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茶树生长中的污染科技论文 杜威教育即生长论文 学位论文细胞生长曲线 发育生物学课程论文 生长发育论文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生长发育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和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对玉米产量与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生长发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3

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对玉米产量与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该文是生长发育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和玉米产量和生长发育和土壤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摘 要:利用长春锦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植物源土壤调理剂,以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浓度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最适合玉米生长发育的植物源土壤调理剂浓度.结果表明:施用植物源土壤调理剂能够改善玉米的生育性状并提高产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施用植物源土壤调理剂3000g/ 亩浓度与对照及其他浓度处理下穗粒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等于0.001),而株高接近显著水平(P等于0.053),小区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等于0.002),且亩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P等于0.001).

关键词: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土壤;玉米;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4.029

土壤不仅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很重要作用,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的土地资源不仅相对贫乏,并且还存在相当大的比例由人为因素或者成土因素,而影响了作物生长的土壤,造成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指人类对土壤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主要包括土壤侵蚀、质地不良、土壤物理结构差、盐碱化、酸化、毒性物质污染、肥力不足或营养元素不均等.根据不同土壤问题,选择合理的土壤改良对策,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土壤调理剂来源于农业生产,源自广大农民的发明创造.

1 植物源调理剂使用的背景及意义

吉林省玉米生产在农作物种植面积中占绝大部分比例.因为广大农民多年来大量使用化肥而减少了有机肥的使用,影响了对土壤的改良和恢复,土壤的理化性质也有下降的趋势,玉米的生育性状也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近年来,土壤调理剂在我国的应用,无论从种类或数量上均呈现增加趋势,企业是研究和推广土壤调理剂的主体,所以相对活跃,并且国外有一些应用比较成熟的产品也打开了国内市场.

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可减少化肥对土壤污染,净化环境.利用土壤中的有机养分,避免土壤富营养化,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及增产率,同时也是为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对玉米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东北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时间:2016 年4 月20 日~9 月30 日.

试验地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场玉米田.

2.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地形为平地;土壤质地为壤土;土壤类型为棕壤土,前茬作物为玉米,产量:580kg,前茬作物玉米的施肥量N、P2O5、K2O 分别为:13.5kg/ 亩、3.8kg/ 亩、6.2kg/ 亩.试验前土壤肥力情况,见表1.

2.3 供试肥料试验肥料名称

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剂型为水溶剂.其他肥料名称:洋丰复合肥(N-P2O5-K2O:15-15-15);尿素(N 46%);磷酸二铵(N18%,P2O5 46%);氯化钾(K2O 60%).

2.4 供试作物

玉米品种:先玉335.

2.5 设计和方法

2.5.1 试验处理依据植物源土壤调理剂(长春锦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荐使用量(3000g/ 亩)试验设置3 个剂量梯度处理,对照为不施用土壤调理剂,各处理分别为:CK等于0;A:2000g/ 亩;B:3000g/ 亩;C:4000g/ 亩.

2.5.2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4 个处理,3 次重复,共12 个小区,小区面积30m2,试验地总面积480m2.

2.6 肥料施用方法及田间管理

4 月29 日旋耕,旋耕后,播种前处理A、处理B、处理C,每个小区施用5g 植物源土壤调理剂稀释200 倍水进行浸种.

所有小区(包括对照),播种前施洋丰复合肥(15-15-15)1.12kg、磷酸二铵0.22kg、氯化钾0.11kg、尿素0.68kg 做底肥.

处理A 每个小区施入土壤调理剂取药20g,稀释200 倍水喷灌土地.处理B 每个小区施入土壤调理剂取药30g,稀释200 倍水喷灌土地.处理C 每个小区施入土壤调理剂取药40g,稀释200 倍水喷灌土地.

待苗长至50~60cm,除了对照小区,每个小区取植物源土壤调理剂15g,稀释300 倍水进行苗叶喷施.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对玉米生育时期及生育性状的影响

由表2 可知,施用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导致玉米的生育时期中拔节期与成熟期提前1~3 天,而出苗期与抽雄期没有明显变化.施用3000g/ 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B)比施用2000g/ 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A)和施用4000g/ 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C)效果显著.从生育性状调查结果看(见表1 与图1),施用不同浓度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植株、穗粒数、百粒重等不同.与对照相比,施用2000g/ 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A),株高增高0.7cm,穗粒数多7 粒,百粒重多0.1g,亩产量增加36.3kg/ 亩.施用3000g/ 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B),株高增高3cm,穗粒数多29 个,百粒重多0.9g,亩产量增加54.3kg/ 亩.施用4000g/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C),株高增加1cm,穗粒数多17个,百粒重多0.6g,亩产量增加29kg/ 亩.说明施用植物源土壤调理剂能改善玉米生育性状,株高增加,增加穗粒数,增加百粒重,增加玉米产量,并且最适浓度为施用3000g/ 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B).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B 浓度土壤调理剂处理与对照及其他浓度处理下穗粒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等于0.001),而株高接近显著水平( 等于0.053),不同浓度土壤调理剂处理对百粒重没有显著影响( 等于0.523),不同浓度土壤调理剂处理对茎粗也有显著影响( 等于0.379).

3.2 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图2 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玉米产量存在着一定差异,施用2000g/ 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A) 比对照每小区增产0.5kg,处理B 施用3000g/ 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B)比对照每亩增产2.7kg,施用3000g/ 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C)比对照每小区增产1.3kg.施用2000g/ 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A) 比对照每亩增产36.3kg,增产率为6.4%.施用3000g/ 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B)比对照每亩增产54.3 kg,增产率为9.6%.施用4000g/ 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C)比对照每亩增产29kg,增产率为5.1%.以上结果分析说明:施用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对玉米增产作用明显,并且最适浓度为处理B 施用3000g/ 亩植物源土壤调理剂.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B 浓度土壤调理剂处理与对照及其他浓度处理下小区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等于0.002),而且亩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P等于0.001).

4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依据施用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后玉米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结果,施用植物源土壤调理剂不仅能够改善玉米的生育性状,而且还能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例如增加株高、茎粗、穗粒数、百粒重和提高玉米的结实率,从而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同时表明施用3000g/ 亩的植物源土壤调理剂(处理B)影响最大,为最适浓度.

该文点评,此文是一篇关于玉米产量和生长发育和土壤方面的生长发育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生长发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原州区旱地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摘要为了推动原州区旱作农业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工作,加速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在原州区彭堡镇河东村进行玉米种植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全膜覆膜的玉米植株的高度和穗位高均高于半膜覆盖和对照,说明全膜覆盖.

2、 不同时期刈割对新疆春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 摘要选用玉米品种KWS9384为试材,在新疆奇台县奇台总场高产玉米试验田进行试验,设置4月20日(B1)、4月27日(B2)和5月5日(B3)3个播种时期,分别于4、3、2展叶期剪去地上部分 留一片在.

3、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小麦产量的影响 摘要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需求量高,使得作物高产成为农业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 秸秆还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技术措施,在保护生态环境、培肥土壤及增效节本……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就分析秸秆还田对.

4、 优化施肥对玉米产量品质与效益的影响 所谓优化施肥,就是根据植物的营养特性、土壤特性以及作物生长时期所需要的肥料进行选择,并将所需的有机肥与无机肥进行结合,并对作物进行优化施肥,通过将肥料的优化,从而使肥料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本文主要对玉米.

5、 密度对玉米新品种皖玉708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刘兴舟1,张建1,王五洲2,陈瑞佶1,付华1,窦乐2,李猛1(1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安徽宿州234000;2宿州市农委,安徽宿州234000)摘要旨在揭示优质玉米新品种‘皖玉708&rsqu.

6、 有机肥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摘 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T1)、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2和T3)、生物有机肥基质与化肥配施(T4和T5)、空白对照(T6)……6个处理,研究商洛低山丘陵区生物有机肥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