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艺术科技杂志 大学精神论文 艺术导论论文 领导艺术论文 艺术教育杂志 艺术期刊 中国艺术精神论文 公共艺术作品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文献 公共艺术设计论文 论文艺术 平面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关于艺术精神论文范文检索 跟发扬先贤艺术精神促进艺术人才培养记北戏建院65周年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会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艺术精神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8

发扬先贤艺术精神促进艺术人才培养记北戏建院65周年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会,该文是艺术精神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跟张学津和张学津先生和人才培养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为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先生,研究总结张先生对马派艺术的贡献,深入探讨京剧马派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未来,积极推进张学津先生及马派艺术理论的研究工作,促进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戏曲人才培养质量,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于2017年12月15日举办了“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学院、张君秋艺术研究会、马连良艺术研究会、北戏等京剧表演、教育及研究机构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弘扬戏曲文化,传递先贤精神

2015 年7 月,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更是为我们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北戏作为艺术教育传统名校,自动自觉地肩负起了健全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工作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担.“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既是为北戏建校65 周年纪念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是进一步振兴、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新的起点.

北戏是马派艺术重要的传承基地.京剧“四大须生”之首、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先生是北戏第二任校长,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为马派艺术在北戏的有序传承奠定了基础.张学津先生是北戏首届毕业生,也是马校长的徒弟.从马校长开始,包括张学津先生与他的弟子在内的北戏四代马派传人一直绵延不断,直到今天.

北戏副院长黄珊珊介绍道:“北戏举办‘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总结马先生和张先生的京剧艺术,更好地将马派艺术在我们学校传承下去.马派艺术流派教学在我们学校是有传承的.怎么把优良的流派教学传下去呢?一是要留下先贤的优秀剧目,还要总结他们的表演方法.虽然现在马先生和张先生都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所幸的是老先生们的再传弟子一直都传承着他们的艺术和艺德.先贤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等等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也是我们北戏戏曲传承的精神所在.纪念他们,也就是传递两位大师身上的艺术品质、人格魅力,作为北戏的学院精神传递下去,让我们学校的戏曲教育在一个良好的轨迹里不断地发展.”

北戏科研处与艺术研究所主要负责人王晓燕老师介绍,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是继“王少楼、沈玉斌暨北戏艺术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研讨会”与《京剧大家绝艺录》学术研讨会之后的的第三个学术研讨会.随着研讨会的结束,北戏建校6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也落下帷幕,完美收官.这一系列学术研讨会的策划与会务工作,均是由教科研处与学术研究中心的老师们共同完成的.

为了保障研讨会的顺利召开,王晓燕与同事们一直在幕后默默地努力工作着——参会专家的邀请、统筹及接待,会议资料的准备,会议现场的支持工作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对研讨会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幕后的无名英雄,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北戏人所传承的先贤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

罗长德:流派,多“流”才能成派

罗长德先生和张学津先生1951 年同时进入北戏学习,既是同学又是伙伴.罗先生回忆,张先生每次演出都提前到剧场把准备工作做好,服装、道具等等都要看一遍.“其实这都是马先生好的作风和传统,他都给继承下来了.”罗先生说.

罗先生认为,京剧艺术讲究活到老、学到老,不能心存侥幸.从事京剧艺术的人,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贫穷、吃得了苦,这是京剧人的精神和品行道德.罗先生说:“流派,首先你得让它‘流’,也就是演出.‘流’多了也就成‘派’了.道理很简单,但怎么落实,谁来落实,谁来搭建平台?此次北戏举办的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虽然说到追思,心中难免有些悲伤——这么好的艺术家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造诣和精神,给后人留下了很宝贵的艺术财富,同行们、徒弟们对他一生所作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和赞扬,想必他在天之灵也得到了安慰.”

黄德华:张学津先生“学得进,出得来”

丑角演员黄德华先生回忆,张学津先生在学习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学得进,出得来”.张先生不赞成一成不变地“死学”,而是主张因材施教,结合个人条件继承传统艺术.与张先生合作多的黄先生,十分了解他的艺术理念和指导思想.黄先生评价,张学津先生的才华与勤奋是相辅相成的.他把精益求精的艺术标准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将继承与发扬看作是一条路上应该办到的两件事,没有辜负社会与时代赋予他的使命.黄先生不无遗憾地说:“若非病魔侵害了他的时光,我相信他无论是在个人成就还是培养人才方面,都能够为戏曲、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高彤:师父是天赋、悟性与勤奋兼具的京剧艺术家

高彤,国家一级演员,工京剧老生,宗马派,2003 年拜张学津为师,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系教师.高彤曾获北京市戏曲青年演员评奖调演最佳表演奖,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分别在第七届、第八届戏剧节获个人优秀表演奖,指导学生在国家级各类大赛中均获金奖.

在高彤看来,师父张学津在京剧艺术方面“无所不能”.除了自己的专业外,张先生在打鼓、拉胡琴、创作唱腔、设计服装,甚至“打髯口”和叠服装这些工作上,都称得上是内行.高彤说,张先生的全面性以及他的天赋、悟性与勤奋,使他成为当代京剧艺术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张学津先生经常说,要想把戏唱好,舞台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哪怕是小道具,在演出前也一定要仔细检查.比如演《盗宗卷》要试试单刀在手里的轻重,用起来顺手不顺手,还有刀在桌后方摆的位置是否方便拔出来;演《游龙戏凤》要检查银锭在堂桌桌搭下压的位置,是否一拿就能放在袖子里……张学津先生曾说:“台上无小事.这些道具如果不在演出前试好、看好,万一在舞台上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影响演员情绪,妨碍人物塑造.”

高彤现在在教授学生时,脑海里还会经常浮现出师父当年给自己说戏的情景.张先生教学时的那种认真、投入与忘我的态度,也一直影响和激励着他.高老师动容地讲道,张学津先生在授课时,不只给徒弟们“说”戏,而是实打实地亲力亲为地教戏.张先生会把整个剧目,按照舞台表演的标准亲自作示范,重点之处更是不厌其烦地反复教授,以便让徒弟们对剧目的“劲头”和“尺寸”把握得更准确,理解得更通透.

张学津先生是一位尊师敬长、心怀感恩的人民艺术家,尤其是对他的师父马连良先生.在张先生家的墙上悬挂着一幅马先生《赵氏孤儿·说破》中程婴的剧照,每当对徒弟们说起马先生时,张先生必会毕恭毕敬地奉着双手,面对照片.

高彤回忆道,自己去张先生家学戏或看望他时,经常看到张先生坐在沙发上,微闭双眼聆听马先生的录音,这时高彤自己也会默默地坐在一旁和师父一起倾听.听着听着,张先生会猛然睁开双眼对高彤说:“你听,唱得太好了,听一次有一次的感受,你们一定要多听‘原著’.”每每说到这些,张先生对马先生的崇拜与敬仰之情总是溢于言表.张学津先生不仅尊敬自己的师父,同样尊敬教过自己的所有老师和长辈.逢年过节,张先生必到李慕良、马崇仁等先生家中看望,最后几年身体状况极为不好时,也会打电话问候.张学津先生这种尊师敬长的行为,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高彤和他的师兄弟们.

朱强:张先生完美继承了马派艺术的精髓

朱强学习马派40 年,拜张学津为师也有30 年了.朱强认为,张先生最值得后人总结和学习的,是他正确的艺术观.学习马派的人很多,马连良先生的弟子也很多,每个人的艺术考量不一样.虽然有些人身段上学得很像,但是真正要学到马派艺术的精髓并让大家都承认的,只有张学津先生.朱强说:“作为一个晚辈,在我心中,张学津先生就是大师.”张先生表现在艺术上的笃定和自信,他对艺术的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无一不使朱强由衷地钦佩.

朱强珍藏了许多师父张学津宝贵的艺术资料.朱强讲道:“这些东西我都保存着,不是为了示人,也不是为了炫耀,这些都不重要.京剧教学要口传心授.师父已经故去了,可喜的是还有师父的录像、配像,这些还可以让我们当作模板去学习、去模仿.”已经是一名资深的艺术家的朱强,觉得自己的能力还是没有达到完美传承马派艺术的程度:“我一直在愧疚,愧疚师父30 年对我的栽培.所以由衷地感谢刘侗院长和北戏举办了‘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我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机会能够在舞台上把师父的艺术展示出来.”

刘侗:发扬先贤宝贵精神,促进戏曲教育工作

北戏院长刘侗说:“学院于建校65 周年之际举办‘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于建校65周年的北戏来说,张先生以及京剧马派艺术都是极为重要的存在.”

张学津先生是北戏的第一届毕业生,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个.张先生师从马连良先生,是马派艺术优秀的继承人,在传承马派艺术方面有很高的成就.除此之外,张先生对中国京剧的发展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85 年,抢救、传留和振兴京剧的文化工程《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试录.张学津先生在这项文化工程中配合演出了50 部以上马派艺术作品,几乎为所有京剧马派剧目配了像,对马派艺术在当代的传承和流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促进传统京剧艺术有序传承以外,张学津先生还创作了许多新的作品,为京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20 世纪50 年代末,张先生出演了京剧现代戏《箭杆河边》.彼时的京剧界,现代戏并不多,优秀作品更是少见,但张先生将浓郁马派韵味与极富新意的唱腔相结合,使该剧深受观众喜爱,至今仍广为传唱.1990 年,张学津先生创作并演出描写“贞观之治”的京剧《画龙点睛》斩获首届“文华奖”.张先生在此剧中不但传承了马派的创作经验,还展现了自身的艺术思考,在扮相、唱腔、舞美等方面都有创新,收获好评如潮.

张学津先生去世以后,他的家属张丽敏女士按照先生遗愿,把张先生生前极为珍视的艺术资料全部捐给了母校北戏,它们包括张先生在学习马派艺术时所使用的影音资料和先生成名后的相关演出资料.刘侗院长介绍,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这些京剧界的稀世珍宝,也为了回应张先生对母校的信任之心,北戏专门成立了马派艺术资料的基地,将张学津先生毕生所学、所用、所创作出的宝贵资料, 用于教学、创作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

刘侗院长介绍道,张先生是京剧艺术当代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也是北戏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楷模.现在的北戏,有一批从事马派艺术教育的优秀教师,将张先生的艺术和艺德,很好地传承了下来.张学津先生的亲传弟子高彤,现在是北戏京剧系的教师.高彤老师发扬了张先生许多优秀的品德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教学工作非常投入、用心、热爱,教学成果也非常显著.刘院长说:“我们做的这些工作,是想通过发扬我们前辈艺术家、先贤的宝贵的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来影响和促进今天的教育工作,把艺术人才培养做得更好,这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动机和初衷.”

(编辑·张子乐)

评论,此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张学津和张学津先生和人才培养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艺术精神本科毕业论文艺术精神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艺术院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齐慧平戏剧、影视艺术是工业化时代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高……教育体系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已经突破只在艺术类专科院校中开办的樊篱,走向全面发展的阶段,但艺术院校开.

2、 国际视域下的音乐理论在当今中国的实践和成果记国家艺术基金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项目 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承办、张巍教授主持开展的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集中授课阶段”于2018年6月24日至2018年7月2.

3、 我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方法 21世纪的今天,世界早已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 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重要传播媒介,将数字信息传送到社会的每个脚落 顺应这样的时代的要求,数字媒体艺术应运而生,它涉及许多领域,交叉面很广,在多种环境场合中得到.

4、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路径 许红 赵宝芳 杨兆辉 杨丽鸿 肖伟民 李淑华 韩肃戴凤 林周艳/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培养“工匠精神”离不开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当抓住机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路径,.

5、 艺海兰心桃李芳华(六十四)评书人才的摇篮北戏书馆4周年专访 刘侗开办北戏书馆,体现了北戏的办学情怀如今的北戏成为一所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根本任务的艺术人才培养园地 目前有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北京曲剧、龙江剧、皮影戏……7个剧种教学,今年还会有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