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关于古诗词教学的论文 小学古诗词教学文献综述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 古诗词教学论文题目 古诗词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

关于古诗词教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跟古诗词教学:三读品三美以苏教版六上《观书有感》的教学为例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古诗词教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3

古诗词教学:三读品三美以苏教版六上《观书有感》的教学为例,该文是关于古诗词教学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和读品三美和《观书有感》和古诗词教学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古诗词教学:“三读”品“三美”

——以苏教版六上《观书有感》的教学为例

/ 蔡绪稳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三美”价值;“三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01-0061-03

在举国上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时代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又一次成了基础教育的研究热点.古诗词言简意丰,在给教师提供了自由发挥空间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混乱.不少教师对“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的价值是什么”和“实现教学价值的基本策略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仍有困惑;有些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和“以诵读为主”的基本方法有清楚的认识,但对古诗词教学的美育价值认识不到位;还有教师不知道如何组织有效的诵读,教学的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的落差明显.

一、提高审美力:古诗词教学的独特价值汉字有“音形义”,古诗词也有“音形意”.

好的古诗词具有音美、形美、意美三个特点.音美指的是古诗词的声律之美.诗人特别注重字音的安排,在韵脚、平仄等方面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也正因如此,古诗词才有了独特的声律之美;形美指的是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之美.诗是用形象来说话的,好的古诗词能读出美妙的形象和画面;意美指的是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思之美,诗言志,好的古诗词总是寄托诗人美好的感情和深沉的思虑.读出“三美”,才算真正读懂古诗词.

《观书有感》这首诗三美具备,意美尤为突出,体现了宋诗“尚骨力”的特点,耐人寻味.借助这首诗,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力,并经由这“二力”的培养,提高其古诗审美力.

二、“三读”品“三美”: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讽诵,品味音之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小学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要“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讽诵,即朗读、背诵,是古人学文的基本方法.教学时,教师不必忙着解词析句,而要根据古人写诗重视字音安排的特点,介绍一些声律知识,并指导学生诵出古诗独特的声律之美.在《观书有感》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两步引导:第一步,引导学生将每句的后三个字进行节奏切分,体会“停顿不破词”的要求;第二步,引导学生感受平仄变化.

师:这首诗还可以这样读.(教师将尾字是仄声的词改变字体,配乐范读)

师:谢谢同学们!你们听出什么门道了?

生:老师读得好听,因为您把有些词读得短,有些词读得长.

生:声调高低也有变化.

师:你们想试试吗?

生(齐):想!

教师配乐,并引导学生加大读音长短和声调高低的变化幅度.通过由浅入深的逐步引导,学生对古诗的声律美有了更深的体会.

古诗的平仄规律比较复杂,对小学生进行平仄规律的教学,如果机械照搬平仄规律,肯定行不通.因此,笔者依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要求,对《观书有感》的平仄进行了处理:在停顿练习的基础上,用楷体标出以仄声收尾的词,读得短些(“得”为古入声字,归入仄声);宋体标出以平声收尾的词,读得长些(见图1).这样就形成了富于变化的节奏:短长短长,长短短长.长短长短,短长短长.这样的处理,既保留了古诗平仄的基本韵味,又删繁就简,学生好学易懂.

吟哦,即吟咏,推敲诗句.古诗的形之美,分为物象之美、画面之美、情境之美.反复吟哦,辅以“补充信息、展开想象、角色扮演”等让学引思的策略,学生既可以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又能读出美妙的画面来.

1.补充信息,品物象.

孔子说,读诗可以“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其实不止如此,古诗中出现的物品往往是文化符号,识器而知文化,是文化传承的契机.

《观书有感》中提到的“一鉴开”,传达出古人雅致的生活情态.这样的物象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教学中应该精心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对学生进行熏陶.

生:“一鉴开”是什么意思?

师:“鉴”的意思知道吗?

生:镜子.

师(配合课件演示):镜子在古时候是贵重的物品,人们不用的时候就用一块叫镜袱的布罩着,以免落灰,用的时候打开镜袱.你看这镜面,怎么样?

生:很干净,很亮.

师:用个成语形容一下.

生:一尘不染.

生字的学习、成语的积累、古人生活情趣的体会,使文字、文学、文化得到巧妙融合.

2.展开想象,品画面.

相比诗中之象的认识,诗中之景的想象则要难得多.学生往往只能从诗中得出粗略的印象,对诗中画面的想象难以具体,需要教师搭建想象支架,给予协助.

师:请根据老师的提示,在脑海中想象画面.塘———,你想到的是哪里的塘?

生:我乡下老家的小池塘.

师:很好.就应该回想生活中见过的,影视作品中见过的也行.方塘———,你脑中的塘变成方的了吗?

生:变方了.

师:半亩方塘———,这方塘有多大?

生:半亩.

师:半亩方塘一鉴开,这下什么变了?

生(愉悦地):水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师:都会用上比喻句了,说得和诗人一样美.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指名两个学生):假设你是天光,你是云影,请问你们在什么地方?

生:在水里.

师:在水里做什么?

生:徘徊.(众笑)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展开想象,头脑中的画面越来越接近诗中描写的景象.在言语互动中,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体会,语言在生成,思维在发展,想象在放飞.

3.角色扮演,品情境.

诗中的画面往往不止一幅,只想到一张张独立的画面,还不算真正品到了古诗的形之美.体会到画面之间的联系,画面变成了电影,其美感则更能让人欣悦.《观书有感》中除了清澈的方塘,还有活泼的溪水,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后者造就了前者.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

师:同学们从诗中发现了两组鲜活生动的画面“清澈的方塘”和“活泼的溪水”.下面我们来表演一番.

生:方塘您好.

师:请问,你们从哪儿来?

生:从山顶来.

生:从泉水那里来.

师: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去?

生:到方塘去.

师:我就是方塘呀,宝贝们,欢迎你们.我还得感谢你们哪!知道为什么要谢你们吗?生:因为是我们让你变得这么清澈呀!

(三)补读,品味意之美

朱熹认为,读书“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古诗之音为其皮肉,形为其骨,意为其髓.在讽诵吟哦得音、得形之后,就可以到文字背后,领略诗的情之真、思之深了.如果让学生就诗品诗,读之再三,也难见其意.这种情形是由古诗简约的特点和小学生认知水平决定的.不了解诗人及其写作的背景,仅凭数十个字的诗句和几个空灵的意象,学生当然无法得见诗髓.《观书有感》的“髓”是诗中蕴含的哲理,其理解的难度较大.教学中,笔者通过两重补读,并利用课件和板书来呈现内容与哲理之间的对应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援补读作者简介,引导思维方向.

读诗要了解诗人的生平资料已成为共识,但不少教师对作者生平信息不加筛选,这给学生带来了阅读负担和思悟的困扰.在教学中,笔者将收集来的关于朱熹的生平资料进行整理,突出两个信息:酷爱读书、成就伟大.

生:诗中写的是水,为什么题目叫“观书有感”呢?

师:请看大屏幕,材料中什么信息引起了你的关注?

生:他酷爱读书.

生:他是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宗师.

师:孔子、孟子,那可是上千年才出一个的伟人.朱熹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生(大多数人齐):因为他酷爱读书.

简短的文字使得有效信息的呈现更为清晰,图片信息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可感.

2援补读生活逸闻,丰富感悟素材.

经过人物生平资料的补读,已有不少学生触及到了诗中哲理的边缘,处于“悱”的状态;

还有部分学生尚未将“活水”与“书中知识”,“方塘”与“人的心智”联系起来,处于“愤”的状态.于是,教师提供一则名为《朱熹对课示弟子》的小故事,让学生与《观书有感》比照阅读,进一步品悟诗中哲理.

师:故事中,朱熹哪句话与诗中的观书之感相近.

生:朱熹说:文思敏捷不是天生的,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师:是很相近.那么,朱夫子在诗中想说的仅仅是读书使人文思敏捷吗?

生:书中新知还会使人智慧超群、明了事理、聪明能干……

师:这里“书中新知”就相当于诗中的———生:源头活水.

师:这里的“心智明”就相当于诗中的———生:方塘清.

至此,绝大多数学生都已明了诗中的哲理,体会到了诗人譬喻之巧.

3援勾勒思维导图,促成思维跨越.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条理化,借鉴思维导图的原理,笔者设计板书和课件(图2),从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字面之景与言下之理的对应关系,从而体会构思之妙.

(二)吟哦,品味形之美

音美、形美、意美,诗中“三美”的“三”可实指,也可虚指,不同题材、不同作者的古诗词作品,其美感也不尽相同.讽诵、吟哦、补读,“三读”的功用各有侧重,但有时可以相通,运用时也可以有不同的组合.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

点评,此文为关于对写作读品三美和《观书有感》和古诗词教学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古诗词教学本科毕业论文古诗词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切入朗读追问苏教版新增课文《卖白菜》生态教学实录 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 周立宇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好酒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一四七三六九九九归一跟我走好酒 好酒 好.

2、 童真意境诗情流淌苏教版二上《水乡歌》的教学 【摘要】童诗语言优美,情真意切 儿童都喜欢诗,喜欢读诗,对于刚刚接触诗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读诗、品诗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时,教师可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构建诗歌意境;让学生在真实和想.

3、 分合之道:格力和国美、苏宁的争斗和和解 说起黄光裕与董明珠之间的较量,可谓精彩纷呈 两人打了一场大架,撕扯得相当厉害,但最后又于2015 年3 月放下10 年恩怨再次携手,让沉寂多年的“空调大战”重新又热闹起来 国美.

4、 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以苏教版《语文(八下)》第三单元教学为例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呈现功利性倾向,更多地侧重应试的泛读、练笔范式训练,很少从提升素养的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学科阅读、写作教学路在何方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尝试着精读教.

5、 把握文本材料中的语文基因以苏教版二上《狐狸和乌鸦》的教学为例 【关键词】交替记述;细节刻画;情节反复;立意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7006002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一种现象不容忽.

6、 丰富活动体验丰盈建模过程以苏教版三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为例 【关键词】建模过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活动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 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9005803  数学模型是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或符号,概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