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健康管理师论文 教师论文网 教师杂志 教师论文发表刊物 幼儿教师评职称论文 幼儿教师师 双师型教师论文 型教师的成长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教师发表论文题目 教师论文生发表期刊 评高级教师需要发表几篇论文

双师型教师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跟医学本科双师型教师培养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双师型教师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1

医学本科双师型教师培养,该文是关于双师型教师类毕业论文怎么写与本科和双师型和医学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摘 要:医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应重视医学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制度保障和有效途径,为培养适合临床需要的医学人才提供师资条件.

关键词:医学;“双师型”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35-02

医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良好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来源是师资培养的重要途径.“双师型”教师的概念,首先在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提出,成为高职、高专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随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视[1],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医学教育中也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理念,但对其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措施等诸多问题并不明确.本文就医学本科“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医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大多本科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老师是来自其附属医院或相关教学医院的医生,承担基础课的教师是基础医学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

临床医生主要是以医疗和科研为主,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这方面,对于专业的教学培训和学习用时较少,缺乏专业系统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临床教学转化能力、传授能力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需要更进一步提高.他们临床经验丰富、操作技术更为熟练,但是对于写作教案、制作设计课件、如何进行课堂分配、教学方法的总结等方面研究得比较少[2].

基础课的教师,在本科毕业前,由于考研和就业的压力,没有系统地完成临床实践学习,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基础医学的研究,缺乏临床经验,在基础医学研究方面即使具有很深的造诣,但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更不能完成现象→机制→对策→效果→评价→根本原因→拓宽应用,常在教学中感到力不从心.从近几年的教学评教、教学督导等反馈结果来看,普遍反映的是,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青年教师都比较缺乏实践动手的能力、结果实际案例教学的能力等等,实训教学时的指导水平不是很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多数的中年或者资深的专任教师虽然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责任感也很强,但是长期从事繁重的教学工作,没有时间进行进修和实践锻炼,实战经验跟不上,不能及时补充先进前沿的新知识新经验[3].

医学专业出身的医学教师属理工科学生,人文知识相对薄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医学“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特征

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仍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性的概念定义.人们的共识是“双师型”教师要求既有“双证”,即双执业资格证书;又具备“双素质”,即双职称代表的专业能力素质[2].“双证”和“双职称”,因有简单、可操作的特点,目前成为衡量“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标准.对于医学“双师型”教师双证为:执业医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双素质体现在医师和教师双系列职称.笔者认为,学校应以教育部提出的“双师素质”内涵为标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院校“双师素质”认定标准.就本科医学院校“双师素质”应主要体现在:既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又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教学能力: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制定教学目标运用特定教材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表达能力、组织执教能力、运用教法能力、激励学习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熟练、教学方法多样等.临床经验: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并身体力行地传授给学生;能指导专业实训、实习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医学“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一定临床经验又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最显著特征是把医学专业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在此,还要强调的是:好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能力培养者,还应成为学生的思想和精神的引导者.

三、培养途径与措施

1.学校制定相应的认证标准和激励机制.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还没有和系统的资格认证方式,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这导致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不够深入,同时对培养“双师”的积极性也不高.首先,学校应以教育部提出的“双师素质”内涵为标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院校“双师素质”认定标准.其次,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双师”进行奖励,在薪酬待遇上和普通教师拉开差距,从而激励普通教师自觉地向“双师型”教师发展[4].最后,还要在“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等级体系,激励已获得“双师”称号的教师持续的进行自我提高.

2.培养途径.(1 )开展医学院校学生的“双证书”教育.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师的来源医学院校毕业生.临床医学教师来自于专职的临床医师,因此,在学生毕业后,既获得临床执业医师证书又获得教师职业证书,能从源头上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2)对于没有临床经历从事基础教学的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建立定期到临床一线实习制度,不断增长实践经验,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的.定期到医院进行实践,面对新的教材模式、新的思维语言环境以及社会医患关系的转变,在临床实践中,接触医生、护士和患者等多重角色,身临其境,体会并思考医院人才需求,并应用相应课程教学中.通过其他途径加强和临床科室的联系:组织中青年教师参与临床课程的集体备课、听课以及参与临床典型病例的会诊、讨论,通过与临床学科教师的互相交流,实现知识互补,不断提高临床知识的积累和临床经验的培养.经常保持与临床科室的密切联系,注意收集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一些重点章节如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等的典型病例和图片,条件允许下摄制临床病例录像.(3)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根据办学实践,参与教研活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临床技能比赛等),以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聘请专家来校讲座,讲授与本科医学教育有关的教育理论、人才模式、发展趋势等,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要求教师重视人文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修养.(4)网络平台是学习基础和临床专业知识重要平台.阅读中英文期刊杂志如:知网、pubmed、google和丁香园等医学网络平台,可以成为丰富知识结构,是培养医学毕业生的最轻松平台.

3.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招聘或聘请临床经验丰富又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临床博士、硕士担任基础教学工作,以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真正提高双师素质.首先,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建立灵活的学校用人机制,充实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临时聘用从事科研和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人才讲授基础医学课程,并要求专职基础医学教师学习授课内容.

总之,“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充分认识到医学本科教育中“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加强对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医学师资队伍水平,为培养出适应临床需要的高水平医学人才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守良,杨保亮,曾令刚.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途径和认证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8):279-281.

[2]陈录赐.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成长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18-20.

[3]郑永进.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38-41.

[4]姚伟红.加强医学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几点意见[J].黑龙江医学,2013,37(6):777-778.

此文总结:这是关于本科和双师型和医学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双师型教师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双师型教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创业人才培养视角下本科院校商科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王春梅【摘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根本出路,实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离不开教师队伍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尤其是作为本科院校的商科类专业,直.

2、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双师”认定标准不一致.

3、 高职院校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以无锡立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盖 超(无锡立信高……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无锡 214153)摘 要 2018年1月20日, 出台了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 明确要求 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 建设一支高素.

4、 医学院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分制 摘要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医学院教师鉴于双师型的特殊性,教学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 通过引入学分制,有的放矢地培养教师教学能力 关键词双师型;教学能力;学分制中图.

5、 基于政校行企协同理念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2文献标识码ADOI1 0 1 6871j cnki kjwhc 201 8 03 006摘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首要任务 本文分.

6、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困境与其 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质职业人才和引领教育改革的双重责任,其重要性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但是“双师型&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