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甄嬛传参考文献 甄嬛传论文 论文上传系统模板 光纤传像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会上传么 论文上传

关于凉州义马传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和凉州义马传类论文范文集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凉州义马传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7

凉州义马传,本文是关于凉州义马传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跟凉州义马传和义马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李学辉的新长篇小说《国家坐骑》,2018年4月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正如小说开篇第一段文字:“光绪十九年的凉州咳嗽了一声,便把除夕唾到了城门边上.三三两两的人们走出城外,又陆续返城.他们走一阵,停一阵,嘴里唤呼着祖先的名字,邀请他们回家过年.到得家里,他们在清扫干净洒水焚香的堂屋门前停住,磕磕脚上的尘土,在旁边的盆里净了手,倒缩着进屋,在供桌前转身,燃三炷香,跪下磕头,挂在墙上的祖先们面无表情,依旧像往常一样冷峻.”小说开篇,就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做了限定.故事开启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整个小说故事的时间限定是在1893年到1927年,在清朝没落而终于走向覆灭、军阀割据混战以及史有记载的凉州大地震等这样一系列的历史动荡和自然灾害频仍的历史时间段,又是发生在凉州.所写,又是“义马”的故事,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弥漫小说全篇.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马的喜爱和崇拜由来已久,古凉州又是良驹出产和盛产之地.正所谓凉州自古产好马,而李学辉在了解武威当地流传的凉州口述史时,注意到了很多可用的素材.“他注意到在1927年凉州大地震之前,遍布凉州城乡的马神庙就有20多处,从事养马职业的人更是众多,而这些与近代史的转折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关联①”.这是“义马”形象和故事得以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这样一个故事,就不可能发生在阴性色彩浓重的“江南”地区,

  《国家坐骑》里,叙写的是近现代历史转折时期的凉州.“铁马掌锈迹斑斑”,马户、马神庙、圉人、相马师,等等,投射出的都是凉州自古以来的风俗物事,硬朗、凛冽,有着大西北的粗犷和闭塞及春风不度.可以从自然环境、独有的地理地域特色、独特的物事人情等方面来看这个长篇所展示的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小说故事开始在光绪十九年除夕,小说第四节“正月初六的凉州城胖了起来”.正月初六是马日.在马政司、庙祝主持下,八旗骑兵和马户们共同完成了马日的活动,游马、祭马,所有的祭拜活动结束后,马政司的官员们和所有人想的是,韩骧妻子是否可以诞下“神驹”(7-11页)……“马户们不嫉妒,也不敢羡慕.这是场赌局.若生得龙驹,韩骧就会游手闲荡,和龙驹一样,成了供养人;若生下的孩子不能称为龙驹,韩骧则会像牛一样,供马户们役使,不得反抗”(13页).为韩骧妻子把脉的相马师怀揣的是《马经》,把脉时他依据的是贾思勰《齐民要术》里的相马篇,并且高声诵读(15-16页).凉州有马场,而且与祁连山相依“凉州的牧场称马场.傍祁连山的叫大马场,离凉州城近的叫小马场.小马驹们在小马场出生,断奶后,便放逐到大马场”(18页).半人半马的“义马”的养成,需要凉州这里自古以来养马的历史、现实和规制,就连从一个由相马师先把脉和出生后敲骨测定是“神驹”(实为人婴)降临人世,到真的“义马”“国家的马”的养成,也离不开凉州这里特殊的地域和自然环境.凉州的风、雨、雪、飞禽、走兽,鹰、兔,训练义马下水的“天马湖”,训练义马而义马最后竟然咬死了狼的地方——祁连山.

  《国家坐骑》所书写的是凉州“义马”传,除了凉州这里的自然、地理、传统和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地域文化特征,小说家还将笔触伸展到与马有关的历史典籍及其古今传承那里,《齐民要术》是相马师的珍藏和依凭、《三国演义》《相马经》是圉人说故事和所信奉的依据(116页).很多评论家强调《国家坐骑》的先锋性叙事技巧,但是,今天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创作语境,已经不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那一段先锋派文学的环境,不可能再追求一种叙事的游戏而获取文学的巨大成功和荣光.小说叙事,哪怕是虚构的故事、先锋性的叙事,也要符合小说内部的叙事逻辑.凉州“义马传”的故事,换一个地方,这个故事就不可能发生,发生了,就会让人觉得是纯粹的虚构和生捏硬造.南桔北枳还是好的,水土不服而断了艺术的生命也是很有可能的.也就是说,即便是先锋叙事的虚构形象以及技巧,那么,“义马”也是凉州的,而不是其他地方的.

  我在读这个小说的时候,一直在思考的是,真的有“义马”这样的历史故事和原型吗?在经跟作者李学辉交流和确认后,凉州的确有“义马”的旧制,也有义马庙存在,而最后的义马是消亡在民国时期——李学辉的《国家坐骑》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为凉州最后一个“义马”做传.读这个小说,给很多读者和评论者,尤其是我们女性研究者带来的感觉是,读得我们心里感觉都不好了——各种纠结和沉重,一个作家须怀了多大的勇毅和信念,才能完成这样一个小说,为我们留下一段宝贵的历史与文学资料?由小说来看,在一种曾经被马户、圉人和相马师所信誓旦旦毕生追求的国家精神里,“国家之马”、龙驹的养成,又凝聚了多少让人心情沉重乃至内心撕裂的因素?负载国家精神重启期冀的“义马”是否可堪重任?

二、负载国家精神重启期冀的“义马”是否可堪重任?

大家已经基本认识到,韩义马这个形象,是当代文学形象谱系里一个全新的文学形象.“在当代文学的人物谱系上,这是一个全新的文学形象.小说中一出生就顺利被相马师检测认定是‘龙驹’并改名为韩义马的角色,有着传奇的色彩:为了符合‘义马’的标准并成功成为‘国家之马’,韩义马经受了一系列的训练,他以半人半马的方式生活,并在精神上也完成了人马合一”.②按照相马师、圉人、马户和马政司等的希望,他最终要“精神上”也完成“人马合一”,这是他自己情愿的吗?而且,在当时是否能够负载国家精神重启期冀的重任?

  其时,义马所负载的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重启的期冀,只是小说所要表达的一翼,是善良和有责任担当精神的小说家李学辉一种精神维度的希望和寄托.但是,他对此,也并非是一种迷信和笃信无疑的.小说在义马被规训和养成的过程中,不止有韩骧夫妻尤其是韩骧妻子的掣肘,而且,当时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的呢?清朝覆灭、军阀割据、凉州大地震等,本身就对义马的驯养和成为“国家之马”构成一种挑战和讽刺:韩骧的妻子:“国家,国家,什么国家?相马爷死了,只有圉人对他好,谁见过国家的一粒米,一分钱?过个马日,县衙还要征捐呢!”(133页)城里的孩子会不守规纪把痰吐到义马头上“朝义马啐了一口”——城里的民众也在怀疑义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啐了义马的孩子的父亲“看了,不就一张告示吗?当今的皇上还在吃奶,一张县衙的告示顶啥用”(137页)!从小皇帝开始,圉人的驯育义马的过程,连他自己也时刻感受到时局对驯育义马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质疑和挑衅,哪怕袁世凯登基,圉人也只能借酒浇愁,圉人把酒杯扔了:“罢了,罢了!国家的事现在有袁少保操心,我只管训练好义马!谁坐天下,马就是谁的,但终究是国家的!”(149页)——这更像是一种聊以和自我宽解.

  负载当时国家精神重启期冀的“义马”是否可堪重任?对此,小说也并不抱有十分的决断和信心.小说本身就展开了一个对话甚至对垒的平台.第一,持此信誓旦旦者,主要是圉人、相马师和马户以及马政司的人,但即便是马户也并不总是对此念坚定.除了普通民众的怀疑和军阀的或敌意想杀灭义马或想据为己有,最大的质疑力量,应该是韩义马的父母韩骧和妻子.他们尤其韩骧妻子毕生所做,都是想索回自己的儿子的一个过程.第二,当时的时局和当政者,本身对“义马”养成和追求“国家的马”之精神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反讽和疑问.小说提供了这样一种繁富的思考.圉人的执著和历尽千难万险追求义马的铸造成功并且令其最终被焚化和所谓去“转世”,与环境时时发出的质疑和挑战,形成一种反差乃至反讽,而晚清到现代的那段历史的变动和喧哗乃至滑稽,是最大的讽刺和事实上的质疑力量.众人都怪怨圉人和义马是“乱折腾”,县长却说:“你们不懂,他们身上体现的确实是一种精神.国家已成这么个样子了,再没点精神和血性,凭蒋委员长从天空中飞来飞去督战和抢地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282页)当时的历史本身就是对驯养这种半人半马形制的义马的质疑,即便当时小说中的人物仍然对此义马可堪负载国家精神的想法信誓旦旦,但立在现在的时间节点回望,还是会让人产生疑问,不可避免会觉得那段荒唐的历史,是对仍然有人追求通过义马来承担国家精神的一种反讽.追求的人,尤其义马自身,是充满悲剧性的.当然,可能恰恰是这种悲剧性,也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如果我们不考虑“义马”具象的意义——其对人的身体的刑锢和残酷性,如果考虑“义马”的象征意义,的确可以警示我们,任何时候,人都该有精神和血性,应该有着国家精神的自觉担当和追求,即便愚公移山也是足可敬畏的一种追求和行为.

三、国民性反思的凝重主题

  评论者认为小说就是“钩沉出了近代历史中发生于凉州城的一段烛照家国精神的故事”③.也有人是被《国家坐骑》的书名和一些已经在流传的评论影响,持“让一个负载着盛世文化符码的人马在乱世中复活”、可以“让艰难生存中行尸走肉苟活的人们看到中国人文精神的一缕魂魄”④的观念.这里要说的是,除非视义马为纯粹的文学想象、与现实完全无干的文学形象,否则,从义马的养成并最终献祭,其中更加投射出的,是国民性反思的凝重主题.

  《国家坐骑》所作国民性反思的凝重程度,堪比萧红的《呼兰河传》,而且在有的方面,比萧红的《呼兰河传》更加让人纠结和难以释怀.对比萧红的《呼兰河传》,我觉得这个小说的主旨,更应该是“凉州‘义马’传”.相对于《呼兰河传》中国民性反思最深彻也最为精彩的华章——第五章小团圆媳妇被致死一章,《国家坐骑》里其实也暗寓这样一个国民性反思的凝重主题.作家、评论家在为“义马”象征和代表国家精神重启和是对国家精神的一种追求而感到喜悦乃至兴奋的时候,似乎也应该思考的是义马这个半人半马形象身上所承载的悲剧色彩——其中对韩义马这个人的身体和生理的残害和虐杀.其中,最应该被注意和探讨的是国民性反思的主题.义马出生即遭虐,圉人令木匠打张只能立着睡的婴儿床——圉床,三个月不许除掉夹他头的夹板,后来的阉割和以火烧死完成祭礼……全是在众人尤其圉人的力促下完成.义马小时候经历的一次马舞之后,马街摆出了流水席,“‘做马好,还是做人好?吃义马粮的人,是国家的.’他们羡慕着,可着肚子吃着’”(34页).世道艰难,也令马户们的思想混沌若此.“韩义马像一只肉丸子,翻腾在巴子营的汤中”(35页).这句话,简直就是韩义马与众人关系的一个隐喻,暗寓他被吞噬的命运.而韩义马的淬炼和被认为将转世为所谓的“国家之马”,不是他自己情愿的,也不是他的家人尤其母亲情愿的.而圉人、相马师、马户们,却众手推动促成了这个事情.尤其是圉人,简直是穷尽毕生精力,要把义马这个形塑的过程完成.没有他掌握着国家机器赋予的权力和盘踞在他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那些寻经据典,没有他以义马是“国家的马”来赋予自己行为的伪“正义性”,韩义马的刑塑和献祭是不可能完成的,更况韩义马的母亲随时都有可能把儿子抢夺回去……

  圉人在刑虐韩义马的过程中,比《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婆婆还要让人恐惧和觉得可怕.小团圆媳妇婆婆,更多是愚昧和自身利益相关的利己思想以及传统积习在作祟,她并不拥有国家赋予她的特殊权力来小团圆媳妇,面对云游真人“婆婆媳妇”的指控,她也是吓得赶快跪下了、眼泪一对一双地往下落,一番哀告;圉人,则是既有着传统的历史文化和养义马祖制的凭依,又有了国家层面所曾经赋予他的权力,才完成了对义马施虐和刑塑的过程……如果小说对塑造和养育、刑塑般形塑出韩“义马”的行为,一味地批判,未必能有如此沉重和震撼人心的效果.恰恰这当中,又有着相马师、圉人、马户们习得的传统心理和传统的忠君报国思想在主导着他们,光绪后溥仪小皇帝登基乃至后来的大清朝完了、袁世凯窃政,等等,本身已经对他们的忠君报国思想构成了一种反讽.他们仍然矢志不渝地追寻——一定要将韩义马养成和献祭,来完成他们自身的“使命”,尽管这份使命感已并不可靠和牢靠,甚至他们自己都感到了一种荒谬和不切实际而生的莫名的惘惘的威胁,等等.

  而小说中,圉人时时注意到和脑海常常浮现出的韩骧妻子的丰胸和大,也是呈现荒谬和讽刺的意味.一个这样的人,他所追寻的血性和国家精神,真的能够负载当时国家精神重启的期冀吗?韩义马之被生理畸形化和最终被夺去生命,是有着深在的悲剧性的,这也是很多如我的读者和评论者读这个小说,常常心情过于沉重、心里感觉都不好了的一个重要原因.韩义马自己并不想为义马,他的母亲也不希望她唯一的孩子被养成半人半马的形状——这些全都让人心碎,却又觉深深的无力感,我们都没有力量跳到小说里去救拔韩义马出非人之境,悲剧性也由此烙印在我们每个读小说的人的心里.

  国家精神的重启,对当时、对任何时代、对于当下,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是应该再度从类似义马的这种半人半马的畸形人的驯育当中产生?小说本身,可能也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启发我们进行更多和更深层面的思考.深层而言,我更愿意把“义马”历经淬炼而完成“人马精神的合一”的过程,和小说对此所作的文学书写,看成是作家一种先锋性小说叙事和形象塑造的技巧.作家在当下依然进行一种先锋性叙事探索,同时又包蕴了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色彩和味道.所以,我们可能不能过于把“义马”形象和将“人马精神的合一”真实化、在地化或者说具象化对待,也不能把它等同于国家精神重启必然性,我们可以视之为国家精神需要的迫切性和追寻道路上所曾经历的磨折和困难,可以视之为“义马”的故事曲折反映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故事,可以看成作家李学辉怎样用文学的书写,来为凉州最后一个“义马”做传,写出义马本人、义马家人的悲剧性命运以及那个时代民众民生的歌哭,而不是其他.

四、旁逸斜出的人性书写的

文学力量

有关韩骧夫妻对儿子韩义马的感情和不舍,本是小说的旁枝,我却觉得,这旁枝里,偏偏蕴蓄了小说最为感人的那些东西.舐犊情深,人性的温暖与微光,才应是这个小说最为打动和感染我们的一个方面.

孩子出生,圉人让韩骧把圉床搬进屋中,把孩子塞了进去.韩骧的妻子要在圉床上铺点衣物,被圉人阻挡.“她把眼泪夹在眼眶,用手搓摩圉床,从里搓到外”,“夹板夹在孩子脸上时,她撕扯自己的头发(27-28页)”,天冷了,韩骧的妻子量量圉床,拆了一条被子,赶制了一条似被非褥的条形东西.她让韩骧抱起义马,把它铺搭在圉床上,把义马放进去,义马扭了扭身子,朝她笑笑.圉人弄来小猴,就是为不让义马睡觉——马不能睡觉,“韩骧点了灯,灯下,妻子的泪珠比豆还大”(52页).义马被阉割,义马的娘三更半夜去敲圉人的门,想知道儿子怎么样了.役工送来吃的,她:“我没心思吃,见不到义马,我啥也吃不下去.”(62页)

圉人让韩骧夫妇给义马腿上绑沙袋练腿法、走法,韩骧妻子偷偷把沙袋弄上小洞,沙袋就慢慢瘪了下去,母亲心疼儿子(68-69页).庙祝拎起烧红的铜印,要在义马身上烙印,韩骧的妻子就扑上去抢铜印.韩骧抱住妻子,把她拉到门外.义马惨叫一声,韩骧的妻子扳着门框哭骂了起来:你们这些天杀的(120页)!圉人让义马遭遇了狼,虽然义马咬死了狼,义马的母亲冲过来,揍击圉人.揍声嘭嘭.那人(注:义马母亲)一口咬住了圉人的胳膊.胡七爷抡起了鞭子,圉人沉声道:不可.女人噗地把口中的东西吐到地上,是一块肉.圉人胳膊上的血涌出,在雪中分外艳红(157-158页)……最后,在杀人如麻的韩廷勷要骑义马,被韩骧夫妻阻,韩廷勷先举刀砍了韩骧的头,韩骧的妻子也迎着刀冲了过去,一直恨圉人的母亲临终能说出一句“义马,就交给你了”!将义马交给自己曾经最恨的人——多大的悲痛和无奈蕴藉其中(166-167页).

假设,没有韩骧夫妻尤其韩骧妻子对驯养义马行为的种种掣肘,这个小说是否还可以达到如此深刻和厚重的直蹈人心的苦与痛?当时的国家所形成的马户另册和扁头人的存在,本来可以泯灭掉韩义马父母最后一点正常的人性,他们可以麻木地顺从、服从甚至乐于奉献出自己的儿子.实际情况却是,除了韩骧有实际的、现实生活的考虑,属相对情愿儿子做义马的情况,韩义马的母亲,这个无名的母亲,自始至终也没有接受儿子做义马的现实.她心里装满的:他还是个孩子!他是人,不是马!她和丈夫没能再有孩子,唯一的儿子牵系她这个母亲所有的心力和她的一生,未待义马最后完成祭礼,他已经为保护义马失去了生命.即便如此,临终前,她还不忘把义马托付给她最不愿托付乃至一直仇恨的对象——圉人.这其中的伤怀与心痛,非得做过母亲和身为母亲的人,才能体会到吧!有评论家说,义马和义马遭阉割、被献祭,是那个时代很正常的事情.问题是,即使是被一定的历史文化语境造就的一种特殊历史与文化遗留,一种特殊的规制,它就是合理的吗?文学是人学,小说最大的价值,难道不是表达了即便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即便是在早就如此、本该如此的现实的厚障壁面前,小说家依然通过人性的体察和揣摩,在厚障壁上凿开了一个小洞,透出些许人性温暖的微光.有了这微光,我们愈加为当时的凉州和凉州生民而感同身受而体会和哀民生之多艰?无论哪个时代,都应该呼唤国家精神和自觉追求乃至践行国家精神的担当,但不应该通过扭曲和虐杀人的身体和生命来达成,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尚能进步,动力大抵在这些方面吧.

刘醒龙在《国家坐骑》封底,对这个小说的荐语,恰恰突出了凉州对于这个小说的价值和意义:“但凡提及‘凉州’二字的文字,命定是要惊世骇俗的,不如此就无法般配.说起来这只是假定,但对生于凉州、长在凉州、半辈子用文字写凉州的李学辉,无疑是睁开眼睛就要面对的真实,这都怪那些比星月还耀眼的唐诗宋词.当然,也得益于这远上黄河的春风不度,才给李学辉从动笔之初就定下极高的门槛.从最早写唯有凉州大地上才出现的那位紧皮手,到此次能驰骋在凉州大地上的义马,李学辉用小说很好地传承了王维、高适和岑参等人的古典浪漫精神,给文学长河的凉州画卷,留下了品相纯粹的一部.”——凉州“义马”传,或者说,凉州最后的一个义马的传记,的确要飞升起足够的文学想象力,作家才能让义马这个文学形象脱离历史的记载和口述的口口相传,在文学文本上完备和丰赡起来,这或许就是刘醒龙称赞的李学辉所具有的古典浪漫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其说是“国家坐骑”,不如说是“凉州‘义马’传”,记录个人、民众与一个时代的歌哭的义马传.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海外华文作家的中国叙事研究”(17BZW171)的阶段性成果]

①郑周明:《<国家坐骑>:在历史风沙里听见萧萧马鸣》,《文学报》2018年5月26日.

②郑周明:《<国家坐骑>:在历史风沙里听见萧萧马鸣》,《文学报》2018年5月26日.

③郑周明:《<国家坐骑>:在历史风沙里听见萧萧马鸣》,《文学报》2018年5月26日.

④郑周明:《<国家坐骑>:在历史风沙里听见萧萧马鸣》,《文学报》2018年5月26日.

此文结束语,此文为适合凉州义马传和义马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凉州义马传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凉州义马传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道德经》:德行天下,道传万家 子不语慢,才能保持生机道德经中说“不知常,妄作凶 ”人不能妄动妄作 许多人忙碌了一辈子,究竟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头来自己都搞不清楚 道德经又言“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

2、 纳爱斯创始人庄启传素材运用:一个让宝洁公司低头的中国商人 素材扫描一股犟劲贯穿一生走进纳爱斯集团,一个巨大的雕像映入眼帘,就像一只展翅的雕 庄启传的犟劲是出了名的,如同这“雕”的品牌一样 凭着一股犟劲,他在浙西南建成了世界一流的企业 .

3、 金丝釉传色泽润铁线冰裂器攒珠故宫博物院金丝铁线哥窑瓷器展 展览工作人员介绍说,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合称为“五大名窑” 故宫博物院是目前收藏传世“五大名窑”瓷器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的国家.

4、 王传喜:选举咱当村干部,就要对得起大伙儿这份信任 从旧村改造到村民增收,从土地流转经营到首个国家级农业公园试点,从美化村庄到改善村风……19年间,王传喜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将一个&ldquo.

5、 厅干部李传玺的村干部生活 安徽西南,长江边的司阁村最近一年很是热闹 村里来了个“厅官”当“村官”,沉寂多年的小村,像一池平静的湖水投下一颗石子,泛起阵阵涟漪 被“点亮.

6、 新文学课程在民国大学开设的时间问题与其他兼和张传敏等人商榷 李占京 回溯现代文学学科史,近年来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有关新文学课程的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文学课程在民国大学的开设时间,不仅仅关乎新文学进入大学教学的确切时间点,而且关乎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