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国外交论文 中国外交论文摘要 外交礼仪论文 中国外交政策的参考文献 形势和政策论文周边外交 外交论文 毛概外交政策论文

外交类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和别开生面的舌尖外交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外交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0

别开生面的舌尖外交,该文是关于外交类论文范文素材与别开生面和舌尖外交和舌尖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文:吴德广(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参赞)

导语: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每年都举行规模较大的国庆招待会.举行大型招待会时使馆人员都得去包春卷,这是外国朋友最爱吃的点心.可以这么说,最好的中国餐馆的春卷都没有大使馆的做得好:个小,又香又脆.

很久以前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说:“宴请是外交的灵魂.” 欧洲外交界有一句俗语:“世间万事定于餐桌,而支配人类的就是宴会.” 这凸显驻外使领馆“舌尖外交”的重要性.近来我读一消息:日本外务省近日表示,由于驻外使领馆等的经费遭到削减,大使馆招待会菜肴的质和量均出现下降.曾有过宾客因“没有期待的鲜虾天麸罗”而扫兴的情况.

据我所知,中国驻外使领馆的招待会很受欢迎.中国驻外大使举行招待会或宴会是最常见的交际活动之一.此外还有国庆、春节招待会、八一招待会等.为了专门的目的而举行的招待会也不少.招待会因其性质不同,邀请对象自然有很大的区别.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为某领导人访问,也可以为某事;或为外交使节或外交官员到离任,为展览会的开幕、闭幕,某项工程动工、竣工等等举行招待会.职业外交官一生经历无数次“舌尖外交”.但每次招待会或宴会精心安排,且富创意,效果好,却使人终身难忘,例子不胜枚举.

英国女王首次到中国大使馆做客

在驻外使领馆中,最隆重、最重要、最精细、安全措施最为严格的宴请,莫过于中国领导人在东道国访问,并在驻在国的中国大使馆举行答谢宴会.我读马振岗大使著作《难忘英伦》一书中的“英国女王首次到中国大使馆做客”开卷之首的文章,久久难忘.

中国驻英大使马振岗在英国任职多年,在他任职期间,他最为难忘的一件事,就是英国女王有史以来首次到中国大使馆做客.成功举行宴会,他功不可没.

1999年10月21日晚,主席在中国驻英大使馆设答谢宴会,欢迎并答谢英国女王.这场晚宴气氛隆重热烈,十分愉快.马大使精心做了准备.使馆三名厨师主动承担任务,曾是钓鱼台国宾馆15楼主厨贾师傅认真设计了菜谱,既是典型的中国菜,又便于客人用刀叉进餐.餐具都做了特殊安排,非常讲究.紧急从国内定购了带国徽的盘碟杯碗.使馆的中国厅一切装饰都是中国传统布置.馆藏文物都摆出来.如高大的玉石镶嵌屏风,有200多年的历史的“镇馆之宝” ,还有房间摆设的红木家具等均是国家级文物.

晚宴结束时,主席邀请女议长一起用英文齐声唱起传统英国民歌《因为他是一个好伙伴》,女王陛下一同从座位上站起,合着音乐的节拍鼓掌.“这是我参加过的数以千计的宴会中,感到最愉快的一次.”一个月过后,在为外交使团举行的年度招待会上,英国女王对马振岗如是说.

英国女王首次到中国大使馆做客,历史意义深远.马振岗大使为中英友好关系的重要篇章而做出最大的努力,是值得庆幸和自豪的.

马大使认为“做外交就是做人的工作,这是根本.” 外交宴请就是交朋友的重要手段之一.  

美国朋友最爱吃大使馆做的春卷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每年都举行规模较大的国庆招待会.举行大型招待会时使馆人员都得去包春卷,这是外国朋友最爱吃的点心.可以这么说,最好的中国餐馆的春卷都没有大使馆的做得好:个小,又香又脆.

国庆招待会分两场举行,一场是招待美国客人和各国使节,一场是招待各界华人和侨胞,两场加在一起有2000多人出席.有时在国庆以后的几天里使馆还连续举行商贸、科技、文化、妇女等多场次冷餐会,每年预计3000左右的客人到大使馆做客.

使馆把大宴会厅重新布置,以增加节日气氛.使馆的大宴会厅、较小的宴会厅,二层各个大小会客厅都打开,这样出席者达1000人也不会显得拥挤.厨师们预备1000多人的食品,这是非常艰苦的劳动,全馆大多数人员也来帮忙.

厨师认为让客人咬春卷不雅观,最好是春卷个小,一口一个,使馆的师傅要求小而整齐.国庆节前,要在一天之内包出4000多个春卷,全馆总动员,不分男女轮流作业.好在大家有经验,也习惯了.包得快!说说笑笑几个时辰就过去了.招待会开始后,除了外交官招待来宾外,其他不少同志仍在厨房帮忙搞后勤.同心协力,毫无怨言.

使馆招待华人和各界侨胞的招待会,应邀者很重视.其中有些从纽约、匹兹堡、费城甚至是从波士顿来的,济济一堂.

国庆招待会是一个与使馆新朋旧交欢聚的重要场合,广交深交各界朋友是开展外事工作重要前提.通过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也是积累和扩大人脉资源的平台.

卡斯特罗的中国菜情结    

 徐贻聪于1993年至1996年任中国驻古巴大使.大使上任不久,邀请古巴部长会议执行秘书拉赫全家到使馆吃午饭.当天上午,拉赫给他打来电话说,卡斯特罗主席也有意参加午宴,问行不行.卡斯特罗能来使馆做客,自然求之不得.他当即表示,非常欢迎,并马上对午宴的安排重新作了调整.

卡斯特罗到使馆后,对大使打趣说:“今天你请的是拉赫一家,我自认为也是他的家庭成员,所以自己就来了,应该没有超出你的邀请范围.”他还幽默地说,“下次你请我时,我也会把他带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多到你这里来吃上几顿美味、地道的中国饭.”

当然,对卡斯特罗来说,来使馆除了吃饭,同时也想多了解中国的情况.但他幽默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在随后与卡斯特罗的多次进餐中,徐大使发现他吃饭没有什么禁忌,也无任何特殊要求,但对中国的松花蛋和糖醋鱼颇为偏爱,还愿意吃猪的肠、肚、肝等内脏.

有一次,徐大使邀请时任副主席的劳尔·卡斯特罗时,为他准备了凤爪、肥肠等菜肴.卡斯特罗知道后,还“责怪”大使,为什么没让他吃到这些菜.大使回答说,不知道他喜欢吃这样的东西,但很乐意为他做出安排.没多久,徐大使让使馆厨师专门为他准备了“全猪席”,从猪的头肉、耳朵、舌头,到猪的肠、肝、肚,一应俱全,还准备了鸡胗、鸡爪等. 除了中国菜,卡斯特罗还很爱喝中国的“桂花陈酒”.1995年卡斯特罗访华,无论是在专机上还是在钓鱼台国宾馆,他也非此酒不饮.

 卡斯特罗主席很会使用筷子,到使馆就餐从不用刀叉,就连喝汤也是先用筷子将里面的菜吃掉,然后再端起汤碗将汤喝完.

与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真诚和对中国的友好感情让徐大使倍感温暖;他的幽默和对中国菜的热爱,更让大使印象深刻.

哈密瓜外交

中国驻瑞典大使唐龙彬任职期间,他举行一次哈密瓜“舌尖外交”.瑞典上下说他的哈密瓜外交很有趣很有意义.事情是这样的.

唐大使于1988年9月上任后很难在斯德哥尔摩市场看到出售新疆哈密瓜,华人商店也找不到哈密瓜.他想欧洲人都比较爱吃含糖分高的水果,为什么又甜又脆的哈密瓜却找不到踪影?令人疑惑不解.

1990年中国农林部长何康率农业代表团访问瑞典,唐大使借机向何部长抱怨在那里吃不到哈密瓜.何康部长回国后设法从新疆给使馆运来一批优质的哈密瓜,让使馆和中国驻瑞典机构人员“解解馋”.

不久使馆收到中国民航航班运来的200个新鲜的新疆哈密瓜,除留下部份举行宴会用外,其余的哈密瓜使馆派专人分别开车赠送国王和王后、部分政府官员、各界友好人士等.尽管每家仅送一两个或两三个,但礼轻情意重.国王和王后很喜欢,让秘书打电话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使更多朋友能品尝到新疆哈密瓜,唐大使还举行招待会,除品尝中国菜肴外,品尝哈密瓜成为招待会的主题,宴会厅专放品尝哈密瓜的桌子和英文的新疆哈密瓜的说明书,使馆科技参赞内行,成为介绍、宣传新疆哈密瓜的主角.当晚很多人赞扬并感谢唐大使的哈密瓜宴. 一周后瑞典农业大臣在家里举行宴请,把唐大使赠送的新疆哈密瓜让客人分享.

小小哈密瓜增进了宾客的感情和互相了解,成为增进中瑞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的催化剂.

“中国餐日”展示中国饮食文化

驻赞比亚卢萨卡的外交使团有个加强交流的方法:每隔一段时间由一个国家的使馆用本国食品主办招待会,招待其他国家使节,以展示各国的饮食文化,各使馆轮流“坐庄”.

1994年7月8日晚7时30分,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主办“中国餐日”.外交团约七十家夫妇,加上本馆人员,约有160人,摆了十几桌.使馆作了精心安排.来自钓鱼台国宾馆的厨师做出特色的中华美味佳肴;使馆还从国内购置了一批崭新的餐具-----景德镇瓷器,既有使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此外,安排好招待员,她们既有修养、又有气质.

客人对中国食品非常熟悉,深知中国食品的诱惑力;客人看到中国菜肴色、香、味、形俱佳,有幸首次或多次品尝中国食品,赞叹不已;使团中负责组织各国“餐日”活动的人士认真地品尝中国各类酒水和食品,不断发出赞叹之声.

客人们赞赏中国食品独具东方特色,把中国古老的饮食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纷纷对中国大使馆的官员们为这次活动作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

驻赞比亚使馆的“中国餐日”别开生面.其他驻外使馆也有的类似的“舌尖外交”活动,这是外交团中提供互相了解,建立友谊的好机会.

驻外使领馆的“舌尖外交”很重要.菜肴重要,食品的准备要充分了解客人饮食的禁忌.宴请场所的布置也很重要.整个活动要做到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宴会、招待会的安全更不能掉以轻心,严密的安全措施是成功举行宴请活动的基本保障.

点评:本文是一篇关于外交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别开生面和舌尖外交和舌尖相关外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礼宾 文/王敏中国的发展,已经不是一个愿望,而正在成为事实 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世界发挥着重要影响 中国通过参与多边峰会、举办主场外交,聚焦诸多全球议题,提出中国主张,发出中国强.

2、 舌尖上的廉政 口文,周游有人认为,民以食为天,吃吃喝喝是人之常情,大吃大喝也无可厚非 其实,从吃喝可以看出为官是否清廉,为人是否正直 晏婴“廉政”一词最早亮出于晏婴舌尖之上 晏婴(前578前.

3、 武汉跻身中国外交主场城市 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国际化大武汉建设 5月18日上午,围绕武汉市政协3号建议案,主办单位武汉市外办及有关会办单位……17家单位负责人、提案人代表上线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回答网民提问 短短两个小.

4、 张业遂:外交老将的发言人新角色 3月4日上午11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接棒傅莹的第八位大会新闻发言人张业遂首次亮相 张业遂在外交领域深耕42年,现任外交部党委书记,此前还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第9任.

5、 国外主场外交有何深意? 世纪以来,各国外交转型蔚然成风,外交形态日益丰富,内涵也不断发生深刻变化 特别是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国际社会成员更加重视主场外交,希望通过主场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强化外.

6、 舌尖新生 上世纪70 年代到80 年代,“温饱”是国人的两大目标,食物凭票供应,供不应求 进入90 年代,经济发展让温饱不再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难题,饮食种类逐渐丰富,洋快餐进入中国,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