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文体用品和科技杂志 英语文体学论文集 公文体论文 体成分和水论文 学术论文文体特色 毕业论文属于哪种文体 论文文体规范

文体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跟接通古今之人的心和眼谈李敬泽《咏而归》的文体、章法、意旨与其他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文体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7

接通古今之人的心和眼谈李敬泽《咏而归》的文体、章法、意旨与其他,该文是文体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与李敬泽和意旨和接通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十月,木叶初下,未名漪如.燕园采薇阁,陈晓明、李敬泽携来访学者陈国和及陈门弟子丛治辰、李蔚超、路杨、樊迎春、李强、丁怡萌、苏宁、黄涛、石佳、庄晓莉、马琳、章紫璇、欧阳炽玉、李齐、贺同越、吴宛谕,各言其志,叙议《咏而归》.

陈晓明:今天我们读书会请到了李敬泽,他是大家的大师兄,是咱们系百位百年杰出系友之一,大家都知道,他是重要的批评家,近两年从文学批评转向创作,引起广泛关注.除了他的批评,他的《青鸟故事集》《咏而归》,包括现在正在进行、陆续发表的“春秋传” “会饮记”专栏.他的作品对阅读、对专业性的文学批评提出了挑战,他这二年的系列作品,值得我们中文系的学生认真阅读、研究.接下来,大家讨论李敬泽老师的新作《咏而归》,请大家畅所欲言,不要怕(笑声).

李敬泽:其实我很紧张,参加自己作品的研讨,是很难受的经验.过去我是研讨别人,我就很同情那个被研被讨的家伙,你一个人坐在这里,听一圈人指指点点地说你,有的话说到你心里,有的话没说到你心里.没说到心里肉疼,说到心里心疼,想必是很难受,背上一阵阵冒冷汗,脸上还要水波不兴.所以也曾立志,一辈子研讨别人、不被别人研讨.

但这种志还是别轻易立,今天就做法不自毙,跑来听研讨,而且特别愿意来,主要是想听年轻人的意见,以便勇猛精进,继续进步.老话说,医不自医,大夫看不了自己的病,我算是个批评家,批评家挑不出自己的毛病,所以批评家如果不做观众下场踢球,通常都会自己叫好.但我没那么自信.我还是更相信别人的看法.

晓明老师特别喜欢讲“难度”,我觉得这对写作来说确实是个根本问题.有难度的写作当然痛苦,战战兢兢如负重登山,但没难度也就不值得写了.和大家交流,可以使我意识到难度在哪里.最悲催的事情是意识不到难度,我提笔就写,如履平地,写完了摇头晃脑顾盼自雄.人到中年,很容易形成不自觉的固定的路数、固定的语调,今天接受同学们的批评,也是把自己重新打开的过程、重新面对难度的过程.我满怀期待,今天对我来说会是一个有启发的、很刺激的下午,我就是乖乖听,吭哧吭哧记.我研讨会开了很多,作者通常都是拿着笔在记,不抬头.有次我把一个大作家的笔记本拿过来,我看看你记什么呢,结果他在画小人儿呢(笑声).这未必是作家的问题,这是批评家的悲哀,有的会就只能画小人儿.我相信,今天这个会,我不会画画,肯定会记很多. 破题,咏什么,归何处 苏宁: “咏”是寻找之路上的状态,而“归”外必是精神家园.是任何一个人,不管他什么身份,什么年纪,什么性别,每天上班路上,回家路上,躺在床上想着明天要处理完成哪些事情时,一天一天过去,每个人将要抵达的那一个地方.人们喜欢给文学作品用发生的场地下定义,比如城市、乡土,或者历史,或者将这些词语组合.这本书我认为是以精神为场地.在世界、历史、时代中的一些事件中对自身审问,对生活生命状态反思.从历史事件中的社会生活观照我们今天处理生活的状态.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尽管时间变化,文化多元异质,但文明往往是同质的.文化和人心虽然善变,但文明背后,往往是基本的共性常识在对待日常.

章紫璇:归,是溯流而上.读《咏而归》很难按照一般的读书方法去读,它没有明显的框架结构,不在泛读和精读范畴内,而像是一种精微的漫读.在书中,敬泽老师常是回归到古时的某个时刻场景,与古人相遇,展开漫谈对话;在阅读中,读者与文章也恰似一种遇见,可以畅读全书,也可翻开几篇,或拍案叫绝,或陷入回味.但篇章的编排并非随意.开篇即是《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从此刻出发,这是一个精神原点,我们随着敬泽老师进入孩童赤子之心的舂秋,听见孔孟之音和文人牢骚,而后进入强弱区分的混乱江湖,却又有了目光调整的杜甫,再走入近时的乡土,回到自己的一方书房,回到流行的歌,回到酒.《咏而归》是一种有质感有温度的“批评”,圣人和小人都面目丰润,随笔式的批评,不站在学术的高堂上,被讨论的对象未必正襟危坐.如《圣人病》中谈到圣人的游戏,类似“建构一定理一反思一解构一推翻一重构”的过程,敬泽老师看见历史中始终存在的迷惘、断裂和求索,在此过程中,重要的事情也会被淡忘,但“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会被记下来,这是我们在历史中溯流而上的回归之处.

归,是看山是山.敬泽老师看圣人也带着反思: “孔子催人上进,这很好,但人太上进了,就难免自虐、变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也就难免别人看你不顺眼.”以理性、逻辑与科技自诩为智慧的现代,聪明与规则是否让归处越来越远?“我心安处”是另一个“归”的问题.《咏而归》中谈到看山是山的状态,在书中诸多令人心动的灵光和哲思中尤为吸引目光. “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看美人就是美人……为国出征的时候,他们就尽他们的责,提起弓箭去战斗、去死”,读此话又轻松又庄重.我们与自然、与文学、与美的链接,经过长期的教育与熏啕,满是“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但这仅是儒生、教授、记者、编辑和知识分子们的研究.在那个月白风清的夜晚里,为真情而失眠的人,超越知识与理性,飘然回归到人性本真.这份释然好像为现在“丧文化”找到了一个出口,睡好觉放放松,可是失眠又是常见的问题,如果还是睡不着怎么办?想到书中说“道就是真理,在天地间默然运行,人所应做的,仅仅是谦卑地认识它,准确地转述它”.可我们难在按此去认识世界,也就难找到归处.毕竟如作者般有明白智慧的今人,实在太少.

庄晓莉:《咏而归》的“归”,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便是时刻保持思考.李老师在书中谈论了不少问题,但归根到底对人类精神的不断追求,是那个遥远而热烈的时代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蓝图,原来,我们曾经是一个如此浪漫的民族.这同样也是作者和多少文人心中向往的真正的自由.从《独不可以舍我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站在现代文明精神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当然这种是高层次的精神,谈的是个人的意愿,个体的自由,对人性透彻的认识.《其谁不舍》是说要时刻记得我是一个人,是何等难事.你在文字背后,能感觉到他的这种焦虑. 文体, “他”在重新立法 路杨:从《青鸟故事集》到《咏而归》,人们想起鲁迅《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和杂文.《咏而归》中,《酉阳杂俎》与《梦华录》引出了“类书”式的写作.李敬泽那里, “类书”用猜测、幻觉、传言和胡说透露出世界非理性的本质,他既深深为之着迷,又据此理解历史和人类复杂的生活.《咏而归》,集结了叙事、虚构、议论、抒情、说理甚至俏皮话与插科打诨,是一种综合的“杂”文体.它正是在杂糅之中透出想象力和同理心的内核,以抵达古老人性的幽微之境.它召唤以文学的方式面对文学、历史和人,它要求你必须放下学科化的语言与其近身肉搏,坦诚相待.

《酉阳杂俎》、鲁迅的杂文、周作人《我的杂学》都有一个“杂”字,这并不是偶然.鲁迅喜欢《酉阳杂俎》,可能从中获得了《故事新编》酌灵感.《咏而归》也在“故事新编”,它有把握历史、文明背面的人的软弱、限度、血气、浪漫、深黑的冲动.敬泽老师从《酉阳杂处》中“看到另一个唐朝,唐朝背面的唐朝”,《咏而归》则展开了一个“历史背面的历史”.这种展开的方式正是文体与话语机制上的“杂”.

作为一种现作样式,鲁迅的杂文与《故事新编》、周作人的散文与“文抄公体”是对文学传统的翻转回应.美学风格上,杂文的审美性在于一种内在的紧张感带来的特殊阅读快感,这与多种文体与风格在文章内部的杂糅状态,及其在形式层面上的角力不无关系.由此, “杂文”作为一种“文体”,同时也昭示着一种与“纯文学”相对立的“杂文学”观念的生成:鲁迅的杂文,敬泽老师的《咏而归》,都为我们呈现了公开性的发言、私人性的寄寓、策略性的表达或游戏性的文字如何在一个以“文章”为单位的有机体内部,相互碰撞并最终化合的过程.在一个更广阔的“杂文学”的视野中,丰富的可能性被激发出来.

苏宁:是的,我觉得文学有很多可能,对于一个作品的文体判定不可急切.文体的成熟与被认识都是滞后于作品发生的,现在的文体分类也是有历史和文学的局限.为文体局限了的人,看不到《咏而归》的笔风与思想的恣意,无论如何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庄晓莉:历史有缝隙才有更多的可能,《咏而归》这种散文式的写法,正因为有缝隙,美才能从中溢出,让我在阅读中有了无数的想象.虽然我们无法准确把这本书界定一个文类,但这种散的笔法,这种杂想,有一种难以抑制的画面感.这种杂抹去了空间,历史更多的留下的是一种互动性的思想交流.这种画面感,不仅是历史事件的重演,而是能想象作者与古人喝酒对话的画面;我还看到了我自己,就有一种我是谁、我在哪儿的焦虑;而作者,也能够想到读者夜捧这本书,挠破了头,疯狂地思考着书中所激发的问题的画面.《咏而归》价值之所在也是中华文化恢复自信、中国作家恢复自信的标志性的开始.中国作家终于将目光投向自己文化的根源.

贺同越:读书时,我也总想到鲁迅的《故事新编》,两部书都将现代人、事与语言穿插进古代情节之中,古今杂糅,形成一种特别的光辉.敬泽老师将那些在历史上高高在上的人物请下神坛,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都变成了得吃饭穿衣的普通人.君子终日乾乾,但如何补充睡眠?屈原由于仕途不顺,爱发牢骚.此外,李敬泽承认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揭示出隐秘的思想.和《故事新编》不同的是,这本书虽然也有讥讽、嘲笑,但总体的氛围是宽容的,作者不是为了消解崇高,而是为了回归某种真实,因为现实本来如此.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对古人的不那么尊重,是用现代的幽默的语言来描述环境, “该先生东奔西走,见过了一连串儿君王”“颜回择了一根菜,又择了一根菜,放下第三根菜,摇摇晃晃进了屋”,而人物反而显得可亲、可贵、值得尊重.

另外,我发现,书中隐合作者形象经常出现,这位“隐合作者”是不吝惜表现出自己的弱点的,这让我这个不完美的读者产生共鸣. “隐合作者”像是一个可以穿越时空的人,和古人聊天,却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作者的有意引导:“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不可问,后人也不问,总之,相对于当地土著,周人既有先进生产力也有文仳,杆子、笔杆子都在手里,所以,我们现在听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谦让之美德的故事.”他就这么悄悄掀开了历史的中隐藏的地方,叙述中让读者联想到今天的非洲.比如,在我们享受着一个美好故事时,他偏要质疑.《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本来有个完美的大结局,但是隐合作者跳出来了,他向沉浸在温情脉脉的故事中的读者泼了一盆冷水“舜是如何逃出来的?”至此反转了之前的故事,说出了善之艰难.虽然是以谜语始,谜语终,但总能体会到隐合作者的情绪变化.比如他另辟蹊径,将难以总结的三人之勇,概括为独自承担责任与后果.比如他时时刻刻进入剧情,评论事件,也反观自身,将古今连接.

丛治辰: “隐合作者”这个说法,似乎谈小说的时候用得比较多——小说叙事学总是喜欢分析叙事者有几个层次.相比之下,谈散文的隐合作者,往往谈的就是写散文的那个人——对《咏而归》来说就是李敬泽本人.这种谈法往往会导致评论的对象不知不觉就被替换掉了:本来我们谈的是散文,谈的是某种艺术作品,最后却成了谈写散文的人,和艺术的关系远了.——当然要知人论世,当然散文写作者自身精神系统的独特性确实也往往决定了散文的独特性,但毕竟人和文不能完全等同.谈散文谈来谈去,变成了谈散文家,终究是有问题,是评论者捉襟见肘的表现.这其实暴露了我们在散文评论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和小说评论、诗歌评论不同,如何讨论散文,我们还没有一套方法.所以路杨只能从散文史的角度去谈,唯此才能谈得学理化一些,但是尽管显得学理化了,还是和文本不那么亲近.我期待,我们今天的讨论能不能更贴近一些,譬如深入到文本的内部,把它的语言,它的章法,它在文学层面的好处谈得更透一些?

贺同越:读的时候可能觉得比较像散文,但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形象并不是全部的作者.

李敬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这两年在《十月》写《会饮记》,全是用的“他”,没有“我”.因为我有时觉得,散文里放一个“我”,文本内外的两个“我”夹缠不清,散文就成了“照镜子”,散文是揽镜自照吗?它如果是对自我的建构,那么这个建构过程是怎样的?所以我索性把“我”他者化.现在散文的评论很不发达,有人说,散文有什么可评论的,作者想说的自己全说了,所见即所得.中国有很深厚的诗文评传统,这本是我们批评传统的主脉.新文学建构了现代散文,但到现在现代意义上的散文理论或者文章学也没有发展起来,诗学很发达,因为诗学有一个西方话语的参照,有很多理论资源,相比之下,文章之学最难.我们现在的散文理论依然是知人论世之类的老话,完全没有把一个现代主体的复杂性考虑在内.所以,我总是说,小说也好、诗也好,在理论上都完成了现代转型,而散文除了鲁迅后无来者的探索之外,理论上的转型,乃至转型的冲动甚至还没有开始.

丛治辰:我也曾经关注过专门研究散文的课程,但是听了之后还是没有解决我的问题.老师们讲授散文的时候,往往也是谈散文史,谈散文家,当然也会非常激动或者陶醉地复述、讨论某些精彩的片段.但这种复述,当然还是没有将散文之美学理化.这不能帮我理解什么是散文,什么是好散文,什么是散文的好.就像大家基本上也是以感性的方式谈论敬泽老师的文章,用~种比他的才气更为逊色的感性方式来谈论他的写作.这有何必要?陈晓明老师说李敬泽有文章之法,有格局,那么他的格局到底是啥?这个美在哪儿?这个美在文学史的追溯里恐怕是谈不出来的,可能得在文本细微的地方去找.李敬泽的写作实际上是为散文立法,这是很难的.而我希望今天的讨论,也能够在“如何对散文进行评论”方面,重新立法.

李蔚超:美从来都不好把握.美就像是鱼,你抓紧了,就掐死了,抓松了,握手已违了.中国古代有很多今天所谓“散文理论”,那些爱谈文章之法,它讲具体,开头、结尾怎么写,中间怎么过渡,完全是技术层面,不是理论性的.如果今天我们能用现*论讨论文章、散文,讨论美而不把美讨论死了,《咏而归》就成功了,我们就成功了.要知道,现在很多人还在讨论散文能不能虚构这样的问题.《咏而归》里有金句,谁说散文不能虚构,难道他没有读过《庄子》吗?散文新法,虚席以待久矣. 理想读者,在哪里? 陈国和:李敬泽说,也许杜甫是李白同时代的理想读者.那么《咏而归》的理想读者是谁呢?我认为主要是“经验性知识大众”.和精英型知识大众主要依靠自身所受的专业训练获取理性知识不同,经验性知识大众看待世界的模式往往是通过经验的交换而实现.通过让他人引导来完成.他们总是经过意义的交互式来确定自己的生活标准,生成自己的思想.在中国,那些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1997年高考扩招以后形成数量庞大的“知识大众”构造了当下中国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李敬泽的《咏而归》,恰好可以优雅而亲切地降落到他们的现实焦虑之上.

马琳:我最喜欢《鸟叫一两声》,说的是诗经名篇《关雎》.敬泽老师说,那一夜编辑也睡了,记者也睡了,文学批评家也睡了,就是这个男子睡不着,于是就写了这么一首诗.这种态度是非常能够说到我的心里去,《咏而归》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小而丰富的切口,敬泽老师对细节与情境的把握非常能打动人心.就我的个人经验来说,我是一个95后,我是学创意写作的,我来读这本书的感觉是好看,而且有趣,轻巧,这种轻巧是举重若轻的轻,像刚刚大家探讨过的“文学之轻”,这种智慧需要沉淀和积累,也是我们90后一代最需要的.我看这本书的体验是非常畅快的,像是和一个智慧的长者谈话,仿佛在读书的过程中,某种智慧就能倾注在我身上.《咏而归》是敬泽老师个人化的历史,相比于历史知识和文体写作,我更看重李老师个人化的体验.《咏而归》其中的哲理和机锋是需要阅历和知识的积累的,而每一章的题目也都暗含机锋,比如《马夫、车夫和高跟鞋的隐喻》《风之著作权》,题目与文本就构成一种张力,这对于我们写作者而言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欧阳炽玉:作为一个90后读者,我想到这本书非常适合在同龄人中推广,帮助我们认识历史.从“汉服热”和“古风”歌曲热可以看出,我们这代人,对中国古典文化是非常向往的.可是,却因为认识的不足、错误而做出了不合时宜的事情.比如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而宣扬复兴祭祀文化.一不小心,年轻人可能会迷失在五千年历史当中,无法辨认糟粕与优秀传统.而这本书,告诉我们该怎样正确地认识中国文化.这本书可以被我们这代人接受.我们生长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从信息的贫瘠到信息大爆炸,从物资较为匮乏交成物质富裕,时代的变幻莫测和童年松散少年时期却倍加压抑的教育,让我们比较叛逆,知识结构也相对较为单一.这本书的内容很新鲜,故事性很强,让人很容易接受.其次,它的颠覆性视角,很受叛逆的人欢迎.我认为这本书能给我的同龄人带来的,是正确的引导和亲切向导.

我还做了一个小试验.我将这本书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篇目分别推荐给电气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新闻专业的几位本科生同学.他们给我的反馈是,很喜欢,觉得非常新鲜. 读法,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樊迎春:我想先谈这本书的两种读法.这本书是作者写作和人生态度的体现,是闲适淡定的“我注六经”.至少在白居易时期, “闲适”已作为文学风格被提及,白居易认为,中国古代文人大致的两种创作倾向, “讽谕”和“闲适”,“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是大多数中国古代文人的选择, “闲适”一派显得难能可贵,当然,期间亦不乏以“闲适”沽名钓誉者.《咏而归》恰是闲适遗风, “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他如是说.所以,《咏而归》是有深厚古典文人修养的当代作家的闲适笔记.但闲适之外,《咏而归》至少还有另一重要性,它的“当代性”.陈晓明老师说, “当代性包含了主客体的互动关系,说到底是主体对置身于其中的时代建立起的一种叙事关系”.李敬泽看似闲适的笔调触及诸多历史与当下的叙事关系,插科打诨或诙谐幽默中都是发人深省的社会、人生道理,这是它别具一格的“当代性”.

第二,我想到文学的初始态度,或日原初状态.写作,我们能否抵挡住“意义的诱惑”?能否回到文学之为文学的起点?我觉得,《咏而归》是一次“返璞归真”,真理就是真理,文学就是文学.我最喜欢《咏而归》里《风之著作权》,李敬泽表现的旷达谦卑的态度让人尊敬;还有《活在春秋之食指大动》一篇,李敬泽对于原始生命力的真实自然的推崇,还有点接近莫言对“种的退化”的焦虑之感:黄河边的老农民的一声歌声让他觉得天地安静,李敬泽向原始和至真做出批判性回归.还有他对白鱼、对酒的个人感受,都使读者领略着摆脱桎梏、随风赋形的文人胸怀.

我喜欢《咏而归》对历史与现实微妙的关怀,我更欣赏作者自由真诚的创作状态,这也许是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但我更认为这是一种难得的文学的婴儿状态,文学最的起点.

李敬泽:迎春说的给我一些启发.你提到孔子说到“三十而立”的那段话,我想孔子隐含的意思是自我是一个时间过程,在线性时间里慢慢完成.这里面其实还有另一面,古人不讲脑袋,讲心,心其实是空间概念,与心相连的词如心房、心室、心地、心扉,全都是空间概念.作为一个现代自我,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宅子,有大有小,里面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储藏室,还有小黑屋.这部作品“我”是在书房里写的,那部作品是半躺在床上写的,状态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就涉及现代意义上的散文的本质.古人讲“文章之道”, “道”是超越性的东西,所有的人、所有的文都向着这个超越性而去.当你想着这个超越性的东西时,你自然就倾向于把自己理解为、表现为完整的、自洽的状态.但我们建构现代散文时, “道”没有了,只剩下“我”,荷戟独彷徨,只有鲁迅敢于不自洽、敢于面对破碎,剖心噬尾.

我给《十月》写“会饮记“,写得比较任性, “我”或者“他”是犹疑的、不能自洽的,“我”被他者化或者空间化.在这个时代,人的存在状态是错杂的、折叠缠绕的,在每个时刻“我”都在不同的时空里交错.《会饮记》有一点实验性,将来出书的时候,可能卖不了多少,但我喜欢那种面对和表达那种“不确定”.陈晓明老师一直在教我们找“缝隙”,不光是批评家看文本中的缝隙,写作者面对生活、面对自我的时候也是在找缝隙.散文的问题在于没有缝隙.

李齐:《咏而归》是一本“小书”,又是一部“大书”,它旁征博引,纵论古今,所涉内容包罗万象.读《咏而归》时有一种穿越感.开篇往往以要闻逸事或八卦引入,接下来笔锋一转,带我们走入现代喧嚣浮躁的生活,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叹古今,发警示,讽秽浊,颂风雅.他将“古人之精神”与“现代人的精神”打通,找寻到我们的文化母体,回归到我们的精神驻地.在短小精悍的文本中暗含着一种“辨别”的意识.有关“自由”的辨别,在《独不可以舍我乎》中王子“搜”不愿做王,奔向山洞,可谓是追求自由的时代先锋;有关“快乐”的询问,《显得你的药不灵了——笑林广记》借一个以身验药的故事来讲快乐,残酷而讥诮;有关“道德”的辨析,《说八》说的不是八卦和八达岭,说的是八股,高考制度. “时习之不”可谓是不考智商全靠机智,八股文的演变,正如作者文中所说“相比于后来的某些‘进步’,它倒是更合于考试的本义.”这种“辨别”的意识为我们提供了自我思考、自我批判的良方.最后,我认为应当以“涵泳”的方法阅读此书,沉浸其中,反复玩味、思索,在不断沉吟中寻求作者的志意.

丛治辰:刚才好几位同学都谈到,从《咏而归》学习怎么读书,读经典.但是我觉得,也可以从敬泽老师这本书学习怎么写作.这本书里的文章,显然写于不同的状态,为了不同的目的.其中不少篇目是专栏文章,我估计前三辑里的大部分都是为专栏而写的.专栏是很熬人的,到了点儿就必须交,因此我们读这些文章,甚至也读得出来,哪些文章写的时候敬泽老师时间比较充裕,写得比较从容,写的内容也比较合自己的心意,因此写嗨了;而哪些文章显然写得比较仓促,是在报纸杂志下印场之前,拼命赶出来的.但是尽管有疾有徐,这些文章里没有一篇是潦草苟且的,没有一篇没有巧思——如何仓促间写出好文章,这就值得琢磨.这些文章里,还有一些不是专栏,不是计划性的,而是偶然发生的,对于很多作者来说,根本就是权宜性的写作.比如这些文章里明显有抹不开面子给朋友写的广告,但是写得足可以名传千古,等到千古之下,那家店早不在了,这文章还在.也有采风散文.采风散文是很难写的,主要是难写好,所以大家都鄙薄.可是大家读读敬泽老师那篇采风散文,一唱三叹,几度转折,层层深入,而不离原旨.既有文学性,当地读了肯定也满意,这叫艺术.世界上哪有完全自由的写作,都是某种程度的戴镣铐舞蹈,但是命题作文也可以写得摇曳多姿.读这本书能学到这一点,或许是更大的收获.

陈晓明:对.大家可能觉得作为采风这类的写作很困难.其实不是.我至少可以举出三篇例子,李老师这篇是其中一篇,还有格非的《青黄》,也是一篇采风之作,再就是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他到秦皇岛参观一个玻璃工厂.他谠很多人都去了,要写诗,要交稿子,他一写,就写出来一篇名篇.

李敬泽:冯唐说,中年人不要教训年轻人,我已经努力做了,但有时还是忍不住,比如就经常跟年轻的同事讲,哪怕让你写个总结,你也要倾尽手笔,不轻忽不懈怠.别忘了你是以文字为生的,你随随便便,觉得这个不重要,可以不认真,结果你就认真不起来了.我也写应酬文字,比如推脱不掉给人写序,写的时候也很痛苦,怎么办呢?只好翻翻唐宋八大家的集子激励自己,那里边好多序,所序的东西早已灰飞烟灭,但序还在.好吧,我希望这话发表出去,没人再请我写序(笑). 章法,接通古今,成一家之言 黄涛:《咏而归》分四个部分: “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第一部分中,敬泽老师与圣人们对话,探寻传统精神.孟子几篇读来颇有趣味,看似被戴上了“理想主义者”的帽子,孟子他老人家“自信”“爱耍赖”,全凭一套“避小化大”的话术的一面被揭露出来. “孟子性善论错了么?”“这样的传统错了么?”——这倒不是作者想要探讨的问题,当他对古人丢掉了那份老套而沉重的膜拜,他要完成的是对古代的“穿越”、对传统的“亲近”.显然,在这场漫游里,作者是有备而来,他一定身穿着“现代的参照系”这件外衣,而他所看到的“现代中国社会的某些世俗冲突矛盾”正是那促进交流、使人反思的酒.也正在借着酒劲儿,在这样一种肆意而洒脱的姿态之下,作者完成了他作为现代主体唤回“传统”的动作.第三部分,我们又发现了作者传统观的一个世俗面向.敬泽老师爱读《酉阳杂俎》《梦华录》《笑林广记》……中华传统中属于“凡夫俗子”的、精神之下的“肉”的那部分似乎依『日与现代相通.作者显然发现了这一点.但这二者之间是否构成冲突、存有矛盾之处呢?把集子构建好的四部分结构给拆散,去正视文本中那个边界分明但整体混沌的“传统”整体,是我们值得接下展开思考的问题.

意义同样藏在《咏而归》的第二部分——作者看待历史的方式.重读《左传》《史记》,敬泽老师找到了历史的交点,在偶然事件的意义上去唤回历史,诸如“庄公之死”“泓水之战”等等.法国《屠猫记》的作者达恩顿就曾指出,“看不懂一句格言、一个笑话、一个仪式,或一首诗时,我们知道其中必有通幽的曲径.”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发现某个时代的这个现象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为什么《格林童话》写小红帽的故事,大灰狼要把血做成酒、肉做成肉,然后给小红帽吃呢?——这是在德国,而故事流传到法国,为什么就把阴森的这部分给去掉了呢?我们现在不理解了.与之类似,包括作者在内的现代人对春秋时代那些“主公们”的荒诞命运也不能理解了.对于历史这些不易理解的地方,很多人会轻易地跳过,但这样的文本,正是我们借以进入当时历史、心灵史的一个契机.作者在《咏而归》里显然抓住了这样的契机,他在这些文本最隐晦之处挑三拣四,或许能够揭开闻所未闻的意义系统,进入到古人的心灵.可能因为文体的限制,作者最终阐发地不多,他看到的是“春秋时代的人也意思,精神上、身体上都非常强健,脾气很大,爱憎分明,性如烈火”,但这启示我们并指引我们深入去做的,是要更加细腻地去分析,去触及当时民众的心灵,不是去一味遵倨思想史的高速公路,而是去探入文化地图尚未标示的各个领域.

第四部分,作者开始谈自己,回到了现代主体的闲情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理解这一部分便是“咏而归”的归处.作者以漫游的方式,亲近历史、唤回传统、复又回到其本身,这样一个“咏而归”的动作,必有回响.

丛治辰:黄涛的发言好,从内部谈,谈到章法的层面了.黄涛谈到了这本书的四个部分,从这四个部分的彼此对话去讨论问题,这实际上是将这本书看作整个一篇大文章了.我特别赞同这一点,在我看来,我们谈敬泽老师文章的章法问题,至少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单篇文章内部的章法,一个就是文章的编排组织之法.《咏而归》的排次不是没有讲究的.大家知道,《咏而归》里的很多文章,2010年曾经以“小春秋”为名出版过.但是《小春秋》和《咏而归》相比较,很多不同耐人寻味.譬如有些文章撤掉了,而有些文章增补进来,为什么?大家可以去对照思考.我这里单说共同选录的文章的排序问题.《小春秋》的第一篇是《鸟叫一两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专栏的第一篇就是这个,或者是因为这篇文章恰恰写的是《诗经》的第一首诗.不过仅就这篇文章和题目本身,放在第一篇就很有意思:鸟叫作为开端,这是很有象征意味的,很右声有色的开头,作为文章的开篇也是有趣的;而这篇文章说什么呢?说的是不同意把《关雎》理解为后妃之德,不同意用道德、政治、*曲解文学,不同意为了经典化而抹杀一般人的情感价值与生活趣味——这不正是敬泽老师解读经、史的基本态度?所以放在开篇的这鸟叫声,是2010年的李敬泽意气风发对经典的宣言.但是这次重新编排,《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被提到了篇首,以此开篇,那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尽管文章还是那些文章,甚至次序也没有太大调整,但是这一开篇文章的调换,直接笼罩了我们对此后文章的理解,实际上造成了质的变动.而在这变换里,我们看到敬泽老师思考这些经典的视野和立足点都发生了变化,更去掉了一些激昂,却多了一些沉静和担当.这当然和他年龄、阅历与社会责任的变化都不无关系.而全书的四辑,牵强地说,正是暗合“经史子集”;每一辑的开篇和末篇都多多少少有总领和总结的意味;全书的终结是《退思白鱼》,那有一种沉静、回味,也有谦逊,有其实不那么谦逊的知识分子担当感,和全书的开篇又隐隐构成呼应.

我以为敬泽老师文章的好,恰要从这种细微处体会,不是提炼几个关键词,做一些宏大的论述甚或是抒情就够了的,那是买椟还珠.包括单篇文章的章法,那更是颇多值得关注和学习的地方.敬泽老师的文章,在我看来,是有正,有奇,有乱,有应.《孔门弟子做好事》,极正,典范的议论文,层层递进,主脉不乱;而下一篇《君子之睡眠问题》就可以算是奇的一种,跳跃,折返,断裂.但奇不至于散碎,正不至于呆板,靠的就是“乱”和“应”了.我所谓“乱”,是看似无关的插入,但恰恰是这些看似无关的闲笔,构成趣味; “乱”又是乐章的收束与,是抒情之洋洋大者.但不管多么花团锦簇,敬泽老师的文章都不显得真“乱”,那是因为总是有“应”,一招发出去,后面总会接住招.你以为是敬泽老师的闲笔,但是敬泽老师不会忘记这笔的,他早晚会圆回去.古代小说讲究千里伏脉,大概也就是这样吧.

陈国和:这种书写策略,我想称之为互文性书写.《咏而归》中承担元文本功能的是各种传统人文经典.所谓元文本就是指生产新文本背后的文本.元文本提供典故、词语甚至意象进入到薪的文本,构成新的、流行的意义,并与当下发生关联,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 “咏而归”的艺术效果.这种互文性将古代的文化资源给予点化,与当下的生活联系,历史沧桑,文化氤氲,妙趣横生,意义深远.

路杨:《咏而归》处理历史的方法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词:时刻,情境,人.开篇就是“时刻”,《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象忧亦忧,象喜亦喜》中,敬泽老师发现了“舜往于田,号泣于天”的动人情境;很多篇什都带有某种“反转”的视角,意味着从千百年的理解和阐释的层累之下,识破思维的积习和理解的窠臼,并从中翻转出原初情境下的“人”.

还原这些往往被史家或道德家视而不见的时刻与情境,既是擦拭历史、话语、观念附着于原典上的尘埃,又是在拷问在道德抉择的微观情境中人性的表现.一种鲜活的历史感由此被打捞出来,它不属于故纸堆或史料癖,而属于历史中的“人”.这将一切历史都作为当代史,作为“这一刻”.通过辨认、发现、想象那些曾被遗忘的时刻或情境,《咏而归》重新讨论了儒家、礼教或传统价值中的很多核心元素,并将其还原到古人政治或道德实践的日常情境中去.可见作家关心的正是中国人的*生活、道德生活、政治生活,并从中体察人性的幽微之处.要为《咏丽归》做一个定位,我愿用鲁迅定义自己的方式:“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不仅是书话、读书札记或文人小品,这仍是具有道德承担的批评性写作.

丁怡萌:我不知道敬泽老师在写作过程中是否意识到了有两个向度的思维方式:一是正对着经典,他发现、指出我们没有留意到的地方,不断提醒我们, “你看到了吗?我帮你指出来,这里真的令人感动!”比如孔子困于陈蔡,正是人在最失败、最穷困、最软弱时,也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如孔门弟子做的好事,如果高得是凡人所不能及的,不顾大众利己的本性,反而有害……作者特别指出这样闪着光的小段落小对话,把它愈加放大、彰显,是顺着经典的思路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是背对着历史与经典的逆向思维,比如康钱考证刘歆造伪经,而作者偏要表达对那些沉默的伪经制造者们最深的敬意,称颂他们的绝望和不灭的信念;又如项羽一把火才成就英雄,作者偏说那场壮丽的大火从来就没有过,阿房宫从未建成的失望等.经典就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读,作者的态度在这本书中,时而赞同它,时而反对它,时而剑拔弩张,时而互补,时而相融.无论是面对或背对着历史和经典又都是对它的思辨和思考,这样的个人情感与个人见解必然包含对历史的误读,但这种“误读”却获得了新的生命和新的意义.

石佳:《中庸》中有一句“致广大而尽精微”,《咏而归》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展现历史的恢宏与广博,而是以举重若轻之态抓取历史中精微的一瞬.因此,我更愿将此书看作一部“精微”之书.微历史、微哲学、微讽刺,是我读第二遍时的直观感受.在很多大是大非的价值判断前,作者总是不疾不徐,不急于表态,他不愿意也陷入孟子式的圈套,我们才能看到很多惯常以为天经地义的另外一面,那一面或许写着懒惰、私欲甚至丑陋,他们长期存在于我们人性中某个压抑的角落,从未见天日.因此在这本书中,真理甚至目的仿佛都缺席了, “它不指向真理,它指向人的软肋”,我们看到了“善之艰难”,看到了理想背盾的真实和本性,我们看到了软弱看到了“不可”.而这可能也是文学与众不同无可替代的意义.赫尔曼-布洛赫曾说: “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

这是小说存在的理由,同样也成为了小说的困境的源头.全世界的小说正面临着外部冲击和内部枯竭的双重危机.《咏而归》是对枯竭的回应和思考,是对于无话可说的回答,也是对于枯竭所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枯竭是小说的困境,但也是小说自我更新与发展的源头.面对“存在的遗忘”,昆德拉选择了“塞万提斯的遗产”,而敬泽老师在新古典写作中寻找到了“子部的复活”.逆流而上的道路,是文学的另一种可能.这样的进程似乎不再那么一往无前,势不可当,无疑隐含着对未来的怀疑,对线性进步的光明进程的怀疑.敬泽老师强调,面对枯竭我们要有虚构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而我想把它称之为一种游戏的能力.《咏而归》并不完全采取颠覆常理的纯游戏形式,而是站稳了一种字里行间蕴藉着的游戏态度,那种松弛与温和,仿佛在为每个身负现代性枷锁的都市人做的松绑,也是在祈愿,我们还能够拥有“把拳头收起来,对着真理嬉皮笑脸胡搅蛮缠”的无知与无畏.

李强:在我看来,《咏而归》一些让人遗憾之处,可能与专槎写作的形式有关.《咏而归》里的多数文章最初都是为《南方周末》的《经典中国》专栏和《散文》的《经典重读》专栏写的,时间集中在2005-2006年间.十年前发在《南方周末》这样的报纸上,需要直接与当下对话,这种对话往往通过直白的古今对比来完成.例如“这个时代,怎么会懂伍子胥”. “总体来说,我觉得那个时代是有趣的……到后来,我们渐渐相信刻苦,相信读书和考试,相信循规蹈矩、老奸巨猾地向上爬……”这种直抒胸臆的对比当然不是简单地“厚古薄今”或“借古讽今”,而是一种有着媒体语境自觉的表达,至少在专栏中是极其有效的.但我以为,在纸质书上细细品读的时候,这样的对比还是有蛇足之嫌.李老师妙笔生花,写的故事已足够激活一个世界,懂的人自然而然可以与当下发生联系.而不懂的人,即便花心思去解释,对照古今去凸显什么,好像也会很困难,还容易让读者“出境”.

但我又觉得,这些明确的现实指向,似乎是李老师的一个小抱负.像他在《跋》中所写的,编这本《咏而归》是想“接通此时之人的心与眼”这种“接通”,说起来似乎不难,实际上不太好把握.李老师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探索,他还顺便告诉了我们接通经典的理想方法. “《诗经》是好的,但要看出《诗经》的好,必得把秦汉之后的诠释一概抛开,直截了当地读诗”.每个时代的人读经典,可能都要从某些经典的规范解释中“跑偏”,在朴素的人的位置去理解它们.在经典面前,个人的经验与洞察力是因为差异性才具有意义的.能洞穿世事,从经典的字里行间中读出惊涛骇浪或者飘逸风流,又能阐发幽微,并将其表达出来,传诸后世.这种“现实感”与“历史感”,是李老师的独特智慧与能力.

李敬泽:这里确实有一个教训,就是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们会忍不住把现在流行的词、流行的“梗”放进去.当时这样觉得很好,但是,过了三年五年,比如这次在整理《咏而归》的时候,当时流行的词语都成了触目的“糟点”,都是删去为好.所以写文章,还是别赶时髦.另一方面,这书里很多文章,当时发表的时候,确实是有点“愤青”气的,气躁辞浮.现在看,也不太好.传统和古人自右其价值,不是让我们用来发牢骚的.我现在正在写《春秋传》,已经发表了一部分,我不希望别人看了之后说我“借古讽今”,这是在知识、历史和美学意义上的自我要求,你光顾着“借”和“讽”了,古史和古人的真相就看不清了.我希望让历史的美、历史的浩大、历史的丰富性呈现出来,而不是拿历史做话头来表达什么.

陈晓明:好的,刚才大家讲得很好,都有见解,有体会,大家下了功夫.我最后来谈点感受.拿起《咏而归》,每读一篇,都有思想的灵光贯穿我的肉身,是那种能让你一边读一边身上、心里被某种力通过的感觉.简要地说,我有四点体会.其一是有性情、有精神.有性情,就是有作者的体温感、心态和心性,类似派的“性灵”说.《咏而归》开篇就是有精神——“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暗示这本书的书写场面对应的是历史的场面,是召回历史的警示;而《咏而归》召回的,不是历史的碎片,是历史的精神,活生生的精神.基于此,我感到李敬泽的“文字”是有性情的,它展现一种精神之光.因此,《咏而归》的“归”,不只是精神“归家”,而是“他”和历史一起归来,不是简单的以古讽今,而以饱满、完整、复杂、多样的形式呈现历史和历史精神.其二是通典籍,有学问.这本书里涉殁的经典,吉光片羽,凤毛麟角,却出自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华历史上的伟人都是手不释卷的,大作家更是如此.其三是有奇思,有妙想.李敬泽捕捉的每一历史的点都是非常神奇的、逸出寻常的——他不在常理上,而在出奇的意义上,把历史中的“一点”和常理重新联系起来.选材的奇思和作家的奇才结合在一起,这才具有文学性.菲茨杰拉德曾说: “如果不是让你撕心裂肺的东西,你写它干什么?”所以,敬泽在讲故事时,他抓住的那些点让我们看到生活在这里突然撕裂开来,在这里崩塌,历史由此敞开了一个裂口,让我们去思考.他带回来的历史,是向我们发问的历史瞬间,他带回来的历史,让我们感到一种不可承受之轻与之重——我们怎么担负起历史?其四是有文字,有韵味.我一直在思考文字究竟是什么东西.1967年,德里达写下《论文字学》,他讲会活动的、延异的、会隐匿的文字,而不是固定住的符号.德里达这本书对我影响非常之大.文字会以一种痕迹存在,这意味着它带出其他的文字,和它在一起,然后文字又逃避了,失踪了.因而,读《青鸟故事集》也好,《咏而归》也好,你会感觉是文字自己在写,虽然有性情和精神的叙事主人公同时在场,这二者仿佛是一种矛盾,恰恰是矛盾展示了李敬泽写作的丰富性和内在活力.它有主体在场,但文字又把主体及其自身给予了文字,文字把精神和性情又还给了文字,文字在写自己,这一点才是李敬泽笔法的厉害.所以《咏而归》归来的不仅是历史,不仅是精神,归来的也是一种文字.我说的“文字”只可意会,很难用现代的概念表述,它以一种幽灵的方式在游动,写历史的文字总是幽灵式的游动.我们做文学的人,读历史读文字,我们也是这样一种与文字同在——可能达此境地,才是好文字,好文章.

上文结束语,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写作李敬泽和意旨和接通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体本科毕业论文文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寻找不一样的课眼和文心《如梦令》实录点评 ■浙江省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何必钻(特级教师)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属于小令,但“小令不小”,短短33个字,看起来写的是一种景,其实是在写游玩途中发生的有趣的、现在回想起来还兴味.

2、 水到渠成看道力 崖枯木落见天心记同门李群辉兄 1984 年出生,湖南慈利人,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书法)博士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协会理事 2014 年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年展 · 百名大学生提名展(获奖).

3、 《中国新说唱》艾热: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 从60秒air的硬核说唱,到以“摘下星星给你”刷屏的星球坠落, 从中国新说唱走出的一位极致走心的rapper就这样走进了大众视野——他就是来自新疆喀什的.

4、 中西文化视野中的身体哲学思想以惠特曼《自己之歌》和王阳明心学思想为例 郭利云 信阳学院摘 要意识哲学一直是西方文学与西方哲学的思想主流 与这种灵肉二元思维范式不同,身体哲学欲打破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建立从身体出发、强调灵肉一体的新的理论观念 本文通过对惠特曼诗歌及王阳明.

5、 育心润根《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当炽热的国学之风吹开历史的画卷,蓦然回首,身后这片齐鲁沃土,早已留下了古人丰厚的足迹,散发着浓浓的墨香   孔子、孟子……一位位国学名士都是从这儿走向辉煌 “我.

6、 毕淑敏暖心新书《破冰北极点》素材妙用 作文君王蒙曾评价毕淑敏是“文学的白衣天使”,他说“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 她太正常、太良善,甚至太听话了 ”于是,作文君一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