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物流管理论文题目 企业管理论文5000字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论文 财务管理的论文题目 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管理制度论文 管理制度参考文献 以公司管理制度写论文 高校管理制度文献综述 科技论文管理制度 报刊杂志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和合法性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受阻分析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管理制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2

合法性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受阻分析,该文是管理制度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跟合法性视角和高校学生和管理制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范敏,房敏*

(德州学院 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摘 要:学生管理制度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但实践中,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受阻问题.从新制度组织社会学合法性视角分析,这反映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即拥有规制合法性,但规范合法性和文化-认知合法性不足.通过转变教育理念,调整建制目标,落实参与机制以及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等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合法性的提升.

关键词:学生管理制度;合法性;执行受阻

中图分类号:G 64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7)03-0111-05

长期以来,我国各高校在《高等教育法》(1999)和《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2005)的政策指导下形成了本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这为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制度建立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没有执行,制度毫无存在价值.因此,制度执行力是制度实施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因素.但是,反观现实,

笔者发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像制度制定者预期的那般被有效地贯彻和执行,存在执行受阻问题.因此,透过表面去分析深层次的根本问题所在,从而提升制度的执行力是非常必要的.新制度组织社会学中的合法性视角为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学术指导.

一、学生管理制度合法性的内涵释义

(一)合法性内涵

对合法性概念的认识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以马克斯·韦伯的经验主义合法性概念为代表,认为凡是被公众所认同的、能获得大众支持和拥护的统治就是合法的.第二类以苏格拉底的规范性合法性概念为代表,把永恒的美德、正义作为合法性的基础.第三类以哈贝马斯的合法性概念为代表,在前两种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种”合法性的概念,强调合法性是指符合某种价值规范要求的支持和忠诚,意在融合合法性概念的经验的和规范的内容.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合法性是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赢得公众认可、服从和支持的状态.

从新制度组织社会学视角出发,组织的生存必须适应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技术环境要求组织服从效率机制,制度环境要求组织服从“合法性机制”[1].“合法性机制”的遵守是组织获得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合法性体现了组织与制度环境之间的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根据制度体系中不同层面的制度要素对组织制约水平的差异,合法性也具有层次性.

本文对制度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主要借鉴新制度组织社会学家理查德·斯科特的观点.他综合各制度学派的观点认为:“制度包括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以及相关的活动与资源[2].”规制性要素主要是指那些有明确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一般包含一些强制性的以及奖惩性的措施.规范性要素则指那些公众认为应该以一定的方式去做的、恰当的、合理的规范、义务和责任,具有约束性但无强制性.文化-认知要素指那些被广泛接受的知识和特定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3].这一层面是最为深刻和重要的.据此,本文认为制度合法性的获得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符合道德标准以及被主流社会文化认同和接受,即获得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文化-认知合法性.

(二)学生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内涵

根据制度合法性的内涵,学生管理制度的合法性是指相关群体感受到的学生管理制度与相关法律政策、价值观和文化-认知性规范相一致,从而产生对制度的认同、服从和支持的状态.由制度合法性的分层推知,学生管理制度也要获得三种合法性才能保证功能的有效发挥.

就其规制合法性而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必须符合国家以及有关教育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就规范合法性而言,规范性制度要素包括价值观和规范.价值观指行动者偏好的观念及对现存结构或行为的价值判断,行为规范则规定了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方式.规范性制度要素的运行机制通过共同的期望和价值观将各种规范内化到参与者的行动中,成为稳定管理秩序的重要基础.因此,学生管理制度需要符合学生的共同期望和其主流价值观或者说通过制度的实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就文化-认知合法性而言,学生管理制度需要赢得其受众——学生的认同、服从和支持,这种认同对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起到根本的制约作用.学生管理制度只有获得了文化-认知合法性,才能使学生遵守制度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

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受阻的表现

制度执行受阻主要是指制度执行主体在制度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执行阻滞现象.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受阻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制度的认知不足、认同性差、敷衍执行等方面.这些受阻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管理制度的实际效果.

(一)学生对相关管理制度认知熟悉程度低

制度执行者对制度的充分认知和了解是制度执行的前提.只有充分认知,才能促使制度执行者尽可能地减少自身行为与制度规定的抵触.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所了解的学生管理制度只是在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所经常接触的少数规则,比如课堂教学纪律,上课不准迟到、早退和旷课,以及课程选修和学分测定等有关制度.同时,他们对这类规定的了解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一般是已经产生特定行为后,需要相关学生管理制度去加以解释时,才会对相关制度规定产生了解和认识的动机.如学生考试的处分条例.学生一般认为处分条例是给要受到处分的学生准备的,对于遵守纪律的同学不用、也没有必要提前去了解.这种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认识实质上属于一种被动的事后认知行为.这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缺乏学习学生管理制度的兴趣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学习学生管理制度的渠道过于单一.在学生对现行学生管理制度认知模糊的状态下,部分学生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执行自然受到较大阻碍.

(二)学生对相关管理制度的价值认同程度弱

认同即认可和同意.认同度的高低与制度执行力成正比关系.当制度执行者对制度的认同度较弱时容易产生对制度的抵制心理.因为他们往往把制度视为外界强加于他们的“紧箍咒”,内心多有排斥和抱怨,由此制度执行力就很难得到保障.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们对部分学生管理制度的确存在诸多不满意,制度的认同度有待提高.例如,很多学生认为当前学校实行的学分制似乎与这一制度的初衷——保障学生的自由选择权相背离,体现出浓厚的强制性色彩.学生毕业要求获得的总学分由于每学期学分总量的限制而不能提前修满,不能提前修满学分也就意味着不能提前毕业.同时,为了修满学分,学生们认为他们还会经常被要求参加一些他们不感兴趣或者认为与提高专业水平无关的活动.在学生看来,学生管理制度不论是在制定还是实施过程中都没有给予学生个人权利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很多管理条例只是追求与上级文件的一致而忽略了学生的利益诉求.

(三)学生对相关管理制度“政策——对策”式的敷衍执行

在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部分情况下学生会选择以消极的态度去实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式的应对,这使得学生管理制度的实质意义遭受破坏.例如,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通常规定学生必须修满指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这意味着学生除了要保证学业成绩测评达标外,还要参加足够的实践活动,获得足够的证书才能使综合教育学分测评合格.这一规定本质上是希望学生全方面发展、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但其实际执行情况却是:制度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学校所开展的实践活动并没有征求学生意见,学生缺乏参与积极性,但为了获得足够的学分,学生选择敷衍参与,甚至会采取制证书这种偏激的行为完成这一要求.个体行为极易影响他人行为,也就是说学生很有可能对这种敷衍执行产生“学习行为”,这显然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现象,容易滋生不良风气、对学生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受阻的合法性分析

制度执行受阻归根结底是因为制度本身存在合法性危机.制度合法性的获得不仅要符合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与执行主体的共同期望和其主流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面临着合法性失衡的问题.合法性危机与制度执行受阻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学生管理制度规制合法性的基本确立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获得规制合法性要求必须符合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关法律法规.现行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通常都是以《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为基础,根据《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所制定的,其内容与上级文件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除此之外,各高等院校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会及时根据政府或有关教育机构下达的有关指令做出相应的调整,严格遵守上级有关政策.这说明高等院校已基本获得了学生管理制度的规制合法性.

(二)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合法性的不足

制度的规范合法性体现了制度与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程度和符合程序规范的程度.当前学生管理制度的规范合法性不足,说明其与主流价值观的不契合以及程序规范的不健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制定者与执行者价值取向的偏离.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主要重视秩序的维护,具有很强的科层制管理主义色彩,而沃伦·本尼斯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预言,“在未来25至50年间,我们都将加入为科层制组织葬送的行列”[4].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之下,科层制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面临着巨大挑战.新形势下,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更关注制度中自由的获得.但现实的调查却反映,学生管理制度功能的发挥重控制、轻指导,处处体现了“强控制”的管理主义思想.比如在各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中遍布“严禁”“不得”“必须”等强制性的字眼,认为必须严格要求、严厉处罚才能使学生遵守相关的学生管理规则.这种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学生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质疑与排斥.二是制度的程序规范不健全.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一般应经过问题提出、草拟、论证、颁布、反馈等环节,但现行制度的制定一般在上级行政部门有关学生管理条例的指导之下,“自上而下”直接建立,缺乏“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和意见论证.加之制度宣传途径行政化、单一化,导致制度执行主体对制度的信任危机和制度执行受阻等问题的产生.

(三)学生管理制度的文化-认知合法性缺失

这一问题是指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制理念、管理方式、目标等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服从,制度还未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没有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首先,学生管理制度缺乏参与机制,学生权利被压制.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及执行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对以自身为服务对象的制度产生影响,这既不利于学生对制度的认知也不利于制度的执行;其次,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所体现的管理目标过于单一,它的功利主义过强,不能及时关注学生的个人需求,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刚性管理给学生造成了强烈的被控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渴望教育的自由,希望被尊重被认同.然而在严格地控制下,他们的自由被严重束缚,学生管理更像是一个把管理者的意志输入给学生个人的机械过程而不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制度执行过程.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认同危机.

四、合法性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力的提升

制度执行力就是指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被执行落实的强制力、执行效力,以及相关组织在执行相关制度时的执行力量和执行效力[5].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其合法性,增强学生对制度的认同感,让制度执行成为学生理所当然的作为.

(一)坚持“以生为本”,实行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

学生管理制度既包括正式的规制性制度,也包括规范性和文化认知等非正式的制度.规制性制度应该能保证协调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而那些无形的,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度实施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等所造就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基础,越来越成为制度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调整原有的管理主义思想.根据德鲁克的观点,管理的本质应该是激发和释放每个人的善意,与此相悖的是高校学生管理更多地是操控性管理.为增强其制度的合法性,必然要改变这种过分刚性化的管理方式,尽量把指令性的管理转变为价值观引导的管理制度,实行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刚柔管理,“犹如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刚性管理是骨架,柔性管理为血肉”,两者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互有长短,互为补充,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潜显相随,无所不同在,无时不共存”[6].因此,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寻找刚性与柔性管理的契合点,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以一种学生更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一过程旨在将他律化为自律,保障学生的教育自由,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同感,并使之主动接受和服从.

(二)树立新型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包括三个层面:教育是什么?教育有什么作用?教育怎样发挥作用?[7]因此,各学校必须在实践中深化对这几个问题的认识,从而形成理性的教育理念.但现行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通常以维护秩序为首要目标,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因素却被置于次要地位,这无疑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目标的建立应该适应组织环境的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需要的是一个充满人性化的制度环境,从而保证能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为此,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全面质量观,打造一个利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的制度环境.唯有如此,才能在学生感受到足够的被重视感的同时提高对制度的忠诚和赞同,提升制度的执行意愿.

(三)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健全参与机制

ASHE丛书认为大学治理是大学内外利益的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大学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这里所提及的“治理”一词,是不同于“管理”的一种新型理念,对当今高校的学生管理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教育治理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利益群体和公民个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合作互动,共同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的过程.治理的典型特征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即“共治”是路径,善治(good governance,“好治理”)是目标[8].也就是说,“治理”摆脱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层管理模式,强调通过共同治理平衡与学生相关的多元主体的利益,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良性转变,进一步达到“善治”的理想状态.具体来说,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最核心的主体和制度执行的核心,是影响制度执行力的关键动力因素,所以各高校必须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来提升制度执行力.因此,改变过去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健全参与机制是这一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四)加强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文化治人

组织文化是一个氛围,是一个背景,只要大多数人都如此活动,即使不合理的行为也被人们接纳.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非正式制度,但它有时反而比那些确实存在的规章制度更深入人心具有极强的号召力,有助于制度获得成员认可并推动这一文化走向普遍化.学校组织文化,是经过其内在系统(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生活)的维持与外在环境变化的互动,共同创造、继承和不断更新的假设、信念、价值观念、规范、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的有机统整[9].组织文化具有理智的软约束性,它通过不断地向师生员工渗透和内化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大学精神和道德规范,使组织自动生成一套自我调控机制,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氛围,以一种适应性文化引导组织的行为或活动[10].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合法性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依靠文化建设,一旦在校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将变得更容易进行,这便是文化潜在的巨大力量.因此,各高校应该努力建立起一种符合学生主流价值观与期望的文化机制,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驱动下,自觉遵守学生管理制度即达到学生对学生管理制度认可和服从的状态,这必然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合法性的建立和制度执行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史璞,梦溦.我国大学绩效管理的制度基础探究[J].华东师范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34.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12.03.012.

[2]理查德·斯科特.组织理论[M].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6.

[3]房敏,吴杨.新农保政策实施的制度基础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9(6):41.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6.008.

[4]钱志刚.学术权力合法性危机与大学组织结构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2(1):60.DOI:10.14121/j.cnki.1008-3855.2012.z1.021.

[5]莫勇波,张定安.制度执行力:概念辨析及构建要素[J].中国行政管理,2011(11):15.

[6]周炳群.高校管理中的刚与柔[J].学术论坛,2010,33(1):202.DOI:10.3969/j.issn.1004-4434.2010.01.044.

[7]蔡克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5):11.

[8]褚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10):4.

[9]王新如,郑文.谈学校组织文化与学校效能[J].教育科学,1997(3):53.

[10]慕彦瑾,段晓芳.大学组织的文化性及其基本功能[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4):22.DOI:10.3969/j.issn.1672-4038.2015.04.005.

上文总结,此文为大学硕士与管理制度本科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合法性视角和高校学生和管理制度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训 摘要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切入点,探讨学生干部的管理与培训,研究发现现阶段高校中存在学生干部岗位设置不合理、人职能力不匹配、后期培训不足、缺乏绩效考核这四个问题 提出合理设置岗位,编撰岗位说明;完善选拔机制.

2、 思政教育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优化策略 摘要21世纪我国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非常高速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在一点一滴的发生着悄悄的转变 而教育事业是国家永恒的主题,学生在国家始终担任着未.

3、 从预算执行视角谈高校预算管理 摘 要预算是高校日常运行的保证,高校预算必须以学校的发展战略为重心,在保证基本支出和人员支出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发展为目标 而预算执行是高校预算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只有定期对预算执行进行分析.

4、 主体间性: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教育视角 摘 要高校学生管理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载体 传统学生管理在主体性理论关照下正逐渐陷入主客二元对立、过程管理决定论、教育主体模糊……困境,使管理的教育功能不断弱化 主体间性学生管理以后现代.

5、 就业视角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和实践 【摘要】在当前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显得愈发重要 档案是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相关记录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当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以后,档案更是企事业.

6、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点点滴滴,而新媒体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传播形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而高校学生不只要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健康的心理也不可或缺 因此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