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公共安全论文 公共安全论文 安全教育论文800字 化工安全和环保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2000字 安全论文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论文 社会公共安全论文 公共安全论文范文 公共安全管理专业论文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论文 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论文

关于公共安全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论基层公共安全问题和治理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公共安全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3

论基层公共安全问题和治理,该文是公共安全类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和公共安全和治理和基层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 基层是整个社会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基层公共安全日益突出和频繁,且受“强政府、弱社会,重上层,轻基层”客观现实的影响,以及基层缺乏专业化的技术水平、监管主体单一和责任主体不明确,基层社会公共安全的预防与处理效果并不明显,使得强化基层公共安全治理成为新趋势、新要求、新任务.对此,加强基层公共安全的治理与防范,要统筹规划、系统管控,应坚持提高基层管理部门的专业技术、加强基层公共安全监管力度,明确各部门职能范围,全方位建立基层公共安全治理工作站.

[关键词] 基层社会;公共安全;治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9. 077

[中图分类号] D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9- 0176-03

0

公共安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交通、环保、民航、卫生等,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元主体共同建立起安全网络.纵观历史来看,处于交通越便捷的大城市由于资源丰富,公共安全的保障越受到重视,而处于交通不便捷和基础条件薄弱的基层则越被冷落,而基层公共安全也是越容易产生和爆发的地带.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公共安全体制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了,加强对基层公共安全的治理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书记也强调,要把基层一线工作作为工作的主战场,坚持力量下沉,重心下移,保障下倾,把公共安全治理工作落实到基层.全面加强公共安全治理,已经成为时代的发展的趋势和新要求,对于积极探索基层公共安全的治理机制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基层社会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

1.1 基层社会安全事故发生频繁

众所周知,基层社会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得出数据,从2011至2015年,我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越260起,主要涉及道路交通、油气泄露爆炸、火灾等等,其中农村建筑施工倒塌、交通事故等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约150起,占总起数的57.69%,可见基层公共安全事故所占比重还是比较大的.截止2017年的数据来看,全国安全事故发生率虽然有所下降,由于先进技术的利用降低了公共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但还是不容忽视,而对于基础薄弱、资源有限的基层,且基层治安人员由于人数和能力又相当的有限,难于管理基层社会中最复杂、最危险等的公共安全问题,导致公共安全发生后危及财产的损失严重、人员伤亡惨重.加之应急管理通道由于部门的分散化、技术的有限等,无法在公共安全事故降临时使危害降到最低.

1.2 基层公共安全隐患量大

基层公共交通路线非常狭窄,无法使两辆车正常会车,路面时有汽油泄露、啤酒瓶等危害物品无人清理,公路一边塌陷无人抢修,车辆还是在没有禁止的情况下继续行驶;基层居民及中小的餐馆等用气用电也不符合安全要求,为节约成本长期使用燃气管道而不及时更新,使燃气管道服役时间长且严重老化;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如电梯扶梯、娱乐设备不按时进行安全检测,仍然带病运行;生活垃圾没有分类进行处理,堆放地点无专业考量、堆放高度无限制,致使交通、滑坡、爆炸等一系列事故频繁发生;基层企业为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盈利,违反设计要求,依然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禁止淘汰的落后技术和按规定要求报废处置的陈旧设备,尤其是乡村企业为节省费用,仍然使用可燃易燃的材料作为企业生产的燃料来源,为爆炸、火灾等发生埋下了隐患.有些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铝煤矿等生产的企业在取得许可证后,忽略的企业生产中的安全环节,把追逐利益放在了首要地位,对生产和加工偷工减料,或被责令停产进行改造升级过程中,将生产场地非法转让,违法转包给用途不明确的组织,改变工厂的用途.由于基层企业安全意识的缺乏,长期使用被淘汰的技术和陈旧的设备等,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一个,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以上都是在出现了严重的安全事故后才会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事故发生之前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却没有及时的关注和检查.

1.3 基层公共安全监管主体不明确

基层安全存在很多漏洞,出现乡镇无机构,村社无人管,对辖区内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底数不清,对危险危害和不安全的因素没有能力解决;一些部门对安全监管工作认识不到位,在工作上表现懒散、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等,导致安全问题层层不严,层层出现漏洞.尤其在当前法律不够完善的条件下,有些只负责批准许可证的单位,就没有权利查处无证开采以及乱开采的非法行为;有的只负责有规模以上的建设项目,就不管小规模项目的建设行为,只是应当依法查处的和非法行为的安全问题没有得到的查处.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安全监管部门有对生产安全问题进行监管,卫生部门也有这样的权利,对于公路的管理同样也存在多部门监管,有卫生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以及规划部门等等,等真正公共安全问题出现时,各部门各有一执,互相推诿责任.

2

造成基层公共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基层管理部门缺乏专业化技术

导致基层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如此之高,除基层社会薄弱的客观条件无法改变之外,法律法规的欠缺、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也会导致在安全问题发生时措手不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基层社会的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条件的特殊性,而又无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设备处置公共安全事故,导致二次损害也很大.因此,专业的技术就是优势,应摒弃过去非专业管理和救济,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强化管理和抢救的专业技术治理.关于提升和强化专业技术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保障人员配备齐全,队伍精干实干;二是要突出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水平.这是现代公共安全治理、服务于基层社会的两个必要条件,避免引发二次事故带来的危害.

2.2 基层公共安全监管不严

为什么基层道路坍塌无人处置、居民用气用电材质老化、基础设施陈旧仍在运行、生活垃圾无固定堆放处,基层企业不顾安全生产总得以侥幸生存下来等等,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管部门不按国家规定严格处置.如基层企业,监管部门无制衡力量约束,难免会有放松和主观臆断,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明文规定的要求禁止或限制,致使基层企业生产容易忽略安全问题,只要不违背国家规定的红线区域就有可为.即使现在政府开始采用以委托形式委托第三方评估公司对安全进行评估,但实际取得的成效仍然不明显.明知有安全隐患却置之不理,体现基层安全监管人员认识不到位,难以达到一个以全局观、大局观、整体观的意识,思想觉悟难以上升到高水平的层次,仅限于把已经发生的事故作为处理的对象,对还没有发生但存在安全隐患的迹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的来说,基层公共安全的监管上还是存在漏洞的,除了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之外,还有治理安全人员的素质偏低,同时也忽视了除政府部门监督之外的其他社会力量的监督,忽视了其他部门或组织力量应该发挥起该有的作用.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把即将发生的隐患消灭在萌芽时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不是要等灾害降临了才去处置,而是在有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在尽可能可控的范围内把危害降到最小或者直接消除危害.

2.3 基层公共安全管理部门职能边界模糊

当前公共安全事故管理不明确,导致责任追究主体模糊,各部门为推卸责任,各有一说,力争把安全事故责任往外推,证明本单位的清白.基层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监管主体不明确,究其根本原因是在管理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没有完全理顺清楚,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不够,如上级部门批评下级部门没有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而下级部门将没有把公共安全工作做好归咎于上级部门部署方向存在偏差,工商部门只管批准经营许可证,但无权干涉在实际中安全问题,而监管门则无法审查资格许可.很多部门职能存在职能交叉和重合,无法理清谁是公共安全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导致公共安全的发生无人知晓,被动从群众报警信息得知概况,认为不属于本部门所管辖事务,推脱给其他部门,其他部门也同样的方式把“皮球”给下一个部门,这样耗时踢“皮球”而错过了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的抢救,致使危害难以控制造成很大损失,然而在追责过程中职能边界模糊无法判定谁是承担着.

3

基层公共安全治理途径

3.1 利用大数据优势提升基层专业技术水平

大力推进大数据介入基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把科技信息化建设作为公共安全的管理平台,建立综合研判、主动防范、精确定位、一体作战的模式.利用信息平台优势,为保障基层公共安全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各基层政府加强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保障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培训费用,除依托各类媒体,经常报道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措施,强化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教育,也可以把基层交通安全运输、居民群众用用电用气安全、燃气通道保护、公共场所娱乐设施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常识和基本预防和保护措施放到平台上进行宣传和报道.要坚持以信息化引领基层公共安全工作,实时采集基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经过综合分析与整合,得出真实和有利用价值的数据资源,切实做到有效防控,实时和准确预警,精确处置.

3.2 加强基层公共安全监管力度

导致基层公共安全隐患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管部门监督不严、走形式、走过场留下了后患,本来可以在爆发之前阻断,却因监管力度不够造成大祸.势必要加强基层公共安全监管力度,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监督部门行为,使行为不偏离正轨.其次,加强执行人员的素质培养,端正认识,提升素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时刻警惕和铭记,切实把安全工作作为生命第一要线.最后,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处理高校快捷”的基层应急安全监管的网络体系.单一的政府监管主体已经不再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而应采取多元主体对公共安全的监管和维护.不但使基层政府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而且使广大群众提高对公共安全的提高防范和警惕意识以及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只有在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行人员的素质,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基层公共安全问题,坚持“齐手抓”,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多管齐下”的安全文化氛围下,才能齐心协力应对各种公共安全事件.

3.3 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范围

传统的公共安全监管主要是以分散化为特点,利用“条块”形式将公共管理分派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去完成.这样,如果公共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各职能部门就以本职能范围做出解释,推诿公共安全事故的责任,而缺乏一个主导力量把各部门的工作统筹起来.面对当今基层公共安全问题的复杂行、特殊性、多因性以及不可预测性,传统分散的管理体制很难应对复杂、跨界、跨部门的需要.对此,应该建立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较清楚界定面对重大安全事故时,由谁负责、对谁负责问题,从而使安全责任明晰,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在纵向上分级负责,在横向上分线负责,实施公共安全“责任追究”制,如安检部门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卫生部门做好卫生检查,规划做好整体的规划设计,交通管理部门做好公路的维护管理等等,使基层公共安全职责划分更加明晰,责任落实更加到位;同时建立基层公共安全年度绩效考核细则,对公共安全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环节进行赋值评分,对工作表现优秀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工作表现差的给予一定的惩罚,这种双重考核使各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在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范围,确保各司其职,权责分明,使各部门之间建立互通联动,互帮互助、相互协作,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把基层一线作为公共安全主战场[N].北京青年报,2015-05-31.

[2]钟开斌.夯实公共安全治理的社会基础[N].福建日报,2016-08-23.

[3]钟开斌.公共安全重点在基层[N].辽宁日报,2015-06-16(101).

[4]傅铭.基层公共安全治理创新设计[J].公共治理,2016(5):55-57.

[5]孙兆贤.加强公共安全基层建设的措施建议[J].劳动与保护,2017(1):48-49.

[6]胡兵.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7]赵秀玲.中国基层治理发展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8]赵秀玲.当前中国乡村治理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5(5):41-47.

[9]史云贵,孙宇辰.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行论析[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6(1):17-25.

此文结论,该文是适合公共安全和治理和基层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公共安全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公共安全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风险管理视阈下的城市交通和公共安全 摘要城市交通公共安全是指涉及城市交通系统人、车、环三要素状态的安全程度,既包括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量以及事故的严重程度,也包括与城市交通系统三要素有关的责任事件、违法犯罪行为…… 当前的城市交通公共安全.

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治理机制 一、引言近年来, 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新方式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的供给中, 政府与市场和社会中的多方主体对社会事务进行合作治理, 发展壮大了社会参与力量 同时政府和社会力量根据专业分工, 分担不同的任.

3、 警惕灰犀牛式危机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破坏 摘要相比于“黑天鹅”,“灰犀牛”则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意在表明原本应该很容易被发现的风险隐患,却由于疏忽大意而失去了最佳的控制风险的时机,最.

4、 社会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系统黄超殷建国张洪波刘蔚文张军王婷 黄 超,殷建国,张洪波,刘蔚文,张 军,王 婷(江苏警官学院,南京 210031)摘 要面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高发态势,构建社会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系统,对于防止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缩短事件发生.

5、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治理:一个基于契约的视角 罗云川1阮平南1,2(1 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北京100124)(2 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北京100124)摘要文章对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治理中契约的内涵、关系、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购.

6、 公共图书馆构建法人治理结构 钟国标(惠州慈云图书馆,广东惠州516000)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公共图书馆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展开研究,详细阐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的现状和意义,通过分析公共图书馆法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