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题目>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人生价值观论文 人生观价值观论文 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价值观论文 大学生关于价值观的论文 关于人的价值观的管理心理学论文 关于个人价值观论文的提纲 大学生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论文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论文

关于核心价值观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与对共享理念下农村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点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题目 原创主题:核心价值观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20

对共享理念下农村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点,本文是核心价值观方面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和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理念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摘 要] 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广大村民全面参与实现共建共享共发展,但是目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也存在着共享困境.因此,要以看得明白,听得透彻,说得自然的表达方式,诠释全民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真谛;以摸得着,用得来,玩得转的文化载体,营造全面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温馨氛围;以高质量、本土化、服务型的文化队伍,实现全民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共享发展理念 农村核心价值观建设 困境 思考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07-02

1 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特定内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其中,共享发展是重要内容之一,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它也蕴含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目标.“共享”是指“共同享有”,绝对不是指“平均享有”、“同等享有”.在现阶段,既要把人们的付出和其利益直接挂钩,也要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再平衡,才能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共享发展理念有三方面内涵:一是全民共享.即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非少数人或一部分人享有.它强调全体人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即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护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即全民共建非少数人参与,少数人享有的过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以蓬勃朝气奔向全面小康.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际,农村也不能缺席.在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也必须倡导全民共建,全面共享,即无论年龄、性别、贫富、学历、民族等等,每一位农民都应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滋养和行动贯彻,无论是有关收入分配、政治权利、文化需求、公共资源配置以及乡村建设等合理诉求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回应,共享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的各项建设成果.同时,广大农民也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农村核心价值观建设上全面参与,全力创造,全心耕耘,才能更好地丰富和充实广大村民的精神世界,弘扬乡风文明、传承乡土文化,提高村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价值引领和道德支撑,真正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图强齐心协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2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共享困境

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业、农村、农民而言,“三个倡导”也集中表达了广大农民的价值准则,抓住了农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农民群众也是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受益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当前,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思维方式带来新的变化,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造有利条件,但是也面临着不少共享困境:

2.1 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核心价值观培育被形式化,不能真正走入广大村民的精神世界

由于城乡发展差距以及贫富差距等影响,导致很多村民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农村大力宣传的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等不能准确把握.加之一些地方的宣传形式仍流于形式,通过刷标语、组织一两次广播宣读等形式草草收场,曲高和寡,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和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起来,导致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自说自话,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鸣共振共享,即走入广大村民内心,融入广大村民的日常生活,落实于广大村民的一言一行之中,仅仅成为极少数人的文化盛宴.

2.2 农村文化设施配备有限,核心价值观培育被空心化,不能真正满足广大村民的精神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内涵需要相应的文化载体来呈现.当前农村文化设施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有了很大改善,如农家书屋、宽带工程、村村通工程、数字图书馆、休闲广场等文化设施和场所纷纷建立,对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经费有限或管理不善,农村文化设施配备不足,农家书屋书籍更换缓慢,内容陈旧.电脑因没有技术人员维护长期闲置无人问津,沦为摆设.休闲广场被商业经营长期占据等问题,核心价值观培育被空心化,无法全面推进,导致很多地方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金钱至上,游手好闲,诚信不足道德缺失,甚至盛行,陋习当道,家长里短等带来的乡风不正民风不纯.

2.3 农村文化生活缺乏人文关怀,核心价值观培育被娱乐化,不能真正回应广大村民的利益诉求

由于农村很多地方空心化严重,留守农村的主要是老弱病残幼等群体,很多村民面临的留守子女教育、困难家庭的帮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匮乏等亟待解决的利益诉求无法及时回应并缺乏实事求是的人文关怀.另外,核心价值观培育由于很多村民的文化程度偏低、农活繁重或精力不足等原因,当地文化队伍建设不足,缺乏领军人物和文艺骨干,仅有的几个文艺人才由于文化素质,眼界狭窄等问题,致使传统曲目、地方戏种长年不变,没有新鲜感时代感,难以吸引年青人,一些表演也乘虚而入,农村文化节目被娱乐化低俗化了,加剧了村风民风江河日下.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种种困境,既有悖于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不利于农村的稳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梦想的顺利实现.

3 思考

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P189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民族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这个国家也就可能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和向心力可言了.2014年3月我国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强调新型社区建设要注重以为人核心.因此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以促进社区居民观念革新、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为根本宗旨”[2](P58)才能收到实效.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紧锣密鼓地开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共享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既为了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启发意义.

3.1 以看得明白,听得透彻,说得自然的表达方式,诠释全民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真谛

马克思曾经讲过:“理论只要也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P9-10)广大村民不是不愿意接受有价值的先进思想,而是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政策、理论的认知能力有限,不喜欢接纳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说教.因此,以看得明白,听得透彻,说得自然的表达方式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真谛才能更加有效.这就要求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的“语言”转化为“乡音”缭绕,把崇高抽象的“大主题”演绎成直白朴素的“小道理”,把纷繁复杂的“大社会”分解为鲜活生动的“小舞台”,摆事实、讲道理,聊家常,诉衷肠,借用日常语言和民间文化,寓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感悟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基本价值准则、思想精华潜移默化地进入农民群众的话语系统.通过脍炙人口浅显易懂的标语展示、最美乡村人物报道、乡土气息浓郁的质朴说唱等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宣传以及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完善村规民约,鼓励编写村史,努力使其通俗、易懂、易学、易会,便于口口相传,发扬光大.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接地气,聚人气,涨士气的表达,在农村落地生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其化为农体的思想文化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从而全民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真谛.

3.2 以摸得着,用得来,玩得转的文化载体,营造全面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温馨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仅仅只有24字,但其内涵隽永,外延广泛.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变革,观念更新是其它一切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仅要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而且还要以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为基础,结合当地生活方式、文化特色、消费习惯和年龄层次逐步建立一些摸得着,用得来,玩得转的文化载体,比如农家书屋、村村通工程,小区体育设施、文化休闲广场、宽带建设、数字图书馆等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全面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温馨氛围.既满足了广大村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多样化文化需求,也为农村广大热衷于求新求变的青年和世界沟通交流带来便利,让青年人自觉地加入到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建设中来.广大村民在相互交流中摒弃旧观念、旧思维,在自我教育中获得知识和成长,在锻炼和磨砺中增进团结,传承美德,在享受网络获取信息中甄别是非,认识主流,开拓眼界,有助于农村清风气正,进一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3 以高质量、本土化、服务型的文化队伍,实现全民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

共享是动力,但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共建,就谈不上共享.广大村民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主体,没有广大村民的参与和创造,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将会是空中楼阁一事无成.指出:“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5]因此,在共建过程中,要始终依靠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立足当地,鼓励农民自办文化节,挖掘农村本土文艺骨干、民间高手,激励大批乡土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以身边人、身边事为题材创作积极健康、乡土气息浓郁、具有独特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说唱、书画、民间技艺作品,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法制宣传和社会公德培育,既唱响主旋律,又激浊扬清、抑恶扬善,使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在碰撞中领悟.二是走出去,和当地学校、社区、企业建立村地联动服务机制.广大的农村以她纯朴的传统技艺和各具特色的名品名产惠及市民,而当地学校、企业、社区也可以凭借各自优势帮助农村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遇到的瓶颈.如学校以理论宣讲团、支教、大学生进农家、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深入宣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等重要举措,把党和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讲清楚.对农村的留守子女、困难家庭进行学习和生活、思想上的爱心帮扶.当地政府要密切围绕土地流转、农产品、征地拆迁、合作医疗等农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增强信心、凝聚共识.企业要广泛开展科学知识、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群众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观念,提高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在村地服务联动机制的带动下,通过政策教育、理念教育、技能教育、生活教育等把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和谐、公正法治、敬业奉献、诚信友爱的精神充分展示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民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

结束语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物质基础落后薄弱,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农村核心价值观培育很重要,但也要顾及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和当地农民的切身感受,不能拔苗助长,一哄而上,贪大求全.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用真理说服人,用真事鼓舞人,用真情打动人,用真心感染人,才能让广大农民真听、真信、真懂、真做,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力、文化熏陶力、时代感召力的作用,使改革开放的文明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以切实行动实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建共享共发展.

参考文献

[1]《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编,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04月

[2]《农村新型社区教育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探究》[M]侯龙真, 何爱霞《当代继续教育》2015年2月第33卷第182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5]: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

0514/c1001-28350873.html.人民网2016年05月14日

作者简介:漆晓玲(1969-),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汇总,本文是大学硕士与核心价值观本科核心价值观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理念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新媒体建设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隋艳 刘海波(锦州医科大学,辽宁锦州 121000)【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导向,是我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组成 同时,它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2、 基于共享理念的农村社区治理伦理重构 摘要我国农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也是一个乡村社会结构由私人领域向社会公共领域变迁的过程 而伴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巨大改变,一方面乡村传统伦理感召力不足且逐渐式微,另一方面具有现代公共精神的伦理价值体系尚未建.

3、 四个全面和五大理念的价值共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透析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国家哲学,是熔铸助推中国梦的“根与魂” 它作为引领民族复兴的“价值之翼”,深度融合在“四个全面”与五大.

4、 认同塑造和承认获取: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刘学斌(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天津300387)摘要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核心价值观向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转变主要是通过两种机制——认同和承认&.

5、 从眼前的校园生活到诗和远方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农村小学诗韵校园建设 摘要校园文化是潜在的隐性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催化剂,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创建校园文化生态链 基于“生活教育.

6、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内容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班级文化建设要紧扣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全面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要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