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土木工程进程与人才培养论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开题报告简报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文献综述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参考文献 国际化人才培养论文

关于人才培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跟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人才培养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5

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是人才培养论文范文和本科和农科类和人才培养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杨石有,徐诗涛,王洪星,赵庆杰,王红刚,王亚沉,刘国银,刘德兵*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海南儋州571737)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功能、地位、结构和生产方式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农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性调整.正确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如何建立一套合理的农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农业高等院校一直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农科;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122-02

基金项目:海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项目(hdjy1557)、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院基金(Hyzk-1402)、海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项目(hdjy1559)

作者简介:杨石有(1987-),男,云南曲靖人,讲师,研究生,主要从事农药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刘德兵(1975-),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果树生物技术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调整,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1].传统农业技术正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中心进行重组和改造,正朝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引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增长方式由单纯的数量型增长向以高产、优质、节约资源和安全化等为特征的质量型增长转变,由运用单项技术向技术组装配套、综合运用转变.与此同时,对农业人才,特别是一些懂技术的应用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这对高等农林院校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社会要求的现代农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从农科类应用型人才专业设置、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农科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专业设置调整

专业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专业不是盲目设置,而是学校根据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社会的需求或者说是根据学科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而设置的学科门类[2].培养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在专业设置上,要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1.调整专业结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各行各业的需要.农业本科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应用型为主、社会急需优先”的基本思路,以灵活、高效、优质为原则,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一方面重点支持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建设应用型学科专业,重点扶持有市场、有潜力、有前景的新型专业.同时还要设置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和服务业的应用型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应用型的人才.

2.加强基础性专业.发挥基础专业的重要作用,基础专业能够为其他专业学科提供必要的支撑.基础性的专业是其他专业发展的基础,如果基础专业不扎实,就会阻碍其他应用型专业的发展.因此,应用型专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基础专业,加强基础性专业教育.

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内容.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既要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教材内容选编上既要考虑到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的逻辑性,也要考虑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教学内容要符合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对农业职业岗位进行素质分析,了解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构建课程教学体系,调整课程设置,实现学生所学与企业零距离,体现教学内容的现时性、针对性、先进性.加强农科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吸纳企事业单位人员参与教材编选,重视选用优秀教材.通过自主开发应用型本科教材和引进国外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教材的方式来解决我们现有教材不足的问题.

2.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科内容和特点分别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改变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起引导作用.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研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在教学中把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教学目标和对象的不同灵活使用.这样可以发挥教学法的优点,避免某种教学法的局限,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增强课堂的生动性、直观性.

3.完善师资队伍,引进“双师型”教师.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常见的农业技术,还需要能下田具体操作示范.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具有本专业较强的系统理论知识,但生产实践经历相当欠缺,缺少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的特点,在指导学生实践技能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应用型本科学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不仅要充分利用校内师资资源,更要从社会中、行业中选聘专家人才充实师资队伍[3].在内部师资队伍建设上,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到各大农场、涉农企业进行业务进修,参与校内外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形成较为合理的学校、社会、行业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

三、加强教学管理

1.建立各教学环节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制定《课堂教学工作规范》、《实验实训课教学规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考试工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执行、教学安排、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成绩评定等环节做出详尽的规定;制定《教学优秀奖评选办法》、《教学名师工程实施办法》、《先进院系评选办法》、《特色学科评选建设意见》等激励性文件,鼓励院系和全体教师争先创优;制定《教学事故界定处理办法》等约束性文件,约束和惩处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错误行为.把严格规范的制度体系变成广大教师能够接受并自觉执行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制度文化.

2.处理好规范与特色的关系.农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管理能否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如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毕业论文环节,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到农业基地中去,在实际工作岗位上锻炼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可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也可由专任教师担任,也可二者合作完成.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全面素质,用人单位也完成对学生的全面考察,对学生就业将是有利的推动.因此,农科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在规范的基础上,应有创新,不能拘泥于形式的规范,而束缚了特色的形成.

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1.科学、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根据课程体系和当前涉农企业对就业技能的要求修订实验教学大纲,编写配套教材,安排更加符合生产实际的实验内容.大一、大二主要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培养学生对仪器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大三、大四年级主要以专业课为主,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如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验问题,由学生分组,自主设计、完成实验.

2.资源优化,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是当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针对农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农科专业特点,构建由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及社会实践组成的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可以把实践教学环节分为认知阶段、技能培训阶段、生产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实习与就业阶段.认知阶段,学校可以按班级分地,让学生自主经营,从播种、收获到销售,从产前、产中到产后,对各个生产环节、生产技能进行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技能培训阶段,学校可以让学生进入院属研究所,学习相应知识技能,如组织培养技术、食用菌栽培、果蔬保鲜、常见作物病虫害防治等,让学生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生产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可以以实习农场、研究所、校外实习基地等平台为依托,结合教师科研课题,自主设计试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完成毕业论文的所有实验.实习与就业阶段,可以让学生到签订就业协议的涉农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加强动手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团队.农科类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还需要创新、创业的精神.学校应该大力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如我院的“果树团队、食用菌团队、花卉团队”等.通过搭建多种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科研创新训练、创业设计大赛、科技竞赛、“挑战杯”大赛等,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开设创业课程、提供创业训练、制定创业优惠政策,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从教师、政策、制度、经费等方面支持创业.

五、结语

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处于大众化初期,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呈现多元化,人才类型趋于多样化,社会不仅需要研究型、学术型人才,更需要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以支撑我国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紧迫性不容置疑.我国农科院校虽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如中国农业大学创建了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三平台课程体系;山东农业大学的“校园—校内基地—社会”的三段培养模式;等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农科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科学定位,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找到一种适合的培养模式,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鄢高翔,祁克宗.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76-2177.

[2]胡宏祥,徐启荣,何方,等.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教育教学研究,2010,(2 ):114-115.

[3]陈岳林.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现[J].教育与职业,2005,(10).

本文评论:此文为一篇适合本科和农科类和人才培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人才培养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人才培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以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改革为例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大众化的不断发展,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就业成了每一个毕业生及社会必须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创新素质,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

2、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符 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事关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高技术应用人才的教学问题 目前,我国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依然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 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的改.

3、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秘书写作教学改革和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各类高校应“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为了顺应发展需求.

4、 基于四性办学理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摘 要】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定位和转型指导思想的认识,分析“定性在应用、定点在行业、定位于地方、定向于开放”的办学理念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提出做好办学顶层设.

5、 水产养殖学专业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进行“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内容,分析典型案例,总结取得的成效 通过改革试点实现了复合型农林人才培养的目标,形成产、.

6、 拔尖型园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 摘要2014年湖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开设了创新班,并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本文就实施三年的拔尖创新型园艺人才培养情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