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 关于书法的论文 音乐创作杂志 书法杂志 书法论文 书法投稿 书法杂志邮箱 书法和中国文化选修课论文 论文创作 书法杂志订购 硬笔书法教学论文 音乐创作杂志是学术类期刊吗

书法创作类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和论书法创作中的有意和无意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书法创作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6

论书法创作中的有意和无意,该文是书法创作类有关论文如何写与书法和无意和创作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文/程思敏

摘 要:在书法创作中存在着“意在笔先”与“无意于佳”两种观点.“意在笔先”讲的是在书法创作前要先进行构思,然后下笔.而“无意于佳”则表明创作不必刻意求工、墨守成规,这样反而会创作出自然萧散、出奇制胜的作品.二者看似相悖却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书法创作;“意在笔先”;“无意于佳”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诸多书论对“有意”与“无意”的书写状态作出了苦心孤诣的探索与研究.书家们在进行大量的书法创作之后,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总结了深刻并真切的体会,同时凭借着敏感与锐利的艺术感知力,对书法创作的“有意”与“无意”进行过生动的描述.本文就书法创作中的“有意”与“无意”作了探讨,希望能对书法创作者有所助益.

一、书法创作之“意在笔先”

艺术创作是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其过程是清晰的、理智的.艺术创作当然离不开艺术家在进行创作之前的构思与准备的“运思”阶段,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有意”.书法作品的创作与其他艺术一样,同样需要书者“有意”地进行,正所谓“意在笔先”.

书论中“意在笔先”是指写字之前事先进行构思,然后再下笔.此语出自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这是书法创作的宗旨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创作出的作品的成败.如果书者在创作时“有意”为之,将可能收获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意在笔先”这一命题深入人心.王羲之主张的“未作之始,结思成矣”就表达了构思的重要性. 早在东晋,卫夫人就说过,“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1123,强调的是要想进行书法创作须构思在前.由此我们可知“意在笔先”就是要做到作字时的胸有成竹.在完成一幅作品前,我们不但要思考每个字的笔划如何书写,每个字的结构怎样安排,整个章法的预期效果又会是怎样,还要看所书词句,需要用什么书体进行创作,或真或草,以何种纸色相称,素白或是仿古.这些都是书法创作的构思,即“意在笔先”的“意”.总之,书法艺术与“有意”是不可分割的.

历代书论家对于“意在笔前”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如明代丰坊在《书诀》中说的“意前笔后者,熟玩古帖,于字形大小、偃仰、平直、疏密、纤秾,蕴藉于心,临纸瞑默,预思其法,随物赋形,各得其理”.清代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也说,“夫逐字临摹,先定位置,次玩承接,循其伸缩攒捉,细心体认,笔不妄下,胸有成竹,所谓意在笔先也”.从这些书论中不难看出,历代书论家对于“意在笔先”的理解是相似的,“意”都是指用笔、结字或是章法的构思,虽然着重点不同,但终究没有越出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意”的畛域. 在书法创作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形”之“意”.东晋女书家卫铄提出了对七种基本笔划的形态要求,如:“‘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J’如陆断犀象,”等.这段书论说的就是书法基本笔划中每一个点划的书写形状.要想有形就要做到“有意”,也就是说要得法.

其次我们要做到的是法之“有意”.“法”是一种约束力,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是有法可循的,所以书法创作也须从笔法、墨法、章法等方面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笔法历来是书法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法,正如张怀璀所说:“夫书,第一用笔.”颜真卿在《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指出,“转”者,“钩笔转用,折锋轻过,亦谓转角为暗过之谓”;“决”者,“牵掣为擎,锐意挫锋,使不怯滞,令险峻而成,以谓之决.”等.由此可以看出,古人授予学生笔法是非常严格的.王羲之《书势》有云:“若不端严手指,无以表记心灵.”…35讲的是要想表达书者的内心世界就要严格掌握各种笔法,娴熟地把玩手中的毛笔.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也应当将各种笔法运用到创作中,才能使书作更具格调,更具理性之美.

此外,书法创作中的墨法的“有意”也是极为重要的.古人论画时说用墨有四个要素:“一是‘活’,落笔爽利,讲究墨色滋润自然;二是‘鲜’,墨色要灵秀焕发、清新可人;三是‘变幻’,虚实结合,变化多样;四是‘笔墨一致’,笔墨相互映发,调和一致.”这对书法创作的用墨也会有一定的启发.不难看出,古人对“墨法”也是极其考究的.孙过庭书谱中有“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话,还有“巧涉丹青,工亏翰墨”之语.由此可见,一副书法作品有墨色变化,“枯”“湿”“浓”“淡”搭配得法,才会增强其韵律感.这也需要书家去“有意”经营.

至于章法方面,书法创作中的章法分为大章法与小章法.它属于书法空间的构建.大章法是整篇作品的空间构建方法,小章法是单字的构建方法.大小章法的构成原则大抵是一致的,无论是单字里的连带、通篇行列的分布,还是作品幅式的安排,都离不开统一的原则.正所谓“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王羲之《书论》有云:“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就是说书者在进行书法创作前要对作品有一种宏观的排布,也叫作“经营位置”.“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表明了章法的重要性.章法布局囊括点划布局、每行的气息、甚至落款钤印和装裱.每一个小局部都对作品整体有影响.因此,书家章法也需要“有意”安排,才能使书作气息贯通,具有整体的美感.

“意在笔先”这一理论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书法创作基本准则.但是,万事万物都过犹不及,刻意求工,不期拙而自拙.如果过于“有意”,就会变得书家思想活动过于繁琐,这样会增加书写者的心理负担,会产生焦虑或者忧虑的情绪,会影响书写者水平的正常发挥.只有把握好“有意”的度,处理好构思和创作二者的关系,才能发挥出“有意于佳”的作用.

二、书法创作之“无意于佳”

倘若所有的书法作品都刻意去经营用线、结体、章法的话,势必会造成作品韵味与天趣的缺失,并且会出现技巧过于死板、风格过于定型的“拷贝”式创作形式.因而,北宋书家苏东坡提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的主张.他提倡作书不必刻意求工、墨守成规,而应该自然流露,这样才能创作出自然萧散、出奇制胜的作品.“无意于佳”无疑是艺术创作中难能可贵的状态.

苏东坡奉行的创作常态“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中反映出了书法创作中“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心理.“无意于佳”看似是在不经意间,但却是在书者心理状态处于最佳时刻的得意之举.书家在创作时,本着必须达成完美的心态去进行创作就会形成心理上的负担,破坏内心的平衡状态,手腕手臂活动也会失去常态.而“无意”才有助于书者精神的放松,手腕灵活,才能进入心手双畅的境界.无意识、灵感性的创作方式往往会达到“不期工而自工”的艺术境界.这也是书法艺术脱离功利目的的体现.除了“醉俟”,东坡的另一种创作常态是那种“点画信手”的自由.“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无法”是无固定不变之法,所以可以不为所拘、不为法缚地进入一种悠然自得之态.

曾有心理学家发现,艺术家最有灵感的时候就是半醒状态的时候,酒后正好处于这一状态.回首历朝历代,不少书法家的创作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因古代文人书画家多遭遇坎坷,酒醉后的确更能直抒胸臆,挥毫泼墨表达内心情绪,正是因为这种醉酒后的亢奋情绪,使得许多佳品跃然于纸上,并流传于后世.

唐代书法家张旭和怀素均喜好酒后任笔成书,其书法盘根错节,恣意豪放,令人叹为观止.据《述书赋》记载,张旭是“张长史则酒酣不羁,逸轨神澄,回眸而壁无全粉,挥笔而气有余兴”.怀素则是“每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尝自叙云:‘醉来得意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他们往往借助酒力用恣意的草书将胸中激越与炽烈的感情抒发出来.对他们这种颠狂、诞妄的作书状态令当时的诗人也为之感慨良多,纷纷写出“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3】.看过这些书论和诗句后,再看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就会更深地感受到他们酒酣兴浓、落笔挥毫时情绪之激越、动作之颠狂、行笔之神速和气势之奔放.故时人称其为“颠张醉素”.艺术家的创作,往往呈现出“文思泉涌”之态,书法家即兴泼墨也并非都经过严谨的安排才行诸笔端的,在“无意”的状态下创作出的作品往往更加物我两忘,灵感迸发,妙不可言.

王僧虔日:“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心忘于笔”“手忘于书”指书家在进行书法创作时要忘掉自己手中拿着笔在书写的状态,达到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失去“有意”去创作的意识,达到忘乎书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创作出的作品更能达到“无意于佳”的效果.

三结语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意在笔先”与“无意于佳”两种观点在中国书法史上都有深远的影响.“无意于佳”是每个书家都应该去追求的.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水准还是要经过持之以恒的临摹古代碑帖,掌握传统技法,并且丰富自身学养.初期的创作过程中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准则,也是达到“无意于佳”的前提.也就是说“无意于佳”是建立在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书学素养的基础之上.“意在笔先”注重的是功力,而“无意于佳”注重的是意趣.在书法创作过程中没有绝对的“有意”也没有绝对的“无意”.没有“有意”这个过程,也很难达到“无意于佳”的状态.因此,笔者提出在书法创作中“有意”与“无意”相辅相成,才能创作出精妙的书法作品.

本文汇总,上文是一篇关于书法和无意和创作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书法创作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书法创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书法创作心理 就创作心理这方面的研究而言,我们往往习惯性地依赖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或是生物学……其他学科的结论,主动放弃了我们自身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人云亦云者居多 事实上,中国自身的艺术特质迥异于西方,因为这是两个完全.

2、 感性、理性和悟性谈怀素的狂草书法创作 摘 要唐代书法家怀素的狂草书法独具一格,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他的狂草艺术是情与理、灵与神的融合,是感性、理性与悟性的统一 感性确定了他狂草书法基调与个性,理性构建了他狂草书法的内.

3、 坚持正确导向,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网络影视精品 当前网络视听服务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文化信息消费非常重要的平台,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动网络视听产业的发展 在这一形势下,原创视听节目已从草莽阶段进阶到精品化发展阶段,从相对边缘的位置走向主流化发展的轨道,成.

4、 高校微纪录片创作教学探究 摘要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新媒体为纪录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而传播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引起纪录片创作方式的变革,“微纪录片”这一新的样态应运而生 同时,创作方式的变化也.

5、 一部全新揭秘托尔斯泰创作的专著评《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与其危机》 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张中锋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 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

6、 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和人性立场2019年短篇小说创作观察 2016 年的中国文坛又迎来了长篇小说大年 贾平凹的极花、王安忆的匿名、张炜的独药师、曹文轩的蜻蜓眼、格非的望春风、孙慧芬的寻找张展、刘继明的人境、张翎的流年物语……,赋予了长篇小说更为丰富的意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