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开题报告湖南民歌和花鼓戏 陕北民歌的论文 民歌论文目录 民歌文献综述 民歌赏析论文 小学音乐民歌教学论文

关于民歌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南朝民歌《子夜歌》中的双关手法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民歌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4

南朝民歌《子夜歌》中的双关手法,本文是关于民歌本科论文范文与南朝民歌和《子夜歌》和双关手法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子夜歌》作为吴声歌曲中较有名的一篇,其最大的艺术特色便是通过运用大量的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与情感.本文将《子夜歌》中所有的双关语按照“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类型进行了分析归纳,同时总结出了《子夜歌》运用双关这种修辞手法所产生的使诗歌情深意浓、蕴藉含蓄的作用.

关键词:《子夜歌》;双关;情感;含蓄

[ 中图分类号] :I2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8)-26-059-02

曾听过一个凄美的传说,《宋书? 乐志》曰:“晋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豫章侨人庾僧虔家亦有鬼歌子夜.”不禁感叹这《子夜歌》的曲风该有多悲哀,乃至东晋豪门王轲府中的鬼魂也为之感动而唱起了这首歌.虽略有夸张,但不可否认《子夜歌》所表达的情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产生这种感染力的原因之一便是大量运用了双关这一独特的修辞手法.朱金涛在《南朝吴声歌曲与西曲之综合研究》中说:“吴歌西曲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这么多种类不同的谐音双关语及其用法, 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令人叹为观止.”的确,谐音双关语可以说是吴歌西曲最大的特色.下面笔者将从“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这两种类型来归纳《子夜歌》中的双关语.

一、《子夜歌》中双关修辞的类型

双关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子夜歌》的原文由四十二首五言四句的小诗组成,其中不算重复使用的双关语就有十多处,这些双关语利用汉语的多义和同音特点,渲染气氛,抒发主人公的情感,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以“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这两种类型作具体分析.

(一)语音双关

语音双关也就是谐音双关,是指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而构成的双关.《子夜歌》中的谐音双关共有六处:①“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在《子夜歌》中,这句诗是运用双关用法较有名的一句.其中“丝”谐音“思”,表明织妇对于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悟”谐音“误” ,取其“耽误”之意,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美好的爱情.②“前丝断缠绵,意欲结交情.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其中“丝”仍旧谐音“思”,意思是我像春天的蚕一样容易感动生情,相思又重新生起.③“悠然未有期.”其中“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宛若一盘下不完的棋.④“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芙蓉”谐音“夫容”,“莲”谐音“怜”.可理解为我在山上每天思念他,终于与他相见,其中流离辛苦多么艰难啊! ⑤“枯鱼就浊水,长与清流乖.”其中“枯”谐音“哭”.表意是那干枯的鱼儿总是生活在浑浊的水中,与清水无缘.亦是我为你朝三暮四而悲伤痛哭.⑥“三唤不一应,有何比松柏?”其中“柏”谐音“白”,即“白白地”.可理解为唤他好多次也不回答,都是我白白地呼唤与哀求,却毫无用处.

(二)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是指利用同一词语有几种义项构成的双关.《子夜歌》中的语义双关共有六处:①“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其中布匹的“匹”取其“匹配”之意.②“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其中“悠然”是“油燃”的意思,表达纵然明灯高照,但没有爱人的陪伴也是徒劳枉然.③“黄檗郁成林,当奈苦心多.”其中“郁”表面上看是形容黄檗生长的很茂盛,郁郁葱葱.实则有“郁闷忧伤”之意.我的郁闷如那黄檗丛生成林,我苦闷的心思也一样层叠反复.④“不见东流水.何时复西归.”“流水”也可是“流泪”的意思.你看那东流的水呦,什么时候能流回西边来呢?(我的眼泪啊,什么时候可以不再流呢?)⑤“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灼灼”表面上是形容天上的月亮十分皎洁明亮,也形容了抒情女主人公的“焦灼”心理.长夜漫漫,我却无心睡眠.月亮如此明亮,刺痛我焦灼的心.⑥“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梧”不仅仅是“梧桐树子”,也是“吾”,即“我”的代称.我思念着你,搬到你家附近和你做邻居.桐树生长在前门,来回出入都能看到梧桐树子.只要你心里还有我,来回出入就会发现我的影子.

二、《子夜歌》中运用双关手法的作用

《唐书? 乐志》曰:“《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声过哀苦”仅仅四个字,却能使人感受到《子夜歌》所流露出的那种浓郁的难以言说的哀伤与苦楚.《子夜歌》通过运用谐音双关这种修辞手法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下面笔者将从“托物寓情,情深意浓”、“蕴藉隽永,含蓄婉曲”和“加深语意,深刻印象”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托物寓情,情深意浓

《子夜歌》中的双关语有一部分是利用语音的相同将客观事物与要表达的情感联系起来.抒情主人公借助这种客观事物让自己内心的情感得以抒发.如“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把丝线放入织机,哪里还愁织不出布匹呢?”而双关意思则是“我把我对你的思念细细梳理,我是如此的爱你,我和你又怎会不相配呢?”而这句双关语妙极之处在于“丝线”这种客观事物与“思念”这种心理情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丝线缠缠绕绕剪不断理还乱,思念亦是如此,越是想好好梳理却越乱于心.这种由音到义的契合,使丝线作为一种物象,承载了女子的思慕与思念之情.

也许每一段爱情的开始,都是甜蜜的.“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她和他初相识的时候,两颗心都希望永远如一.夜晚幽会,她伏在他耳边悄问:“天长地久,两心如一,是么?”他呢,也细语相答:“相信我,定会一心一意待你,绝不负你.”这甜腻腻的回答叫她白天身儿坐在织机面前,魂儿还在他身边.眼前就算是洁白的生“丝”,也给她念成了柔柔的情“思”,手里才捧起一匹织好的丝帛,心中就像想起和他匹配的将来……“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可是任凭她怎么理齐了丝儿,这破织机就是不听操纵,始终织不成像样的匹段.“残”—“惨”,一个“残”字也许早已预示了他们悲惨的结局.

(二)蕴藉隽永,含蓄婉曲

“蕴藉”就是含蓄而不显露之意.我国古代文人十分注重蕴藉的使用,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明确地将蕴藉作为评价文学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刘知几在《史通? 叙事》篇中说:“言近而意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双关实际强调的语义是隐藏在深处的,接受者理解时首先接触到的是语言的表层,从表层语义的接收到深层含义的理解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英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 布洛叫做“心理距离”.正因为双关设置了接受者与表达目的间的心理距离,才避免了意图、感情等被直接察觉,达到表达含蓄、婉转的目的.如《子夜歌》中“前丝断缠绵,意欲结交情.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春蚕”、“蚕丝”是表层的语义,而“我像春天的蚕一样容易感动生情,相思又重新生起.”则是深层语义.春蚕吐丝是一种本能,女子相思心上人也是人最原始的本能.作者没有将这种相思之情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双关以“蚕丝”表“相思”,让读者由表及里,有一种思考联想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可谓蕴藉隽永,回味无穷.

《子夜歌》中的双关手法利用了文学言语的心理蕴含性,将表层的物象赋予了作者的情感体验,一语双关,使得诗歌蕴藉含蓄却又情深意浓,引起读者的共鸣.读完《子夜歌》,如同喝了一杯香馥却冷掉的花茶.看见那灼灼的明月,也别有凉意.心里缠绵悱恻地难受,像“子夜”这个带着浓烈芬芳的忧伤名字突然之间在暗夜里花开如树,惊艳寂寞.

参考文献:

[1]胡朴安,胡寄尘辑录. 子夜歌. 文艺小丛书社.

[2]王占福.古代汉语修辞方法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3]郑子瑜,宗廷虎,陈光磊主编.中国修辞学通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4]朱金涛.南朝吴声歌曲与西曲之综合研究[D].复旦大学.2007.

此文评论:上文是大学硕士与民歌本科民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南朝民歌和《子夜歌》和双关手法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童真意境诗情流淌苏教版二上《水乡歌》的教学 【摘要】童诗语言优美,情真意切 儿童都喜欢诗,喜欢读诗,对于刚刚接触诗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读诗、品诗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时,教师可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构建诗歌意境;让学生在真实和想.

2、 陕北民歌《兰花花》作品分析 张沛芳(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摘 要】陕北传统民歌兰花花以纯朴生动、铿锵有力的语言,歌颂了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兰花花 歌曲以优美流畅、开阔有力的信天游.

3、 民族歌剧《檀香刑》里西方表现手法和中国民间艺术的融合 李栋全(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摘 要】本文以民族歌剧檀香刑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作品戏剧结构、人物塑造、音乐以及舞台中所蕴含的西方表现手法与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融合 【关键词】檀香刑;歌.

4、 《羊脂球》中的讽刺手法运用 ■李丽刘晓琴/四川文轩职业学院摘要莫泊桑的成名之作羊脂球,以当时普法战争为社会背景,描写了一群半夜坐马车逃难的10个人物 本文着重分析羊脂球中的讽刺手法运用 关键词羊脂球讽刺手法军队19、20世纪的法.

5、 中西文化视野中的身体哲学思想以惠特曼《自己之歌》和王阳明心学思想为例 郭利云 信阳学院摘 要意识哲学一直是西方文学与西方哲学的思想主流 与这种灵肉二元思维范式不同,身体哲学欲打破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建立从身体出发、强调灵肉一体的新的理论观念 本文通过对惠特曼诗歌及王阳明.

6、 《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走进诗歌声韵世界 2 联想想象,品味诗歌画面之美 3 缘景明情,体会诗人形象之幽 教学重点联想想象,品味诗歌画面之美 教学难点缘景明情,体会诗人形象之幽 教学过程一、闻赞誉,心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