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学前教育的论文 学前教育本科论文题目 学前教育杂志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学前教育论文 2018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职业规划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文 学前教育论文美术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000字

关于学前教育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和以人为本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之思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学前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31

以人为本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之思,本文是关于学前教育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和学前教育和《美术》和教学改革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摘 要:中国百年的学前教育经历了从“经世致用”“实用主义”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当下“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的学前教育改革可以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这样的改革无论是对于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还是对于其他相关学科的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儿童;美术;学前教育;教学

课题名称:《美术》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编号:2014020,主管单位:湖北省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引言

亚里士多德指出:“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应该先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然后再及于理性方面,我们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然后启发其理智.”1多年后的中国教育,也意识到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学前教育也在相关政策中明确提出了尊重儿童主体,关注儿童发展.

于20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艺术类课程的教育目标为:第一,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第二,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第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2

这一纲要注重儿童在整个学前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合理的审美教育来培养儿童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使得儿童能够在启蒙阶段在艺术的天地里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自由地表现自我,从而促进儿童人格的完善与和谐发展.

至今,该《纲要》虽然已经试行了很多年,但是政策的目标制定和试行之后的实际效果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落差.而《美术》课程,作为学前艺术教育的重要一维,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众多问题.

在“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思想引导下,发现我国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合理的教学改革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教育改革,是具有相当大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的.

一、百年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政策概述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经世致用”

我国自古就有重审美的人文精神传统,诸多文人雅士喜欢舞文弄墨,以此陶冶情操.但是这也仅仅限于上流社会或者知识分子阶层.而另外接受美术教育的人首要目的就是习得这种技艺,并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这个阶层主要指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工匠、技师之类的群体.可以说,在我国古代的时候,美术教育问题上,“重审美”和“重技艺”二者还是相对平衡的.

但是,1840年的战争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科技理性.在美术教育领域,“重技艺“逐渐凌驾于“重审美”的观念之上.清政府在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该学制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方面的正式法律法规,它将蒙养院的学前教育内容主要分为歌谣、谈话、游戏和手技四个方面,其中“手技”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美术”课程,“手技授以盛长短大小各木片之匣,使儿童将此木片作房屋门户等各种形状;又授以小竹签数茎及豆若干,使儿童将作各种形状;又使纸作各种物体之形状;更进则使黏土作碗壶等形……”3

由此可见,《癸卯学制》对于学前美术课程教育的目标定位于通过引导儿童学习与美术有关的木工、竹艺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实用主义”

前苏联在19世纪初期就在其“俄罗斯法”中强调美术是为政治服务的,是实用的.因此,在前苏联的学前教育专家的教育指导,以及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经验的双重保障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颁布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后者将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培养方向明确界定为:第一,培养幼儿初步的艺术兴趣和爱美观念;第二,培养幼儿学习描制简单的轮廓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以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培养幼儿运用双手的能力,使其懂得劳动是最崇高的道德,以养成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习惯.4显而易见,这一法规也明显的体现了学前美术教育“实用主义”至上的倾向.

(三)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人为本”

1989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和《幼儿园管理条例》颁布之后,我国学前教育开始迈向有法可依的法制道路.《规程》将美术课程教育的课程目标表述为: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5这一表述体现了我国学前美术教育开始由对“实用性“的一边倒的严重失衡开始慢慢转向对于学习者主体审美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学前儿童教育教学领域,相关理论研究和发现有了相当大的突破和进展.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等.中国也意识到“以人为本”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并将这些融合到对于学前教育的指导和规划中.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正式颁布,明确指出美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上文提到的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体现了学前美术教育由重实用向“以人为本”积极转向.

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学理念:办学“以人为本”,关注师生共同发展

纵观学前教育的百年发展史,多年的学前教育忽略了儿童和幼师这两个主体.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提出恰恰为改革提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在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其教学目的不只是以幼师为*向儿童传播课程计划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幼师和儿童在教学中和谐互动、互相启发和提高.因此,“以人为本”,关注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的改革应该是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教学内容:以儿童为本,密切关注儿童认知特点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四条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6在设置学前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时就应该严格遵照这种要求.在《美术》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运用儿童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密切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本着尊重他们的个性的原则,设置既符合他们的现有水平,又能够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教学内容,使他们在美术课程的学习中既能够得到成就感,又能保持持续的兴趣.

(三)教学方式:被动灌输转向主动接受,彰显儿童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灌输式”教学为主,具有明显的模式化、成人化的倾向,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接受习惯等因素,这样就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甚至会使学生因为这种被动灌输的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尤其是美术课程这种在很大程度是由兴趣引导学习的课程,在教学方式上更加有必要进行改革,使孩子们的学习由被动灌输转向主动接受,彰显儿童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互动式教学,使儿童成为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教师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儿童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实现美学课程在学前儿童的智力开发和审美素质与培养中的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评价:打破“重结果、轻过程”的失衡状态,评价标准“以人为本”

不论是“经世致用”的建国前的学前教育,还是建国后多年占据学前教育核心地位的“实用主义”至上的教育理念,其对于教育的最终评价标准都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严重失衡状态.靠儿童最后提交的一幅画、一份手工作品作为一个阶段的美术学习的成果,并进行评价,忽视了儿童在这一个阶段的美术学习过程中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需要从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幼儿教育政策制定、幼儿教育教学过程等各个角度进行,需要决策者、教师和家长等各方社会资源的共同努力,注重儿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潜能激发和审美提高,而不是最后的美术作品的“好”或者“坏”.

三、“以人为本”——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使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7“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潜能,给予正处于成长初期的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美术学习中爱上学习,找到自信,并且为他们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二)为其他相关学科发展提供范型

《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众多课程设置中属于艺术领域的一门课程,对于它的“以人为本”为核心思想的教学改革,不仅能够使整个学前教育开展的更加顺利,也使得这一阶段的教育更加完善.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能够通过自身的改革为音乐、书法等其他对儿童的创造力和兴趣有更高需求的学科提供改革的范型和模式,使其能够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的前提下和谐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推广,以及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老越多的人注重艺术品味的提高,也有能力为自身和孩子的艺术教育提供充分的客观条件.但是,这种建立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基础上的艺术需求和教育,其结果最终往往表现为表面上艺术技巧和技能的提高,而学习者真正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能力却并没有得到提升,很多时候甚至会由于过分追求技术理性而丧失了原有的审美感性.

这样的情况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加以改善,那么结果将可能是整个国民审美素质和审美品格的缺失,在一个注重功用和技能,连艺术领域都逐渐被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侵略,缺乏“审美能力”的社会,其社会生活在多大程度上还可以被称为“美”?其社会发展的丰富性和“悦情悦意”“悦神悦志”功能是否还能说的理直气壮?

因此,“以人为本”的改革之思不仅仅适用于学前教育的《美术》课程中,它还可以成为所有年龄段、任何具有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学科学习的核心思想.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使以人为主体的各项活动的收效和作用达到最大化.

注释:

1.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10-11.

2.6.教育部教育司编.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0-11.

3.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0-11.

4.5.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重要文献汇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11.

7.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0-11.

参考文献:

[1]福禄贝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赵祥麟.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4]钟虹滨.自由与创造——学校美术教育本真的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

[5]刘丽玲.回归自然的幼儿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6]杨晓柳.抓住儿童回话特点发挥儿童绘画潜质——关于儿童绘画教育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7]陈大楚.儿童画教学创意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

[8]肖敏.幼儿师范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体育与艺术教育,2009.

[9]郭萌萌.刍议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J].美育美学研究,2010.

[10]崔爱林.尊重天性发展自然——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J].学前教育研究,1997.

作者简介:

陈朝霞(1980.12),女,研究生,教师,湖北仙桃,单位: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研究方向:《美术》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总而言之:这是关于学前教育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学前教育和《美术》和教学改革相关学前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境下《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在结合课堂和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工程教育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出发,本文对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从教学改革意义、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了.

2、 本科院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江笑云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摘要目前,很多本科院校的经济和管理类专业都将会计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然而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其就业方向大部分都不是会计岗位,因此其教学目的、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思路应.

3、 生源多样化背景下高职《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生源多样化背景下,学生平均素质降低,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实际情况,通过进行学情分析,找出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使目前的教学现状得到.

4、 新媒介背景下的《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开放性教学、移动式学习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新潮,教师和学生之间可通过便捷高效传播的新媒介来实现教学的传授与互动 互联网思维、新媒介的应用在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中起到了推动作.

5、 《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以新疆学院为例 摘要连续三年招警考试招录大纲的不断变化,对院校专业应届毕业生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安排、课程学时,还是教学团队建设都面临着巨大挑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