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辅导员杂志 高校辅导员学刊 高校辅导员期刊 高校辅导员杂志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高校辅导员学刊编辑部 高校辅导员投稿 高校辅导员论文 高校辅导员论文选题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论文集 高校辅导员工作论文

高校辅导员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高校辅导员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31

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本文是关于高校辅导员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跟幸福感和辅导员和路径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论述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从工作强度、职业认同、职业培训、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平衡辅导员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对辅导员的职业培训,加快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专家化步伐.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职业幸福感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121-02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由于辅导员角色的特殊性,部分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和职业幸福感缺失的现象.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从工作强度、职业认同、职业培训、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

一、职业幸福感概述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指人类意识到自己物质或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内心产生的激动、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是由人的、动机、需求、认知、价值观等内部因素与外界的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身心激动的心理状态.职业幸福感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和事物所做的积极评价和愉快体验.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指辅导员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够感受得到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包括对工作性质的满意度、师生关系的满意度、生活状况的满意度和情感需求满意度.辅导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大学生成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生成长学习、生活成长道路上的导师,二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目前,社会、各高校对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的关注比较低,对从事一线学生管理的辅导员来说,主观幸福感的体验不足和关注度低首先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组织的归属感和职业成就感,因此,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探索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路径,研究如何使高校辅导员在“精其术,竭其力”的同时能够真正做到乐在其业,进而激发辅导员创造性地、主动做好工作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二、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因素

(一)外部因素.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成就感较低.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规定》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每个班级配备1名班主任.但是自1999年以来,为提高国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国家不断实施扩招计划,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多数高校未能严格按着文件要求比例进行辅导员配比,导致师生比例严重不协调,辅导员除了要做好所带班级的日常工作,还要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党员、评定奖助学金、开展第二课堂等社会实践工作.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很多学校明文规定从事辅导员工作必须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预防应急事件发生无教师在现场的情况,学生发生突发事件辅导员要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进行处理和上报,周末、节假日的休息时间不能得到保障.师生比例失调、超重的工作负荷导致辅导员身心疲惫的状态,产生了职业倦怠,影响了职业幸福感.

2.辅导员工作对象复杂多变,精神高度紧张.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软件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越来越多,在不同的平台上自由发表言论,缺乏客观、科学的立场,再加上学生个性突出,思维方式活跃,辅导员需要经常关注学生的个人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辅导员面对的问题不再是传统的、大众化的问题,突发事件例如针对当下热点问题学生舆论导向、因学习和恋爱不顺导致的心理问题、由宿舍矛盾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随时随地可能发生,导致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大学生复杂多变的特性导致辅导员工作压力大,影响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3.高校辅导员被认可度较低.幸福比较理论强调幸福是相对的,着重强调比较之后得出的结果.很多高校辅导员大学毕业或研究生毕业后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与专业教师相比,没有编制,工资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这些因素导致辅导员对个人职业的认可度很低,职业幸福感低.

(二)内部因素.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

1.职业价值观.很多辅导员职业理想不坚定,一些高学历群体选择辅导员职业并非对该职业的认可和热爱,而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的无奈之举,或是当作从辅导员岗位调整到专业教师的一个过渡期,因此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工作热情,对工作应付了事,缺乏创新精神和积极开拓精神.辅导员职业价值观严重影响辅导员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导致职业幸福感降低.

2.个人职业发展困境.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职称、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年限、行政级别、婚姻状况等因素.辅导员对今后职业发展规划存在担忧,在职称评定方面,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在教学与科研方面专注的较少,对自身专业知识逐渐缺失,在本专业的职称评定上处于弱势,同时,高校辅导员的行政职务晋升空间有限,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辅导员逐渐失去工作的热情和工作动力,尤其是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5年以上,职业幸福感逐渐降低.

对一些女性辅导员来说,在结婚生子后,家庭压力变大,家庭责任和工作责任都要兼顾,再加上传统领导管理体制对男性管理者的倾向,导致女性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降低.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路径

(一)平衡辅导员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首先,严格按着教育部文件规定,严格落实辅导员岗位配备要求,以1∶20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量,将辅导员从日常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为辅导员工作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其次,减轻辅导员工作时间压力,各高校应充分联合班主任、专业教师及负责学生工作领导的力量,共同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分担辅导员工作压力,加强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学生成长、学生制度拟定等方面的发言权.最后,学校要在辅导员工作中遵循务实精神,减少各种“形式主义”的评比和检查,对辅导员的教学、科研量做到弹性考核,在职务晋升、教师评优中优先考虑辅导员.总之,学校应协调的各行政管理部门缓解辅导员工作压力,减少工作强度,排解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关注辅导员的婚姻、生活情况,进而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为辅导员创在一个和谐的、宽松的工作氛围,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二)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个正确的职业认知才能产生正确的职业认同,也是提升辅导职业幸福感的关键因素.高校应强化和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认知,制订一套系统的考核体系,明确定位,使得人们对辅导员有一个清晰的、准确的认知,使该群体正确认识到辅导员也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和引导者,使辅导员对自身职业产生正确的认知.在辅导员从事日常管理工作中,呈现出角色多重化的特点,针对该现象,各高校应梳理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使得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清晰明确:首先,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但区别于专业老师.其次,辅导员是从事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但不同于一般行政人员;辅导员是为学生服务的,但不是各种服务性工作的协调工作都属于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各高校应明确辅导员必须承担、不需要承担的工作范围,建立合理的辅导员队伍的准入和退出体制.高校还应对辅导员进行物质和精神的激励,激发辅导员对岗位的热爱,提高他们对职业产生正确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辅导员个人价值.

(三)加强对辅导员的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是一个人从事一份职业产生幸福感的源泉,是个人职业素养提升的必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应重视对辅导员进行职业培训,将各高校存在的学生共性问题进行交流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成长,例如与学生沟通技巧、危机公关、学生心理咨询技巧、学生帮扶项目等专题化的培训等.定期安排辅导员与兄弟院校驻点交流学习,以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沟通和协调能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取长补短,减少在工作中的挫败感,取得优异的工作成果,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高校还要制定出系统的管理制度,科学规划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范围,使得辅导员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辅导员的本职工作中去.同时,辅导员本人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深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并不断地革新自身知识,探索新事物,拓展新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四)加快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专家化步伐.引导辅导员在工作中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长期和短期的规划,帮助其树立崇高和坚定的职业理想,热爱辅导员工作,真正当成终身事业来追求,鼓励辅导员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并允许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同时,高校要完善辅导员的流动机制,提拔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辅导员,让其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锻炼,提升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只有扩大辅导员表现的平台,开阔其视野,增强其综合能力,人尽其才,他们在集体中的归属感才能得到增强,从而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李焰,赵君.幸福感研究概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吴彬.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1)

[3]徐海波.高校辅导员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0)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2014SZ025)

【作者简介】张淑贞(1986— ),女,山东聊城人,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职业教育.

(责编 黎 原)

此文结论,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幸福感和辅导员和路径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高校辅导员本科毕业论文高校辅导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广西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调查 广西财经学院 马 燕【摘 要】对参加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全区优秀辅导员代表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访谈情况,提出辅导员自我实现和提高职业认同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认同 需求层次理论【中.

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 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对辅导员的各方面能力有极其全面的考量,能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以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大赛中所考察的辅导员职业能力素养以及提升建议,对辅导员通过大赛提升.

3、 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 摘要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提高职业认同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辅导员职业认同对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基于双因素理论,在保健因素能够得到基本满足的同时,尽可能地增.

4、 双重身份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困境 摘 要普通高……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兼具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为辅导员的未来职业发展带来了希望 但从对地方高校辅导员发展现状的调研发现.

5、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和品质提升 摘 要作为大学生的引导者,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态上都发挥着指导作用 辅导员良好的核心素养与品质,对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重要意义 辅导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管理.

6、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和探析 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心理和行为,其不仅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生活和健康带来危害,也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 具体来说,职业特性、外部刺激、个体因素是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