与事权的严重不对称性,构成了流入地政府无意认真落实政策的制度诱因[9].同样地,经费拨付方式也存在罅隙:“两为主”政策要求流入地政府负责,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保障经费,但并未说明由哪一级财政来保障[10].财政投入不足和转移支付不畅等问题导致流入地政府权衡政策规定和自身利益后,在较长一段时间普遍通过收取“借读费”等形式转嫁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成本和压力.

(二)优化流动儿童教育处境的制度逻辑

要顺利实现流动儿童教育处境优化,解决流动儿童社会处境优化中的制度性嵌入问题,有必要依循制度变迁的基本行动逻辑,及时有效地实现流动儿童在流入地的制度嵌入.

1.遵循公正平等的制度理念.严格说,公正与平等是相倚性很强的一对概念.换句话说,不公正的平等或者不平等的公正都容易产生偏于负面的社会后果.教育公正意味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不管其民族、种族、性别和肤色等先赋性因素差异.在理想状态下,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与其能力和需要相匹配的制度保护或教育对待.对于处境不利者,还应该合理适用罗尔斯的逆向歧视原则.概而言之,公正侧重规则的不偏不倚,平等则是用来描述平衡或者解释付出与回报之间合理性的一个概念.如果把收获或所得与付出和智力之间的比值在不同人之间进行比较,发现这个数值相同或者相近,那么这个社会有较好的平等性.同样地,如果社会机会的分配也遵循这样的规则,社会则是公正平等的.保证流动儿童享有本地儿童同样的教育机会,使他们有同样机会得到发展,就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平等.

2.借助合理的制度保护与助推.流动儿童伴随父母来到外地,常常会遇到很多本地人不曾想到和不会遇到的困难.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制度性保护,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当地生活环境和教育情境,政府、学校和社区都可以有所作为.政府可以通过学校给流动儿童提供额外的语言训练,社区和学校一起建立组织流动儿童家庭与本地儿童家庭的联谊,积极推动流动儿童和当地儿童结对发展,帮助流动儿童缩短适应期、提高适应水平;学校建立差异性激励制度,比如流动儿童获得了一点点进步就可以得到肯定和奖励,但获奖要求应该随时间和孩子应有的水平提高而逐步提高,最终(约一学期或一年)实现同等对待.政府、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最终有利于帮助流动儿童克服陌生感和孤单感,营造更好的教育处境,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成长.

————

注:

[1]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4.

[2] 社会嵌入是指个体或者群体成功整合到既存社会结构中而成为社会结构不可分割的部分这样的过程或状态.[3]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 王春光.社会流动与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5] 罗斯高.农村儿童的发展怎样影响未来中国[EB/OL].(2017-09-18). http://www.zgxcfx.com/m/view.php?aid等于103152.[6] 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7] 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8] 彭拥军.精英的合法性危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 葛新斌“. 两个为主”政策:演进.问题和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8).

[10] 范先佐,彭湃.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构想[J].中国教育学刊,2009(3).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邮编:411201

(责任编辑董泽芳)

归纳总结: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处境和视角和性难题方面的儿童教育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儿童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近十五年我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热点和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冯 帮 骆明丹(湖北师范大学湖北黄石435002)摘要】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 2016年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十五.

2、 柳工:优化布局胸怀天下 不久前,柳工叉车在山东临沂的新工厂正式投产 这座新工厂是柳工在华东乃至全国的重要战略节点 在投产仪式上,记者采访了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柳工叉车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太平,请他来谈一谈柳工在未来的战略.

3、 嵌入性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情景学习模式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深入推进,创业教育在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校今后一段时期内深化高……教育.

4、 优化流动党员档案管理的路径分析 文浙江省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赵丹【摘要】当前背景下,人口流动频繁,导致党群管理难度加大,如何做好流动党员档案管理的优化是档案管理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党员作为特殊的群体,近几年跨省流动、跨.

5、 包容性和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公平供给机制优化 于海燕1,黄文义2(1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00;2 暨南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广州 510632)摘要包容性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稳定的制度安排让每个人都有自由平……发展的机会,让更多.

6、 陈恩显:让流动儿童有学上 在北京待了近2 0 年后, 陈恩显仍然没有强烈的归属感 走在大街上,陈恩显还是像刚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兄弟一样,话不多,甚至有些木讷,但是,一谈到他的学校时,他就兴奋不已,滔滔不绝 他说,他感谢社会各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