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法制和社会杂志社 社会杂志社 社会语言学论文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心理学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 法律和社会期刊 社会角色论文 人教版品德和社会教学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怎么写 社会德育论文 化学和社会的论文

社会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和社会需求的差异分析与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社会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5

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和社会需求的差异分析与,该文是社会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跟高校毕业生和差异分析和社会需求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井喷式发展,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企业招聘难的问题也同时存在.本文以2017 届毕业生就业意向为探索的出发点,分析企业需求与毕业生就业期望、能力之间的差异,以期解决存在现有供给与实际供需脱节、不同群体的就业能力存在差距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社会需求差异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2014 年起,大学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 万,从2015 年的749 万到2016年的765 万再到2017 年的795 万,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难也成为了一种新常态.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不是“无业可就”,而是“有业不就”.有业不就即,毕业生因工作达不到自己的就业预期而放弃就业机会.然而,从社会需求和企业的用人标准的角度看,根据盖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工作的程度只能达到70%.

综上,大学生就业难,而社会需求人才又不能被满足,毕业生缺乏扎实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标准;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不清晰,导致就业预期与职业选择不匹配;毕业生缺乏基本通用技能,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等等.这些问题只能从调整毕业生就业预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入手解决.

1 调查设计及方法

1.1 研究方法

采用纸质问卷调研的方法,针对2017 届应届毕业生和来访来电及参加校招会的企业中选取样本.

毕业生调查问卷的内容包含毕业生基本资料、就业意向、择业价值观、自我能力评价等四个部分.

企业调查问卷的内容包含企业基本资料、企业需求等两个部分.

1.2 样本描述

采用随机抽样法针对两个对象共发放1100 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共回收1050 份,问卷有效率为95%.其中毕业生问卷960 份,用人单位问卷90 份.

本研究采用excel2010 及SPSS19.0 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 毕业生就业期望结果分析

2.1 不同类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结果如图所示,值得注意的是有3%的毕业生尚未明晰未来方向,需要重点关注,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一步细化就业指导服务,采取多渠道多途径帮扶,进一步落实就业去向.准备创业的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于汉族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应加强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便少数民族学生利用家乡地域和自身专业优势改变就业现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2 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

Super(舒伯)首次提出职业价值观的概念,是指与工作满意度相关的一些工作特质.国内研究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是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最重视的两项是“薪酬福利”、“培训机会与晋升空间”,其次是“工作环境与人际关系”.而对声望地位因素的重视程度不高,体现了毕业生非常注重个人的长期发展,并兼顾工作环境和收入.

高校培养应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让学生意识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劳动力的价值永远是指向集体长远的共同利益,只有将自己的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才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3 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差异分析

3.1 就业单位性质

对比结果显示,有将近一半的毕业生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毕业生认为国企和国家机关在薪酬待遇、社会地位和人员晋升上占优势.近两年教师岗位招聘力度较大,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为了追求稳定,偏爱选择学校.

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处于“无工作”状态的毕业生主要是“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在初次就业时,期望前往机关事业单位的学生如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对就业单位类型的期望,可能导致结构性失业或自愿性失业.

3.2 影响成功就业的因素

结果显示毕业生在就业价值观中对思想道德素质重视程度的弱化,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肆意毁约、频繁跳槽等不诚信行为会对毕业生就业产生不良影响;社会经验虽然是企业非常看重的一项内容,但是并不是影响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

3.3 影响未来发展的因素

毕业生在影响未来发展的因素部分的结果与用人单位也不尽相同.企业把实践能力排在前列,学习能力紧跟其后.其次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学习能力,而学生则选择将学习能力排在最后.当今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职场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更快适应工作和岗位的要求.从另一个角度说,工作过程也是学习过程,企业对毕业生的甄选,要考察其学习能力,只有善于学习才会终身有竞争力.

3.4 就业能力需求差异分析

以美国劳工部(SCANS)对就业能力的研究为基础,就业能力可以归结为是在任何行业或任何职业领域最基本的能力,是维持工作和获得职业发展的能力,是一种通用技能.从结果来看,企业对大学生各项能力的需求程度,与毕业生自我认知差异明显.差异较大的是沟通能力,用人单位认为沟通能力是最重要的,但是毕业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项值均低于平均,基本能力有待加强,综合排名靠后;自我管理层面,毕业生无法辨别自己的优势并取得个性化的发展.用人单位认为灵活应变能力是比较重要的,对此需求度比较大;团队合作能力在整个测评中分值最高,毕业生为团队奉献的意识非常鲜明,但是对团队合作的主动意识还不够.企业与毕业生都认为责任意识是最重要的,结果相对一致;问题解决能力层面,企业认为看待事情要有全局观念,以及能善于观察和识别问题这两项能力最为重要,民营企业对此项能力尤为看重,毕业生此项能力最为欠缺.计划组织能力的差异集中在制定工作目标项目上,企业认为完成一项工作如何达到预期非常关键,但是毕业生自认为在这方面表现较为欠缺.

4 毕业生就业期望与企业需求差异的原因

毕业生层面:企业更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基本职业能力,需要毕业生既有实践技能,又有协调沟通和团队协作的综合能力,当职业岗位需求能力与毕业生自身能力相差较大时,被动失业造成就业难.薪资水平达不到预期值,或者毕业生期望的就业岗位与所学的专业存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主动性失业造成就业难.

用人单位层面: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社会需求变化相对调整缓慢,势必会加剧结构性矛盾,形成供需差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不明确,在接受毕业生时就业政策落实有偏差,用工制度不规范等因素,也会造成毕业生就业预期与社会需求差异.

5 应对企业需求差异的策略

高校需要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以提高大学生能力为核心推进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使大学生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力和谈判力的求职者,成为积极主动的理性求职者,从而提高就业的可能性和就业的稳定性.

首先,理性看待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之间的差异,重视素质养成教育.以市场为需求,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将就业能力培养渗透到各个环节,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打破专业壁垒,培养复合型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其次,缩小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差异,着力提高自身就业能力.要坚定信心,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将成才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还应加强学生获得职业的能力和保持获得职业发展的能力,针对不同专业和背景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培养,并对用人单位需求能力有清晰的认知,树立明确的目标,拓宽学生就业能力培训的路径.

第三,深化校企联合,加强沟通合作.企业根据行业需求,参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业务流程,细化职业岗位所需技能,明确岗位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高职毕业生招聘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保证专业人才质量.

编辑李前锋

本文结束语,该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高校毕业生和差异分析和社会需求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社会本科毕业论文社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摘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与企业体制改革为当前就业市场提供了新的契机 同时,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增加,就业规模扩大,给毕业生找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本文结合近年来&ld.

2、 河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和 摘要依据对河北省2017 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和三年来就业数据的动态比较,描述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趋势和表现规律,分析了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及其影响因素……状况,并针对政府及.

3、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问题 摘要 在当前大学生毕业数量急剧增加的新形势下,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毕业生们想尽早就业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急切,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难免会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一些与就业安全相关的问题而不知所措.

4、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机制 摘要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还存在渠道不畅、发挥作用平台不够、发展空间有限、服务保障不力……问题 这些影响高校毕业生流动的“大坝”不破除,就会阻碍他们到基层&ldq.

5、 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防范司题 ■田红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摘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的转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实行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 随着近.

6、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 根据2017年全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书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的大学毕业人数已接近750万,高……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效果之显著 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开始呈现新常态,发展模式也发生了转变 就业人数的急剧增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