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金融服务论文 金融经济期刊 国内金融期刊排名 关于金融的论文 金融经济杂志社 金融博览杂志 金融扶贫论文 郑大自考金融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 金融危机论文结语 开题报告金融 金融论文提纲模板例子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模式

金融扶贫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与梧州市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金融扶贫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9

梧州市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与,该文是金融扶贫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金融和扶贫和梧州市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金融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章对梧州市金融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金融扶贫;问题;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068

梧州市位于广西东部,下辖三城区三县一市,人口总数340万人,是广西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典型地区.自从2015年11月全区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召开以来,梧州市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精心组织、迅速行动,扶贫力度非常大,其中金融扶贫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1梧州市贫困村及贫困人口的基本现状

1.1梧州市贫困村及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十二五”期间,梧州市的苍梧、藤县、蒙山3个县列入自治区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龙圩区列为参照自治区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管理.截至2015年年底,梧州市共有贫困村265个,贫困人口27.644万人.其中,藤县99个贫困村106527人、岑溪市53个贫困村59065人,苍梧县49个贫困村44055人、龙圩区26个贫困村30830人、蒙山县32个贫困村29622人、长洲区3个贫困村3699人、万秀区3个贫困村2642人,全市贫困发生率为11.1%.

1.2梧州市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特征

一是贫困对象多.截至2015年年底,梧州市贫困人口27.644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8%、全区人口的5%.二是生产、生活条件落后.截至目前,梧州市尚有2620个自然村屯未通路,15.69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尚未解决,29万农村人口居住危房,702个自然村屯还未通宽带网络,很大一批人还需要实施生态扶贫搬迁.

2梧州市金融扶贫的主要做法

2.1全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至2016年6月底,全市已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户数46275户,完成比例99.28%,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授信户数46138户,授信金额11.9亿元.目前贫困户扶贫贷款余额已达2.9亿元.

2.2易地扶贫搬迁

至2016年6月底,农发行梧州分行完成梧州辖区第一笔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的审批,向苍梧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授信2.5亿元,目前贷款余额1.2亿元,用于苍梧县石桥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中的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工程、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三大部分,主要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使用该笔贷款的安居工程建筑面积约为17.76万平方米,计划安置2220户、803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1303户、4825人,占搬迁总计划安置人口的60.05%.

2.3开展“百千万工程”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遴选工作

对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遴选,无产业发展条件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贫困户可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委托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并由资金受托方为贫困户贷款提供担保,贫困户获取固定收益.

3梧州市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

(1)贫困户脱贫难度大.梧州市贫困群众大都生活在山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部分群众因病致贫.贫困户中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家中的均为老弱病残,脱贫难度很大,且“等靠要”思想严重.

(2)贫困群众还款意识淡薄.相当多的贫困群众认为扶贫贷款与以前的扶贫款是一样的,都是政府的钱,都是福利收入,没有意识到扶贫贷款是银行的钱,是要还本付息的.存在不要白不要的心理,完全没有还款意识,把扶贫贷款当作消费资金,没有用到生产上.

(3)免抵押和免担保增加了金融风险.当前的扶贫是硬指标,硬任务,贫困户是否达到贷款的基本条件,是否有发展能力和偿还能力,在现在的金融扶贫中基本不予考虑,这就很容易形成银行的呆账、坏账,增加了金融风险.

(4)银行对于金融扶贫的内生动力不足.银行作为企业,所投入贷款必须考虑还本付息.而目前的金融扶贫政策性很强,且农业多为靠天吃饭,涉农贷款风险较大,这导致银行对于金融扶贫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5)财政贴息贷款造成较大的财政压力.目前的金融扶贫贷款多为财政贴息,这给当地财政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梧州市各级财政均为吃饭财政,财政支出压力大,金融扶贫贷款更加剧了这种矛盾.

4推动梧州市金融扶贫的政策建议

4.1加强扶贫产业开发,提高集约化程度

要大力引进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使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业转变.条件成熟时可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实行“工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银行”的模式,快速带动贫困户脱贫.加强对农村经济合作社、互助组织的扶持力度,条件成熟的地方可放弃分散经营模式,由经济合作社、互助组织商讨决定如何种植经营,通过提高集约化程度,加大承受风险的能力.

4.2加大信用知识宣传力度,提高贫困户还款意识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传单、宣讲会等各种方式向贫困户宣传信用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信用缺失的严重后果,提高贫困户的还款意识.

4.3对贫困户要进行还款能力评估

根据国家、自治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要求,不仅要对贫困户贫困原因、贫困程度等进行分析,还要对贫困户的发展能力、造血功能进行评估,将金融扶贫与培育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让金融扶贫真正变成贫困户造血的基本工具.

4.4建立金融扶贫小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内生动力

采用市、县、镇三个一点的方法建立金融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如藤县、苍梧县建立500万元的风险补偿基金,蒙山县建立300万元的风险补偿基金,金融机构按照15倍的放大贷款额度投放贷款,充分发挥风险补偿金的撬动作用.如果扶贫贷款最后无法收回则用风险补偿基金偿还,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动力.

4.5各级政府要合理评估自身债务偿还能力

目前的金融扶贫贷款大都采用政府贴息,政府全额贴息,政府担保等方式来进行保证,其实就是政府信用担保,最后只能靠政府财政收入兜底.梧州市目前贫困户扶贫贷款余额已达2.9亿元,贷款余额还在不断增加.贷款贴息已经给财政收入造成较大压力,如果这些贷款出现不良债务,将会给政府造成沉重的压力.所以各级政府要合理评估自身债务偿还能力.

4.6金融机构要加强对贫困户入股企业的监管

一是有自主经营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可自行安排贷款资金的使用;二是无产业发展条件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贫困户委托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代为经营,贫困户获取固定收益.金融机构要与资金受托企业、贫困户签订三方协议,明确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信贷资金用途以及贷款偿还能力的监管权力,务必保证扶贫贷款能用于企业自身主营业务,绝不能挪作他用.

4.7创新农业保险产品

农业生产多为靠天吃饭,风险较大,农业保险可以分散发放扶贫贷款的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但由于保费相对贫困户来说偏贵且保险公司赔付率高,目前保险公司对于*农业保险积极性并不高.建议创新保险产品,从商业保险中将农业政策性保险分离出来,由政府给予补助或者给予减免一定的所得税和营业税,将保险费率降低至贫困户可承受的范围,调动保险公司经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苏畅,苏细福.金融精准扶贫难点及对策研究[J].西南金融,2016(4).

[2]吴义能,叶永刚,吴凤.我国金融扶贫的困境与对策[J].财经纵横,2016(9).

[作者简介]许成章(1975—),广西梧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金融工程.

综上所述:本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金融和扶贫和梧州市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金融扶贫本科毕业论文金融扶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金融扶贫的树凉样本 本刊记者谢 伟树树凉村位于溆浦县南部,全村土地总面积9373亩,水田面积仅1093亩;由12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397户、142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贫困人口316人 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

2、 金融扶贫新路子 在过去的5 年里,我国脱贫攻坚成为读秒战役,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跨过贫困线 在1400 多个日夜里,总共有5564 万人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从10 2 下降到4 以下,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精准.

3、 延安革命老区金融扶贫困境与以安塞区为例 安塞区现有贫困村5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149户,贫困人口6606人,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 为确保2020年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安塞区财政局、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贫困村和扶.

4、 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产业金融扶贫模式的 摘要自2013年总书记提出 "精准扶贫 "的发展政策后,产业扶贫就成为近年来金寨县正在实践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 目前,安徽省在产业扶贫方面做出了许多成果显著的尝试与创新,其中金寨县更是在产业扶贫方面开创了 ".

5、 金融扶贫你情更要我愿 最近在采访中,听到一位基层银行信贷员吐槽“现在贷款优惠力度不小,但主动贷的没几个人,真是发愁 ”原来这家银行正在推行扶贫贷款,利率低、办理快捷、还款灵活,可农民积极性并不高 长.

6、 农发行把牢政策性金融扶贫方向和重点 农发行党委日前召开专题学习会议,认真组织传达学习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李克强总理相关批示精神,传达学习胡春华副总理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和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