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 高职院校论文 高职课改论文 高职数学论文 高职会计毕业论文 高职体育论文

高职院校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与高职院校和区域走向深度融合:理念转型和机制建设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高职院校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5

高职院校和区域走向深度融合:理念转型和机制建设,该文是高职院校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和理念和高职院校和机制建设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摘 要:高职院校与区域走向深度融合是二者关系演变的必然趋势.这种深度融合体现为与二者相关的主体,通过要素整合、资源交换、信息流动,最终实现双方相互接纳、相互认同的过程,融合的参与主体、合作形式、实现路径等构成了深度融合的主要内容.深度融合路径构建首先需要理顺二者融合实践及主导理念的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建设与制度安排,建构二者融合的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区域性;融合;组织建设;制度安排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7)03-0106-06

区域性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属性,区域需求是高职院校发生与发展的逻辑起点.从高职院校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看,高职院校在经历了获得制度认同与规模扩张阶段之后,逐步进入稳定规模、提升质量、优化结构的包容性发展阶段.高职教育实现创新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构建高职院校与区域的关系框架,在制度期待与发展诉求之间寻求可能的发展空间.

一、高职院校与区域的关系:一个走向深度融合的分析框架

(一)高职院校与区域深度融合的内涵

高职院校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多样化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政策文本、办学实践以及已有相关研究中对二者关系的表述进行梳理,我们发现,高职院校作为“服务”(以服务为宗旨是制度变迁中的主线)主体的认同度比较高;另外,“推动(进)”“互动”“协同(调)”“适应”“关联”“对接”“互生共振”“依托”“耦合”等话语形式也有所涉及.此外,有学者提出“发挥高职教育对新型专业镇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1],从“支撑”的视角强调了高职院校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从这些表达方式的分布,我们不难看出,高职院校与区域关系的论述依然是传统的二维模式,如服务与被服务、依赖与被依赖、依附与被依附.在所涉及到的二维框架之中,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被严重的边缘化,与区域之间的对话机制中,参与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这既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问题,也是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难题与实践困境.因此,高职院校与区域社会经济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平等性关系的相关论点或者政策表达已然成为了伪命题.但平等是主体之间合作的基础,构建二者之间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互动立体交叉的多维关系应是未来高职教育有序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关系体现为二者的深度融合,具体表现是一种开放融合的状态,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及的“ 坚持产教融合发展,走开放融合、改革创新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道路,推动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与区域的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与区域社会系统的相关主体,通过要素整合、资源交换、信息流动,最终实现双方相互接纳、相互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高职院校与区域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过程.高职院校与区域合作的主体、形式、路径等构成了二者融合的基本内容.

(二)高职院校与区域关系的理论框架

2001 年,华盛顿都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在一份题为《从社区外延合作伙伴关系计划中吸取教训》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结构分析模型.该理论模型假设,合作关系需要投入,参与者必须对于合作伙伴关系的维持进行资金、治理及声誉等资源的投入.由于他们确定投入存在风险,参与者对自己的参与抱有一定的价值期待.因此,该模型通过合作双方“投入”与“产出”的对比,构建了大学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形式.

国内研究者在原有模型基础上,对大学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结构构成进行分解,提出了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三个组成部分.第一,合作主体是大学与社区,而位于大学和社区中的核心单位或组织才是合作伙伴关系的真正行为主体.第二,合作目标与利益是合作伙伴共同所为的事物,他们是大学与社区互动的具体有形目标,学术和社区的行为主体们投入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并期望从中获益.第三,合作伙伴关系要素包括战略定位、合作治理结构及双方合作的行为方式.[2]

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模型(见图1)提供了分析高职院校与区域关系建构的理论思路.基于该理论模型,高职院校与区域关系建构中,相关主体包括高职院校与区域要素,通过“深度融合”的活动形式呈现出来,并通过理念、机制与行动三个环节实现深度融合的目标.其中,理念是对事物的本质、规律及活动原则的理解和认识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双方的共同利益诉求构成了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成立的共同理念;机制是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大学与社区及利益相关者之间作用方式构成了二者合作伙伴关系运行的机制;双方之间的资源流动与目标达成过程构成了大学与社区的行动策略.

二、“互动引领”理念建构:高职教育发展转型中融合理念的创新

(一)被动服务:前示范性建设阶段的重要特征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政策出台之前,生存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扮演着的“补充者”角色,重点扩大办学规模,保障高等教育机会供给数量.20 世纪80 年代,短期职业大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诞生[3].高职教育通过解决人才短缺的社会经济问题而获得了生存的资格.20 世纪末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推动了高等职业学院的发展.由于生源市场的不断扩大及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影响,高职教育的生存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高职院校数从2000 年的184 所增至2005 年的921 所,校均在校生数由1857 人增至3789 人.这一时期,国家出台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政策,高职院校主要是在探索“如何办职业教育”.

前示范性阶段,高职院校以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服务于区域高等教育机会供给的要求,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来源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基于质量内涵的身份独立性尚未建立.这一阶段融合的理念是“被动服务”,融合的实质是高职院校依附于政府政策目标.这种服务理念的现实基础是区域高技能人才短期有效供给不足的,实践路径是提供高技能人才与科技服务.

(二)主动适应:示范性建设探索阶段的理念建构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政策出台后,效率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职教育开始追求非均衡的“优良”发展,重视办学效率与结构调整.高职教育通过“投入/产出”的效率模式,以“推优”为原则的政策安排,加大财政投入,重视基础能力建设,推动部分院校提升办学质量,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在非均衡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国家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高职院校进入了“怎么办高职教育”的阶段.重点政策推动了高职院校质量意识的觉醒,但是由于政策安排中对区域布局均衡的要求,重点扶持的高职院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尚不高.

高职教育合法性来源的实践基础与政策条件逐渐完善之后,高职院校进入质量内涵建设阶段,高职院校与区域之间开始尝试倾向于选择“平等主体”基础上的融合实践.这一阶段融合的理念在“被动服务”基础之上聚焦于“主动适应”.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开始向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的适应性调整阶段转型.2005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出台的社会背景,即职业教育“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这一理念主导下,改革的主要特征是以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内部改革为主,缺少教育系统内部及高职院校与区域之间的全局性变革,如高职高专评估、国家示范校建设等.

(三)互动引领:后示范性建设阶段的理念创新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政策后期,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以来,多元化开始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新趋势.高职教育也进入新的发展转型期,质量与结构的系统化改革成为高职教育发展战略转型的重点.国家开始着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职业教育系统的立交桥模式,提升职业教育层次与类型的多样性水平.在推进职业教育结构多样化的基础之上,高职教育通过结构调整与服务面向调整,提升其服务质量,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追求卓越的办学水平与服务能力成为高职院校的首要发展目标.高职院校的发展开始强调“客户导向”的“服务能力”建设.在以“质量”为中心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国家推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安排,高职院校重点进行“如何办好高职教育”的实践探索.

在多元化发展阶段,高职院校也逐步进入了“促提升”的新阶段.高职院校与区域之间的关系也因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质量提升、结构调整及特色化办学等举措的不断深化,而开始呈现出新的关联模式.这一时期,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的理念在“被动服务→主动适应”基础上,开始转向“互动引领”.它强调高职院校与区域之间的深度协作与跨界合作,并建立起基于高职院校的“智力资本”禀赋与区域社会经济转型为相互动力的融合模式.其中,区域提供了高职院校发展与改革的动力源与物质基础,高职院校成为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质量与品味提升的推动者与引领者.建立在互动合作与相互引领基础之上的学校与区域融合模式继承了传统融合模式“服务”与“适应”的理念,实现了学校与区域融合的理念创新,有助于推动融合实践的创新发展.

“互动引领”成为高职院校与区域深度融合主导理念.高职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是高职教育机构通过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为区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来提升区域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4].在二三线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方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资源上具有相对优势.它可以“引领区域职业教育整体专业结构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发挥地方高职院校在技术研发和服务功能上的引领作用.”[5]地市高职院校的区域化发展目标就是建立在区域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之间,是在地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规划基础上的部门化和明细化.其目的不仅为目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当班人,还要为区域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培养引路人.[6]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的基本框架见表1.

三、机制建设:高职院校与区域深度融合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机制建设的内容:制度安排与组织建设

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实体的建设:制度与组织.根据诺斯的解释,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的人为设定的约束.制度在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建立一个人们互动的稳定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它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斯科特将之理解为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与文化—认知要素).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目标受共同目的约束的个人团队.[7]斯科特从三个视角对组织的定义也表达了与之相似的观点.理性视角认为,组织是为追求特定目标的高度正式化集体,自然视角认为,组织是受冲突或共识推进的自寻生存的社会系统;开放系统的视角认为,组织是根植于更大环境下的不同利益参与者之间的结盟活动.[8]组织与制度的关系主要有三类:一是斯诺为代表的制度提供了博弈规则,组织就是行动者;二是奥利弗·威廉姆森等人提出“作为制度的组织”的关系;三是迈耶、朱克尔等人提出的发生在社会层次上的过程与单个组织结构及其运行之间的关联,现代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制度形式.因此,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机制建设中,组织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为规制性的制度安排与作为制度的组织建设,二者的界限并不明显.

(二)制度创新的一般逻辑

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的制度建设,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引领理念付诸于实践.所谓制度创新是指,当组织经过成本-收益分析,决定投资正式制度的改革时,它们所从事的事业,就可以称之为制度创新.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制度创新才会可能.L·戴维斯和诺斯提出了一个关于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当外部条件的改变增加了预期收益,或减少了预期成本时,原先的制度均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受利益驱动的组织就会从事制度创新活动.从创新利润的出现到创新活动的实施,中间存在着时滞,因为组织需要时间认识潜在收益并作出判断,组织还需要时间进行接触,酝酿并组成行动集团.[9]其中,政府是制度创新最主要的主体,高职院校与区域要素是其制度创新的服务对象,也是创新主体的构成部分,构建的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一,就制度创新的范畴来看,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的制度创新,是解决高职教育与区域的资源供需结构失衡与质量错位的现实问题.制度创新的范畴包括了教育系统内部和职业教育与区域协作关系两个主要方面.

第二,就制度创新的主体来看,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的制度创新是应对高职院校、区域要素及其组成的共同体的规制与规范.高职院校、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及其他社会组织都属于制度创新的主体.

第三,就制度创新的内容来看,高职院校与区域的制度包括强制性的法律、规章规范、规则及规范性的资格认证框架等.随着职业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制度保障,以规范性为主要目的的资格认证等制度安排逐渐成为改革的重点领域.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既需要制度规约,也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优化融合机制,提升融合效率与质量.第四,就制度创新的依据来看,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的制度创新通常在高职院系的生存环境与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发展水平、战略目标等方面相互之间错位时发生,其依据主要是减少这些错位对二者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组织建设中的跨界安排

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需要通过组织创新,协调不同参与实体之间的利益诉求.组织创新是指企业在组织结构、组织方式、组织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路径设计的前提是高职院校的资源禀赋与区域内部组织实体进行平等交易,如高职院校与企业、政府及其他社会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交易目标的达成,既需要一定规则制约,同时也需要作为“制度的组织”的出现,后者既是制度的执行主体也是制度的受益主体.

高职院校的跨界属性及其与区域的跨界互动对其组织创新提出了跨界性要求.跨界被定义为,实践者必须在界限之间流动,来寻找或给予说明,来寻找讯息和工具.跨界意味着进入了不熟悉的领域,是一种创造性的努力,需要新的概念资源.[10]姜大源教授对职业教育的跨界性解释为,职业教育跨越了企业与学校,跨越了工作与学习,即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领域.高职教育已经不是学术领域的高等教育,而是在两个甚至更多个学习地点的高等教育.[11]同样,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是通过双方人员、资源及信息的跨界流动的组织间互动共生实现的.这种交互跨界活动的常态化运行,提出了二者融合组织建设的跨界性要求.高职院校与区域合作中,鉴于参与实体的多元化与利益诉求的多样性,这种教育活动的跨界性转变为了办学实践的跨界性.

跨界组织的实效性源于不同活动系统的跨界参与,它既与原来的高职院校和其他区域主体紧密联系,但又与它们在工作性质、互动模式及效能等方面不同.因此,基于跨界安排的组织既要包容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又要实现在跨界合作与组织实体内部决策方面之间来回移动.组织建设中的跨界性在实践中通过两个方面呈现.第一,高职院校组织内部基于跨界性的组织变革.高职院校组织内部变革是为适应跨界协作,协调组织内部的利益分配而进行的改革;第二,高职院校与区域要素实体之间的跨界性组织建设.基于跨界安排的组织创新既符合高职院校跨界性属性的约束,也符合不同利益主体共同的“利益”目标.

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与政策环境正在改变着高职院校与区域的关系:高职院校由对区域的资源依附走向资源独立,由组织行为的政策性为主转向组织行为的自主性为主.因此,在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的“引领”阶段,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其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寻找其存在的价值.高职院校机制创新应重点服务于从依附发展走向平等互利的机制平台建设.

四、未来的行动: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的系统改革

(一)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质量建设理念,构建基于引领理念的质量观与发展观

2010 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公布的《全球进步最快的教育系统如何保持持续进步》的报告中,把新加坡教育从“优良”到“卓越”的稳健发展归因为四个方面,其中第一条就是针对环境和时代的需求适时做出改变.鉴于高职院校对社会经济条件的依赖程度,高职院校的发展环境及其与区域关系的变化是推动高职院校发展转型的关键要素.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我国高职教育正在经历着规模扩张阶段向内涵建设阶段的转型,追求质量卓越成为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命题.高职院校与区域建设融合的立足点是加强质量建设,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技服务质量及其他社会服务的质量,确立学校品牌,建构基于质量提升与服务能力提升的质量观与发展观.

(二)以高职院校结构与类型的调整为改革的突破口,实现与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衔接

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中主要的结构问题是专业结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备灵活性与市场适应性强的特点,但是,其半衰期也越来越短.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每一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际生命周期比较短.因此,为延长专业改革的实效,专业结构调整前需要对产业结构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科学预测,并拓展专业基础知识与丰富基础能力体系,重视交叉专业设置.另外,生源类型结构与区域人才增量与人才存量的结构保持一致.在传统学历教育生源的基础上,学校应通过开放办学,开展多种职业培训形式,增加非学历教育生源规模,以提升高职院校的影响力及服务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与区域合作中探索办学渠道的多样化,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师资资源,提高办学效率.第三,要素聚集不等于要素整合,应以内外部治理结构改革为抓手,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需要完善董事会决策机制,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院校二级委员会体系,建立院系与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高职院校外部治理结构改革,需要与地方政府、企业、及行业组织进行跨界合作,建立起学校与区域组织可以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推动政校企行之间的合作.在具体实践层面,通过开展集团化办学、校企或校校联合办学、建设高职教育园区等方式,整合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与区域优势资源,实现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此外,扩充专业化研究队伍,成立专门研究机构,进行院校研究.一般来说,院校研究是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常设机构,主要负责学校运行相关数据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并对学校发展战略制定提出参考建议.高职院校跨界性及利益相关者的复杂性使得其运行不仅要关注其自身的发展,更要关注其与外部要素之间的资源流动情况.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协同企业行业组织及政府,建立专门的人才供需与技术变革常态机制,整合高职院校运行与办学质量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本数据,科学规划区域高职教育发展战略.

学校与区域的融合是通过学校与区域的互动合作实现的.区域政府及企业行业组织的有效行动是融合深度不断推进的重要保障条件.第一,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政府通过出台政策规范,明确政校行企合作中的权责利分配,适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行业参与的政策渠道,构建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合理引导学校发展改革重点,建立合作成本分担机制,提高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第二,企业组织需要树立主体意识.企业是实现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的主体参与者,但企业参与意愿与程度与其主体身份不匹配.这就要求企业充分认识参与融合的积极效应,以利益相关主体的身份参与高职院校与区域融合有关改革的决策,并通过校企合作推进融合深度.第三,行业组织需要提高参与意识,形成规范的参与机制.行业参与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与改革的重点领域.行业组织应发挥其企业*的角色,协调企业与政府、学校之间的关系.行业组织既可以作为独立的机构发挥咨询作用,也可以作为*机构参与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汇总:本文是关于理念和高职院校和机制建设方面的高职院校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高职院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产教深度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专业群建设 1 生产性服务业专业群建设背景1 1 生产性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近年来,湖南生产性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专业群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此类高职人才需求按20到30的速度递增.

2、 智慧教育时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动因、困境与出路 郭兆红1,2(1 新乡医学院 发展规划处,河南 新乡 453003;2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摘要智慧教育时代背景下,国家政策引导、教育资源公平化需求、信息技术推动….

3、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产教融合途径 摘 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进程的深入推进,是提升高职整体教育质量,培养新世纪综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高职药学专业为例,基于校企合作背景,探讨了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产教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

4、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 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 在当今这个信息和知识都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科技实力的保证,而创新创.

5、 校企深度融合下高职院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以邮政通信管理专业为例 摘要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邮政通信管理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体系建设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与探讨 课程体系建设包括专业课程体系、精品课程体系和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教材体系建设包括.

6、 工匠精神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和实践运用 摘 要 有关“工匠精神”的名词与内涵在社会得到广泛宣传,众人熟知,其表现载体均是技能高超、独具匠心、精益求精的技能型人才,而培养高综合能力素质、品德兼备的技能型人才更是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