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紫藤萝瀑布文献综述 观紫日有感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关于紫藤萝瀑布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与散文阅读教学的言意转换策略以《紫藤萝瀑布》教学为例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紫藤萝瀑布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9

散文阅读教学的言意转换策略以《紫藤萝瀑布》教学为例,该文是紫藤萝瀑布类论文例文和《紫藤萝瀑布》和散文阅读教学和言意转换策略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摘 要】散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运用即景会心、由事生理的思维,在“言”“意”转换的过程中,还原意境,分享“这一个”情动而辞发的心路历程.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增长学生的言语智慧,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散文教学;意境;言意转换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1-0033-02

【作者简介】刘兆刚,江苏省运河中学初中部(江苏邳州,221300)教科室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散文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运用即景会心、由事生理的思维,还原作者创造的意境,在“言”“意”转换的过程中,来分享“这一个”情动而辞发的心路历程.而我们现实的散文教学并非如此,目前我们的散文教学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朝着预设的方向行进,只是单向地引导学生感知课文、概括主旨、品味语言等“贴标签”式的教学,仍存在学生一味识记陈述性知识的现象.这样的散文教学只是停留在语言欣赏的浅层,隔靴搔痒,没有教出“这一篇”独特的文本价值,更没有“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人生经验”,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作者无法碰撞,思维的火花无法点燃.笔者认为,散文阅读教学要按照散文自身的言意生成规律,探求作者创造意境的,审视学生心智形成的规律,为学生打通一条“即景会心”思维的大道,在意境生成的过程中,习得散文阅读教学言意转换的方法技巧.

  意境是作家把客观世界的人境、事境、景境、物境与主观的情志相融合而创造的艺术境界.只有进入意境才能更好的体验作者创作时的心路历程.《紫藤萝瀑布》就是用深远的意境来表现作者的刹那情思.全篇即景会心,由事生理.笔者以此文的教学为例谈谈散文阅读教学如何探求作者的的意境,实现教学的言意转换.

  如何引导学生把作者所写的客观物象,在观察、思考、想象的基础上,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活动还原成学生眼前的人、事、景、物,给他们以身临其境之感,

  一、激发想象,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触景生情

  散文创作离不开想象,需要“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作者常常通过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加上各种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为我们创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及奇妙、瑰丽的意境”.如何引导学生把作者所写的客观物象,在观察、思考、想象的基础上,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活动还原成学生眼前的人、事、景、物,给他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的美妙殿堂——

  师:大家跳读课文,对描写繁盛的紫藤萝花的句子进行圈点勾画,思考描绘了一树怎样的紫藤萝?

  (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

  生1:繁密、美丽.

  生2:充满生命力.

  师:是啊,这生机盎然的紫藤萝,让作者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满心喜悦.我们再一次来感受这美丽的紫藤萝,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大家用自己喜爱的语调读读这些文字,想象眼前这幅美丽的图画.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作者还从哪些角度写景的?

  (生读,交流.)

  生3:先从眼前的这一条紫藤萝瀑布写起,再写到眼前的每一朵小花.

  生4:从整体到局部.

  ……

  生11:“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紫藤萝花繁密、美丽、开得灿烂的特点.

  师:请你读这句话,要读出花儿的美丽、活泼热闹.(生读.)

  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花儿“笑”“嚷嚷”呢?

  生:我认为“笑”“嚷嚷”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喜悦.

  师:说得不错,“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被紫藤萝充满生命力的美所感染.作者将内心愉悦的情感融入在对紫藤萝的描绘中,紫藤萝笑,那是作者在心里欢笑啊!“笑”“嚷嚷”中潜藏着作者的情感,这叫触景生情.

  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通过朗读染情、默读思考,并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语文经验,勾连出写景的方法技巧等知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深入领悟文中的意象.并通过让学生分享品读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由景的表层走进作者的心灵,获得作者所体验到的生命情怀,这种情怀把学生与文字紧紧黏在了一起,实现了文章由言及意的转换.

  二、知人论世,走进文本引导学生理出事境

  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链接作者创作的背景及有关材料,进一步构建作家呈现给我们的生活世界,学生就很容易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即“通情”,“进而晓理”并进一步还原事境,敲打文字的内核,析出蕴含其中的哲理——

  师:紫藤萝花瀑布“在我心上缓缓流过”,为什么改变着“我”的心情?从课文中画出表现“我”心情的语句,说说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1:(读)我只是伫立凝望,……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生读得缓慢,语调低沉.)

  师:你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生2:本文写于1982年5月6日,此时她的弟弟正身患绝症——5个月后离开了人世.

  生3:宗璞经历过“文化大革命”.

  师:“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中“别的一切”指什么?

  生4:关于生死的疑虑,关于疾病的痛楚.

  师:现在没有了“痛楚”之情,为什么还要追忆紫藤萝衰败的遭遇呢?读一读第8段.(生读.)

  生6:眼前美好的花,此时内心充满生的喜悦,而十年前稀落、伶仃的藤萝,作者是同情、痛心、惋惜的.因为时代变化了,这花才开得如此美好.

  生7:为了揭示文章的主题.

  师:是啊,此时作者喜悦之情在心头荡漾,弟弟身患绝症的焦虑无以为遣,在今昔藤萝花反复闪现的思考中,她彻悟了——

  生(读):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课前搜集、整理的背景资料,“以自己的不同需要、价值取向、情感结构、已有的人生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的一个意义生成过程,从而生发出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和个性化的理解.”由此读出藤萝“美丽”背后的“坚强”,在绵绵意蕴中实现了言意的自然转换.

  三、形神兼备,言意转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在散文中,感知和鉴赏散文的意境,就是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文字去领会感知文章的意境”,再去捕捉意境是如何通过文字的变化和闪烁的场景表达的技法.

  比如,在品读课文最后一段时,笔者首先设问“你从中读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学生读到了“生命的力量”;有的学生认为“这一条紫藤萝瀑布,流进了作者的心,你我的心,流进我们所有人的心田.流动的曲线宛如一条生命的河流.”更为精彩的回答是“紫藤萝虽然遭遇不幸但它依然展现出美好和坚强.紫藤萝这种生命态度,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作者描绘紫藤萝瀑布,不仅融入了情感,还融入了人生哲理.”学生仿佛也和藤萝花融为一体,富有诗意的表达为“这就是‘花语’”,笔者趁势追问“‘花语’献给谁?”学生明白了“藤萝花”是与作者宗璞在对话.此时,笔者继续追问,“‘花语’的意义是什么?”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纷呈.

  在散文教学中,“这样的言、意互转是经常发生、频繁出现、永不休止的,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色彩斑斓、生生不息、永不停歇的.人们各种各样的‘意’来源于生活,完形于生活,最后转换为‘言’又融于生活,其功能也全体现于生活.从‘言’到‘意’的吸收,也肇始于‘生活’的需求,完成于生活的全面介入,最后作用于自己的‘生活’.”可以说,“语文因生活的需要而运用,生活是语文运用不可或缺的材料.”因此,在散文意境的神韵中实现言与意的自然转换,是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不断增长言语智慧,进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必然要求.

小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写作《紫藤萝瀑布》和散文阅读教学和言意转换策略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紫藤萝瀑布本科毕业论文紫藤萝瀑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探析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罗贤华摘要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少语言优美、意境深邃的散文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由于其具备形散神聚的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固定、方法单.

2、 例谈童话、寓言类文章的教学策略以《皇帝的新装》为例 □玉林市兴业县沙塘镇第三初级中学 梁顺芳【关键词】童话、寓言类文章 教学策略 皇帝的新装【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008001童话、寓言、神话…….

3、 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三个关键 张 丽散文教学风格多样,然而无论怎样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神不散”这个中心,即必须围绕散文的“三个关键”进行教学 一、需要抓住散文中的&ldq.

4、 初中散文阅读教学 广西横县教研室(530300)玉思静摘要散文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通过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处理,为学生从不同视角形成阅读认知提供帮助 强化朗读,多元鉴赏,深度挖掘,促使学生体验散.

5、 身临其境教学法在实践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一一以表演专业《毕业剧目创作》课程为例 “规定情境”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表演术语,它是指作家在剧本中为人物活动所规定的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以及艺术家们在二度创作中对剧本和演出所作的大量内容补充 前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

6、 教材中外译非文学类文本处理策略以《谈创造性思维》为例 现行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选编了一些从外文翻译过来的文章,这些翻译类文本的引进,丰富了教材的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是符合教材选编原则的 但是一些外译非文学类的文章,由于中外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