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社会调查论文 调查报告论文 调查论文 调查论文格式 市场调查论文 论文调查方法 社区调查毕业论文 武术课的调查开题报告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论文 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论文集 大学生寝室文化调查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调查报告

调查研究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与关于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调查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调查研究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2

关于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调查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本文是调查研究相关论文范本与山东旅游和学生工匠精神和职业学院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今天,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前提,笔者提出通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来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路,并于2017 年10 月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部分学生为调研对象,进行了高职旅游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思想现状和发展需求的调查研究.根据调研结果,笔者深入了解了学生们的现实思想情况,详细分析了高职旅游学院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现状.调研中,绝大多数学生经过自我思考及剖析,提出希望开展“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此提升自身“匠”的精神品质以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并能够认同体育精神与工匠精神的互通有无.由此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利用体育课程“知行合一”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手段,以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更好的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工匠精神;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2096-4757.2018.01.003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的目的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社会及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战略指引,这给中国旅游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还提到“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我们旅游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并贯彻习总书记的报告,要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必须立足于“工匠精神”,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大力推进目的地全域的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对高职旅游院校学生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们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其未来职业的发展.工匠精神不是一句口号,首先它是一种精神,要求精益求精、极致完美和更好;其次它是一种品质,锲而不舍、专心致志的品质;最后它是一种气氛,是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敬意.匠人们对自己的工匠事业保持着专注踏实的热爱,对其充满了无限的敬畏精神,同时不断追求创新求变.“工匠精神”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联系高职教育的实际,“工匠精神”对高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笔者曾做过高职旅游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促进学生职业身体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提高的实验与研究[2],而且目前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根据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及旅游业人才市场对学生们职业综合素质的新要求,不断的调整补充授课内容及改进完善教学模式,可以说体育课改是持续进行的,其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我们认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的部分特性与工匠精神同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两者有一定的交集和共性,既然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能对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有良好效果,也同样能在促进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基于上述思想,笔者申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工匠精神引领下的旅游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并获准立项.本课题组于2017 年10 月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各专业二年级在校生为调研对象,做了关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现状和发展需求的调研,深入了解了学生们的现实思想情况,详细分析了高职旅游学院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现状,以探索现阶段旅游高职院校如何利用体育课程教学“知行合一”的特点,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本文即为课题组前期研究阶段性成果.

(二)调研对象及内容

作为本课题调研的实施地,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的旅游类高职院校.目前该学院在校生以2016 级(二年级)学生和新入学的2017 级学生为主,2015 级(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在校外实习实训,因此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该学院2016 级(二年级)各专业在校学生为调研对象.2016 级(二年级)各专业学生已经渡过了一个学年的大学生活,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及岗位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生态度也处于转型和定型阶段,故以该年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所获得的数据,能够比较真实、可靠的反映出学生们在校实际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能使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们学习和工作态度,其调研结论也能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如何进行积极性干预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进行.问卷内容主要涉及该年级学生就工匠精神内涵的认知程度、对校园内工匠精神现状的主观评价、自我评价“匠”的精神、判断是否拥有良好的工匠精神会对今后的就业有帮助、渴望更好的培训“匠”的精神的方式、是否认为体育精神与工匠精神互通有无、在学习上未来如何践行工匠精神等.

(三)调研方法及过程

本次调研的调查采用方便快速的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共随机发放调查问卷550 份,回收536 份(其中男生174 人,女生362 人),回收率97.5%.该问卷调查的实施,由本课题组成员积极组织协调该学院各系负责二年级学生的辅导员老师,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填写问卷内容,确保了完成问卷调查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目前学生学习心态的自我评价及对他人的评价

1. 学生学习态度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2.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有35.5%的学生认为自己自进入大学学习以来,学习的积极性非常一般.这组数据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很乐观.

2.学生对所学专业喜欢与否这个问题上的调查结果,令我们还是略感欣慰的.统计显示,有78.5%的学生认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从侧面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并不排斥;同时,我们还对学生上课时在做什么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66.8%的学生是能够上课认真听讲的,但也有33.2%的学生在课上选择了玩手机、看闲书或干其他事情.专业喜爱度与学习积极性相对照,其同步比例有一定差距,这种现象令我们深思,当代大学生对自己所谓喜爱的专业在学习上的专注度为何如此偏低?

3. 对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保持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能够做到坚持不懈、有始有终”思想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可以做到”,这也恰恰说明还是有相当多的学生对在学习工作方面能否做到持之以恒及精益求精缺乏自信和自律.

4. 最后,对当代大学生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良心理状态问题,由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剖析及选择,此题选项内容为多选.调查结果显示,①学生们首选的是“心态浮躁”,它是一种与扎实、沉稳相对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在学业上多表现为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及坚韧不拔的毅力,怕吃苦,不愿循序渐进,只想投机取巧,急功近利;②其次选择的是“盲目攀比”,它容易使大学生形成畸形的观念和人格,严重阻碍其成人成才;③选择“不思进取”这个选项的学生居第三多的比例,这也成为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又一现实问题,往往现在这类的学生太过安于现状,缺乏自我反省,没有危机意识,更做不到在学习和工作上努力精进与创新了;④选择“功利心过强”这个选项的学生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功利心过强的学生在不能获得预期的回报时很容易失去动力,失去创新创造的意愿,且犹豫多疑,易轻言放弃.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认知和培育现状

从我们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听说过工匠精神并有一点儿了解,对其主要内涵也略知一二.这里所谓“工匠精神”,不仅指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拥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3].

1. 在对“你所在的大学校园里工匠精神的现状如何”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的结果中,有44.8% 的学生认为身边只有很小部分人具有工匠精神,有34.3% 的学生认为身边还是有具有工匠精神的人.高职院校在倡导工匠精神的氛围上本该有更多作为,但很遗憾,目前能静下心来做这方面工作的院校相对还是比较少的.现在的高职院校里非常热闹,有热衷创新创业教育的、有热衷校企合作搞项目的、有热衷专升本改变命运的,环顾校园,抚案沉思,我们有没有脚踏实地做好“工匠”的教育,哪怕是营造一点儿氛围?

2. 在“工匠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意义如何”这个问题上,有75.8% 学生认为非常重要,有21.6% 学生认为一般重要,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持否定态度;对“你认为拥有工匠精神的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是否更具有优势”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持赞同观点的学生高达90.7%.对工匠精神认同程度的高低,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很渴望自己具备“匠”的精神,并能在学习工作中崭露头角,这也令我们这些高职教育工作者感到振奋.大部分的学生对工匠精神表示理解与认同,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和实践中有责任有义务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不断探究恰当的模式并搭建良好的平台,以培育学生们“匠心”,在践行中强化学生们的“匠行”.

(三)高职院校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现状

1. 调研结果显示,调查问卷中关于“工匠精神”的传播渠道的选项,按学生选择的比例多少,依次为网络传媒、实践活动、电视广播、学校教学、报纸书刊及其他等,这表明被学生们认可的传播渠道比较广泛.

2. 对“你认为应该如何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这个问题的问答,学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倾向性.首先,选择“开展‘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和建立兼具教学能力与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学生最多,这就表明,学生还是更倾向于在践行中培育工匠精神而不是单纯的说教,并且对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能在教学中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更好的培“匠心”育“匠行”有着很高的期待;其次,选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通过政策与舆论鼓励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我们高职院校而言,热度过后我们必须冷静思考,工匠精神培育在现实更多还是以“口号式”的存在,更多也是在理论上的存在,从国家这个层面支撑工匠精神培育的政策法规和校园这个层面支持工匠精神培育的具体制度还寥寥无几[4].所以我们要使其知行合一,必须探究更好践行工匠精神的培育方法.

3. 体育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本身也契合了工匠精神,如追求完美极致、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等精神的精髓,由此,本课题组根据课题主旨对学生就“你认为体育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和“你认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匠’的精神塑造有作用吗”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体育精神的内涵,其中有63.1% 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匠”的精神塑造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甚至还有31.2% 的学生认同完全可以起到作用.这个结果对本课题组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增添了信心.

4. 最后,“作为一名旅游高职院校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在学习上如何践行工匠精神”的调查,有详细答案信息的问卷达262 份,这反映出大部分学生有践行工匠精神的信心,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通过此次调查问卷的填写,使自己更加深入了解了工匠精神的精髓,在表达期待老师能带领其一起践行工匠精神的同时,也对任教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相关建议.

三、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调研的启迪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6 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可知,“2016 年,全域旅游推动旅游经济实现较快增长”[5],“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69 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 的综合贡献为8.19 万亿元,占GDP 总量的11.01%.旅游直接就业2813 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62 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6%”[5].“截至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690 所,比上年末增加172 所,在校生44.04 万人,减少13.1 万人;中等职业学校924 所,比上年末增加135 所,在校学生23.2 万人,增加0.6 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2614 所,在校学生为67.2 万人” [5].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全国旅游院校整体招生数量却在减少,每年培养出的毕业生仅18 ~ 20 万名,连全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这招生规模减少与行业需求增大的强烈对比反差,的确值得我们高职旅游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关注与深思,为何旅游院校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下会减少招生规模?究竟旅游行业到底需要我们旅游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一)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内在需求的根本要求

我国已步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 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许多地方都将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等等,这就意味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更为迫切,也更看重职业人才除技能之外的职业精神,尤其是职业态度.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对从业者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一个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人能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6].所以,高职旅游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的主阵地,在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上既义不容辞又责无旁贷.

作为准职业人的高职学生应该意识到, 具有较强职业精神,具有良好工匠精神,和拥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一样,是其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6].一段时间以来,相当一部分的高职旅游院校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对口工作.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往往强调“工作严谨负责、能吃苦.具有某项或多项特殊技能”[7],旅游行业企业在人才市场和毕业生招聘会上常常招聘不到满意而心仪的员工.这种高职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存在的比例还不低,反映出目前高职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对接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高职旅游院校通过总结多年来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及与旅游行业企业的交流探讨,逐渐感受到培养与提高学生们职业核心能力特别是职业素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在塑造学生职业精神时,若能强化其工匠精神的培养,将极大地提高其人力资本的附加值,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显得越来越重要[8].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内外关于高职教育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要结合高职旅游院校实际情况,广泛、深入的开展促进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工作.

(二)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高职旅游院校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外在动力

朱佳丽在《浅析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Ⅱ》中谈到,“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必须重视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对国内600 多家企业的调查,大部分企业对青年就业人员的最大希望和要求是:除了上岗必须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工作责任心.他们几乎一致认为,经验、知识和能力可以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培养,但是为人、工作责任心等基本素质必须从学校抓起并逐步形成”[9].

我们认为,旅游高职院校在全面教授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们职业精神的塑造和培养,要激励和引导学生们加强知识学习,提高人文素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更加注重培育学生优良品德,不断提升其职业能力,教会学生以工匠精神的力量来展示个人能力和风采.以五星联盟为代表的旅游名校的毕业生能受到社会的欢迎,成为企业的宠儿,毕业就业率高企不下,学生们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旅游高职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必须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塑造良好的职业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增强其就业市场竞争力.

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及跟踪访查毕业生工作经历,我们发现,具备良好工匠精神的高职旅游院校毕业生更受旅游行业企业的青睐,他们在实现自身发展、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高职旅游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换句话说,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促进了优质毕业生的成长,而毕业生的良好社会声誉成为高职旅游院校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三)“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也更为迫切;体育能使人个体更好的社会化.高职体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不仅具有身体教育和心理教育双重任务即健康教育,同时还具有提高职业人才的身心素质,满足社会企业需求等多功能特征[10]”.

高职旅游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为了顺应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满足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程其“知行合一”的特点,运用科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在高职旅游教育中更好地融入和培育工匠精神,以有利于提高应用型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的质量,使高素质旅游人才既要有健康的体魄、纯熟的业务能力,更要有良好的精神品质,为促进我国未来旅游服务与管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支持.总而言之,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及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高职旅游院校体育教学中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

(一)体育教学是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最佳的途径之一

基于新时代的背景,我们可从高职体育教学这个维度探析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首先,工匠精神强调道德的力量和智慧,即艺术高于技术、道德重于器物.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亦然,体育给予学生们更多震撼和感动的不是体育本身,而是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与练习背后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以及它所彰显的道德精神的力量,由此可见,高职体育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在课上练习、竞技比赛、完成课上任务中强化学生“匠”的意识也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其次,工匠精神蕴含着一种目标志向、一种价值取向,对于工匠而言,其目标志向、价值取向体现于产出产品的质量优劣即“品牌”,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其目标志向、价值取向体现于个人展现的职业魅力和影响力即“名牌”,无论“品牌”还是“名牌”,都需要以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精进创新的品质去打造;再次,高职体育教学课程以“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终极精神为目标导向和价值取向,炼人之力,融人之情绪、态度、理想,在“追求第一”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展现出工匠精神的精髓,对于高职体育教学而言,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不仅体现在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与训练任务中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追求,还体现在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具体表现,如果没有这种顽强的意志、执着的坚守,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只能是异想天开;最后,体育活动本身的集体性、竞争性和游戏性也决定了合作和竞争意识、交际能力、不畏艰辛、勇于创新意识都会得到提高.

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没有教育的体育则是残缺的体育[11].在高职旅游院校教育中,虽然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但笔者认为毕竟体育课程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双边活动,这样可以通过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特别注意营造“匠识”与“匠行”的课堂学习与练习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匠”的精神,则体育就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育与锻炼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工匠精神引领下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构想

目前,从全国范围看,对于学生们工匠精神的培养与提高,相关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了加强专业课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上,很少涉及体育课程教学对工匠精神培养的相关作用.体育课程教学的特点、多元化功能及其形式及内容等自身优势,假设可以赋予实施工匠精神具体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那么对于一群特殊的、具备可塑性的高职生来说,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其工匠精神的培养的作用最直接,也最能为学生们所接受.

1. 首先,在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设计过程及教学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并体现出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求,如表1.

2. 其次,在教学策略中要注重工匠精神的渗透,就如徐伟在《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研究》谈到的[12],做到: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时刻注意做到巩固学生专业发展思想,促进学生们良好学风的形成.工匠精神最强调的是爱岗敬业,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用现实案例启发学生,对学生多做正面引导,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从根本上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忱,解决他们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形成稳定、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学生“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活力和,让他们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应用,解决动手操作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为职业生涯发展服务,通过学以致用,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目的;③作为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体育课程教学与锻炼中,勇敢积极,敢于面对困难,不能仅满足于完成技能任务,更要着眼于完成得好,完成得精,完成得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加强自身“工匠精神”的锻炼与培养.

3. 最后,从践行工匠精神角度出发,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本,更加重视运用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教学质量评价的多重性,详见表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对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实施起着“找好路,把好关”的重要作用,要想搞好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评教体系的改革也就必须同步进行与发展[2].所以,我们要逐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调整评价内容,创建多元化、可操作性的评价方式,例如学生团队自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的三种评价方式,如此才可以对学生评价更为客观、准确、合理,详见如表3.

五、结束语

我们通过对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现状,了解了体育精神及锻炼对学生“匠”的精神塑造的影响力,研究了如何在学习上践行工匠精神等问题.

我们认为,在这个新时代,高职旅游院校作为现代旅游服务业中的一分子,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报告中所说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的精髓,努力做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用新作为开创未来.

在“工匠精神”引领下,基于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这个前提,我们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出发,积极调整优化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深度剖析体育育人功能,挖掘潜在的体育课程教学创新方法,加强体育课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过程的渗入与影响,进行“工匠精神引领下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度实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此文结论,这篇文章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山东旅游和学生工匠精神和职业学院方面的调查研究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中国制造视域下,论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途径 摘要当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培养当代工匠精神成为时代的呼唤,是助力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新需要 我国高职院校历来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劳动人才的主阵地,因此,培养学.

2、 在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可行性 摘 要重拾工匠精神是当今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本文分析提出,德育课程作为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主要阵地,教师应根据职校生的认知行为特点,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纳入培养学生职业.

3、 如何在中职机电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中职院校是我国技术人才主要的培训基地 要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广大教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和认知工匠精神 同时,根据工匠精神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应的教学体.

4、 职高财会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摘 要工匠精神是财会工作者从事财会工作的基础,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 本文分析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自身需要有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职业态度、不断升华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 把对.

5、 现代学徒制下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李友良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300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现代人才结构需求发生了明显转变,基于技工院校在我国人力资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时期人才培养理念.

6、 家政专业人才培养新双证模式案例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为例 中图分类号院G712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a 2018 01 035摘要“双证”人才培养的概念,伴随着20 世纪90 年代国家大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