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军事理论论文结尾 文学理论论文 理论月刊 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 军事理论论文2000 战略理论文献综述 戏剧理论参考文献 军事理论国防教育论文 教育理论和实践投稿须知5 理论和我的中国梦2000论文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论文题目

理论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跟对马特维耶夫经典分期理论的审视和思辨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理论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7

对马特维耶夫经典分期理论的审视和思辨,该文是理论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跟马特维耶夫和思辨和审视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摘 要: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发展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它的着眼点是使运动员在多次重要赛事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中都能创造最好成绩.在训练大周期中,训练内容、阶段以及负荷需要保持科学、合理的比例与动态平衡,使整个训练过程具有周期性、动态性、可调性.由于竞技体育赛事体制的改革与职业体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弊端日益突出,使强调一般训练的分期训练理论与具体的运动项目结合时,其指导性、普适性不强,难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关键词: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训练周期;板块;竞技状态;单元;竞技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4.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0520X(2018)02009506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马特维耶夫(Matwejew)教授带领运动训练领域的专家、学者创立了运动训练分期理论[1],该理论是前苏联整个运动训练领域团队努力与智慧凝聚的结晶.它以竞技状态形成的客观规律作为训练分期的自然依据和教育学依据,并根据人体的生理和生物节律性,创造性的提出了组成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在此能力基础之上的赛场竞技状态与表现的基本结构单元——训练大周期.分期理论强调将训练大周期作为不同运动员抑或同一运动员,多年乃至整个运动生涯训练实践安排的基本结构单位,突出运动训练实践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重视对运动训练实践的长期纵向观察[2],此过程中波浪型负荷则是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该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训练大周期的分期形成竞技状态,以便使运动员能够在重大国际性赛事中最大可能性地获得优异成绩[3].前苏联学者B.H.普拉托诺夫也认为:“分期理论是为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获得最高成绩建立条件,不符合全年积极参加各种商业和非商业体育赛事的实践要求”[4].

随着竞赛体制的改革以及商业化赛事的不断增多,这种只关注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国际性赛事中以最大概率创造最高成绩,而不关注在此前后的其他赛事的理论基点,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新赛制与运动训练实践的基本诉求.由于分期理论自创立之初就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运动训练科学的方法论问题上,最终导致在后期的运动训练实践中“答题”和“解谜”效率的大打折扣[5].因此,根据优秀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次数,以及负荷量、负荷强度,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和竞技状态之间的联系,站在历史与科学的立场,审视该理论对当前训练的利弊影响,坚持批判、继承和发展并行,达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精确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目的.

1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强调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

1.1负荷量与负荷强度

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人体运动技能和动作掌握的阶段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竞技状态“获得”、“保持”和“消失”周期变化的规律性是完整大周期阶段划分的客观依据.传统分期理论在运动训练的不同阶段,强调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一直保持负相关关系,该负荷安排的理论基点源于疲劳适应学说,然而这种阶段固定的负荷结构却容易导致过度训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从而更加适应新赛制的变化.现行的发展趋势是缩减训练量,提升训练强度保持高强度的比赛,逐渐达到向训练量的延伸.这种赛事前后变化不大的“均衡型”负荷动态,是目前运动员应对全年参与奥运会以及大部分商业性赛事的主要策略.而在备战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时,“波浪型”负荷是形成竞技状态的必要条件,该负荷类型具有三个时相:分别是总负荷增加时相、单个或者部分负荷强度指标降低而另一部分负荷强度指标上升时相、总负荷指标下降时相.“波浪型”负荷体现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方面,融合在训练小周期、中周期和大周期中,有利于整个运动训练实践过程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变化控制的协调一致性,同时也为运动员训练后恢复以及大负荷训练、参赛刺激后机体适应提供了有力条件,在科学监控与严格执行训练计划的基础上,将“过度训练”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

当前由于比赛次数的增多或强度的增大,负荷量和强度的线性反比变化似乎并不是非常明显,而且对训练强度的控制也已经是现阶段训练实践的一个核心问题[6].随着分期训练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在制定年度训练分期计划时,训练量与训练强度也可能同时增长,如在由准备期(基础训练阶段)向比赛期(专项提高阶段)过渡的链接一区内,在不减负荷量的同时,还要不断增加负荷强度.同样在链接三区(由最佳竞技阶段向竞技保持阶段过渡),负荷量与强度也保持着同步增长趋势.训练内容也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与运动项目的不同,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选择,并在训练内容具体化的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负荷刺激,诱导并发挥运动员个体生物机能的最大效率,突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在专项训练过程中的跳跃式、个性化和周期节律性变化[7].但也应注意到高强度的训练虽能取得很大的进步,但稳定性不强,稳定性越低,越容易产生过度训练和训练平台期.相反,低强度的训练进步缓慢,生物适应小,运动员成绩相对稳定.训练计划的制定要使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达到最佳的生物适应[8],这就要求教练员根据运动员所处的不同竞技阶段,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成绩.

1.2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

早期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忽视对竞技成绩起决定作用的专项训练,转而强调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形成和竞技状态保持与调控起基础作用的一般训练,致使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联系不紧密,此阶段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的分野,则是以维尔霍山斯基(Verchoschanskij)为首的学者对马特维耶夫(Matwejew)分期理论提出的质疑.由于运动员竞技水平存在差异,优秀运动员的一般训练负荷也许是一般水平运动员的专项训练负荷,或者是极限训练负荷.所以说分期训练不适合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是一种伪命题,它既适合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又适合一般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前提是运动员应根据自己的竞技水平合理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运动负荷进行训练实践.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是前苏联马特维耶夫(Matwejew)为首的科研团队,在研究、观察体能主导类项群部分项目的国家队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基础上,经过总结与概括并上升为理论层面的训练和比赛经验,因缺乏不同项群具体项目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经验的概括与比赛临场实战的检验,后期运动训练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运动训练实践方面的实用性需求均对该理论的有效性与普适性提出了质疑.当然,它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导致其在指导个别项目分期训练的普适性不强,研究过程重理论,轻实践,而大多数理论研究者沉醉于自己所畅想的一种“理想环境”(理论能够完全的指导实践)中进行理论研究,殊不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理论的推新除旧总是滞后于实践.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就其适用范围或者说场域,两者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一般训练理论的着眼点面向所有运动项目,寻求的是具有普适性、能推而广之的项目共性与训练规律.因其涵盖对象的纷繁复杂,个体间差异的非互补性与难以弥合的现实,导致理论研究与运动训练实践需求之间出现了错节.而从专项训练的视角审视与研究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虽然其对不同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实践效果最明显、指导的针对性也最强,但在理论的适用范围层面却受到了来自不同项目运动训练实践需求的限制,进而使理论的窄应用与运动训练实践的宽需求之间产生了冲突,最终导致该理论难以升华与提高[2].因此,从马特维耶夫训练分期问题研究的项目局限性进行审视,如何概括并归纳出适用于不同项目运动训练分期的普适性规律,进而针对不同项群具体项目的特点,并结合运动员自身机能状况与赛场临场发挥经验,概括出针对具体项目的专项训练分期规律,以及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具体比例,则是对经典分期理论的有力补充和重要发展.

泛化的分期理论使教练员在指导具体的运动训练实践时人为的增加操作主观性、随意性[9].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并将一般分期训练理论进一步项群化、项目化,突出专项训练以便真正达到分期训练的作用,但似乎不同项目的项群划分又存在交互重叠.于是,如何在训练过程中处理好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如耐力项目的运动员,专项化训练的特异性非常重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低负荷的重复性力量训练是可取的.然而,以上两种观点均有瑕疵,如对耐力型运动员而言,重复阻力训练的效果则不是那么明显,相反这取决于该类型运动员的专项化训练的特异性和周期性.而一些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项目的运动员,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在训练过程中盲目的拒绝相关力量的训练(最大力量和速度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反比关系),认为最大力量练习会牵制运动速度的提高.然而相关研究成果却得出了以下结论,良好的力量是运动员完成动作技术的体能保障,良好的体能储备可以使运动员的动作、技术掌握更加的规范、娴熟.

2强调专项训练经验以指导运动训练实践

“专项”训练对运动员的竞技成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竞技体育领域就提出了专项训练,并将运动员专项视为专项训练的核心部分.专项练习使运动员的各种身体机能得到了动员,通过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全方位负荷刺激,诱导机体对各种不同能力进行整合,从而使机体得到最全面、最有效、最适宜的刺激,这种训练手段着眼于运动员机体的整体性与综合性发展.这种将专项本身作为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为主要特征的训练手段,强调的是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者之间的重心与比例,在运动员发展训练能力的过程中,既突出训练负荷,又强化训练强度,做到训练负荷突出训练强度,训练内容突出专项[6,1012].当前,我国大部分体能类项目的运动员普遍存在专项训练强度过低的弊端.这一专项强度的缺失限制了运动员专项能力和竞赛成绩的提高.与这一趋势相反,盲目的增加训练强度,并不能解决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水平低的问题,反而会阻碍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即与“专项”脱节的运动训练不仅不可能有效提升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反而有可能将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调控引向歧途.因此,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应与教练和队医沟通,及时反馈机体训练前后的运动感受.教练则要时刻关注影响并限制运动员成绩提高的不利因素,结合项目的制胜规律,对其主导竞技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运动员采用个性化、专项化训练手段,逐步增加训练负荷的方法,不断强化专项训练刺激强度,促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实现专项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普遍规律,进一步丰富、发展马氏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3分期与板块训练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传统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训练内容单一、多以力量训练为主,并不涉及如技术和其它竞技能力的复合性训练.在训练的各个阶段训练内容相对固定,多种能力平行发展,却忽视了每一种运动能力提高的生物学机制具有异时性(各种能力提高过程的时间不同),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同时提高多种运动能力,即出现训练的延迟性效应.这对高水平运动员来说针对性不强,难以提高运动成绩.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竞赛体制的变化凸显出训练实践中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运动员训练周期、内容和比赛的安排发生较大的改变.维尔霍山斯基(Verchoschanskij)抛弃了马特维耶夫(Matwejew)的传统分期理论限制,对不同类型运动项目从具体的素质和能力对训练安排进行解释.针对专项运动成绩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和运动员相对薄弱的素质以板块(Blocking)的形式插入,对其进行集中和优先发展.板块训练(Blocking)是对周期训练的补充与完善.分期训练理论强调训练过程中注重运动员的体、技、心、战、智的全面发展,而板块训练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里集中发展运动员的一、两项素质,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两者的关系属于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板块训练的主要负荷特征是短时间、大强度刺激与重点发展机体的12项素质,每个周期的不同训练阶段都可以参加比赛且重点突出,训练计划是由多种板块组成,比赛安排在每个训练阶段之后参加,将集中重点强化的某一、两项素质在训练结束后的比赛中立即表现出来,注重训练效果检验的时效性[1315].同时板块训练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倾向于个人项目而忽视集体项目,因而其普适性与有效性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板块”训练理论是由前苏联运动训练研究领域的维尔赫尚斯基教授提出的,该训练方法可以解决高水平运动员两次赛事之间,如何短时间内有效强化自身竞技能力构成的薄弱因素[16].“板块”训练理论中强调的“小周期”与传统大周期中的“小周期”有着本质差别,“板块”训练理论中的“小周期”包含“准备期、比赛期及恢复期”三个部分,这一完整结构使其作为赛间短期训练一种方法,它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赛事多,赛事间隔时间短与高水平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长时间保持这一难题.而在传统大周期中,“小周期”仅仅是大周期的基本组成单位,其并不具有板块“小周期”三部分构成的完整结构.

运动训练分期紧紧围绕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发展进行划定,主要着眼点在于使运动员在全年的重大赛事中,冲击12次最好成绩.可见,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的着眼点并不一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不仅关注运动员在一年中的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更关注运动员在多年、多个奥运周期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中,尽可能多的取得重大赛事的最好成绩.而“板块”训练理论则是针对运动员的某一项薄弱素质,在赛前和两次大赛中间采用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专门设计[17],通过短期集中、专门化的负荷刺激,有针对性的发展运动员的某项素质,以使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同时,有效克服自身“短板”素质带来的“负效应”,以实现运动员在参赛过程中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有机整合与协整一致.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板块”理论与“分期”训练理论两者并不冲突,相反两者之间存在耦合与互补关系.“板块”理论是为高水平运动员适应频繁的赛事,克服赛事之间准备时间短,且在大型赛事中需要服自身薄弱素质,争取获得优异成绩的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创新.因此,在日常的备战训练、赛前与赛后调控、赛间调整与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与运动员必须将“板块”理论与“分期”训练理论选择性的加以使用,尽量发挥二者的长处克服各自弊端,使运动员在重大赛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预防伤病,克服自身“短板”,限制对手优势,为取得优异竞技成绩和名次创造可能.

4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4.1竞技状态的界定、分类与内在关系

前苏联运动训练领域开拓者马特维耶夫(Matwejew)教授曾指出,发展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着眼点与核心.并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长期研究、积累与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竞技状态的概念,马特维耶夫教授认为运动员竞技状态(competitive state)是指运动员在赛事中预取得理想竞赛成绩的最好准备程度[18].通过分析以上定义,我们发现马氏指出的竞技状态涵盖了“最好准备程度”和“理想竞赛成绩”两个基本单位.此定义没有考虑影响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所必要的时空、地域、环境、对手、裁判以及教练等一系列外部因素.乌克兰的运动训练学专家普拉托若夫((Plaronow)教授与马特维耶夫的观点基本一致,他将竞技状态定义为“运动员对取得该训练阶段最好成绩的总的最佳准备状态”[19].该定义同样没有说明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的过程性与阶段变化性.

运动训练学专家田麦久先生认为,竞技状态(competitive state)实则为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机体和心理准备的现实状态.在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全过程中,运动员均可以表现出一系列竞技状态.此定义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以“泛指”的视角,指明了运动员竞技状态在不同阶段的时空序列变化性.作为一种参赛准备程度,他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最终目标同样是在重要赛事中使运动员自身取得优异成绩.以上定义与加拿大运动训练学专家博姆帕的研究结论基本保持一致[20].而最佳竞技状态(best competitive state)则是运动员训练、参赛过程中寻求的最佳、最适宜的赛事准备状态,是个体竞技状态发展的最高阶段与理想目标.

伴随着奥运会和世锦赛等大型体育赛事竞技成绩的不断刷新,运动训练实践的应然诉求催促着人类对运动训练理论进行再研究、再认识.顾季青[21]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峰前状态理论,该理论认为训练状态、比赛状态和赛后状态三者共同制约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虽然竞技状态只有在运动员参赛过程中才会出现,但是训练状态和赛后状态间接影响比赛状态,在此基础上,比赛状态直接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进而直接影响运动员的参赛成绩.比赛状态同样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峰前状态、高峰状态和最佳竞技状态,峰前状态(P-peak)是运动员实现高峰状态(Peak)的前提与基础,而高峰状态(Peak)则是运动员实现最佳竞技状态(Summit)的必经阶段,最佳竞技状态则是运动员在峰前状态和高峰状态诱导下,在比赛过程中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三者共同限制运动员比赛状态和竞技状态的发挥情况.峰前状态和高峰状态合称为训练程度状态,最佳竞技状态又可称为最佳准备程度状态,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组成要素经过运动训练实践这一专门加工方式而形成的“上层建筑”[3].在峰前状态和高峰状态(即训练程度状态)下运动员可以参加比赛,并有可能取得较好的参赛成绩,前提是运动员的训练程度状态此时正处于最优化阶段,但与最佳准备程度状态下参赛相比,运动员获得名次的概率将明显减小.这与马特维耶夫(Matwejew)所倡导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大概率事件,即最佳竞技状态是提高并确保运动员在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可能性是一致的.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研究,由初期的一个时间点逐步扩展到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一个时间段,并从时空序列运用专指与泛指的视角讨论了最佳竞技状态存在的可能性,以及竞技状态与最佳竞技状态的联系与区别.但是,如何准确划分与诱导比赛状态的三个阶段,并实现三者的高效衔接,是调控运动员整个运动生涯中竞技状态的关键点,同时也是今后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应思考的首要问题.竞技状态是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竞技能力准备状态,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时空序列变化,它具有变化性、相对性和多维性等一些列特征.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与保持的前提要件.运动训练的实然性就是在完善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诱导运动员在参赛过程中尽最大可能的形成最佳竞技状态,获得最佳参赛竞技表现与理想竞技成绩和名次.虽然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其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前提与基础,但是参赛过程中最佳竞技状态的出现,同样受到参赛对手、裁判执裁、参赛环境以及比赛地气候等一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不可控因素的出现,直接或间接影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与比赛名次.因此,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状态的辩证关系就在于:竞技场上最佳竞技状态的出现,是其最优竞技能力的展现;但是运动员拥有最佳竞技能力,随着比赛的进行,并不一定能展现出最佳竞技状态,现象、崩盘、压力下的“coking”现象都是这一辩证关系的有效哲学诠释.

4.2竞技状态与运动训练分期

马特维耶夫通过总结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前苏联国家队体能主导类项目参赛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形成规律.并结合前苏联备战世界大赛的训练计划,在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了“运动训练分期”理论[22],该理论结合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性周期特征,对照获得、保持和消失的基本时间序列,将运动训练过程分为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23],运动员的年度训练计划周期依据大型赛事的分布划分为单周期、双周期和多周期三类.该理论明确了运动员竞技状态发生、形成、保持与消退的客观规律,是运动训练实践中划分训练大周期的客观依据[24].随着新赛制的实行,马氏训练分期理论中的常规大周期往往与赛事不断增多的现实产生剧烈冲突.针对这一现状,我国运动训练领域学者田麦久教授提出了微缩大周期.然而在新赛制的运动训练实践中,若只采用一种训练大周期,同样不利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改善与提升.因此,在当前新赛制的背景下,必须根据全年重大赛事的分布,将两种大周期进行合理组合,通过日常训练培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最终使其在重大赛事中获得最佳竞技状态,进而发挥出最佳竞技表现,创造优异赛事成绩.

前苏联和前德国竞技体育在马氏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指导下,体能类项目在奥运会上成绩得到凸显,奖牌数量得到快速提升.但是,伴随着商业性赛事的增多,以及赛事体制的改革,相邻赛事之间的时间间隔明显缩短,于是依据大型赛事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的客观规律,进行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阶段划分已经不能适应运动训练实践的实然需求.于是以维尔赫尚斯基(Verchoschanskij)为代表的板块周期理论持有者对马氏训练分期理论提出了质疑与反驳,该群体认为马氏的训练分期理论已经不适应当前运动训练实践的应然需求,因其只注重一般训练,致使专项训练从形式到内容均脱离大型赛事的专项需求,忽视训练服务于竞赛的客观现实.其次,运动员长期接受一般性训练,无法达到大型赛事所需要的专项强度需求,相反,由于长时间的一般性训练,运动员的身体和精神都将产生疲劳,导致参赛成绩和名次的下滑.国内相关研究也指出[24],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依据不是依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而是应根据重要赛事的日程安排,以此作为时间标志确定训练周期中的重点内容.熊焰教授同样认为,运动训练分期是以重要赛事为时间节点而进行的,运动员只能通过有意识的调整训练分期,有目的的调控竞技状态以迎合重大赛事,即通过调整训练为参加竞赛作准备[25].维尔赫尚斯基在对马氏分期训练理论提出质疑与反驳的同时,于2005年在自己的专著中系统的阐释了板块训练理论[26],该理论的着眼点就在于服务高水平运动员参赛,克服自身各种不利因素,并争取获得优异成绩.板块训练理论强调通过“单元”(Block)训练,强化运动员的某些薄弱身体素质,借助训练强度与负荷的跳跃式转换与“集中负荷效应”,促使高水平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强化专项训练.当优秀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时,其竞技水平已处于竞技巅峰,成绩提升空间已经微乎其微.但大多数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仍按部就班的以高强的训练负荷进行专项技术训练,而大强度的专项技术训练最终可能导致运动员缩短运动寿命,提前结束运动生涯.优秀运动员所取得的骄人成绩,离不开运动员良好的体能储备.而良好的体能贮备,外加丰富的比赛经验和顽强抗压能力是运动员屹立于竞技巅峰,能较长时间保持优异运动成绩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王雷,陈亮.运动训练学的学科起源新探:一种知识谱系视角的考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5):100107.

[2] 张莉清,宋子玉.运动训练分期问题的回顾与研究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5):436439.

[3] 姚颂平.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2012,32(5):311.

[4] ПлатоновВ.Н.Теория периодизации спортивной тренировки втечение года:история вопроса,состояние,дискурссии,путимодернизации[J].Теория иПрактика Физ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2009(9):1834.

[5] 胡海旭,佟岗.板块周期“叫板”马氏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基于科学史的释疑与讨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3):5055.

[6] 董德龙.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几点疑惑:来自部分项目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32(1):7883.

[7] 汪洋.对训练周期理论研究现状的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4(3):6164.

[8] 李少丹,李艳.周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9] 郭志勇.周期训练理论的悖论与修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4):469490.

[10] 佟岗.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演进与前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8):7884.

[11] 陈小平.运动训练长期计划模式的发展——从经典训练分期理论到“板块”训练分期理论[J].体育科学,2016,36(2):313.

[12] 张莉清,刘大庆.近5年我国运动训练学若干热点问题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5):7177.

[13]李赞,熊焰.非同步性发展视角中的运动训练分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1):136139.

[14] 王天翠,屈建华.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哲学思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3):101104.

[15] 胡海旭,刘文武.现代夏季奥运会早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形成及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10):121127.

[16] 吴长稳,张健.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热点与前景展望[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2):6875.

[17] 许世岩.板块结构下的集中负荷效应训练[J].体育学刊,2008,15(9):8488.

[18] 张健,张建华.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良性转移——从训练学视角[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5):5664.

[19] 弗·纳·普拉托若夫,张人民.现代运动训练[M].唐礼,高大安,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20] Tudor O.Bomba.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USA.Human Kinnetiechs,1999.

[21] 顾季青.峰前状态理论及可测量类项群中国优秀运动员峰前状态的评定与应用[D].苏州:苏州大学,2007.

[22] Verchoschanskij J.V. Das Ende der “periodisierung” des Sportlichen Trainings im Spitzenspot[J].Leistungssport,1998(5):1419.

[23] 马特维耶夫·列·巴.运动训练理论[J].姚颂平,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4] 何蕊.竞技状态形成的客观规律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辩证统一[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11(6):6769.

[25] 熊焰.竞技状态及其特征剖析[J].体育学刊,2004,11(3):128130.

[26] Верхошанский Ю.В.Теория и методология спортивной подготовки:блоковая система тренировки спортсменов высокого класса[J].Теория иПрактика Физ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2005(4):214.

结束语,本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马特维耶夫和思辨和审视方面的理论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理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二维谱对欧洲经典曲目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数字谱和五线谱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欣赏音乐的需要,二维谱的出现,势必成为—种新的读谱方式,它对乐曲的解析更加清晰直观、简洁明了,能够直接反应映乐曲的含义.

2、 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对经典作家理论 《经典作家理想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简评 日前,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俞良早教授的新著经典作家探索理想社会与实现中国梦,这是一部研究经典作家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继承和发展关系的高质量著作 该著在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现理想社会.

3、 互联网时代地域的存在和消失从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理论出发 摘 要 近年来,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备受人们关注,媒介环境学派以深厚的人道主义和现实关怀,指出技术本身对于社会实践和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提醒人们要合理利用媒介,创造一个更加&ldquo.

4、 卢卡奇和马尔科维奇辩证法的异同 摘要马尔科维奇的辩证法与卢卡奇的辩证法在学术界中,被视为是类似的内容 在仔细研究下不难发现马尔科维奇的辩证法与卢卡奇的辩证法虽然都是“人道主义辩证法”,但是马尔科维奇的辩证法从.

5、 论茨维塔耶娃的爱情诗创作以《我想和你一起生活》为例 张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摘 要茨维塔耶娃是20世纪俄罗斯白银时代杰出的诗人之一,爱情诗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部分 本文以我想和你一起生活为对象,主要从诗歌的韵律、结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其爱情诗的主要特点.

6、 激荡心灵的真实声音斯阿列克谢耶维奇非虚构文学创作分析 摘 要2015年10月8日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她的作品采用了“非虚构”文学的创作方法,通过采访、录音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