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研究生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文学刊物投稿 文学杂志投稿 外国文学期刊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杂志排名 文学杂志 汉语言文学技师论文 饮食文学论文 电大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祥子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题目 文学专业杂志

关于文学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与《钟山》和新时期文学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分类:研究生论文 原创主题:文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4

《钟山》和新时期文学,本文是关于文学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跟钟山和《钟山》和新时期文学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钟山》创刊四十年周年,已可以当做一个历史单元来研究.尤其是新时期文学这四十年,已构成百年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特殊段落,在这个单元里做文章,思想和文学的分量已经足够.最近二十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兴起过一阵“杂志研究热”,颇热闹了一阵子,当然后来也陷入研究方法上自我重复的困局,有点弄不下去的意思了.当代文学杂志跟现代杂志多少有些不同,首先是它遭逢的历史情况不一样,其次是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太过密切,对不少文学现象和作家,究竟是否应该用文学标准来分析,已经十分尴尬.但如果用社会学的方法去研究,又感觉它们离心目中真正的文学实在太远太隔.这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性所在.据我所知,《文艺报》 《人民文学》已有专门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不过个人研究者是否也在沿袭现代文学的研究思路,让人感觉共性大于独特性,不能给人很深很细致的印象也不好评价.虽然作者都尽了最大努力,仍觉得时间沉淀不够,距离没有拉开,资料也都是容易找到的,缺乏让人眼睛一亮的稀见材料和档案,尤其未能将风起云涌的历史潮下编辑、作者、读者的矛盾痛苦和欣喜的生命状态给揭示出来,叫人看到一部非常特殊的中国当代文学办刊史,尤其是还未能看到它们与国统区文学和解放区文学那种错综复杂的连带历史联系.虽然这不能都怪那些勤苦的研究者.

这篇文章是另一种叙述分析的路径,它是说《钟山》在新时期文学四十年中的作用、意义和位置,认为这方面有很多文章可做.

我现在做文章,喜欢先找一下历史感觉,历史的感觉就是研究的角度.它是自我生成的一种看问题的角度.《钟山》给我一个奇怪的感觉,就是让我想到了61年前南京那个消失于历史大幕里的“探求者”文人社团.曹洁萍、毛定海的《高晓声年谱》说:1957年春,江苏八位青年作家批评家艾煊、方之、叶至诚、陆文夫、高晓声、梅汝恺、陈椿年、曾华,想像左拉的梅塘之夜那样,弄一个不同凡响的文人社团.这些天真的年轻人的《“探求者”文学月刊启事》写道:“我们是一群年轻的文学工作者,我们的政治、艺术观点都是一致的.现在我们结集起来,企求在同一目标下,在文学战线上发挥更大的力量.”他们感到公家办的文学杂志都太拘泥了,“用行政方式办杂志在于它是‘官办的’,尽管申明并非机关刊物,但是都摆脱不了机关刊物的性质.”为此,他们相信,“文学战线上的前辈会关心我们,与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给我们增添力量,广大读者会赞成我们,即使困难重重,也坚信事在人为,胜利必定.”a今天来看,这是一批多么可爱的年轻人啊,只可惜历史多艰.

我这个历史感觉,是要引出下一个问题:即它与后来的《钟山》之间有没有某种历史联系,是否有人做过相关研究.历史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探求者”虽然夭折,当事人四下离散,饱受人生磨难,但二十多年后,就是它为新时期文学贡献了第一批小说家,陆文夫、叶至诚、高晓声、方之等.而且好像在这批作家的影响下,又涌现出像丁帆、王彬彬、叶兆言和毕飞宇等新一代的批评家和作家.这种影响关系也许是缺乏切实证据的历史猜测,不足为信.不过,假设在前,求证在后,往往又是一种具有探索色彩的文学史研究经常采用的手段.也就是猜测在前,求证在后,虽然求证未必有结果,猜测可能变成一张废纸,这都没有关系.我所以敢于猜测的理由是什么呢?是因为相信南京这座古都的文学氛围和传统,一定会在二者之间建立秘密的历史通道.所以,且允许我大胆地把《钟山》当做是公办的“同人刊物”来看待.正因为它的“同人刊物”性质,才铸造了《钟山》与新时期文学的深刻联系及历史面貌.

这样一连带,《钟山》与新时期文学关系的一个重要切面就出来了.新时期文学,是一个千条江河归大海的雄伟阵势,这不是北京和上海的新时期文学,而是有很多文学重镇参与其中,一起发生共鸣的历史史诗性的新时期文学.比如伤痕文学,我们过去总喜欢说是因北京作家圈而带动的一股文学潮流,北京作家圈,也包括北京批评家群体,确实对伤痕文学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也有一些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但现在将对“探求者”的历史梳理带进来,情况就更丰富和更具层次感了.新时期文学的这第一批来自江苏的伤痕作家,对建构新时期文学最初面貌该是多么重要啊,尤其是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 《陈奂生上城》这两篇.它们几乎成为谈论伤痕文学、归来作家不能不谈的关键性内容.

所以说,从具体的个人感觉去触摸历史,能摸到纪念碑底座上伤痕累累的大理石墙面,触摸到当事人的痛苦,触摸到探求者一代作家崎岖坎坷的命运,从而触摸并发现新时期文学的某一重要切面.董健、丁帆、王彬彬的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说:“在对苦难的认知上,苦难成了锤炼人格、升华自我的最好方式,甚至是历史进程的必要环节,因此使个体的承受具有了责无旁贷的意义.这样一种对苦难的认知也制约了对人性的想象方式.基于人道主义启蒙的立场,人性关怀成为这一代人对苦难讲述与反思的重要视角;对人生苦难的忧愤与揭露,对扼杀摧残人性的社会之恶的理性批判,不仅指涉政治而且指涉封建痼疾.人物性格内涵的多样性,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及深厚的命运感,使人性书写达到了1949年以来文学的最高水平.”b

同人性的作家群、同人性的文学杂志,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江苏作家批评家的历史群像,是我通过重新读《钟山》杂志获得的第一个鲜活印象.

《钟山》虽具同人色彩,但始终拥有全国性视野.它是新时期文学中的独特一环,是各种文学思潮叠加交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驿站.

我想利用一下贾梦玮、何同彬两位先生提供的《钟山》几则史料.来谈点个人看法c.

先看这份杂志1978至1989年的重要作品目录.作者有范伯群、曾华鹏(《论鲁迅小说的艺术风格》)、董健(《论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陆文夫(《崔大成小记》)、高晓声(《“漏斗户”主》)、张弦《苦恼的青春》 《银杏树》)、巴金(《春蚕》)、刘绍棠(《鹧鸪天》)、李杭育、李庆西、颜海平、宗璞(《蜗居》)、严家炎(《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桩旧案——评丁玲小说〈在医院中〉》)、赵本夫(《在黄河滩上》)、史铁生(《绿色的梦》)、刘心武(《最后一只玉鸟》)、王安忆(《墙基》 《流逝》)、王蒙(《漫谈小说创作》《风息浪止》)、储福金、冯骥才(《两医生》 《作家要干预人的灵魂》)、高行健(《谈小说观与小说技巧》)、莫应丰、丁帆(《刘绍棠作品民族风格雏论》)、贾平凹(《土炕》)、潘旭澜、南帆、林斤澜、汪曾祺(《小说三篇》)、雷达、张志忠、从维熙、陈辽……这份作者名单我没有抄完,所录只是全部篇目的几分之一.它给我两个印象:一是本地作者中有不少是“探求者”成员,他们可能出于无心,却把历史痕迹带到了这里,以致影响到杂志后来的面貌.我认为这种“同人性”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对历史问题的再探索,陆文夫的《崔大成小记》、高晓声的《“漏斗户”主》等作品都具有这种鲜明的思想色彩.某种意义上,“探求者”是一批“思想者”,正是这个思想者阵容强化了《钟山》的思想容量.二是杂志不满足于以南京和江苏作者为主力军,它还积极地吸引全国著名的小说家、批评家和学者来加盟.这种全国性视野,使得这份杂志一开始就站到了新时期文学前沿,变成桥头堡之一.我没比较过其他的省市级文学杂志,仅凭印象就感觉到,这是一份十分豪华的作家的名单.虽然王蒙、刘心武、刘绍棠、莫应丰、贾平凹和史铁生给的都不是他们当时最好的小说,但张弦的《苦恼的青春》、宗璞的《蜗居》,尤其是王安忆的那几篇,都很有名,均载入了史册.王蒙的《漫谈小说创作》、高行健的《谈小说观与小说技巧》,可以说都是“前沿之论”,它们是思想和文学探索浪潮中最耀眼的浪花之一.而严家炎著文分析丁玲的《在医院中》,这不光包含着为作家作品平反之意,更是把“思想解放”的最尖锐声音,带到了《钟山》杂志上来.

我认为丁帆在《江苏当代作家研究资料丛书》“总序”中的一段话,颇能概括江苏与全国文学界的关系:“许多人将江苏作家作品归入阴柔的江南士子和仕女风格,显然这是一种误读.殊不知,江苏的地理位置以淮河为界,正好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所以阳刚与阴柔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交汇于此.也由于上述的历史缘由,所谓‘吴韵汉风’则是最好的艺术风格注释.苏南的阴柔缠绵、苏北的阳刚恢弘交织在这一方土地上,在泾渭分明之中凸显出江苏文学的多元、大气和包容.”d这种评价,不单解释了为什么江苏当代作家数量众多的原因,而且也指出了他们创作风格的多元大气等特点,更可以看出他们积极加入历史洪流,充当一线主力军的个人胸襟.

再看杂志统计的从1978年第1期到2018年第2期“重点作者篇目”.它们是:丁帆(22篇)、方方(4篇)、王安忆(21篇)、王彬彬(66篇)、叶兆言(16篇)、叶弥(12篇)、史铁生(11篇)、毕飞宇(20篇)、池莉(3篇)、刘震云(3篇)、迟子建(13篇)、余华(5篇)、张抗抗(11篇)、陈应松(10篇)、苏童(19篇)、赵本夫(8篇)、李洁非(46篇)、贾平凹(12篇)、莫言(10篇)、格非(7篇)、黄蓓佳(11篇)、韩少功(12篇)、韩东(10篇)、鲁敏(10篇)等.统计不一定全面,做到无一遗漏,但已经把这家杂志几十年的山川地貌给描画了出来.我先分析一下“本地作者”和“外地作者”的比重.本地作者占了大头,看得出是在为这份杂志尽心尽力,例如丁帆22篇、王彬彬66篇、叶兆言16篇、毕飞宇20篇.也有个别现象,比如王安忆就有21篇、李洁非46篇,李文的篇数仅次于勇夺状元榜的王彬彬.格非籍贯虽是镇江,是典型本地人,却只贡献了7篇,还不如贾平凹(12篇)、莫言(10篇)、韩少功(12篇).不过,他把自己的成名作《褐色鸟群》奉献给这家杂志,足见他对故乡的感情.比较突出的外地作者当然是王安忆,她投稿积极也许有一层原因,是否与《钟山》杂志某位编辑的关系比较密切,彼此取得了信任.当然,我认为她可能认为在《收获》 《上海文学》之外,《钟山》也是她心目中的文学重镇,所以不吝名作,都慷慨奉献给了这份刊物.王安忆发在此地的小说,后来都成为“名作”,在她重要作品中占有特殊地位.例如《流逝》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锦绣谷之恋》被认为是女性小说,《岗上的世纪》涉及知青文学,又是王安忆十年代转型期不能绕开的探索性作品.八十年代中后期,是莫言、贾平凹、韩少功、余华、池莉等取代王蒙等老作家登上文学史舞台的关键窗口期.他们虽然活跃于《人民文学》 《十月》 《当代》 《收获》和《上海文学》等杂志,并没有忽视南京的《钟山》,反而经常在上面刊登作品.贾平凹有成名作《商州初录》的一部分作品,莫言把《金发男儿》投寄给了《钟山》.在两位作家早期作品中,这些小说不能说是无足轻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们实际已描画出两位作家早期作品艺术上的基本纹路,所以意义非同寻常.这一方面看出杂志编辑积极拉拢作者,壮大杂志声势的远大眼光,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他们重视《钟山》,期望在上面一展身手的勃勃雄心.从文学史角度来说,一代作家的涌现有多种原因,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占据“重要杂志”.重要杂志既是一个时期文学作品的主要阵地,也是组织、筛选和推出新生代作家的历史T型台,不在这个红地毯上走一遭的人,根本就无法进入读者视野,被载入史册.

如此看,“重要作者篇目”的整理,实际是对新时期文学的整理,也是在对一代人历史身影做整体性的整理和反思.对后来的研究者来说,细心观察这个篇目,不仅能重温历史现场,关键是,通过统计手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大量文学史信息,从中找到某些历史规律.这个规律不单针对杂志,也针对一代人的文学活动,更针对研究者自己看待文学史的坐标和走向.

最后看“新写实”的发难和滥觞.贾梦玮、何同彬提供的材料,介绍了酝酿和倡导“新写实文学”的过程:1988年7月17日,当时的编辑徐兆淮和范小天赴京拜访作家、评论家、报刊编辑等30余人,代表编辑部说明创办这一专栏的背景、设想及围绕这一专栏拟举办的评奖、出书活动.1988年10月中旬,《钟山》与《文学评论》在江苏无锡联合召开“现实主义文学与先锋派文学”讨论会,初步试探文学界的反映.陈骏涛、陈思和、南帆、吴亮、丁帆、王干等学者和评论家在围绕现实主义和先锋派问题展开讨论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对这股写实潮流进行了讨论,有称其为“新写实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还有的则命名为“后现实主义”.经过前期理论酝酿,《钟山》1988年第6期刊发文讯,预告将于次年初举办“新写实小说大联展”,这是“新写实小说”的说法在文坛第一次正式出现.

另有赵天成对批评家王干的采访,可做一个补充材料:“88年是在无锡工人疗养院,开的那次‘现实主义与先锋派’的研讨会.当时参加的人员,我现在还能记起来的,有现在在香港岭南大学的许子东,当时他已经去香港了,刚去不久,他还从香港带过来一个姓张的女博士.还有吴亮、李劼,北京的有曾镇南、朱向前,还有陈志红,一个女评论家,原来是《南方周末》的副主编,现在好像是南方出版社社长.因为是《钟山》跟《文学评论》一起合办的,就还有陈骏涛和《文学评论》的一些人,《钟山》的一些人.当时其实我还没调到《钟山》,《钟山》正在酝酿着把我调过去.这个会之前,大概是在88年的6、7月份,我和《钟山》的两个副主编徐兆淮、范小天,在北京的川鲁餐厅,就在团结湖这块儿,现在没有了,大概就是现在盈科中心那个位置,我们三个一起吃饭.当时是夏天,我们喝着啤酒.我当时在《文艺报》工作,他们就说准备在十月份搞一个会,讨论什么话题能引起兴趣.徐兆淮的办刊方向是倾向于现实主义的,范小天是比较倾向于‘新潮’、‘实验’、‘探索’的,也就是所谓‘先锋文学’的方向.我说其实可以把你们两个人的观点合起来开一个会,因为从当时87、88年创作的一些情况看,虽然不能说‘现实主义‘与‘先锋派’合流,但是确实出现了很多交叉的现象,互相之间都有借鉴或者变化吧.不像85年的时候,现代派和现实主义好像是壁垒森严的.当时比如刘恒、刘震云、方方,包括朱苏进、余华的有些小说,貌似现实主义,但是很多方面又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有交汇的地方.所以我提的这个话题,他们就觉得挺好.正好这个话题和《钟山》这两个副主编的趣味也比较吻合.所以这个会之前确实是有在北京的一个酝酿过程,有事先的谋划和筹备.当然他们到北京来,本身就是为了和《文学评论》找一个合适的话题,找一个能够让所有的评论家关注的焦点.”e

从贾梦玮、何同彬材料看,这是一个“编辑部故事”.而从王干的叙述看,它还有一些延伸性的细节,比如无锡工人疗养院、北京团结湖旁边的川鲁餐厅、喝啤酒、争论用什么题目才更合适,等等.在这次北师大的“《钟山》与新时期文学进程”研讨会间隙里,我曾私下跟丁帆教授建议,是否可以将“新写实文学”提倡的前前后后做一些系列访谈、口述史,利用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雄厚的研究团队开展此项工作.我们这些做文学史的,不做这些历史整理工作,等到1980年代文学的当事人纷纷退休、离开文学现场的时候,这些史料文献就可能散失尽净了.有谁还会对上一代人的文学故事感兴趣呢?尤其在利欲熏心的当今?其实,不单是《钟山》发起的“新写实文学”运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与“伤痕文学”的提倡,这两个单位的批评家与新时期文学的纠葛,复旦大学、华东师大批评家与“新潮批评”,等等等等,都应开展必要的访谈和口述活动,把这一个工作搬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最好还约请合适的学术杂志来配合,比如《扬子江评论》 《文艺争鸣》等.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很大很大的心力.

我在一篇讨论作家年谱编撰的文章中,谈到口述史将会面临当事人的难题.因为做杂志史研究,必然会涉及很多当事人,会产生相类似问题:“我们知道,作家年谱类似于作家小小的传记,更详备的年谱,真正做起来,甚至比写一部作家传记还要麻烦,因为年谱不仅记述作家大致的人生轨迹,而要一年一年、甚至一月一月的活动事迹都不能落下.如此繁琐麻烦的工作,假如没有一套作家全集做基础,基本是不可能开展的.另外,由于‘20后’作家是在五十至七十年代这个历史空间中活动的,这一时期又是当代中国的政治运动最为频繁、激烈的时间段,很多作家都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各省市分会的领导职务,不免被卷入其中,在他们的生命史、活动史中,纠缠着非常复杂的人事关系.有的是整人,有的是被整,要抢救资料,除许多光明正大的资料外,还有不少处在历史阴暗角落的资料.这些资料如果从作家亲属、故旧、学生、部下那里获得,可以说非常艰难;假如寻找旁证,从别人那里查勘,校对、问疑,拿到杂志上发表,是否会被作家亲属起诉、责难,也很难说.在现代文学史研究中,有所谓鲁迅儿子起诉《鲁迅全集》的版权纠纷、有茅盾亲属质疑研究者事涉传主个人生活的冲突,都已是先例.那么政治运动,尤其是涉及人品、道德问题,将会是如何敏感?怎么评估都不算过分.”f我前面所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主要就是这个意思.

“文学思潮”是文学转折期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它在攻破前一阶段文学戒律的同时,也在培养造就另一代文学新人.“文学思潮”最清楚地标明这一阶段文学不安分的性格,怀疑与推翻,成为它最主要的性格.但文学思潮也在推动文学的自我更新,无论文学观念、创作方法、文人交际方式和聚散还是办刊的思路,都处在今非昔比的过程当中.在以“文学思潮”为总面目的1980年代,“伤痕文学”因北京而起,“新潮小说”因上海而起,而《钟山》及其批评家群体意识到,思潮性的文学运动,是需要一拨又一拨的力量去推动的,它也要扮演更重要的历史角色.而且由于当时大家已开始对鼓吹形式探索的“先锋文学”产生了严重不满,认为它越来越脱离中国社会的实际,离“文学为人生”的目标越来越远,变成炫技的文学表演,于是产生了总体反思的要求(当然,先锋文学对冲破文学僵化壁垒,提高当代小说创作的技巧功不可没,也不必讳言).《钟山》倡导“新写实文学”根源于此.有意思的是,自当代文学在1949年登场以来,除《文艺报》等批评报刊,还没有一家纯粹文学杂志去主动推动文学的新变的,更遑论发起“新写实文学”这场文学革命了.这就找到了“探求者”的历史基因.在南京,乃至在江苏,“探求者”不单是一个偶尔出现的同人性的文人社团,它已经成为一个“小小的文学传统”.正是这种传统的影响,南京和江苏的批评家才愿意有更重要的担当.他们不会主动把自己的历史边缘化.他们要为中国当代文学做一点什么.我认为,这才是“新写实文学”在南京的《钟山》被提倡、被鼓动的真正原因.但历史终可以看到,“新写实”是一次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路向的重要事件,对新时期文学产生了无可替代的重大的影响.

自然,我们也不能把褒扬都奉献给一个被纪念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也还得有反思,有文学史的清理.正像先锋文学打破文学教条主义,促使小说创作回归文学本身,但同时,它的矫枉过正,也导致了现今作家脱离历史现实轨道,失去了现实主义作家那种对社会现实的极高的敏感性一样,新写实中的有些作家,热衷于日常生活叙事,却乏于对大背景的把握,可能与此有关.我们提倡“新写实”文学,但它与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是一种什么关系,它是否就是自然主义的回归?如果不是,那么我们提倡主张的“新写实”究竟指的是什么,等等.因为我们当时面对的是一个活跃而仓促的文学年代,面对的是一帮亟不可待呼吁创新的作家,文学理论的提倡与具体作家的创作之间,究竟会分出几个歧路,也都无法把握和控制.这都是在我们回顾反省这份杂志的历史贡献的同时,看到的另一种东西,是一种即使称之为历史遗憾,也无法再去弥补的东西.这就是文学史的丰富性所在.虽然这段话只是文章的延伸性议论,无关文章的主旨.

综上所述,我把《钟山》定位为“同人性”、“本地性”与“全国视野”相结合的一份重要文学杂志.它的四十年办刊史,早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自身历史的一部分.而它的独特性,并非所有的研究者都已注意到.相信不远的未来,它会成为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不过,也应汲取现代文学研究杂志的教训,凡文学杂志都有它们的共性,但因地域、文学生态、当事人等多重因素的机缘巧合,它们也都拥有自己鲜明的个体性特征.从这些个体性入手来研究一个杂志的办刊史,必然会牵出一个地方文学史,一个编辑部故事,会牵出我们过去可能根本没想到的许许多多的文学史的秘密.

2018.5.21

【注释】

a曹洁萍、毛定海:《高晓声年谱》,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58—63页.

b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0、411页.

c2018年5月3日,《钟山》杂志与北师大文学院在北师大京师学堂,合作举办了“《钟山》与新时期文学进程”的研讨会.贾梦玮、何同彬先生提供了经过整理的史料.它们是:“《钟山》1978——1989部分重要作品目录”、“《钟山》获奖情况”、“《钟山研究资料目录》、“部分重要作者《钟山》所发作品篇目(1978年第1期——2018年第2期)”、“《钟山与先锋文学思潮》、“新写实”和“新状态文学、联网四重奏、新生代小说”等.

d该丛书201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总计16种.

e赵天成:《 80、90年代之间的“新写实”——王干访谈录》,《文艺争鸣》2015年第6期.

f程光炜:《当代作家年谱的编撰》,《光明日报》2017年9月4日.

上文点评,该文是一篇关于文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钟山和《钟山》和新时期文学相关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哥德巴赫猜想》和新时期的科学问题再论新时期文学的起源 黄平一哥德巴赫猜想的“前史”陈景润第一次被树立为知识分子的典型,早于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的发表 1974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评论独立自主,.

2、 《骆驼草》和早期京派文学的审美趣味 文学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200240)关键词骆驼草;周作人;自由主义;审美趣味;民俗摘 要骆驼草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创刊的一份同人刊物 虽然它存在的历史较短,但仍然为中国现代文坛.

3、 怎样新时期文学 当2019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想很多人心中都会萦绕着怎样评价新时期文学40年的问题 成功作家和失意的作家,走红思潮的批评家和若即若离的旁观者,心里早有答案,只是答案已千差万别 客观超然的历史评价要时.

4、 从《暴风骤雨》看土改时期的女性解放 周韵辰内容摘要暴风骤雨是周立波反映土改的经典著作,不仅描绘了元茂屯的土地革命,塑造了形态各异的进步农民形象,而且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元茂屯土改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积极参与土改,努力实现.

5、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刘倩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姚玉兵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圣经作为经典的基督教作品,给英美国家的作家更多的熏染,也为英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圣经对英美文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本文从对圣经的介绍入手,提炼了.

6、 《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摘要圣经作为英美文学的百科全书,其含义、语言、故事和题材都对英语文学作品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英语文学作家的眼中,圣经是上帝的箴言,是上帝爱人、救人的心灵慰藉,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大都引用其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