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人生价值观论文 人生观价值观论文 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价值观论文 大学生关于价值观的论文 关于人的价值观的管理心理学论文 关于个人价值观论文的提纲 大学生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论文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论文

核心价值观方面有关论文范本 和道家核心价值观的义理内涵与其现代意义相关论文范本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核心价值观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8

道家核心价值观的义理内涵与其现代意义,本文是关于核心价值观电大毕业论文范文跟义理内涵和核心价值观和道家相关论文范本.

【摘 要】道家的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其社会功能趋向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道家宣扬“爱人利物”的好善理念、“无为而善”的行善理念和“积善修德”的劝善理念,文化典籍中“清净无为”的人生哲学及“赏善罚恶,善恶报应”等道德观念,在现实生活追求至善理念并与传统*不断融合,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善恶行为,并形成中国的*传统,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源头.

【关键词】积善修德;清静无为;无为而善

注:本文系北京建筑大学博士基金课题《人性论视域下的政府制度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本文系教育部青年基金“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融入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基金号15yjc710066.

 道家学派于春秋末期由老子创立,其代表作是《老子》.在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在*道德上,主张“清净无欲,独善其身”的人生观.《老子》中提出“七善”,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即德善就是要以善良对待不善良的人,引导他们变得善良,社会则会变得至善.老子认为统治者的“损不足以奉有余”使得百姓生活困苦,因此要“损有余而补不足”、“能有余以奉天下”,富人不应该积攒财货,而应该积德行善,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就会越幸福.道家积善修福、避恶趋善的劝善思想,赏善罚恶,善恶报应等道德观念,以慈善积德为核心,主要论述了慈善与子孙,慈善与命运的相互关系,对后世的慈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乎社会人生的重大问题,关涉人的生存发展、立命安身以及形而下的现实生活与形而上的精神信仰.

一 老庄与慈善.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作,后来被道教尊为万经之首.老子提出治世三宝,第一宝就是“慈”.同时也提出了“善”的思想.所谓“慈”就是“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所谓“善”就是“利万物而不争”.这里,虽然“慈”与“善”还没有并用,但道教慈善思想的最基本内涵已清晰地表达出来了.道家的“善恶观”认为,慈善的最高境界应该像水一样,滋养万物却不求回报.道家思想中“善恶因果报应”学说,是中国传统慈善思想另一重要渊源.老子有“施恩布德,时代荣昌”、“人行善恶,各有罪福”的理念,倡导“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济人之急,救人之危”的行为.《老子·第四十九章》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以善意对待不善良的人,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社会走向至善.这种观点、看法经过进一步的引申与升华,便成为了后人劝善去恶的慈善道德基础.

(1)天道无常,常与善人.老子作为先秦道家的创始人,对“善”、“恶”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老子》第七十九章云:“天道无常,常与善人.”意思是指:天道对于芸芸众生一视同仁,不分亲疏,无偏私厚薄,而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不是善良的人你就应该遭到老天爷的报应,报应到你的子孙后代,善良的人就福荫子孙.在老子看来,“道”是天地万物之源,不可名状,无法察知,却可赏善罚恶,使善人得福,恶人遭祸.由此,他提出尘世间应遵循“道”的规律,人人向善,善待万物.

当然,后人对此也有反驳与非议.例如《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叔齐对做周朝的臣民感到耻辱,他们决心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摘蕨菜充饥,结果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上.对于伯夷、叔齐的饿死,司马迁感叹道: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意思是指“老天爷没有偏心眼,谁善良就帮助谁.”那么像伯夷、叔齐算不算是好人呢?他们一辈子修德行善,最后竟然饿死了!在孔子的七十多位高徒中,孔子最赞赏颜回的好学不倦.但颜回却经常处在穷困之中,甚至连糟糠也吃不上.最后落得一个短命而死.这个老天爷的所谓报答好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恶人盗跖每天都在杀无辜的人,把人肝拿来切片当美味,他凶狠残暴,率领着几千歹徒横行天下,结果却寿终正寝,这又是遵循什么标准呢?这些都是非常突出的例子.至于近代那些品行不端,专门违法乱纪的坏蛋,却终身享乐,高官厚禄几辈子连续不断;而那些看好了地方才下脚,到了合适的时机才说话,走路从来不抄小路,不到该主持正义的时候不出头,行为如此遵循道德却遭遇灾祸的,简直数不胜数.对此我感到很迷惑,这个所谓天道,究竟是对还是不对?

(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在中华文化圈内,自古就有散财之说.老子《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注释】①持而盈之:持,手执、手棒.此句意为持执盈满,自满自骄.②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适可而止.③揣而锐之: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击的意思.④长保:不能长久保存.⑤咎:过失、灾祸.

意思是指:老子看到了物极必反的规律,盛极而衰,满必招损.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老子站在天道的角度,是讲建立了一定的功业后,就要知足、就要适可而止.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事物壮大了就会走向衰老;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拥有的财富财宝多得把大堂都摆满了,就是聚敛过度,就是贪恋难得之货.富贵而不知收敛,不知自律,骄横而妄为者必会招致祸端.老子认为,造成了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的原因在于统治者“损不足以奉有余”(损:减损.奉:供养,伺候),应当改变这种不合理、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效法自然界“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庄周亦主张“富而使人分之”(《庄子·天地》),救济贫者.为政者养育百姓,应“爱人利物”,应效法“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庄子·天地》).意指:如果没有了,天下人就都满足了;如果没有作为了,万物就变化了;如果社会平静了,百姓就安定了.老庄这种思想对道教的发展不仅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对西汉初年“黄老无为”的治国方略的制定及其后世慈善之政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 太平经“承负说”成为后世行善的思想基础.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中国最早的道教经典,东汉道教太平道的典籍,170卷,相传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太平经》内容驳杂,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糅合了先秦儒、道、阴阳诸家思想,企图通过神道设教的方式来宣扬善恶报应等思想观念,对黄老道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东汉至唐代,《太平经》在道教中有重要地位,是汉末太平道的主要经典,被视为传达天命的谶书,构成道经“三洞四辅”中的太平部,辑入历代道藏,宋代以后逐渐为人淡忘.《太平经》详细记载几位修道师徒的对答,内容主张学仙修道,辅佐君王,行善积德,调和阴阳,教授“守一”冥想、服食符文等道术,综合各种道教观念与神仙方术,以治病邪,开创更有系统的神仙理论,成为后世道教思想的基础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太平经》为我们研究早期道教文化中的慈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提出“乐生”、“好善”的教义.为实现太平社会,它要求道众敬奉天地,遵守忠、孝、慈、仁等宗教*道德.这就是说,道教对世俗民众也深怀仁慈爱意,主张在施爱于他人中体验幸福的境界,才能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太平经认为“此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处,比若仓中之鼠,常独足食,此大仓之粟,本非独鼠有也,少(小)内之钱财,本非独以给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惠当从其取也,遇人无知,以为终古独当有之,不知乃万户之委输,皆当得衣食子是也”.天地的一切财物都是天地中和之气所在,不应被私人所独占.由此提出了“乐以养人”、“周穷救急”的慈善观,若是“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

“承负说”成为后世慈善活动的依据.“承负说”是在“积善余庆,积恶余殃”的善恶报应论和天人感应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认为,任何人的善恶行为不仅在自身遭报应,而且对后世子孙也产生影响;而人的今世祸福也都是先人行为的结果.如果祖宗有过失,子孙也要承负其报应.至于善恶相承负的范围是;承负前五代,流及后五代.

这就解释上文司马迁的质疑.(见司马迁质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为什么有人为恶不须受恶报,为善反而会遭恶报.它可分为两个层次,即个人的善恶承负和社会的治乱承负.个人的善恶承负取决于先人的功过.先人有功,人行恶还可得善,但人的行恶会流及子孙;而先人有过,人行善反得恶,是躲不掉的,但子孙会得善报.同时,人即使承负先人之过,但只要努力行善,“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虽有余殃,不能及此人也”.把个人的善恶承负扩大到社会运行的治乱承负,就可将衰乱之世的造成分析成两个原因:“一是中古以来政纲之失的余殃;二是当世君臣民失计,不能并力同心,来断灭承负而致太平,从而使衰乱愈演愈烈.”“承负说”还为人们指明了行善积德、可免余孽的行动方向.如果自身能行大善,积大德,就可避免祖先的余殃,并为后代子孙造福;如果从恶不改,神灵将依据其行为赏善罚恶,毫厘不爽.这种思想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中国封建社会,对于扬善惩恶自有其特殊意义.在民间社会,人们做好事、修阴德,其慈善活动的思想渊源即可上溯于此.由此而论,“承负说”的提出,不仅推动了后代道教众徒力行善事义举,而且在中国民间社会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 道家《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太上感应篇》本为道教经典,大致编纂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已广泛流传于社会.从帝王将相到渔樵耕牧,各阶级各阶层几乎都有它的信奉者.一千多年来,这种善思想的传播也渐渐形成了以慈善为荣的社会风气.素有“古今第一善书”之称的《太上感应篇》,凭其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对人间善业的兴起、发展、普及功劳可谓大也.内容主要是以“太上君”规诫的方式,宣扬善恶报应,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并列出了种种善举恶行作为人们趋善避恶的标准.本书特别强调因果法则,主张人们应当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在行事修心上狠下工夫以求善果,从而把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

《太上感应篇集注》开篇以十六字“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纲,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接着指出人要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并列举了二十六条善行和一百七十条恶行,作趋善避恶的标准,最后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作结.《太上感应篇》提倡“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强调“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则体现了儒家*.太上曰:“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又曰:“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悔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在儒家学说中,尤其强调五伦纲常,认为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界限分明,而在《太上感应篇》中亦以“扰乱国政”,“违逆上命”、“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事,不敬其夫”作为恶行的准则.可以说,《太上感应篇》实际上建立的是,以儒家道德规范和佛教因果为标准的立身处世准则.人们的作为通过天地鬼神来裁决.当人非义而动、背理而行时,就会“大则夺纪、小则夺算”,而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最终“算尽则死”,人就离开了人世;如果死有余辜,还将殃及子孙.所谓“是道则进,非道则退”,若改恶从善,则将转祸为福,则“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所谓恶人,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简言之,“积善天必降福,行恶天必降祸”.

四 结语

道教核心价值观兼容了儒道思想,更是突出了传统宗法性宗教的宗教思想———天道承负.大大缩小了宗教界限,得以劝化更多不同社会背景的群体行善积德.它所阐扬的入世行善以求长生乃至成仙的理论,使积善成仙这一修持法门得以流行推广,从而便利民众修道.该典籍含摄了儒、道两家的主流思想,最大限度地扩充社会的行善群体,促进了人间善业的发展.作为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提倡,更是对当今创和谐社会的实践与完成有积极明确的指导作用.“行善积德”当属化解一切社会不和谐因素的良方.倘若人人心存善念,人间之举皆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必然和谐.综上所述,道家核心价值观的义理学说虽生于封建社会,但融合了较多的传统优秀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对当时及现今广大民众,对人们向善、趋善,善行善念思想的发展,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这是一篇关于义理内涵和核心价值观和道家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核心价值观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核心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我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摘要近年来,我国户外真人秀节目迅速崛起,确立了自身在电视荧屏的霸主地位 奔跑吧兄弟了不起的挑战咱们穿越吧真心英雄和爸爸去哪儿……户外真人秀节目广受青睐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具有传承文化功能.

2、 新媒体视角下工科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摘要新媒体时代,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发挥新媒体的正面作用,有效规避其负面影响,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优化.

3、 烟草行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探究 【摘要】本文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在新时代下针对性地开展培育和践行工作的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理念影响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个人的成长.

4、 如何用有益的文化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摘要文化与价值观都是人的思想意识产物,具有一脉相承、相互影响的共性 但文化是基础,是滋养人灵魂的源泉,也是传播各种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充分运用好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外先进文化的.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以我校大学生为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初探——以我校大学生为例吕婧珉(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0069)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特.

6、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同我们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我们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