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选择的力量论文 选择论文题目的意义 毕业论文老师该怎么选择 国贸专业论文题目选择 选择的艺术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兰州商学院 毕业设计电机选择

选择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和译者的适应和选择以《红高梁家族》葛浩文英译本为例类硕士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选择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31

译者的适应和选择以《红高梁家族》葛浩文英译本为例,该文是选择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和葛浩文和《红高梁家族》和英译本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摘 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它也是译者就原文及译文进行适应与选择的过程.本文依据胡庚申提出的适应选择翻译理论,分析《红高粱家族》葛浩文英译本中典型的实例.指出一部英译本的成功,在于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进行恰当选择和转换.以此说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强大解释功能.

  关键词:适应与选择《红高粱家族》三维转换译者

  一、前言

  中国作家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作品的成功英译为其赢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发挥了很大作用.《红高粱家族》(RedSorghum)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及翻译家葛浩文(HowardGoldblatt)英译的第一部莫言作品,他还将莫言的其它十多部作品译介给了英语读者,如《生死疲劳》(LifeandDeathAreWearingMeOut)、《天堂蒜苔之歌》(TheGarlicBallads)、《丰乳肥臀》(BigBreastsandWideHips)等等.葛浩文的翻译风格严谨,译文简洁明快,翻译策略灵活多样.他杰出的双语和双文化能力使其译本在西方国家广受欢迎.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十余年前由国内学者胡庚申提出的一种全新翻译理论.这一理论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8).胡庚申认为,翻译活动是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而进行各种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选择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交际意义、文化意义或者是社会意义.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翻译方法为“三维”转换,也就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6).生态翻译学的重大意义在于其对翻译活动的本质和过程进行的全新阐释.

  三、《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的适应与选择

  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是作家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86年.它由一系列相关联的故事组成:我的“爷爷”余占鳌与“奶奶”戴凤莲的爱情故事、高密普通百姓勇敢抗日的故事,以及人与狗之间残忍对战的故事.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语言诙谐幽默,乡土气息浓郁,其中含有大量方言、谚语、俗语等地域性极强的文化元素.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在准确理解《红高粱家族》原著的基础上,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作出恰当的选择,巧妙的将源语转化成与西方语言、文化、交际情景相符的译语.因而,《红高粱家族》的葛译本在西方国家广受读者的喜爱.本文将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方面探析译者对原著的适应与选择.

  (一)语言维适应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意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对语言形式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以维持翻译的生态平衡,取得上佳翻译效果.由于英汉语在语法规则、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层面的巨大差异,因此葛浩文译本对《红高粱家族》中一些语言形式,词汇和句子结构均进行了相应的选择和调整.

  例1.原文:“你简直是鲁班门前抡大斧,关爷面前耍大刀,孔夫子门前背‘三字经’,李时珍耳边念‘药性赋’,给我拿下啦!”(莫言,2012:110)

  译文:“likesomeonewieldingaxeatthedoorofmastercarpenterLuBan,orwinghisswordatthedoorofswordan,LordGuan,orrecitingtheThreeCharacterClassicatthedoorofthewiseConfucius,orwhisperingthe‘RhapsodyontheNatureofMedicine’intheearofthephysicianLiShizhen.Arresthim!”(Goldblatt2003:99)

  中国人对“鲁班”“关爷”“孔夫子”“李时珍”这些人名都非常熟悉.但如果译者采取直译或音译的方法翻译这些人名,就会增加西方读者的认知困难,造成阅读障碍.在此葛浩文采用意译方法,即在人名前加上其特定的身份,既简化了句子,又达到了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

  (二)文化维适应转换

  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意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极大地关注源语中相关语言信息(俗语,谚语,方言等等)的文化内涵,力求对其进行恰当地阐释.它主要强调的是翻译的语境效果.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要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交际过程,因此要时时注意规避由于文化差异而给目的语读者造成的理解障碍,以保证信息传递的顺利实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红高粱家族》葛浩文英译本中主要体现为对典故和方言的恰当翻译.

  例2.原文:焦灼的牛郎要上吊,忧愁的织女要跳河.(莫言,2012:6)

  译文:TheanxiousHerdBoy(Altair),abouttohanghimself,themournfulWeingGirl(Vega)abouttodrownherselfintheriver.(葛浩文,2003:13)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中国的一个著名的民间传说.西方读者虽然不了解这个背景知识,但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为了尽可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这个民间传说,译者在翻译这两个词时首先采用直译的方法,然后加以注解,“牛郎”和“织女”分别被注解为“Altair”和“vega”,使中国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播,译文因此取得了最佳语境效果.

  例3.原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莫言,2012:79)

  译文:“Marryachickenandsharethecoop,marryadogandsharethekennel”.(葛浩文,2003:93)

  俗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指封建社会的中国妇女没有婚姻自主权,只能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译文在此没有照抄相对应的英语俗语“Wheretheneedlegoes,thethreadfollows”(针穿到

  哪里,线就跟到哪里),而是对原文进行了直译,准确地诠释原文的文化信息.

  (三)交际维适应转换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着重关注双语交际意图,对原文中各人物的交际意图进行恰当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翻译是一种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在转换原文的语言信息和传达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应当尽力在译文中体现原文的交际意图,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文化语境,易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例4.原文:“然后你们就鸡走鸡道,狗走狗道,井水不犯河水.”(莫言,2012:28)

  译文:“Afterthat,chickenscangotheirownway,dogscangotheirs.Wellwaterandriverwaterdontmix.”(Goldblatt,2003:29)

  “鸡走鸡道,狗走狗道”意为双方不再往来,不再干涉对方的事务.这里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保留了原文的结构和意象,不仅增强了译文的有趣性,还将作者的意图准确地传递给了读者,达到了交际意图,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例5.原文:那时候他二十郎当岁,是东北乡打棺抬轿这行当里的佼佼者.我爷爷辈的好汉们,都有高密东北乡人高粱般鲜明的性格,非我们这些孱弱的后辈能比.(莫言,2012:39)

  译文:Atthetime,hewasabeefytwenty-year-old,apallbearerandsedanbeareratthepeakofhistrade.TheyoungmenofhisgenerationwereassturdyasNortheastGaoMisorghum,whichiorethancanbesaidaboutusweaklingswhosucceededthem.(Goldblatt,2003:29)

  原文中的“郎当”是“左右”、“大约”的意思.译者没有直接将其翻译为“about”或“almost”等词,而是适应性地选择了单词beefy(本义为“牛肉的”,引申义为“强壮的”),与后面的表达“assturdyasNortheastGaoMisorghum”相匹配.译文生动再现了山东汉子高大强壮的形象,从交际维的角度将作者的意图准确地传递给了读者.

  四、结语

  根据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是一种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所进行的一项选择活动.该理论给译者提供了新的翻译方法、翻译原则和译文评判标准.无论译者选择的是直译、节译还是意译的方法,译文都是其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做出关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选择之产物.因此翻译活动实质上就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各种适应选择的过程.本文依据生态翻译理论,从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出发,分析了莫言代表作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一些典型的英译实例,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用价值.希望文章能为文学翻译及其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总结:这篇文章为适合不知如何写葛浩文和《红高梁家族》和英译本方面的选择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拉康语境中富德《红和黑》 冯 娟(河南工程学院 外语系,河南 郑州 451191)摘 要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全书围绕男主人公于连与几个女人的纠结展开了叙事 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红与黑中的主体进行剖析,发现于连在.

2、 《红和黑》中于连的命运悲剧 摘 要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塑造的人物于连,不但具有时代悲剧性,而且也有性格悲剧性,这种时代与自身的悲剧性在一定程度上映照了司汤达的精神世界 本文从于连的命运悲剧出发,剖析人物背后隐藏的人性悲剧 关键词双重.

3、 英译科幻小说中虚构词汇的翻译以《三体3:死神永生》英译本为例 摘 要刘慈欣是我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近几年他的三体三部曲系列被翻译成英文版风靡海外,三体3 死神永生获得了世界级科幻奖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的同时,还入围2017 年的雨果奖,三体3 死神永生在海外广.

4、 《落花生》两个不同英译本的风格比较 翻译是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和情感交流 为了成功的再现原作的思想感情,译者应当从字里行间去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中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和刘世聪,分别对落花生进行了翻译,其译作各有所长 通过对两个译本的研究,.

5、 博物馆展出民国将领《讨陈檄文》竟是网文 2018 年10 月8 日,有媒体报道称,在陕西省渭南市博物馆历史人文主题馆内,近现代时期关于民国将领胡景翼的介绍展示中,有一篇讨陈檄文,该文全篇错用了一篇网络文章,并不是1918 年胡景翼发表的讨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