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科学中国人是什么期刊 科学中国人杂志是国家期刊么 oa论文是中国人发表的吗 论文中国人英文摘要名字写法 参考文献引用中国人的外文文献 政治做个自信的中国人小论文 中国人的冷漠林语堂参考文献

关于中国人类论文范本 跟中国人为什么患有神童饥渴症?魏巍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中国人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8

中国人为什么患有神童饥渴症?魏巍,该文是中国人毕业论文怎么写和魏巍和神童饥渴和中国人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一、中国人有神童崇拜,没有神童也要制造神童

6岁学会编程,14岁被美国麻省理工预录取,山东莱阳的李同学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持续地霸占了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

就当前的事件进展来看,李同学的说法遭到了多方质疑.华南理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出面澄清,据媒体的查证,李同学参加的活动也存在疑点.而在12月10日,山东莱阳市也已经成立了事件相关调查组.真相如何,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公开.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天才少年,也一直是坊间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很多媒体也十分热衷报道甚至是制造“神童”,这与中国人的“神童崇拜”息息相关.

在中国古代,已经有了秦国甘罗12岁当丞相、齐国子奇18岁治阿县的传说,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大学开设的“少年班”更是将神童崇拜推向了.如今,虽然“少年班”式微,但每年仍有小学生“神童”参加高考的新闻.

所谓神童,准确的说是超常儿童.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神童,是通常意义的智力超常儿童.除此之外,在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领域崭露头角的,也是各自领域的神童.根据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优异儿童约占儿童群体的1%-3%.

不过,在中国除了通常意义上的神童,还有人造“神童”.这类孩子并不是天生的智力优异儿童,而是通过超前教育等手段,让他们比同龄人多识几百个字,多背会几十首诗,多会解几道奥数题.甚至不惜通过,也要获得“神童”的名声.

二、中国家长用神童来缓解自身焦虑

没有神童也要制造神童,对神童的追捧和制造是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心态的写实反应.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宁铂、谢彦波、梁中杰等一批神童相继被发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科技大学也开设了“少年班”,遴选出21位从11岁到16岁的神童,而这些神童也成为舆论瞩目的焦点.

少年班和神童们在那个年代之所以备受瞩目,与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两种焦虑息息相关:一种是 “球籍焦虑”,中华民族有可能被开除“球籍”;另一个是“时间焦虑”,“废寝忘食”“争分夺秒”是报端最常见的关键词.

当老一代意识到时间难以挽回,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而少年班恰可以缓解“时间焦虑”.“球籍焦虑”和“时间焦虑”直接相关.“中国落后于西方多少多少年”的常见句式说明,“时差”正是“球籍焦虑 ”的主要原因.少年班,又缓解了“球籍焦虑”,因为他们从事的科学研究,正是与世界拉近距离的重要工具.(王晓渔《80年代的双重焦虑》)

如今,这两种焦虑都已经大大缓解,但中国人对神童的热情没有丝毫下降,甚至一些家长身体力行的开始制造神童.例如,很多小学新生在入学时就掌握1000-2000个汉字、500个以上的英语单词、熟悉100以内的加减法,达到了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

这些“神童”并不是真的天才,只是提前接受了这部分教育.而在神童转变的背后,是中国人的群体焦虑转化为家长的个体焦虑:这代家长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生活的跃迁,但又有着巨大的不安全感,深知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源为孩子铺平未来的道路,又比任何一个群体都害怕下一代会出现“滑落”——如果不能接受好的教育,命运可能会因此改变.

三、一些家长也通过神话孩子来急功近利

当然,当神童不仅只是为了心理抚慰,自古以来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好处.

比如,汉代选官的最重要原则是“乡举里选”,一个人在乡里的声望越大,就越容易得到长官的注意和推举.在这样的制度下,以“神童”之名广为人知的孩子,自然会受到更多关注,在入仕过程中占得先机,于是出名的孩子越来越多,甚至鉴定神童成为一个专门的行当.

中国古代史上的“神童”大多沿袭了这个路径,甚至引发了很多悲剧.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中有一段记载,北宋元丰年间,饶州有位神童,叫朱无赐,因从小就能熟读经书而做了官.于是,当地家家户户全都逼着家里的小“神童”熟读《五经》.但孩子好玩,不好好背诵,父母就把这些孩子一个个放在竹篮里,吊上树梢.结果,饶州一些孩子被活活逼死.

而在最近一些年,当神童好处也不少.前几年,中高考加分政策较为宽松时,各类神童可谓是满天飞,忽而是发明创造大王,忽而是核心期刊专家……就算是如今加分成为不可能,很多地方的教育仍在靠神童争面子,靠神话争资源.

四、媒体和机构的宣传套路,也在助长“神童饥渴症”

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少年班”热潮之后,神童教育本来有所降温,但在最近几年,神童又在变多变热.

其实,真不是神童变多了,而是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把神童的门槛拉得实在是太低了.例如,2016年河南一个9岁女孩参加高考,总分172分,这个在选择题答题卡上乱蒙都有可能蒙出来的成绩,在河南本地一些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居然将她称之为“神童”.

要知道,真正能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高考成绩通常要高出一本线一百多分,而这个172分的“神童”,则是媒体和教育机构瞄准了普通人神童崇拜的刚需,进行的精准营销.

这位9岁女孩的父亲,是一家私塾的创办者,他宣称能让80%比例的孩子在14、15岁考上大学,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超过全国的平均线……在9岁女孩高考新闻爆出后,一些家长还去这家私塾考察,准备将自己的孩子也送进去.

但是根据澎湃新闻的调查,这个谎称来自美国的私塾,甚至根本连合法的办学资质都没有,讲授的内容也不符合办学规定.

这种营销还有很多,现在一些媒介宣传的育儿方案,常常让人以为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神童,每个孩子的成功道路是一样的.这大大忽略了儿童中实际存在的个体差异,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事实上,神童可不仅只是比同龄孩子多背了唐诗三百首,比同龄孩子早认了两千字来判断的.一些名不副实的神童,可能仅只是发育早些,或者下苦力识字、背诗,等到年龄不再成其为优势的时候,就承载不起父母的神童期盼.

五、制造神童是种病

很多人中学时都学过王安石所写的《伤仲永》,但能汲取其中教训的人非常少.

鲁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曾谈到:“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可是天才毕竟是稀罕物,难免有父母努力地用“泥土”来培养自己的孩子.

然而,鉴别一个孩子是不是“神童”,通常要通过专家和专门系统的测试才能做出判断.超常教育首先需要对孩子实行严格的鉴别,检测其知识水平,并在脱离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了解孩子的逻辑推理、记忆分析等心理学上的能力.否则,让孩子接受不适合其特点的培养模式,会伤害孩子的.

说到底,制造神童是一种病,一种崇拜智商的病,崇拜成功的病,更以智力发育为通往成功的惟一路径.

真正的神童是无法制造的,所以放弃制造神童吧.在人工智能时代,创造力是一个人的核心技能,通过灌输式超前教育培养的“神童”,不过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机器人.

【解 读】据当地教体局和学校宣称,山东莱阳的李姓同学因6岁编程,8岁建网站,13岁创办公司,14岁被麻省理工录取成为“预科生”,一时之间网络媒体誉之为“神童”.

“神童”如果确有其“神乎其神”之处,宣传他也要明确的标准,要传播介绍其化“不神”为“神奇”的经验,最好的当然是能给“腐朽”者诸多启示,传播正能量,以之激励孩子们学海无涯苦作行舟,书山无路勤为路径.否则,如果一味宣称其无所不能的“神力”,那么除了让人怀疑追求轰动效应,制造宣传效果之外,给社会带来的将只是家长的羡慕嫉妒恨,其他孩子都被比下去,神童只是一个神话,只是公众眼力的头条而已,神神乎乎也.

本事件也出现了接二连三地转变甚至陷入到剧情反转.我们先不论事情的真真假假,就事件本身而言,对“神童”慌忙不迭地宣称,其带来的后果如何以及折射了什么社会问题呢?

就像多年来对高考状元的宣传和消费一样,这样加大马力的宣传,对该同学首先是一个伤害,且不说可能会让这个孩子飘飘然不知所以然,上演又一出现代版的“伤仲永”故事.从另一方面说,当一切暴露在舆论场的中心,是否显示了这个社会急功近利、追求喧嚣的浮躁心态呢?当“神童”转化为大家都力求为之的东西,或许还会出现违反教育基本规律“拔苗助长”的社会行为.在当今这个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环境下,甚至会出现更严重的匪夷所思的事情.

因此,对待所谓的“神童”,我们是否应该多一点平常心,多一点宁静心,找到“神童”真所谓“神”的经验,为孩子们的成长找到一些切于己的方式和手段.如此,善莫大焉!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言而总之,本文是关于魏巍和神童饥渴和中国人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中国人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中国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为啥中国人热衷于取英文名? 文/老许“每到春节,北上广的Mary、Vivian和Did陆续回家,变成了翠花、大妮和二狗子 ”这是2016年年初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 近些年,中国人热爱起英文名这件事甚至成为了.

2、 从小患有自闭症的他考上了大学,背后的故事让人泪目 自闭症也叫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大脑发育障碍类疾病 人们通常把自闭症患者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无法与他人交流 成都的.

3、 患了贲门失弛缓症,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我患贲门失弛缓症多年,有的人说做肉毒素注射效果好,有的人建议做支架 请问,哪种方法治疗效果好呢山西 姜××姜读者贲门失弛缓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内镜下临时性支架.

4、 四代港台人讲心声:我们究竟是不是中国人? 编者按2016年,两岸关系遭遇重重考验 随着民进党执政台湾、蔡英文回避“九二共识”,“”势力愈益活跃 从旅行上贴“台湾国”贴纸,.

5、 出国留学的很多中国人为了镀金只是在混日子?真相是这样的 1新“留洋”故事出国留学,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非母语的学业考核,更要面对陌生的环境、人群、文化 与我们眼中的以往留学生活相比,新一代留学生们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 多名身份不同、目的各.

6、 孩子长不高,是矮小症还是发育晚? 现在,吃得好、吃得饱已经不是问题,然而有些孩子的身高还是让家长很着急 看着自己家孩子个子比同龄人矮,家长们总担心是不是矮小症在作怪!到底矮小症和发育晚怎么区分呢什么是“矮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