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绘画论文 幼儿绘画论文 幼儿园绘画论文 绘画创作论文 绘画艺术欣赏论文 绘画专业毕业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绘画毕业论文 绘画论文题目

绘画类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与大巧若拙对中国绘画的影响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绘画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6

大巧若拙对中国绘画的影响,该文是绘画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跟大巧若拙和中国绘画和影响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文/杨丽霞

摘 要:“大巧若拙”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命题,推崇枯槁之美、艺之老境,在平淡自然、简单真切之中,强调回复生命本然,对艺术家在绘画中的形式语言和思想境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中国绘画极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观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关键词:“大巧若拙”;审美;中国绘画

中国传统哲学重视“拙”的智慧,追求生命的质朴与纯粹.在审美情趣上推崇自然之美,强调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境界,艺术家在深山古寺、枯木寒林、荒山瘦水中,钟情于枯藤、老树、残荷、顽石等,突破技巧,效法自然,在枯焦笔墨中追求“干裂秋风”式的境界,在自然古拙中体悟生命的韵味.

一、拙朴天真之美

《老子》第四十五章日:“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拙”在老子眼中的意义不再是笨拙、简陋,而是巧到极致、宛若天成的自然状态,彰显的是一种天真、古朴之美.

“拙”不是静止,不是迟钝,相反,它蕴含着无限生机与活力.汉代画像砖中所体现的艺术语言充满着稚拙,“拙态可掬”的艺术形象中蕴藏着无限的生命力.艺术形象不管是人物、鬼神还是禽兽,都是靠线来描绘,用粗轮廓画出大动作,简练、不浮不滑、古劲遒厚,蕴含着力量与运动.“这也似乎‘笨拙’.然而,它却给予人们以后代空灵精致的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丰满朴实的意境.……相比于后代文人们喜爱的空灵的美,它更使人感到饱满和实在.”[1】‘‘古拙”和“粗重”被楚文化着上了热情、气势、动态的活泼泼的生命.“拙”所表现的如婴孩般纯净的美,随着时间的流逝,历久弥新.具有着“拙”之美的人类童年的纯净也成为了我们不可企及的天真淳朴.这是老子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在素朴天真的表面下,有着至真的深情,才使得“拙”有了“不拙”的艺术内涵,获得了贴近大地的亲切.

中国绘画追求心与物融会贯通、和谐圆融而为一的人生境界.倪云林称自己作画是“醉后挥毫写山色,岚霏云气淡无痕”,他醉心于这飘渺无痕的自然山水,在无心凑泊的人生追求下,“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明代以来,效仿云林者比比皆是,却无几人能够学得其精髓,即使是沈周、渐江这样的高手仿作,也与那个悠远的世界隔了一尘.南田曾感慨:“迂老(指云林)幽澹之笔,吾研思之久,而犹未得也.”香山翁云:“予少而习之,至老尚不得其无心凑泊处.世乃轻言迂老乎?”习而不得,并不是技巧不足,而是过于追求云林,永远无法体悟云林之妙是悠游自然时的心性自由.

“大巧因自然而成器,不造化为异端,故日拙也.”朴实无华、自然浑成是中国绘画的审美追求.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提出逸、神、妙、能四品论,“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的逸格是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沦为第四品的“能品”则因过于追求技巧的娴熟,失去了自然的质朴与内心的纯真而受到贬抑.工于技巧者,地位远落于自然之美.真正的艺术是自然与心灵的妙悟契合,是自身真实情感的写照.

在中国绘画中,体现着道家拙朴而天下未能与之争美的最高美学追求,融入艺术家精神与情感寄托,真实自然,意味无穷.

二、枯槁生辣之美

老子惯用“正言若反”的思想来揭示生命的智慧.“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反者道之动.”这里的“反”不是相反,而是“返”,是回环往复、流动不已的生命.“道”的根本特性就是“反”,是归复于自然、复归于朴的生命流动.在中国绘画中,从平淡处做起、在枯槁中感悟、自古拙中追求新生,是中国画家的美学追求和创作的重要原则.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也是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但他留存于世的画作很少,<枯木怪石图》是他现存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这幅画选材极为古怪,没有茂密秀丽的树木、玲珑剔透的石头,反而是枯藁虬曲、丑硬怪石.如此奇怪的作品,却饱含了作者的人生感悟.米芾《画史》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苏轼作品中的怪木就是庄子的“散木”,是支离得天全的散木,表现的是大巧若拙的人生智慧,在屈曲盘折中凝聚浩然气脉,在尖峻硬实中体现生命顽强,那石后冒出几枝竹叶,正是生命的不息.守拙,不仅是苏轼的人生哲学,也是他艺术创作中的审美追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枯木怪石本身并不具备美的形式,甚至给人以丑陋死寂之感.但中国的艺术家却坚信,在这“外枯”的外表下,是涵蕴着“中膏”的.在生命的最低点,孕育着希望、隐含着活力,更显生命的顽强.“生命是一顿生顿灭的过程,灭即是生,寂即是活.”繁华极致是真正衰落的开始,只有于平淡中寻求生命才是真实的.明唐志契言:“写枯树最难苍古,然画中最不可少,即茂林盛夏,亦须用之,山水诀云:‘画无古树不疏通’,此之谓也.”中国绘画讲求笔墨情趣,在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中体现出画家不同的审美追求.在绘画创作中,有“以渴笔取妍”的说法,体现出于枯槁中求妍秀的审美情趣.八大山人长于水墨写意,以简笔成形,渴笔达意,湿笔提神.石涛在作画时也善用枯笔,他有题跋语道:“笔枯则秀,笔湿则俗.今云间笔墨,多有此病.总是过于文,何尝不湿,过此阅者知之.”提倡干笔力扫,秃笔疾驶,有高古荒莽之致.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人生哲学与审美标准,是中国艺术家对老子“大巧若拙”的深刻解读,在平淡处发现大美,在枯槁中追求新生.

三、苍浑古秀之美

中国画好古,不仅仅体现在题材选择、创作技法的“师从古人”,在审美情趣上也以“古”作为评判标准.在绘画题跋中常见“苍古”“浑古”“高古”“古淡”等词来对作品进行评定.这些“古”,不是崇古、复古,而是古拙平淡的审美风尚,表现为一种老境,意味着成熟和天全、苍莽和古拙,是平淡、天真、淳朴、生拙,是“大巧若拙”智慧的体现.

中国绘画有“画中老境,最难其俦”的说法.绘画中的老境是很难达到的,需明董其昌的“画须熟外熟”,需有郑板桥的“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需善黄宾虹的“画不妨拙,拙则古厚之气长存”.陈洪绶是明末清初的画家、诗人,其作品格调高古,不浮不躁,将自己的心境、画境在淳朴古境中传达出古意和拙雅两种气韵相融合的“古拙”之境.他的作品造型夸张、线条散逸疏旷,意到便成,用折笔或枯渴之笔表现英雄,细长圆润的线条勾勒文士美人,如行草书般的虚实错落表现山石的圆润自然,充满苍老古拙之意.秦祖永对其评价日:“陈章侯洪绶深得古法,渊雅静穆,浑然有太古之风.时史靡丽之习,洗涤殆尽,至其力量宏深,襟怀高旷.”陈洪绶在淳朴、逸趣的境界中形成独具一格的“古”趣,画风多倾于简淡素雅,营造出一种空而不虚、高古脱尘的意境.在艺术处理上特别注重意象的表现,“宁丑勿媚”“不似为似”,脱离对形似的追求,探寻一种与参禅、坐忘相似的玄妙精神境界,在“即雕即琢,复归于朴”中,给人以心灵的清澈.

有“南黄北齐”之称的黄宾虹与齐白石在绘画创作中,也表现出对古意拙趣审美的追求.齐白石在谈山水画的运笔问题时说“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变,拙则浑古,合乎天.天之造物自无轻佻混浊之病.”黄宾虹先生,在他的山水画中毕生追求“浑厚华滋”,晚境更求“生拙劲健”,其论画中常有“善论画者,日生,日拙,生则文,拙则厚”等语.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拙”的追求,是心灵与自然的亲近,是生命的纯真与永恒.艺术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模仿,将拙厚、天朴、自然之气融入艺术之中,与自身的独特情感相结合,赋予艺术独特的魅力与生命之神韵.

四、中国现代绘画中“拙”的意义

随着文明的脚步不断前进,文化与艺术也在不断地冲撞与交融.西方哲学思想与艺术流派对中国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中国画坛上也出现了如现实主义绘画、抽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绘画等多种绘画流派,盛况空前的艺术盛宴,却让更多的人感到“文明的空荒感”.“大巧若拙”的古典美学思想面临着威胁,更肩负着责任.

文化多元化与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自身的民族属性逐渐被削弱.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日渐衰落的现状,古典审美与文艺理论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滋养,在如今浮躁急切的社会环境中,真正“古拙”的艺术作品已如“广陵散”一般.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当代涌现出一批热衷古拙风格的艺术家,有着自己的创作风格与审美追求,一时引领.然而,他们实际上并没有也不想去学习传统的艺术语言,更不愿穷尽一生去追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原则.但面对当代绘画,在这个以西方理论与实践为标向的艺术时代,中国画家缺少理论基础与理性批判精神.对在传统与当代边缘挣扎的艺术家来说,运用当代西方理论为支撑,模仿古画大家创作技巧,便可称之为自己的独特风格,备受普通大众的推崇.但其作品往往是潦草数笔,胡乱涂鸦,在追求古拙境界的中,艺术家自标清高的风格标签却日益商业化.进一步寻求传统文化与现当艺术相结合的契点是所有艺术家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但这种契合的达成,需要的是对传统与现代的深入了解,理性批判地进行选择与学习,进而才能创作出成熟、有意义的艺术作品,符合艺术创造的规律,满足新时代下人们的审美需求.

“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它不仅仅是形式的自然与天真,更是人心灵的淡然与自由.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要有古人“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的严谨创作态度;要明白艺术之“拙”是“返璞归真”,是“活泼泼的动”,是历尽繁华之后的“淡”;真正意义上的“拙”是艺术家们的艺术修养到达巅峰之后,所依靠的并不是简单的技巧,而是艺术家对于生命的信仰、自然的喜爱、艺术真善美的追求,哪怕只是一种简简单单的色彩或者一条稚嫩的笔触.

该文总结,此文是关于对写作大巧若拙和中国绘画和影响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绘画本科毕业论文绘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原产地规划最新趋势与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摘 要近年来,以TPP、欧加自贸协定(CETA)、美韩自贸协定(FTA)……为代表的高水平的区域贸易协定越来越多,引领着国际经贸新规则的重塑方向 作为区域贸易协定重要的一部分,优惠原产地规则也逐渐向宽.

2、 中国绘画门类分类变迁和意义 摘要中国绘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萌芽稚拙阶段到走向成熟,在世界美术中自成体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花乌画开始萌芽,人物画已经成形 发展至隋唐,三科均已发展成熟,呈现出繁荣景象 五代宋元时期,文.

3、 外国电影音乐对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影响的对比 王磊/哈尔滨师范大学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的开展,我国的文学艺术界得到了更好地发展,作为属于文化产业的电影行业,也得到了较为丰富的发展,这其中也包含了电影音乐 我们国家的电影行业借鉴了外国的电影音乐的.

4、 主题性创作对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影响 吴洪亮(Wu Hongliang) 黄小峰(Huang Xiaofeng)……吴洪亮“墨道无间——中国人物画研究展(1970—1985)”这.

5、 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以政治、文化、教育角度为视野 摘要始创于隋初,经过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走向鼎盛,直至1905年被清政府废除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考试制度 在其存在的1300多年间,它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方面,产生.

6、 宋代山水画对日本绘画的影响 摘要宋代山水画在技法和理论层面都已相当完备 “以形写神”“天人合一”,以及禅宗美学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宋代绘画及美学思想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画风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