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初中生物论文 关于生物技术的论文 生物科学杂志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生物信息学论文 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初中生物论文免费下载 初中生物杂志 初中生物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 初中生物教育论文 初中生物小论文

关于初中生物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和初中生物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初中生物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0

初中生物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文是关于初中生物方面论文例文与学习兴趣和初中生物课堂和激发学生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王艳利

【摘 要】初中生物课堂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爱,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3-0093-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和深入,初中生物课程也面临着改革和进步.教师要在课堂上尽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学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丰富学生体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式被动学习课堂不同,体验式教学强调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切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多个感官的配合来获得知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教学实验、观察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种子如何发芽时,可以在班级的一个角落开发一个微型的种植园,组织学生一起播种植物种子,让学生每天按时浇水、管理,将日常的观察记录下来,让学生了解种子是如何发芽的,在体验中熟悉种子发芽的过程,学到相关的生物知识,同时也提高观察能力,增加对自然的热爱.

学生亲自体验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收获了学习的成就感,必定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了.此外,他们还会自觉地把这种求知欲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学到知识

当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感觉课程是处于新鲜和变化之中的,特别是初中生正处在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若能够帮助其形成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帮助很大.因此,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应找准能引发学生兴趣的知识点,并将之充分挖掘出来,以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要充分利用模型等教具,让物体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的知识点没有实际的模型,如人体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细胞的分裂等.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制作课件,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开展教学,由此,既能避免知识的枯燥无味和难以理解,又能够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生物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例如,在讲生物进化和生命起源的问题时,因受传统课堂和固定思维的限制,教师讲得再费力劳神也难以表现生命的初始现象,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维,听得昏昏欲睡,最后造成教师怎么也讲不清,学生则怎么也听不明白.而使用多媒体手段则可以使远古画面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生动、新奇,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起源如此漫长,进化过程如此曲折,从而实现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知识直观化,促使学生更轻松、直观地理解了相关知识.

三、组织生动有趣的课内外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巩固和加强基础知识的过程,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同样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精力充沛,充满了活力,思维反应快,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教师若能在课堂上开展多种有趣的活动,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活动可以分为课内活动和课外的活动,课内活动即教师要在课前设计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课堂上有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可以设计带有比赛性质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竞争能力,享受胜利的喜悦;也可以设计由小组合作完成的游戏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意识,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还以设计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更好地领会其中的意义,增强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课外活动由教师先根据课的内容确定活动目标,并根据情况灵活进行,可以是2~5个人不等的活动小组,也可以是单个学生开展的自我调查,还可以让全班学生共同参加课外活动.其中,小组活动形式是开展课外活动采纳的主要形式,如植物栽培小组,实用菌栽培小组,标本制作小组,小型动物饲养小组,等等.这些小组的学生在生物老师的统一指导下,开展各项生物活动.对有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去自行设计、调查、取证,如遗传、嫁接、扦插实验,观察植物外行、解剖鲫鱼等,只有生物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的个性特长才会得到较好的发挥.丰富、有趣的课堂游戏和活动能够带给学生愉悦的心情,能够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同时还使他们学到了生物知识.

四、设计课堂的开头和结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初,要进行有效的新课导入,同时也要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在课前要进行充分备课,并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可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搜集课外相关知识,以此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借助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爆发的传染病情况的数据,形成对比,并利用对比引起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思考,引导学生去学习治疗传染病的生物知识.由此,通过有效导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愿望,提高其学习效率.在课堂结尾时,教师则要进行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小结,既要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又要将下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加以适当导入,从而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设计好的课堂,自始至终都要设计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记忆、巩固,需要有适宜的课堂气氛,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主要特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过多地强调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和控制力,否则课堂效果就会适得其反,所带来的后果则是课堂交流的消极性——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参与课堂教学,那就谈不上课堂交流.所以,一堂好的生物课,教师应在课堂上注重创设好的学习氛围.

五、运用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注意

在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准确的教学用语,科学、有条理地表达教材上的知识点,以免出现讲解偏差.同时,教师还要注重组织教学用语,使之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可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使用丰富的表情和手势,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够带给学生轻松的感觉,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让学生放松心情,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思考的能力.当学生对生物课堂有充足的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进行学习,自觉预习下一节课的知识点,并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及时向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表扬学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正面评价和积极评价,带给学生自信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使之能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爱上生物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要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要用自身的良好情绪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受到鼓舞.

综上所述,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和热爱,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强感官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编辑:朱泽玲)

此文总结:本文论述了适合不知如何写学习兴趣和初中生物课堂和激发学生方面的初中生物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初中生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卢文萍砚山县蚌峨中学,云南文山663100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10102初中思想政治这门课因其理论性较强,有其严肃和枯燥的一面,条条框框的概念抽.

2、 在小学藏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 小学藏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学习藏文的兴趣至关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状况,充分利用藏文教材本身的有利.

3、 小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川省攀枝花市大河中学校,四川攀枝花617061)摘 要数学是初中阶段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学好数学 然而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对数学课程没有学习兴趣或者是.

4、 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兴趣的激发对于学生学习历史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各种手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

5、 中职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即使是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成功.

6、 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08 052摘要历史学科在现今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认为历史教师的授课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