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小学数学论文 知行合一论文 形神合一论文 陶研论文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数学论文

知行合一类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和陈越光:知行合一有关论文例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知行合一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3

陈越光:知行合一,该文是知行合一类有关论文例文和陈越光和知行合一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在中国慈善事业中,践行着中国文化精神,以弘扬中华文化为使命

2015年,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敦和基金会”)确立了“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人类和谐”的使命.因与敦和基金会的名誉理事长、主要捐款人叶庆均在使命上不谋而合,陈越光于2016年底受叶庆均之邀,身兼敦和基金会的执行理事长、战略规划委员会主席、秘书长三职,掌舵敦和基金会.

做出这样的选择,对陈越光而言并不奇怪.年轻时代,他对自己有期望—“即使白发苍苍,心里依然能够响起咚咚战鼓”.

“就理解这个时代的内在命运而言,恰恰不是拥有了多大财富,取得多大成功让我们感到荣幸.”陈越光说,“而是这个时代所提出的挑战和它面临变化的深邃魅力,让那些愿意去应战的心灵受到召唤.这是时代对我们的吸引力.”

敦和基金会的使命是“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面对着时代的挑战.”陈越光说,“中华文化思想的山峰屹立,我们迎面思想的群山— 先秦诸子、两汉儒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思想,再到近当代的革命狂飙、文化反思……一座座青山相连!”

要弘扬中华文化,需要纵向观照自身的发展逻辑,也需要在全球化背景、跨文化语境下,横向思考在不同文明碰撞和融合的时代,中华文化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

陈越光提出,敦和要做百年基金会.在他看来,着眼于文化的事情,一定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以百年为单位来做,这是和使命匹配的必然.”百年基金会需要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传好手中的接力棒.“如果一个机构总是不断洗牌,每一批人都另起炉灶,它怎么积累呢?”陈越光说,“真正有责任感的领导在上台第一天就要想好怎么,怎么负责任地把这一棒交出去.”

布局领域与区域

2017年对敦和基金会而言是“体现使命的布局之年”.

2015年,敦和基金会提出了系统性资助的项目资助战略,经过2016年的探索和调整,在2017年整合、构建了以社会组织为伙伴网络的系统性集群化项目群.这些项目因其自身特征形成系统.

“种子基金计划”是针对传统文化领域的社会组织,敦和基金会正在做10年资助100家机构的规划.除了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外,也会搭建平台,帮助受助方建立互相联系的网络.“除了‘送钱’,我们还希望能跟受助方有观念和方法上的互动.”陈越光说.

“竹林计划”则面向研究慈善文化的青年学者,该计划在2016年的基础上新增了“搭建交流平台”.“知识创造属于个人,但完成知识创造的过程,必须有知识交流的环境,所以开放比封闭要好.”陈越光希望促进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进而促进知识的创造.

从表面上看,相较于往年,敦和基金会作为资助型基金会,其明显变化主要在于资金使用量上的大幅增长.

敦和基金会从2012年5月成立到2016年12月,对外签约资助额共计4.16亿元.2017年签约金额为4.57亿元,比之前4年零7个月的签约总额还多了0.41亿元.“这并不是敦和基金会在2017年特意提速,数字背后是布局.”

具体关注敦和基金会的资金走向,不难发现绝大部分资助集中在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3亿元用于支持创办西湖大学,1亿元用于共建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

“我们总的项目400多个,跟高校结合的大概不超过3%.”陈越光说,“过去的4年零7个月里,没有在这一块发力,所以2017年比较集中.”

2017年,敦和基金会提出弘扬中华文化的四个原则:探源性发掘、原创性研究、体悟性实践、传播性弘扬,并在修改章程时,将这些原则纳入其中.

“中华文化要复兴,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看清两个现状:一是在全球化背景、跨文化语境下进行;二是不同于3000年前,当下的文化发展需要思想家、学问家的创新研究和社会文化热潮的互动.”陈越光说,“这两种力量,我们比较早地看到了后一种力量,但不能说这一次的文化复兴和中国学术领域的高端研究是无关的.”

细究敦和基金会在高等教育机构的资金分布,对西湖大学和浙大两所高校的资助金额达4亿元,占2017年签约总额的87%左右.敦和基金会作为在浙江成立的基金会,对这两所位于浙江的高校如此大力度的支持,难免让人猜想其在地方性和项目自身价值之间究竟如何考量与决策.

“无论是西湖大学项目还是浙大的马一浮书院项目,我们首先都是就内容而非地点来选择的.”陈越光解释,“敦和基金会在浙江注册,对于区域性问题,我们在2017年确定了‘以北京为龙头,以杭州为中心,以深广为后续’的区域战略.”

如此布局,敦和基金会有自己的考虑:以北京为龙头,因为无论是文化、公益还是慈善行业性组织,北京都是重镇;以杭州为中心,因为敦和基金会在杭州注册,机构主体在杭州,纵观长江三角洲,杭州有其重要的位置;以深广为发展后续,因深广在行业组织、行业分布的相对集中度和活跃度方面,以及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新业态、新形态的形成方面,相较于北京、杭州来说,更具有业态的年轻性.

2017年,敦和基金会完成领域与区域的布局,并将在2018年持续深耕.敦和基金会领导班子三年一届,陈越光希望能在这一届形成敦和基金会内部机制功能的配套.

敦和基金会的传播部、研发部、财务部、行政-人力资源综合部,以及南北两个项目部,“相互之间,不是一个横面的部门设置,而是能够形成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进化能力的一种机制,指导这种机制的是敦和的文化”.

不做浮冰做冰山

在2016底的就职演讲中,陈越光提出敦和基金会要做冰山不做浮冰,浮冰再大都是随波逐流,一座冰山在海面上像有根一样立在那里.正如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所说:“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敦和的1/8是什么,7/8是什么?

“1/8是项目,大家都看得到,我们在业内的地位和职业尊严是接受敦和资助的项目伙伴们成就的.”陈越光说,“敦和的7/8包含三个东西:数据化信息汇总,机构的文化,一批一批的人成长起来.”

从2017年第三季度起,敦和基金会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这里面包含我们所有的项目信息,对业界的观察和搜集的信息,文化研究的结果和信息,内部机构程序和管理信息等等.这个数据库将是我们研发的实验室,支持我们汇总和分析使用行业信息、伙伴信息、管理信息,实现一切策划有分析,一切过程可追溯,一切成果数据化.”陈越光说,“敦和一代一代的工作者将让它丰富、完善起来,一代一代的人都可以用.后面的人可以看到几年前、几十年前,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在做什么.”

敦和基金会致力于文化的使命不仅仅是向外的,更需要由内而外,在机构文化中践行中华文化精神.

“中国慈善事业在大发展的进程中,只靠引进一些外来思想文化和工作策略做支撑是不够的.在群己关系中间,以权利为中心还是以责任为中心,这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差别.西方权利为本的思路有它的合理性,在大社会层面,有简洁的一面.”陈越光说,“权利是可以转让的,而责任和尊严一样是不可转让的.中国有‘位卑未敢忘忧国’‘伤心不许问家国’(的士子之心),就是因为心中有责任在.”

敦和基金会的机构文化强调责任*,讲“天下为公、坦诚相见、各思其过”的原则.机构决策强调协商讨论的“对话”精神,而非仅仅决定的制度.这套方法论背后的人文支撑,是孔子的君子境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陈越光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并强调“来敦和是当‘教练’不是当‘教授’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教授即使教不出几个好学生,有几部好著作照样是名教授.”他说,“教练如果书写得很多,但带什么队伍都打不赢,这不是一个好教练.”

刚到敦和基金会时,陈越光坦言最大的挑战是卸任之时,怎样才能把手中的“接力棒”负责任地交出去.“如果我的工作方式是我做‘大脑’,员工都是‘手脚’,拼图都在我这里,那么这个活儿是交不出去的.”他说.

人称“清末狂儒”的辜鸿铭曾说:“要估价一个文明,我们必须问的问题是,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

对应今天的敦和基金会,陈越光认为:“我们的工作有没有成就感,不在于项目的规模有多大,知名度多高,传播率多高,而是在这个工作中到底能培育出什么样的自我,什么样的团队,什么样的合作伙伴,什么样的人.”

该文评论,上文是关于陈越光和知行合一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知行合一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知行合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陈越光:坚持公益慈善事业,把敦和基金做成百年基金会 陈越光有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的头衔,做过中国残疾人、中国农民、中国市场经济报、科技中国主编和东方杂志编委会主任; 创办了世纪中国网站,还做过电视,文化创意项目和出版社 做什么什么成是他的特点 因为学识、.

2、 陈恩显:让流动儿童有学上 在北京待了近2 0 年后, 陈恩显仍然没有强烈的归属感 走在大街上,陈恩显还是像刚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兄弟一样,话不多,甚至有些木讷,但是,一谈到他的学校时,他就兴奋不已,滔滔不绝 他说,他感谢社会各界对.

3、 陈思诚:妄人不惑 陈思诚“妄人”不惑 文何可人明星“克己”的时代,他成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妄人 2017年年底,陈思诚去长沙录了一期快乐大本营节目 在湖南广电大楼侧门口,他.

4、 陈晓楠:和陌生人说话 张艳东 杨雨奇此前13年,陈晓楠的名字总是和凤凰卫视访谈节目冷暖人生联系在一起,凭借该节目在电视圈的盛名 但这都是过去式了 2017年3月,这名自1995年就从事新闻的老兵最终选择拥抱互联网、加盟腾讯.

5、 穿古越今:波斯地毯的永恒魅力 书籍简介童年,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创伤……我们不断追溯与求索犯罪者的动机,探寻其中最幽微的喜怒哀乐,不是为了设身处地地同情、乃至于原谅他们,不是为了给罪行以开脱的.

6、 陈晓楠:蜗牛有大志 在互联网海量内容的残酷竞争中,陈晓楠把一半的气力用在对传播渠道的把握上,却坚持不为了流量做不喜欢的内容,“这么大的内容生产天地里,我占有这一块,扎扎实实的,就挺幸福的了!”&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