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音乐创作期刊 音乐创作杂志 中国画创作论文 歌曲创作论文 音乐创作期刊封面 科技创作论文 论文创作 音乐创作杂志是学术类期刊吗

有关中国画创作论文范文集 与平面构成理论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应用有关论文范文集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中国画创作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3

平面构成理论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应用,该文是中国画创作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和平面构成和平面构成理论和中国画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文/ 张军辉

【摘 要】“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学科的设计基础课,但它的构成原理和形式美法则对中国画创作有借鉴意义,逐渐被中国画艺术家所采用.

【关键词】平面构成;形式美;中国画创作

笔墨应当随时代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各种艺术思潮相互碰撞,新的工具材料不断出现,人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笔墨形式、构图方式和审美意趣,都已不能满足现代中国画艺术家的要求.吸取营养、突破创新是现代中国画艺术家的首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平面构成”理论为中国画艺术家开启了一扇东西方艺术相互交融的大门.

平面构成是上世纪末作为艺术设计学科的设计基础课被引入我国.这种理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被广泛地应用到视觉艺术的各个领域.它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形态要素和构成要素,构成图形的原理和应遵循的形式美法则.因这种构成原理和形式美法则能融入到中国画的创作当中,并为中国画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思维方式,对创作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逐渐被中国画艺术家所采用.

形态要素包括点、线、面、体四个方面,而构成要素包括方向、大小、位置、明暗、肌理等几个方面.以形态要素和构成要素为条件加以组合,便会创造出无数理想的艺术造型.

“点”在几何学上是概念中线的开始或终点,是线与线的交叉处.它没有大小,只有位置.在平面构成中,点是一切造型的基础,点有面积、有大小、有形状,也有相对性.点的相对性表现为:人相对于地球来说是一个点,地球相对于太阳系来说也是一个点,太阳系相对于宇宙来说还是一个点.对于一幅画来说,远处的树可以画成一个点,水中的船也可以理解成一个点.点密集排列达到一定面积时会形成面,称之为点的面化.用不同的点产生的面,会形成不同肌理效果的面.在中国山水画中,一些皴法就是运用此种原理来表现山石质感.如斧劈皴、米点皴等表现技法.另外,点在具体的应用中,在不改变点的色相、纯度、明度的情况下,只改变点与点之间的疏密关系,可以表现出画面的黑白灰层次.

“线”在几何学上是没有粗细之分,只有长度与方向,它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在平面构成中,线是点移动的轨迹,线具有位置、长度和宽度.线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曲线又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两种.不同的线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水平线给人稳定、平静、平衡、舒适之感;垂直线是一种向上延伸的轨迹,给人严肃、端庄、挺拔、敬畏之感,具有正直、坚定的审美内涵;斜线则给人倾斜不稳定的感觉,因而具有比较强烈的动感和方向感,有运动、上升、下滑的不同感觉;几何曲线具有秩序美的特征,但由于它过于完美,缺少变化,具有呆板的感觉,如用圆规画的圆;自由曲线富有变化、温和、柔顺,具有流动性、韵律美和节奏感,但也有随意、不严谨的感觉.不同的线,会传达不同的情感,如中国画中的十八描表现技法,就是通过改变线的形态来表达作者的感受.线的大量密集使用会形成面,称之为线的面化.如中国画中的荷叶皴、解索皴等表现技法.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是指:美的对象的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组成关系中的内在规律性,即如何安排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变化与统一规律是最基本的形式美法则.变化指构成画面的各要素的多样变化,如形式、色彩、质感的变化等.没有变化的造型就没有吸引力,就不可能产生艺术感染力,感觉单调、乏味、平庸.但变化过多则会显得画面杂乱、琐碎、没有秩序感、失去主体性.统一是要求构成画面的诸要素不可以孤立存在,而应该相互依存、相互协调.一方面在统一的整体中寻求细节的变化,产生生动、丰富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变化中追求整体的统一,使画面和谐.统一的形式包括形象特征的统一、色彩的统一、方向的统一等.

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两个以上有差别的形体比较产生的效果.调和是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能够和谐一致.对比可以产生强烈鲜明的视觉效果,能够起到突出个性、增加画面趣味性的作用.对比越强烈,产生的视觉冲击力就越强.产生对比的方法有:疏密对比、明暗对比、聚散对比、动静对比、方向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面积对比、质感对比等.

对称与均衡.对称构图有整齐、寂静、庄重的优点,同时,因缺少变化而失去活泼感.而均衡构图显得灵活而又稳定,我们以中国老秤作比喻,说明均衡这个问题.老秤有秤纽、秤钩、秤砣三部分.物大而重,秤砣离秤纽就远,物小而轻,秤砣离秤纽就近,它以秤砣与秤纽相距多少进行调节,由于两者的距离不同,才使秤杆保持平衡,它能取得平衡的原因是一种非对称的平衡.绘画也如此,通过改变画面中形象之间的距离、大小,来达到均衡的目的.所谓“造险破险”,即是通过“造险”对均衡的打破,而通过“破险”复归均衡.均衡在构图上能形成轻重、大小、强弱的节奏,取得和谐画面效果.节奏与韵律.“节奏”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节奏是音乐的重要元素之一,不同的节奏具有不同的感染力.

根据声音出现与消失的时间间隔,节奏可以分为长节奏和短节奏.根据声音的强弱,节奏可以分为强节奏和弱节奏.短节奏给人以紧张、欢快、振奋等感觉,强节奏给人以激烈、雄健、震撼等感觉,弱节奏给人以沉寂、安静、轻柔等感觉,这是听觉的节奏感.和音乐相似,绘画也会产生各种视觉上的节奏感.“韵律”是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律,就绘画而言,首先要有结构,其次要有节奏,然后形成韵律,之后才有美.在中国画中节奏与韵律的产生是点、线、面在二维空间中有规律的变化组合所形成的,它们之间不同的组合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节奏与韵律感,例如:图形的聚散、重复、渐变可以产生节奏与韵律感;空间的虚实处理、图像的动静处理也可以产生节奏与韵律感;线条的刚柔处理、墨色的不同组合也会形成不同的节奏韵律变化.

黄金比例构成.将一条线段一分为二,使较大部分与全长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这个比值即为黄金分割,其比值近似为0.618,按照此种比例形成的矩形,称之为黄金矩形.黄金比例在视觉上会感到舒服,因此这种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在绘画中通过改变画面的比例关系和形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关系,使其符合黄金比例规律,均能取得较好的绘画效果.

图与“地”之间的关系.图指图形,“地”指背景.在二维空间内,在特定的条件下,背景和图形之间的衬托和被衬托的关系会发生转变.如我们所熟悉的“鲁宾之杯”,当我们以两边的白色为“地”时,中间的黑色部分成了一个杯形,而当我们以中间黑色为“地”时,两边的白色部分就成了两个相对的侧面人像了.从这个规律可以看出,在绘画创作时,图形与背景是相互关联的,只有从图和“地”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共同经营画面,才会创作出好的作品.在中国画创作中重视“计白当黑”,画面的空白,是画中之画,亦是象外之画,是通幅作品空灵妙境所在,是有限之中的无限,空白不仅增加了画面艺术的魅力,而且在展开的矛盾冲突中具有鲜明的、强烈的表现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实虚相应,给画面带来无限生机.在这里如果把画面中空白的“地”看作负形,画面中所描绘的形象就是正形.反之,把空白的“地”看作正形,画中所描绘的形象就是负形,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中国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其绘画形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取向,这是前辈艺术家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但艺术创作是继承、借鉴和创新,而不是重复传统,应该取其传统艺术的精华,并结合当代社会的审美追求,在吸取多方营养的基础之上,不断向前发展.把“平面构成”理论融入中国画创作当中,使之成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东西,从而将现代中国画艺术推向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张军辉,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此文评论,本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中国画创作本科中国画创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平面构成和平面构成理论和中国画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中职平面构成教学回归的本质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邓任直【摘 要】本文从平面构成概念元素类教学模式、平面构成视觉元素类教学模式、平面构成关系元素类教学模式进行简要阐述,认为以点、线、面……基础知识为着力点,回归创新的本质,在.

2、 中国画创作中设计元素的应用 摘要中国画与设计中的三项基本元素点、线、面,是两个不同的艺术类型,但是在当代中国画的创作中设计元素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越来越多元化,中国画也不再拘泥于过去的中国元素形式中,也会大量融入更多.

3、 小议中国画创作中的气韵蓄养 陈三石【摘要】气韵是中国画艺术的灵魂,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艺术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它贯穿于创作的始终,对于画家来说,要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需要多年的造化学习与道德品行的蓄养,是.

4、 二语习得理论构建框架和构成要素 摘 要二语习得并非是与一语习得完全不同的体系,它同样是人类学习的一部分,涉及到与人格要素紧密相关的认知变化,同时也与第二文化习得交织 它其中包含干扰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还包括一个全新的语言系统的学习和对.

5、 平面设计和三大构成结合中的美和关系 摘要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专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它包括平构、立构和色构三大类 基本要素就是点、线、面 平面设计将三大构成结合起来,在其中融入设计原理,通过不同的结合方式带来不同的信息传播形式,使他们.

6、 论郭久麟的传记文学创作和理论 摘要郭久麟是继朱东润之后,中国当代少有的创作与理论并举、教学与科研融合的学者型传记文学作家之一 其创作与理论实践,从一侧面反映了“”后至今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与成就 其中&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