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科学小论文题材 论文题材 有关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题材 初中科技小论文题材 小学科学论文题材 数学小论文题材 初中数学小论文题材 中学科学论文题材

题材学术论文怎么写 与明清时期玉兰花题材流行原因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题材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5

明清时期玉兰花题材流行原因,该文是题材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玉兰花和明清时期和流行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李明章1,李朝晖2

(1.淮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2.淮北师范大学 信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玉兰花作为中国画创作题材,在明清时期流行开来,这是明清市民审美提高及其经济上的富足所引起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文人画和民间艺术融合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明清时期市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玉兰花本身独特的自然属性适于文人笔墨挥写等方面,来探究明清时期玉兰花题材的流行的原因.

关键词:玉兰花;市民文化;文化审美

中图分类号:J2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7)10-0124-03

玉兰,别名望春花、木兰等,花多白色,故又有白玉兰之称.玉兰花花型硕大,气味芳香,“绀缕堆云,清腮润玉”,绰约多姿宛如美玉生辉,历来为文人所称道,吟咏不止.古人赞咏玉兰花不仅是喜欢它迷人的外表美,更热爱它的清雅风韵及孤傲的品格,其内在蕴含的美好寓意同样令人向往.明清时期歌咏玉兰的诗和画大量涌现,成一时之潮流.

一、明清时期玉兰花题材的流行及其特点

玉兰花作为花鸟画题材在明清时期受广泛关注,许多知名画家都热衷于玉兰花题材绘画的创作.沈周、文徵明、陈洪绶、吴昌硕等等都曾以玉兰花作为艺术创作题材并题以诗文加以颂扬.明中期吴门画派创立者沈周,曾作《玉兰写生》,并题诗“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似知人意好,隔栏轻解白霓裳”[1];其后继者文徵明《咏玉兰》盛赞玉兰“绰约新妆玉有辉”的风姿及其“笑比江梅不恨肥孤”的高品格[2].明末怪杰陈洪绶也曾借该题材来抒发他超然狂放的生活态度.《玉兰倚石图》中玲珑绣石,稳重坚硬,玉兰盛开,轻盈柔美,表现出作者作画时的平和心境和坚忍的性格特点.对玉兰花单独描绘的还有清代八大山人之一的汪士慎,曾作《玉兰图》并自题“仙葩九瓣,灵岫一株.又植之谢庭为美观也”.所画玉兰花,虚实结合,清逸雅致;清代画家奚冈画的《海棠玉兰图》以白玉兰、海棠花入画,各取一枝,工写结合更显出玉兰之洁白素雅和海棠的娇嫩婀娜;此外,清末海派大家赵之谦、吴昌硕等也常以玉兰花为题材进行创作,如吴昌硕晚年所作《玉兰花图》可以见出其在构图及笔墨方面的深厚功力;赵之谦在其《设色花卉册页》也是以玉兰风姿作为其开篇首绘.凡此种种足见玉兰花题材在明清时期的花鸟画创作中受到的普遍关注.

虽然画玉兰花并非明清首创,但它在明清时期花鸟画得如此流行,却是之前历代都没有出现过的现象.而且此时的玉兰花题材的作品,不再是作为画面的背景陪衬,而是单独的呈现于画面,成为画面的主题,占据画面的主要空间,成为独立的创作题材.

二、明清玉兰花题材的主要表现方式

玉兰花是先开花后长叶,花开先于叶,颜色呈白色有时也带有点红晕;枝干有主干和分枝组成,大多画家只取其小枝,作折枝花卉.在画法上可以分为:双勾画法、没骨画法、写意画法等.从画作形制和尺寸来看,明清描绘玉兰花的形制多种多样,既有立轴也有长卷;或单独入画,成为画中主角或,或与其他花卉组合形成杂花长卷.如明末怪杰陈洪绶所作《玉兰倚石图》和清代画家奚冈画的《海棠玉兰图》就是采用组合式的方法,运用了海棠和玉兰花组合寓意为玉堂富贵之意.陈洪绶的《玉兰倚石图》构图饱满,造型准确,设色典雅,秀石稳重坚硬,衬出花朵的轻盈柔美,浓重的色调衬托出玉兰的洁白.而奚冈画的《海棠玉兰图》则采用兼工的手法,花朵细细绘出,花叶则以没骨法出之,刻画出玉兰、海棠颀长秀美,柔美空灵.画面清爽隽秀,错落有致,海棠的娇嫩婀娜和玉兰之洁白素雅呼之欲出,扑面而来.以玉兰花为主体物单独作画者也不在少数.文征明《玉兰图》以一枝玉兰向左右横向展开形成长卷,花枝淡墨染成,花瓣则用墨线匀净勾,墨绿色略点花叶,形成点、线、面的和谐共鸣,挥洒出抒情的乐章;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的《玉兰图》也是单以一枝玉兰花为题材,技法上则纯以水墨之浓淡虚实写出玉兰之风姿.清代的吴昌硕受八大山人和徐渭的影响最擅长画写意花卉,他把自己的书法意蕴融入到绘画,以独特的金石味笔法写就各种玉兰花作品,有的单独成幅,有的与其他花卉杂石等组合而成,所作玉兰花花苞硕大饱满,充满张力,其中《玉兰花图》中玉兰花枝集中在画面左边,靠顶角的构图方式,布局新颖,玉兰花瓣以淡墨勾出,敷以,显示出其独特的画面意味.

三、玉兰花题材在明清时期流行的原因

(一)绰约多姿的玉兰花形象适宜入画

玉兰花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观赏花树之一,于早春时节树叶还未长出之前开放.玉兰花以白色和紫色(紫红色)居多,花苞硕大而饱满,盛开时花瓣向四方伸展,在蓝天白云下绽出大大的花朵,极像莲花;玉兰花气味幽芳,沁人心脾,闻之令人神清气爽.因其树木高大,开花位置较高,又是无叶而花,早春开花时,白色似雪,晶莹夺目,彩色如霞,雍容华贵,芳香诱人,一朵朵玉兰花傲立枝头迎风摇曳,宛若天女散花,超尘脱俗.明代沈周在《题玉兰》的诗中写道:“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既写出白玉兰的洁白清香也说明玉兰花的皎洁与高尚.明代苏州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也曾题诗《玉兰》:“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原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用华美的词句和大量的典故描绘了玉兰花俏丽的身形,赞美了玉兰的美丽.可见,即使抛开玉兰花的各种附加属性、象征寓意,单就玉兰花的天然属性来看,也是极富美感,能给人带来极高的审美愉悦之情.此外,相较于山水、人物、畜兽等物象来说,玉兰花花苞圆润饱满,叶片肥厚,非常适合文人笔墨挥写,而能得天然之意趣.

(二)文人托物言志,寓心自我的绝佳题材

中国古代绘画的题材往往具有很强的寓意性,尤其是宋元文人画大发展以后,绘画创作很多时候都是在托物言志,抒发情怀.如“四君子”之梅、兰、竹、菊都具有清雅高洁的涵义——人们颂扬梅花顶风傲雪的品德,兰花空谷独放的清雅,竹子虚心挺立的坚忍,菊花傲立风霜的孤傲.玉兰花在寒冬未过之时就已孕育花蕾,严冬刚过即傲然开放,挺立枝头迎接春天,故又名“望春花”,鲁迅赞其有“寒凝大地发春华”的刚毅性格.玉兰花花型硕大,花苞圆润饱满有牡丹之高贵,其色洁净,花香幽雅又不失荷花之清雅之态,历来有皎洁高尚、安静平和的寓意.前文所引沈周和文征明的诗歌,在赞美玉兰花外形之美的同时,更是借玉兰之高贵雅致表明诗人通达的心境.明末怪杰陈洪绶也借该题材来抒发他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的伤痛以及超然狂放的生活态度.《玉兰倚石图》中所画玉兰花洁白挺劲,“高古奇骇”正如画家倔强的个性,散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玉兰花富牡丹之风姿而去其妖冶之态,蕴桂花之清香而去其轻佻之气,因而历来就极受文人雅士的追捧,诉诸诗文吟诵不止.明清以后,随着市民经济发展,玉兰花更以其吉祥之寓意受到越来越多普通市民喜爱.

(三)玉兰花题材带有吉祥寓意,符合市民的审美文化需求

1.明清市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市民审美需求

明朝建立之后,为了安定社会和增加财政收入,政府大力发展农业,奖励垦荒,兴修水利,社会经济很快得以恢复.到明代中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在江南的一些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变得更加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唐寅《闾门即事》一诗中所记“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买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3]的吴中地区被他称为世间乐土,即使画师的灵巧双手也难以画出其繁华景象,可见明代中期苏州的市井风貌和繁荣的商业经济活动.富裕的生活带来人们在审美和思想文化上的改变.“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商人队伍随之壮大,人们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商人的生活态度、趣味、观念无可阻挡的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4]市民阶层审美文化蓬勃发展起来,在这段时间里,符合市民审美的世俗文化艺术的作品大量地涌现出来,寄托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吉祥愿望.另一方面,传统的缙绅文化和文人文化的雅文化依然占据统治地位,通过诗、文、书、画为一体的艺术等形式,表达和反映文人的思想和感情,仍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至此,中国古代市民阶层审美文化主体的俗文化和文人文化为代表的雅文化,全面发展起来,直至清中期以后雅俗合流,促成新的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的形成.玉兰花既有牡丹的高贵,又不失荷花的清雅之态,很适合富裕起来的市民的审美需求,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2.玉兰花的吉祥寓意符合市民的文化审美需求

趋利吉祥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文化,民俗艺术中“言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创作理念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成为一种信仰.表现在艺术审美方面,往往喜欢带有吉祥美好的题材,以简单的图画和字符等作为祥瑞的标志,表现人的愿望、追求、寄托和向往.例如以松柏、石头、桃、龟等表示福寿,用喜鹊、蜘蛛等表示喜事,梅花与喜鹊一起寓示喜上眉梢;以牡丹象征富贵,以莲花寓意连连发财;兰花与桂花一起寓意兰桂齐芳,寓意子孙优秀……[5]玉兰花外形皎洁硕大,光彩夺目,具有雍容华贵之美,古人常以玉兰和海棠一起谐音“金玉满堂”寓意富贵荣华;玉兰树寿命极长,可以活至上千岁,画玉兰图赠与长者,寓求长寿安康;玉兰之名雅致含蓄,既有玉之洁净纯粹又有兰之坚贞幽远,常被用来象征纯洁和真挚的爱……玉兰花所具有的这些吉祥美好寓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市民审美文化需求,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完美生活向往,因此受到市民的争相追捧,形成为一时之潮流.

玉兰花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其花枝高挑、花型圆润,既有牡丹的高贵,又不失荷花的清雅之态,因其绰约多姿的优美外形,皎洁高尚、安静平和的寓意,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市民审美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玉兰花题材因为吉祥美好的寓意受到市民阶层的极大欢迎,成为普遍的流行绘画题材,反映出市民阶层审美文化主体的俗文化和文人文化为代表的雅文化的全面合流,促成新的雅俗共赏的文化新形式.这是明清市民审美提高及其经济上的富足所引起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文人画和民间艺术融合的必然选择.

——————————

参考文献:

〔1〕冯小禄.明代诗文论争研究[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6.19.

〔2〕刘纲纪.文征明[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10.

〔3〕周道振,张月尊辑校.唐伯虎全集·卷二[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51.

〔4〕杨旭红.苏州文人的“诗化生活”与诗歌新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3.13.

〔5〕大乔.图说中国吉祥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78.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回顾述说,本文是一篇关于经典题材专业范文可作为玉兰花和明清时期和流行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题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明清时期提盒繁荣的婚嫁文化背景 徐潇蕊 (江南大学 214000)摘要通过对明清时期婚嫁文化背景的浅析和不同地域婚嫁提盒的用法及寓意的初步归纳,总结了明清时期提盒的发展与明清时期婚嫁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明清;婚嫁文化;提盒管子说过.

2、 明清时期土司的族类意识和国家认同 杨海燕【摘要】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政治制度,土司社会的认同研究是人类学认同理论应用于历史学的体现,而土司的族类意识与国家认同又互相依存、互相共生,共同左右着西南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

3、 明清时期遵义城池建设与空间形态 摘要“城(walled town or walled city)是中国文化的特殊产物,很突出的标志,构成了汉文化圈人文地理的独有景观 ”①但并不能用“城墙&rdqu.

4、 明清时期的佛造像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 明十一面观音像 黄铜质 高45厘米重2585壳该十一面观音像共有十一面,象征菩萨修完“十地”(大乘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最后功德圆满,到达第十一地即佛地 这十一面由下至上分为5.

5、 明清时期陕西果树商品化趋势与殖民采掠 1 明清时期陕西果树较为集中形成商品化的基础陕西地域狭长,跨越纬度近9°,境内地形起伏多变,北有干旱少雨的黄土沟壑区,南有温暖湿润的秦巴山地,被司马迁称为“天府之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