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 关于新型城镇化参考文献 中国新型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硕士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新型城镇化开题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毕业论文题目

新型城镇化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消费需求拉动机制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新型城镇化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9

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消费需求拉动机制,本文是新型城镇化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和消费需求和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2013 年在政治局会议中提出要努力扩大内需,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就是把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通过城镇的消费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引致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提高消费效率;升级消费结构,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只有持续加快城镇化进程,才能长久的刺激消费需求,从而扩大内需.但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对农村消费的拉动效应远低于学术界理论预期,为什么我国现阶段的拉动绩效有限?新型城镇化是通过何种机制拉动农村消费需求?怎样建立健康合理的新型城镇化,扩大和升级农村消费是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国内外学者在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需求拉动效应上有较多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对居民消费有正向拉动效应.刘易斯(1954)的二元结构理论首次从城镇化的发展对消费需求的增长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较高收入的城镇地区转移后,会增大社会的消费需求.钱纳里等(1998)通过研究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分析了包括城市化水平在内的投资率与私人消费率,以及政府消费率之间关系的变动.蔡昉(1999)指出城镇化能促进市场发育,并引起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曾令华(2001)也研究分析出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会带来消费的持续增长.樊纲等(2004)通过建立消费条件模型,研究发现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谢晶晶等(2004)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模型) 对城镇化与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城镇化水平与投资、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城镇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更为显著.胡日东等(2007)的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能促进居民的消费增长,并发现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累积效应大于对城镇居民,其对农村消费的正向拉动效应的持久性大于也比城镇居民.张书云等(2010)利用1978—2008 年度数据,同样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一现城镇化发展会推动农村居民的消费.方辉振(2010)则从消费结构的角度研究出发,城镇化会带来消费结构的升级,进而扩大消费需求.蒋南平等(2011)在协整及因果检验后发现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是能够增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杨新铭(2013)的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对于最终消费具有显著拉动作用.

在城镇化对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机制的研究上,李永周(2004)、龚映清等(2007)分析了农民消费启动机制,探讨城镇化对增长农民收入、转变农民消费方式的影响.贺建林等(2009)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对扩大消费的作用机理,发现城镇化发展不仅能引致大量的生产性需求,也引致了生活性消费的增长.吕景春和胡钧浪(2010)从制度障碍上分析限制城镇化发展的原因,发展内需导向型经济,引致多元化需求,从而扩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性需求.孙虹乔、朱琛(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能增大农村消费需求,并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消费需求也会相应提高.由城镇化创造的农村收入增长、教育及金融环境等方面的改善,这些都会引起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二、新型城镇化对拉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动力机制研究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城镇化的进程实际上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必会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吸纳农村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而选择留在农村的农民则由于人多产生的资源约束的消除,可以进行资源集约化规模经营,提高其生产性收入,收入增长必然会引起消费需求的增长.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消费环境优化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逐渐完善了城镇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消费金融市场,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优化,从而促进新市民在住房、汽车、家电、文化娱乐、教育、医疗、商业零售、餐饮等方面的消费需求的增长.

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新型城镇化,势必是打破城乡分割的社会体制,促进改革户籍制度与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城镇中的社会保障体系,能降低农民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减少预防性储蓄水平,转而用于消费.

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居民消费示范效应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根据杜森贝利(Duesenberry) 的观点,居民的消费有着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受自身当期收入的影响,也受自己原来和消费水平和相关群体消费水平的影响.原城市居民的消费示范效应会示范,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三、新型城镇化对拉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阻力机制研究

对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动力机制研究,会发现城镇化水平对消费具有潜在的持续拉动作用,但如果由于同时存在于机制中的现实阻力占主流因素的话,也会对拉动效应形成显著的阻滞作用,甚至呈负相关关系.

1. 城镇化方式不合理挤占消费能力

只是片面追求城镇的规模化,产业结构调整落后于城镇化规模,那么城镇化不会促进导致农民收入结构升级,最后阻碍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拉动效应.

2. 农村消费环境落后阻碍消费拉动

如果只是注重城镇化扩张,而农村的消费环境的发展落后于城镇化规模,特别是一些地区交通、医疗、教育、商业网点等公共设施缺乏;并且消费金融市场机构不健全,适应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消费金融需求;相关服务业发展跟不上城镇化扩张的需求,都会阻碍城镇化对消费的拉动效应.

3. 社会保障不健全弱化消费信心

城镇化进程中,规模扩张了,而养老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城市软设施并没跟上,同样不能减少不确定性预期和预防性储蓄,必然挤占其他消费支出;此外,新市民化高成本的住房政策和教育文化歧视也弱化了城镇化对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

4. 城乡结构失衡制消费意愿

我国城镇化进程多从城市近郊的位置来开启城镇化放射性扩张.这种方式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效果明显,但会导致城市和农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消费的示范效应失效,主流消费品无法适应新城镇中消费结构的升级,阻碍消费拉动效应.

四、发展新型城镇化,拉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从增强城镇化对农村消费需求的拉动机制和减少城镇化中对拉动农村消费的阻力两个层面,制定完善城镇化的正确方式,进而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

(1)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进而增加其消费能力;

在城镇化进程中,要重视农业产业升级问题,发展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构建农产品产业链,于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农产品生产体系.增加农村居民非生产性收入,开发多种收入来源,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2)重视城镇化中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服务的供给的投入,建全农村消费金融市场体系,释放消费需求.政府应重视新城镇中各类基础建设和公共物品的投入,在公共义务教育,以及公路,文化,娱乐,购物环境上加大投入,并健全金融市场,消除农村消费阻力.

(3)提高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减少不确定性和预防性储蓄,增强消费信心.在城镇化进程中,要重视城镇化的软指标,让收入保障,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也要同时覆盖到新城镇地区.

(4)缩小城乡差距,增强消费示范效应.

通过城市居民的消费示范效应,引导农民消费向现代化消费方式转变,提高进城农民的消费需求,并融入和适应新城镇下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

该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消费需求和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方面的新型城镇化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新型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摘 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则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也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 文章主要介绍了重庆城乡差距现状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提出新型.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内蒙古城镇经济 概况 盛静娴(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摘要中国特色小镇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在全国开展培育工作,为激励条件允许的城镇更好发展,主要途径是通过挖掘一些有潜力、有特色的小镇,通过.

3、 地方本科高校智库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困境和分析 摘 要 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智库的支撑 地方本科院校智库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新型城镇化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决定当下地方本科院校智库尚不足以为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地方本科院校智库应深耕地方经.

4、 重启撤县设市,助力新型城镇化 2018年9月7日傍晚,云南省政府网站发布消息,根据民政部关于同意云南省撤销水富县设立县级水富市的批复(民函〔2018〕108号),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水富县,设立县级水富市 水富市由云南省直辖,昭通.

5、 改头换面,从消费需求作秀到新市场 不久前,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8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立项结果,“黄酒与抗动脉硬化”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而今年期间,大健康产业、健康中国被全.

6、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公共图书馆建设策略* 摘要采用数据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小城镇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目前小城镇公共图书馆发展和建设的现状,指出目前小城镇公共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后综合考虑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