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教育实践和杂志 经贸实践杂志 生活周刊杂志 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党的生活杂志社 生活和数学论文 生活实践论文 生物和生活实践论文 大学生化工厂实践论文 工程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教育理论和实践投稿须知5 社会实践论文怎么写

关于生活实践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和农村中小学职业和生活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生活实践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5

农村中小学职业和生活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该文是关于生活实践方面论文范文检索与课程体系和构建思考和实践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董春华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摘 要]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载体是课程,课程是教育实施的静态总和,它的创新与变革是教育理念改变的具体呈现.教师的课堂教学依托于课程,学生的学习成长依赖于课程.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升学化、趋城市化的办学目标制约了农村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从农村课程改革入手,探讨农村职业与生活实践课程体系的构成,对于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生活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3-0146-02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策略研究”(JG14CB01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董春华,鞍山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农村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本质特征是以学生为本,根植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坚持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多数中小学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以升学为教育唯一的追求目标,受此影响,占相当比例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仍持知识本位的课程观,新的课程理念尚未确立,培养学生的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尚未真正树立,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均以升学为目标,忽视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引导,也较少开设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在调查中显示,中小学课程目标的实现,只重知识传授和认知能力培养,比较忽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个性的发展,务实的择业观,乐农爱农建设家乡的价值观的形成.[1]为此,应转变教育观和课程观,树立全面科学的课程观,重视学生的亲身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构建适应新农村发展与建设的职业与生活实践课程体系.

一、农村学校职业与生活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理念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认为“行动处于观念的核心”,“认识本身就是一种行动”,“做事的能力可能是知识的最基本的意义”[2]164.同时,人的行动是基于思想观念、知识素养的,受两者的指引,是两者的运行过程、具体化过程.所以,可以说行动、实践本身就是知识,实践性的生活课程体系是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于人的成长.这种新课程理念,也意味着社会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行动即课程、实践即课程.应树立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经验课程与学生的主动成长

只有在学生亲身经验基础上的学科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儿童与课程仅仅是确定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决定一条直线那样,儿童现在的观点和学科中所包含的事实与真理决定着教学.从儿童的现在经验发展到被我们称为学科的有组织的真理体系所表征的经验,是一个持续改造的过程.”[3]120学生与学科的统一即心理的经验与逻辑的经验的统一.教师应该把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只有学生心理认同的经验与教材知识相融合,才真正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这样的课程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这是学生乐学、主动学的根源所在.当课程统一了儿童心理的经验与学科中所包含的逻辑的经验时,这种实践经验课程着眼于学生经验的发展,对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总结并简化总结出各种实践活动方式,如生意、农作、种植、养殖、林木培育、烹饪、缝纫、建筑、木工等.这种实践式、情境式学习方式中充满了各种各样学生从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将极大激发学生好奇求知探索的愿望,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的反省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将不断获得发展.这种实践生活课程沟通了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学生与自我的沟通和认识,他们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从心里和行动上运用知识,产生判断,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升华自身的道德情操,不断完善健全人格,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教学做合一是实践生活课程的指导思想

陶行知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将“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将学校全部课程之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并且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一文中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4]258.将教学做合一的原理进行系统的阐述.倡导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实践课程与实践环境是教学的载体.教学相长,在共同的实践学习中提高.

二、农村学校职业与生活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以职业为导向的生活实践课程需要政府的教育投入,但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影响中小学生活实践课程的顺利实施.所以地方政府应保证地方教育经费投入,保证经费到位,真正做到“农村教育政府办”.

(一)教师素质是实施生活实践课程的关键

教师在生活实践课程的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活实践课程的开展有赖于教师认同“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行为方式.而目前农村教师的人才培育观、课堂教学观、校本课程观还相对滞后,对课程改革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目标较为忽视,与课程改革中对职业教育的渗透功能漠然置之.这必然导致综合实践课程,与生活密切相关,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无法实施,这也是课程观念先进,课程开展不落实到位的重要原因.因而,加强实践课程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成为保证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鼓励教师,加速完善培养实践性职业性教师的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各行业的专业优势,选拔经验丰富的人才,联合师范院校,提高专业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加深教师对实践课程的理解,促使多元化教师参与到实践课程的实施中.

(二)生活实践课程应体现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我国区域辽阔,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区域特征和教育特点.调查发现,全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基础教育均以国家规定的课程模式为主.课程模式单一,极不适应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和民俗乡情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农村各县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此,要从农村不同县区社会发展及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适合不同县区多样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要保证多样化课程模式的实施,必须改革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改变农村教育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问题.课程内容应在更基本的层面上去关照学生生活境遇中生存方式的改善和幸福生活的实现,努力挖掘学生生活世界中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从而体现主体性教育的要求.开发地方课程资源,重视乡土课程内容的发掘,保证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生活实践课程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科学、合理的比重.国家设定的课程类型可以是: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农村教育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但同样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要真正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而农村教育的个体发展,更应奠定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基础.不仅是为培养农村建设的精英人才服务,更要服务于农村生活中的普通劳动者.深刻领会课程结构的“均衡性”.以生活实践课程为契机,把握课程结构的均衡,农村教育才可能培养具有健康个性、正确职业观、实践能力、乐农爱农的适应新农村发展的人.农村基础教育更应体现出对课程认知的选择性,让学校课程适应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方向,更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从校本课程入手,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四)职业与生活实践课程展现了课程形式的多样性

农村基础教育要发挥自身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农村社会活动中去,以科学的态度,结合学科特点,尝试生产劳动.我们目前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形式多样,更是建立了很多极具特色的生活与生产实践课程基地.各地区情况不同,效果不一,但都在积极实施中,比如参加当地手工劳动、工厂劳动、田间劳作等生产劳动,比如到当地企业考察、参观和访问等,其根本目的都是树立学生为新农村发展建设服务的主导思想,以期学以致用,建设家乡.但是,调查显示职业与生活实践课程开展的效果并不好,学生并没有预期地产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愿望,究其原因,学校落实不到位,有的徒有课程名称,没有课程内容;有的把学生领到企业参观学习,没有学习目标.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实践教学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课程设置体系必须完备,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思考与质疑能力的培养必须同时到位.才能够不是简单的干农活,学操作.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理念,以科学技术引领现代农业,进而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的使命感责任感.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内容,实践是生活教育的必由之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做”即“实践”,当然不是盲目地做,不是随心所欲地做,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劳力而不劳心,是只做而不思考,更不用说有创新的想法了;劳心而不劳力,只会停留在想法层面,不能得到验证;所以,只劳力或是只劳心,都不是陶行知眼里真正的“做”,他主张“在劳力上劳心”.是先有生活后有思考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告知我们要体味生活,要深入实践,要真正思考,才能学以致用,热爱并建设家乡.

【参考文献】

[1]董春华.辽南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现状与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M].傅统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

[3]约翰·杜威,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上文总结,该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课程体系和构建思考和实践方面的生活实践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生活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日本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管理体系 黄蓝紫(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近年来,职业生涯教育在日本教育改革中倍受重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日本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职业生涯教育管理体系 在整个日本职业生涯教.

2、 职业院校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田宏,高娅楠(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摘要职业教育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 高……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但是,高职院校经管类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3、 论大专院校国际贸易课程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高校培养外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科院校和大专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式和侧重点略有不同,大专院校更加注重实践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应构建第一课堂实训、第二课堂实训、校.

4、 双导师制下高师院校语文教育类实践课程体系优化 摘要目前,河南省属各高……师范院校实施的语文教育教学“双导师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师教育中出现的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相分离的问题,但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

5、 高职无损检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针对我院无损检测专业工程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调研,研究国家职业标准,分析专业就业岗位对制图能力的要求,依据教学规律构建课程体系,设置该专业制图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内容,通过教.

6、 汽车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 要 对于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规划一直是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设计的热点问题 汽车维修专业的知识理论更为专业性、课程教学范围涉及广泛 在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要做到理论知识的专业、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