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体育论文范文 体育论文 中小学管理杂志 关于体育的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 体育世界期刊 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参考文献 中小学体育教育论文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中小学体育论文 传统体育项目论文

中小学体育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跟课程解构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困境和出路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中小学体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2

课程解构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困境和出路,本文是中小学体育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与解构和课堂教学和出路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摘 要:就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而言,运动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实际情况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清晰认识.针对这种情况,中小学体育课堂在学生能力培养上应有序整合.分析认为,从体育课本身出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关注点,以制度落实为落脚点,是2001年体育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的出路.

关键词:体育课程;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7)02-0077-03

1 中小学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清晰认识

《课程标准》多处提到发展学生能力,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运动能力、终身体育能力、体育学习能力、运动欣赏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安全防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由于《课程标准》是一个指导性文件,不规定教学内容、不指定适用教材、不限定教学方法,面对如此庞杂的能力培养目标,许多一线教师必然产生困惑.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能力进行分析讨论.本文认为,就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而言,运动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其他方面的能力均是这3种能力的具体化.

1.1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的培养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本质性规定.无论是“健康第一”还是“增强体质第一”,都不能改变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教师产生困惑的原因正是对运动能力这一本质规定性的误解.有人认为,体育课堂教学应遵循快乐体育的理念,应以学生快乐为主旨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认为只要学生高兴,教学目的就达到了,运动能力反而被不自觉地放置在了第二位.<课程标准》“激发运动兴趣”的基本理念之一加强了部分教师的这种认知,事实上,这是对快乐体育的误解.就体育教学而言,快乐的源泉并不是让学生放开来玩,而是努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让学生体验到运动本身的快乐.

1.2 认知能力

中小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课程标准》在能力培养的多次表述中都没有提及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语文、数学等课堂教学都是抽象的,很少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运用,而体育教学恰恰相反,总是在实践中、运动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穿过”“越过”“绕过”“通过”等相似性词汇,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身体运动亲身体会;可以通过赛事计分练习对数字的运用,通过运动场地和运动线路观察图形,通过扭动、滚动、转动等练习认识身体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同伴的动作感受身体美,通过跑、跳、投等练习感受时间、空间以及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等等.事实上,这些能力自有体育教育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进行中,遗憾的是很少有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并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系统地融汇在运动能力教学中.

1.3社会适应能力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课程标准》有别于以往课程理念的重要部分,抗挫折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安全防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等都是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然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为体育课堂教学所独有.在这些能力的培养方面,家庭教育的影响和重要性都远远超过体育课堂教学.不过体育课堂教学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自身特点:由于其场景集中,胜利、挫折、分工、合作等常常会迅速转换.事实上,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集体性、表演性或竞技性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言不是模拟,而是实战.因此,体育教师要做的也不是口头说教,而是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教学中,创造不同场景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

2 中小学体育课堂在学生能力培养上应有序整合

《课程标准》根据体育自身的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将中小学的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5个领域、6级水平(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合并为1个领域).同时,文本结合5个领域和6个水平给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两种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发展运动能力.

可以看出,这种课程目标的设定来源于美国课程设置的模型,即小学从一个点开始,以发展学生运动能力为主,使学生体育参与能力迅速增加;到了初中阶段,学生运动能力继续提高的同时开始大量的项目参与,学生体验到的项目数达到最大值;到了高中阶段,学生选择2到3项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进行提高性练习为终身体育打基础(见图1).

遗憾的是,《课程标准》给出的系统学习目标没有对庞杂的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整合.那么是不是说每个水平阶段都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运动欣赏能力呢?我们认为各能力培养目标在各个水平层次上是有区别的.图2是

3个核心能力在各水平上的培养重心示意图.

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又有很多的具体内容,对于细节而言,其曲线表达各不相同.如对方向性(上下左右)、动作性(穿过、越过、绕过)语言的认知能力培养,可能到水平三就降到了很低的水平,对空间、时间的认知在水平三还保持在一个较高层面.如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面对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整体走向上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具体到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又有较大区别.

3制度落实课程解构后中小学体育教学步入有序发展的出路

3.1 制度落实,从法规、文件传达开始

1990年发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0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7号文件,都明确地提出了要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保证青少年正常的作息时间,保障青少年拥有娱乐、休息、锻炼的机会,切实减轻青少年的课业负担.

在诸多法规、文件的传达中,各级部门之间的渠道是通畅的,然而到达基层单位之后,却成为办公室中的“*品”,并没有认真地传达到具体的“执行人”手中.笔者在担任“国培”讲师时,曾经在课上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有个别基层体育老师迄今为止不仅没听说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别说其他的法规与文件了.这一现象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基层领导意识不强,工作方法有待改进,没有将相关精神很好地传达给教师;二是部分基层管理部门没有尽到管理、监督的责任,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3.2 制度落实,需要体育教学理念的统一

有分歧无可厚非,学术争论正代表了体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然而长时间的学术碰撞不利于制度的落实.仅以教学方式为例,对“放羊式”教学的认识就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一致反对、到部分赞同、再到反对单纯的“放羊”,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没有统一认识的情况下,体育课的设计、执行、监督,都缺乏有效的标准,更不用说落实.

大一统的组织管理模式已被证明不利于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更高层次的理念层面应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思想,才能更为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3.3制度落实,要实干不要空谈

政府职能部门,需要认真调研,审慎推进高考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以“智”取人的片面考试制度.同时,需要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师的支持、管理与监督,提高学校场地器材条件,从精神、物质等多方面激发体育教师积极性,加强对学校校长的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学校体育工作.

基层中小学,应首先提高领导层对学生体质问题的认识,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推进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其次应加强体育教学的日常管理工作,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4制度落实,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就体育教育而言,行政领导可以随意更改学校作息时间,班主任可以任意占用学生体育课堂,体育教师可以为“放羊式”教学找到好的借口,学生可以为了升学而放弃身体健康.如此一来,“健康第一”的口号喊得天响又有何用?体育法规的颁布再多再频又有何用?

由此推之,学者们针对课改提出的建议,诸如“树立教师职业责任感”“加强领导重视程度”“建立体育课程实施的监控机制”“统一学术界体育教育思想”“高校师资培养与中小学教学需要接轨”“树立完整性的体育教材建设理念”“合理开发体育资源”等等在面对社会压力时是何等的无力.

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有序发展,看似是体育一家之事,实则需要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同和人民群众体育意识的提高.

4结束语

2001年课程改革的精神导向是“放开”,是让地方和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体育一线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现象.不可否认,“放开”带来了很多“偏见”和“极端化”:“萝卜白菜进了课堂”“体育教师可有可无”“体育课变成了游戏课”“体育运动技术不用教了”等等.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反对违反教育规律、课程特点的行为,也反对用标新立异来显示自己的“创造性”,但我们并不因此来反对管理体制.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任,不只是体育工作者的任务.从理论研究的视角来看,需要体育理论工作者正确的引导;从实践来看,需要教育部门、学校、体育教师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科特点;从社会角度来看,需要各个方面加强执行力.唯有“落实”,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才能找到出路.

结束语,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解构和课堂教学和出路方面的中小学体育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中小学体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堂教学 江苏宿迁市泗洪县兴洪中学(223900)王春兰摘要体育有效教学主要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技能,使学生的心理更健康,并与社会相适应 主要阐述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的合理化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

2、 基于SPARK课程理念改进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蒋新成(象山县西周镇中心小学,浙江 宁波 315722)SPARK是Sport,Play and ActiveRecreation for Kids 的缩写,分别为Sport(运动)、Play(游戏).

3、 有效开发体育课堂教学资源摭探 教学资源指在整个课程编制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课堂教学中,能否顺利地组织教学,高效率地完成各项体育教学目标,与能否充分开发和利用好教学资源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体育课堂上,.

4、 基于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主要以基于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要依据,从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和理念、提升体育教师授课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这几方面进行深入.

5、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育新课程标准已提出多年,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广泛存在,极大抑制了孩子学习体育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能“玩.

6、 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点滴 众所周知,体育的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有着其独特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要求 因此,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时,只有把握好体育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