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诗歌刊物投稿 诗歌投稿杂志 投稿诗歌 诗歌月刊 诗歌投稿 诗歌杂志 诗歌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古体诗歌投稿 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诗歌杂志投稿邮箱大全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论文摘要 论诗歌象征论文范文

关于诗歌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昭君诗歌透射出的家国情怀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诗歌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9

昭君诗歌透射出的家国情怀,该文是诗歌方面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跟昭君和家国情怀和诗歌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杨继武 杨东辉

王昭君作为汉元帝后宫中的一位妃子,自愿嫁给匈奴单于,若抛却政治背景考量,从世俗的婚嫁角度来看也算不上掉架子的事,就像诗人王睿写的:“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站在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回望历代不同人对王昭君投射的不同眼光,如同阅读一部社会心理大书,也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文化心理现象.历代文人为什么对此事总是唏嘘慨叹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原汉族士大夫内心深处莫名的文化自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爱国忠君情怀

老百姓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大多是从戏剧、通俗小说开始.戏剧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元朝马致远的《汉宫秋》,在这部戏里,王昭君是一个“大义和亲”的形象,马致远在故事中加入了王昭君与元帝的个人情感.“妾身这一去,虽为国家大计,争奈舍不下陛下”.王昭君成了一个为保家国而牺牲的“志士”.在皇权框架内,人们的心理情感投射自然而然地以忠君爱国为皈依,爱国实际上往往成了少数忠臣义士之事,但是到了国破家亡的紧急关头,普通百姓如昭君仍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勇气保家卫国.

然而王昭君,在汉匈对峙匈奴主动和亲时,她出塞远嫁为大汉子民赢得了“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的和平阳光,昭君的爱国忠君情怀彻底抽去了封建的忠君基石,她忠于的是国家及人民.所以她坦然地自请远嫁匈奴,最终死在大漠,魂归青冢.她以柔弱身躯换得汉匈九十年的安宁,她的情怀不亚于边关将士“拼将十万头颅血,誓把乾坤力挽回”的爱国忠君情怀.

元朝人许有壬在《题友人所藏明妃图》写道:“妾身虽苦免君忧,犹胜专宠亡人国”.其表达的思想跟马致远一样.

金朝诗人王元节的《青冢》与上面这首主题一致,只不过批评的意味更重一些.诗这样写道:“环佩魂归青冢月,琵琶声断黑山秋.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合羞.”

二、故土情结

从北朝到唐朝,诗人写王昭君基本上是以“思念亲人、怀念故土、留恋皇恩、红颜薄命”为基调,怜惜美人不幸,悲叹命运不公.《全唐诗》中,除了杜甫、白居易、张仲素等人在这一主题上有所开拓外,其他如李白、上官仪、刘长卿等人基本上都是表达“昭君怨”的主题.例如李白诗中曾这样写道:“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最早写王昭君的北朝诗人庚信的《明君词》也是如此:“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杜甫的咏昭君诗《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里表达了对王昭君的怜惜和感叹,基本上延续了琵琶绝塞、青冢黄昏的感伤情调.

吟诵昭君题材的古诗词,计有七百多首.大多数是出于哀其不幸、悲其远嫁的怜惜心情,给昭君涂上了一层哀怨的情愫,而哀怨就源自于浓浓的故土情节.

三、博爱和平胸怀

中原王朝以和为贵的博爱和平思想是儒家*观的发展和提高,是对儒家人伦思想的升华和超越.基于儒家“天下大同,以和为贵”的天伦思想,纵观五千年王朝更替,大凡使用这一政策的时代和王朝,都是中国强大的王朝.对于人民来说,不知少了多少“生灵涂炭”.清朝诗人郭漱玉对和亲政策的评价最为准确恰当,他在《咏明妃》中说:“竟抱琵琶塞外行,非关画图误倾诚.汉家议就和戎策,差胜防边十万兵”.唐人王睿《解昭君怨》更是从正面肯定了和亲的意义:“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

随着众多诗人对这一主题的开拓,有一些诗人另辟溪径,从和亲的角度,开始关注昭君出塞的意义.其中最有名的是唐朝诗人张仲素的《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在这首诗里,王昭君的形象已不是薄命的红颜,而是表达了王昭君和亲的意义,说和亲让匈汉销兵为犁,人民和睦相处,牛羊遍地.

历史事实有力地印证了王昭君是民族友好的和平使者,历史学家翦伯赞也写过两首诗:其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其二:“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翦伯赞说:“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四、理性思考

随着理性思维的发轫,古代诗人开始脱离以前写王昭君悲惨遭遇、怀念故土的套数,诗意不断创新、深远,有的甚至把笔锋直指皇帝.如清朝诗人刘献廷《王昭君》: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宋明以后,王昭君的形像更加引起了诗人的注意,而且诗歌的立意更加深刻.如欧阳修在《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二中有几句这样写道: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我们再看看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一扫历代诗人写王昭君“留恋君恩、怨而不怒”的传统见解.使王昭君的形象更为个人化、人格化.在王安石看来,如果王昭君不去匈奴,也只能落在深宫,做一个“上阳白发人”.“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在这两首诗里,王安石的意思非常清晰:不管是在匈奴还是在汉王室都是一样的,昭君不得元帝宠幸也不得匈奴欢心,自是身边无有知心人,王昭君这样的人到哪儿都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人生失意无南北”,诗人只能自我宽解说“好在毡城莫相忆”.这里的王安石借宫妇不得君王宠爱,类比自己变法失败、人生失意.

君家天水客,汉衣着尽胡恩深.青冢有情草荣枯,平沙托体论短长.王昭君遭遇的命运悲剧给了诗人们一个洗礼个人心理的绝佳话题,从红颜薄命到和亲为国,从讽刺权贵到责骂君王,这就是王昭君的文化心理意义.

★作者通联:宁夏平罗中学;宁夏平罗县第四中学.

点评: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昭君和家国情怀和诗歌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诗歌本科毕业论文诗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潜心润物,读懂豫发的家国情怀 “小家同大国,企业和社会,休戚与共、同命相依”,这是豫发集团董事长王建树常用来与员工共勉的一句话 在他看来,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成就感不是金钱决定的,而是使命感决定的 王建树的企.

2、 中学语文教材家国情怀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策略 吕蜀鄂、薛维峰(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中心小学 湖北 巴东444309)【摘要】中学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不仅是“授业”,还包括“传道”,这里的&ldqu.

3、 家国情怀在第二故乡放大加拿大华文作家创作述评 国内文学界与评论界,习惯欣赏世界华文作品中对第一故乡(原乡)的“家国情怀”,但由于地域隔膜,数据匮乏,而忽略了海外华文文学业已进入第二故乡的写作,它正推动着华文文学进入新时期─.

4、 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和培养 摘要十九大指出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而这些需要建立在以国家情怀素养为代表的思想和精神基础上 也就是说,为了促使当代学生,特别是高中生,传承中华传统.

5、 刚强和柔美的真实写照简评《军队军人军婚戍边官兵的家国情怀》 黄晓萍、谭添新近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军队 军人 军婚 戍边官兵的家国情怀(云南大学出版社2017 年12 月出版),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传统和强烈时代精神的力作 作者怀着对军队的敬仰、军人的崇拜、军嫂的尊.

6、 林森:一个平民元首的家国情怀 林森(1868—1943)是辛亥革命元老,中华民国参议院首任议长,后任国民政府主席长达12年 林森一生经历丰富、复杂而坎坷,爱国之志终生不渝 作为一个“平民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