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音乐期刊 北方音乐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论文 音乐文化和作品分析论文 河南早期音乐文化论文 中西音乐文化差异论文 音乐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论文

音乐文化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和琴声雅韵入画,悦目赏心高眠宋代乐舞瓷枕上的中原音乐文化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音乐文化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5

琴声雅韵入画,悦目赏心高眠宋代乐舞瓷枕上的中原音乐文化,本文是音乐文化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悦目赏心和悦目赏心高眠和乐舞瓷枕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文/王歌扬

宋元明清时期,宫廷音乐逐渐走向市井,一时“万家竞奏新声”.北宋之都开封,作为所的瓦舍、勾栏遍布汴梁四城,宋《梦华录》载北宋都市汴京:“街南桑家瓦子,近北侧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宋元时都市的繁荣、商业资本的兴起,促使各种歌舞、戏曲、曲艺和杂技之类艺术获得长足发展,为近代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音乐走出宫廷,由先前的贵族化趋于平民化,特别是音乐欣赏群体的改变,使音乐形式也因此得以极大的改观,所以有人称宋代是中国音乐的转折期.

河南博物院藏有宋代四件乐舞图像瓷枕,或活泼童趣,或史感沧桑.由此,我们来对中原地区宋代的音乐文化做一个相关的了解.

北宋三彩听琴图枕,高16.0厘米、长63.0厘米、宽25.0厘米,1976年于河南济源市勋掌村镇安寺出土.瓷枕为长方形,枕面稍微有些凹,中间绘有一菱形开光,其内为听琴图.画面上有两位长者坐于毡氇之上,一人抚弹琴弦,另一人静思听乐.身后的侍童正用壶煮茶,另一童恭候待命.周围环境幽静,芭蕉、梧桐、牡丹、怪石、雕栏组成优雅的园林景色.枕面的四角刻绘四童子,左上角池边童子准备钓鱼,左下角童子坐地玩傀儡,右边两童子负载莲叶.孩童的天真无邪与雅乐琴声相伴,使画面境界显得格外纯美,诗意浓浓.瓷枕器表施绿、褐红、黑、白诸色彩釉,其釉面光亮,色彩浓淡相宜,花纹线条优美流畅,所绘人物、花卉均采用刻画填色的传统手法来装饰,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

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古老、最富代表性的乐器之一.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的古琴艺术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作为需要重点扶持和抢救的世界优秀文化遗产之一.琴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是常用的乐器,被广泛地用于伴奏及歌唱,称“弦歌”.战国时期,“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琴是此时古圣先贤修身养性的物化载体.西汉宫廷专业琴家与著名的文人琴家如司马相如、蔡邕父女,哲学家扬雄、刘向、桓谭等共同丰富了这一时期的古琴文化.汉末到魏晋时期,在士族阶层出现了一批隐逸琴家,著名的如“建安七子”中的阮瑀,“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阮咸等,文人音乐家不仅弹琴,也开始了对琴曲的创作.在琴论领域,嵇康的《琴赋》,是一篇深入而富有诗意的琴论.唐代琴学繁荣,在古琴的制造技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中唐时期琴家曹柔完成了古琴由文字谱到减字谱的划时代的变革.至宋代,许多帝王十分好琴,宫廷中设有琴待诏.在此影响下,朝野上下,无不以能琴为荣.古琴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极为盛行,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名士俱以弹琴知名于世,并有大量名琴流传于后世.南宋时浙派形成并影响至元明.明代时,官宦及民间皆好琴,一时盛行弹琴之风.清代中期以后“广陵派”成为影响最为广泛的琴派之一,其琴乐的传承一直延续至今.明清时期,古琴的记谱法日益完善,琴派林立,以“虞山派”影响最大,明代徐上瀛的《谿山琴况》是此时期古琴演奏与美学的重要理论文献.《神奇秘谱》是现存年代最早的重要琴曲谱集,在传世古谱中对隋唐宋元间的古琴艺术和中国古代音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汉魏六朝以来的琴曲艺术成就研究,在琴家汪芝所辑的25卷《西麓堂琴统》中有具体体现.对于琴歌的研究,明代时有人提出以诗词歌赋为内容谱曲,但过于拘泥于一字一音的做法.

宋代琴人在古琴遗产的整理、创作方面做出了贡献,在乐律研究方面,表现出了对古代音乐传统的追随和固守,此时出现大批后世闻名的琴曲.宋人朱长文撰写的《琴史》,真实地记录了隋、唐、宋三代琴的史料.特别是太宗赵匡胤和徽宗赵佶,搜罗天下名琴而建“万琴堂”,宋代传世名画《文会图》《听琴图》就是宋代帝王嗜琴如命的写照.在其倡导与影响下,朝野上下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皆尚操琴.南宋的临安(今浙江杭州),因汇聚诸多著名琴师而形成了古琴的一个重要的流派——“浙派”,斫琴名家遍于朝野,形成“官琴”“野斫”两种古琴斫制风格.宋代琴曲创作题材广泛,演奏技法复杂,北宋古琴中特有的“调子”和“操弄”,可见以琴歌和琴曲两种不同的操琴之风.

中原地区所见的古琴不多,一件为方城县博物馆所藏的石泉琴,为南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的产物.伏羲式,琴面浑厚,表面髹黑漆,蚌徽,通长120厘米.琴背部项间刻有篆书“石泉”二字.龙池内刻有“隆兴二年斫”五字.龙池两旁刻篆书铭文两行30字:“匪木之为象石之响,匪丝之为声泉之清,匪泉之为激石之力.石耶!泉耶!琴耶!”另一件明琴,藏于新乡市博物馆,1982年于北京张绍唐处征购.经鉴定,此古琴为明晚期小潞王朱常淓监制.朱常淓一生监制过数百件古琴,此琴编号为64号.琴为中和式,琴体圆厚.龙池内环刻有“大明崇祯甲戌岁潞国制陆拾肆号”,龙池上方刻“中和”二字,下刻五言绝句一首:“月印长江水,风微滴露清,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落款“敬一主人”(朱常淓号),下刻“潞国世传”方印.河南博物院院藏的“飞泉漱玉”蕉叶式琴,为明代(公元1 3 6 8~公元1 6 4 3年)所制.木制,内空,黑漆地,七弦.琴正面镶螺钿饰12枚,琴下刻楷书“飞泉漱玉”四字.通长123厘米、宽20厘米、高11厘米.

北宋“曲词——水龙吟”白釉珍珠地瓷枕,高11.0厘米、长24.0厘米、宽16.5厘米,1986年于河南三门峡市宋墓出土.

《水龙吟》词全文为:“露寒烟冷兼家(葭)老,天外宾雁嘹呖.银河秋伴(晚),长门灯暗(悄),一声初至.莫压消(潇)湘,岸要(遥)人净(静),水多孤寐(菰米).望长天囗布,徘徊欲下,依前被,风吹(惊)起,须信行阳(衡阳)万里.是(有)谁家,锦书遥记(寄),千(万)重云断(外),斜行横阵,纔(才)疏又缀.仙掌月明,石头痕(城)下,影摇寒水.念征衣未倒(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瓷枕为椭圆形,枕面内凹为四曲花瓣式,前低后高,瓷枕通体施白釉,釉色凝厚莹润,白中略泛黄,平底,底部露胎.在枕面中间有一长方形开光,内刻苏轼《水龙吟》词一首.开光四周均装饰有赭色的珍珠地划花纹饰.枕在宋瓷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与宋人生活紧密相连.《水龙吟》为宋代的词牌名,词又为“长短句”,这种倚声填词的诗歌形式,一开始就与音乐有密切关系.它萌于唐代,流行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人们将典雅的诗词填入既定的曲谱中,用于宫廷和民间的传唱,这种典谱旋律声调,确定了词的句式和四声,构成了特有的词牌.在河南出土不少词曲小令各不相同的北曲瓷枕,反映出宋代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水龙吟》词牌曲最早出现在唐代.其词牌圣洁高雅,行云流水,可以随曲子吟唱,快速传播.

宋元之间,“词与曲一也.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宋词最初是依附于音乐的唱词,即配乐而歌唱的抒情诗体.“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依声填词,应歌而作,每个词牌遵循一首曲子的定式,因此声律严格,词比诗更具有音乐性.词人除了“旧谱填词”外,其创作也利用民间流传的各种乐曲素材,另创新词牌的方式,称“自度曲”.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集》17首自度曲,是流传至今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在研究宋代音乐史方面具有重大价值.

北宋“曲词——丑奴儿”瓷枕,高12.0厘米、长2 7 . 0宽厘米、1 6 . 5厘米,于河南三门峡灵宝出土.

瓷枕为椭圆形,前低后高,其釉色白中泛黄,中部枕面内凹,枕面中间有一椭圆形开光,内刻宋北曲《丑奴儿》词一首.北曲是宋、金、元时期北方杂剧曲调的统称,源于唐宋大曲、宋词、诸宫调和北方民间曲调,并吸收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歌.演唱时,多以弹拨乐器伴奏,其声音高亢明亮,质朴激昂.

北曲源于唐宋大曲、诸宫调、宋词、鼓子词、唱赚、转踏以及北方各民族音乐,而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的首推诸宫调,因之形成了戏曲音乐中曲牌联套体的结构体制.这种音乐之所以称为曲,是与宋词相区别而称谓.词与曲都是利用词牌与曲牌填词歌唱,但在形式上曲突破了词的定格,大量使用衬字,不分上、下阕;在句数、字数上也打破了词的限制,故谓“曲者,词之变”.之所以称为北曲,是为了与南宋以来流行于南方的南曲相区别.北曲是最早的汉族戏曲声腔之一,为金、元时期流行于北方的杂剧与散曲所常用.

北宋“兰陵王入阵图”瓷枕,高12.3~16.7厘米、宽13.0~16.7厘米、长43.5厘米,1976年于河南林县宋墓出土.

此枕胎质色彩素雅,枕面四周有突棱,底部无釉.上刻有“张家造”的标记,其他几面均着赭石色浓淡不同的画面,画面清新,釉色润泽,人物形象刻画丰满,栩栩如生.在枕面的左侧画面中,两人头戴插花幞头,前一人身穿团花蟒袍,戴假面,在前面大步落荒而逃,后一人身穿甲胄,着假面,手持铜鞭,紧紧追赶.而在图的右侧,有三人,中间一位女子随地跽坐,膝上置一把古琴,仿佛正聚精会神地为其伴奏,左边立一女童捧盒站立,右后有一女童,双手执一团扇,似为演奏者遮阳.此枕运用逼真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兰陵王”曲目演出场景.

据史料记载,兰陵武王名高肃,字长恭,是北朝时期“勇冠三军,百战百胜”的名将.他文武兼备、智勇双全,但在战场上对阵时,常因长相俊美柔善,受到敌手的轻蔑.为此,他命人制作狰狞的面具,每逢出战时,戴在脸上,以此达到威慑敌手的目的.正因兰陵王骁勇善战、屡建战功、功绩卓越,武士相率歌谣,编成《兰陵王入阵曲》并广为流传.《兰陵王入阵曲》为假面舞蹈,又称《代面》《大面》,起源于北齐,隋代被正式列入宫廷舞曲,盛行于唐代.此舞是表现北齐兰陵王高长恭作战英姿,并带有节的男子独舞.其曲调悲壮浑厚,气势非凡.此舞属宫廷燕乐而东传日本,如今在日本雅乐和奈良“春日大社”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乐舞祭祀表演中,《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独舞第一个节目出演.这个舞蹈至今仍是日本主要的文化遗产保留项目.兰陵王高肃墓位于今邯郸市磁县城南.在《兰陵王高肃碑》的碑额上,篆阳文:“齐故假黄钺右师右慰公兰陵忠武王碑.”此碑文真实记载了兰陵王高肃的生平经历,其字体的遒劲古朴,史料及书法的艺术价值,堪称北碑第一品.

宋代童稚木偶戏图瓷枕,长48.8厘米、宽18.0厘米、高11.0厘米,1976年于河南济源出土.

瓷枕呈长方形,枕面微凹,枕表面施以绿、黄、褐釉彩,枕周围绘有花卉点缀,枕面中心装饰一幅引人入胜的婴戏图.右侧一童坐在绣墩上,左手按膝,右手执一提线木偶聚精会神做表演.另外两童配合助演,坐地的儿童敲镗锣,中间的儿童边吹笛边舞蹈.画师以洗练的笔法,形象地表现出孩子们稚嫩专注的表演,并将孩童的神情意态表现得栩栩如生,使画面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观看提线木偶表演——整幅画面色彩搭配柔和,人物形象生动,孩童稚气自然,当童心似花开放时,一种和谐欢快气氛生动呈现.

提线木偶,又称悬丝傀儡,是木偶戏的一种,表演时,由表演者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各种动作.线条繁多,操弄复杂,技巧难度较高.此件瓷枕为研究宋代民间艺术和木偶表演提供了实物资料.

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介的,“以歌舞演故事”为其主要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关于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迄今无定论.历史上很多地方出土的陶俑、木俑、乐舞俑等,工艺、种类和造型水准较之前朝都有很大的进步,有人认为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祀仪式演变为一种喜庆娱乐的活动.

1979年,山东莱西县院里乡岱墅村发掘的一具高193厘米的大木偶,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坐、立、跪兼善,制作已达到与真人无二.它的发现,表明了作为明器的木偶此时已有了娱人的功能,同时,它为木偶戏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多数人认为,中国木偶艺术“源于俑”.

宋元明清时期中原的音乐于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音乐交流频繁,艺术品种多样,文化遗存丰富,市民音乐大繁荣,风格千秋各异,世俗气息和市民格调意识浓厚.特别是戏曲艺术的兴起与繁盛,使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焕发出独特的迷人光彩,开创了不同以往的崭新局面.

此文点评:上文是一篇适合悦目赏心和悦目赏心高眠和乐舞瓷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音乐文化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音乐文化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着眼文本教学,重塑习作高颜值 游晓凤(厦门市华昌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0)摘 要 面对学生“苍白”的习作,教师总是望“文”兴叹 如何让苍白无力的文字焕发新的活力许多老师苦苦思索.

2、 蒲江:做好就业创业服务,促进更高质量就业 201 7年,蒲江县就业局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着力实施就业精准扶贫,进一步扩大和稳定就业,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城乡就业形势稳定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108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

3、 坡高,坡高 坡高是童年最不褪色的记忆 家乡是一个小山村,前面水田,后面小山,小山方圆几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杂树,祖祖辈辈不允许任何人砍伐,此为后山,意为蓄财旺村 村前一块块水田一直连到东边山脚的村子,两个村庄田地纵横.

4、 维持住、抓重点,搭建上海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立体架构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核心和关键,为了应对创新创业飞速发展局面下产生的多种新需求,通过人才学术成果研究,以数据的客观性、可量化性、易获得性为筛选原则,搭建上海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立体架.

5、 编剧们的脑洞,让乐高赚翻了 文/程瑶2014 年,由两个写儿童片的编剧导演克里斯托弗·米勒和菲尔·罗德创作的乐高大电影,一经上映,首周就平了六千万美金的成本,最终全球票房四亿美金 紧接着,乐高大电影第.

6、 上好思修课,需要修炼高情商 ■余菲/铜仁幼儿师范高……专科学校摘要最近,复旦大学教师陈果的思修课风靡网络,本文通过分析陈果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对新时代如何上好思修课,让学生爱上思修课,展开了系列思考 关键词思修课高情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