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陕北饮食文化毕业论文 不做实验发表论文贴吧 贴标机毕业论文科技大学 论文抄袭贴吧 贴吧发表文章 毕业设计贴吧

陕北风物贴方面有关论文范文 跟陕北风物贴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陕北风物贴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2

陕北风物贴,本文是陕北风物贴方面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跟风物和陕北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榆林 曹洁

一、纸上的柔软时光

纸上的柔软时光,栖息在峪口.

峪口,是一个有分量的词,以一张纸的轻薄,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纸上时光,暖暖地,栖息在乌龙河口.“峪”意为“山谷”,“峪口”即“山谷之口”,但“峪口”之名不源于山,只缘于水.黄河奔流不息,乌龙河千年不老,峪口的纸上时光,柔软如初.

峪口,是纸的故土,这里至今保留着古老的手工造纸工艺.峪口人世世代代以造纸为生,以一丝薄麻的清白,记忆了几个世纪的纸上时光.纸的故土,便是文明的故土了,草木茂盛的季节,循着纸的洁白,走一回黄河道,走回乌龙河洞开的峪口古镇,寻访一个纸作坊.这个过程很艰难,日光灼热,白白亮亮的,照出一条掩映在草木间的乡间土路.扒开繁盛的草丛,借着现世的阳,去寻觅隔世的阴.

这是一个昔日火红的旧厂房,峪口人曾在这里打捞了几世的纸上光阴.可惜,破败的厂房早已关闭,从门缝儿里窥探,各种各样的杂物堆放地上,拥挤而空荡,石槽、石碾、石锤等用具,蜷缩在墙角,已然废弃很久.高高的烟囱直穿云霄,如一个无法声响的隐语,矗立在干涩、杂乱的荒芜里.我的目光攀缘着它高大的身躯,穿过层层云雾,无法抵达蓝天.现代化如此迅疾发展的时代,黄河岸边的古老文明,难道必须以这样狼狈的姿态隐遁消逝?

退回来,退回村庄中心,一户一户去问询.终于有了纸的信息,洁白地飘在村子上空,诱惑着我,一步步前往,走入一间紧傍乌龙河畔的小屋.这是一间传统的手工作坊,石砌窑洞,没有泥皮,一块块本色石头,裸露着骨子里的粗糙,斑驳水渍渗透着岁月的流光.正中,一个方正大水槽,石砌,盛满乳白纸浆.一位造纸师傅,正低头打捞.一张竹制帘子在他手里上下翻捞,转瞬,乳白的纸浆就在他灵巧的手心里变成一张张纸,湿漉漉的,摆放旁边,已叠放成一摞.

他很老道,一边捞纸,一边与我攀谈.似乎对他而言,这样的劳作已如游戏、如魔术,有一份自在自足的乐趣与幸福.他微笑着,重温手工造纸的全部流程.先得积攒诸如麻绳头、烂布鞋、废纸张、破纸箱等造纸材料,通过浸泡、碾压、漂洗等工序,备用.最复杂的是麻绳,需先用麻刀将破绳子截成一尺左右的绳头,束成小捆儿,浸泡水中;待麻绳泡软,再剁成一厘米左右的碎料;洗净的碎麻再上石碾子碾压,一头小小毛驴不停地转着碾道,直到把碎麻碾碎,再次漂洗干净后备用.这整个艰辛过程被称为“造麻”.他笑着说:“必须是小毛驴,吃得少,走得也快.”我也笑了,只是没出声儿,这小小毛驴儿,原是造纸文明的大功臣.

若遇扭结顽固的麻绳头,先用石斧或石刀砸碎、捣烂、泡软,再碾.碾不碎的,拌上生石灰,堆放在土炕上,高温蒸一夜,成熟麻,再碾.之后,加入已经碾压好的废纸,继续碾压,充分混合后,再漂洗干净,放进碓臼里捶捣,加工成纸浆,方可进“汗”(纸浆池).纸浆放进池子后,需用耙子搅拌打沤.所谓“大纸一千,小纸八百”,即指搅拌的程度,搅到什么样子刚刚好,靠的是造纸匠人多年的经验,有时,他们也会像打夯一样,以对唱来计数.听他这么说着,耳际便有此起彼伏的对唱声响起,乌龙河的水也唱起歌来.

搅拌好的纸浆,再沉淀一夜,才可上竹帘捞纸.这道工序是整个制作过程中的,技术含量高,也最辛苦.整天弯腰站着,背驼了;双手浸泡在冰凉的纸浆里,风湿了.尤其是冬天,没有取暖设备,手入纸浆池捞纸,与冻结着冰渣子相触,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他们习惯了劳作,听惯了这样的声音,也安于这种朴素绵长的生活.其实,文明的质地再怎么繁华,原只是老百姓毫不张扬的劳动本色.

仔细观察了捞纸过程.先把帘子直插入“汗”中,再端出水面,让纸浆均匀分布在帘子上;将帘子放在走水棍上,沥干水分,再捞一次,才算完成了一张纸的手工制作.他灵巧的双手,上下翻捞,一张张白纸摞得层层叠叠.不由得想试试,结果捞酸了胳臂,捞湿了衣袖,捞翻了走水棍,也没捞成半张纸,帘子上堆积了杂乱的纸浆,不成形,不均匀,更别说剥离出一张完整的纸.文明如斯,我只是文明之外的一个过客,匆匆的步履,轻飘飘地,载不起一张薄纸的白.

峪口村的乌龙河畔,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孔石砌窑洞.这里是昔日造纸最为集中的地区,几乎每一孔窑洞里都有一口“汗”,但现在大多废弃了,手工制作也被半机械化.传统工艺中,需麻刀、碾子、碓臼、麻包、纸浆池、走水棍、竹帘子(抄子)、刷子等工具,缺一不可;现代的制作程序已经简单了很多,准备工作多由机器操作,昔日的碾压、捶捣、冲洗、蒸麻等工序,已无法再现.据说峪口曾有上百套碾子,可惜大多没有保存下来.废弃的厂房里,我看到过一套旧时碾压麻绳的石碾子,孤单单地蜷缩在角落.不只造纸的工具、程序简单化了,纸的韧性也变质了.为了多些黏性,纸浆里加了新造的玻璃纸品,原本柔软的麻纸多了尖尖儿的刺,轻轻触摸,就会不自觉伤了手心.

看过捞纸,去看晒纸.这是两种仅存的人工活儿了.捞好的一摞纸,还淋着水滴,他轻轻按几下,装在架子里背好,往水分家里走去.跟着他,走过乌龙河畔,走进院子,走上二层,一排窑洞背后,一面干干净净的白墙,守候在阳光下.他是捞纸的好把式,妻子是晒纸的好手.她指尖儿轻挑,一秒钟就剥离出一张纸,贴在墙上,刷子一刷,土墙上就白出一块,水分儿转瞬被阳光、被风吸纳.晒出几列之后,就可从头收纸了,白白的纸,放置一摞,整齐码放,如一个个洁白的日子,柔软成老百姓的欢喜和暖意.

抚摸着一摞摞白纸,若抚摸一份份朴素柔软的幸福.喜庆的婚嫁之日,窑洞的木格窗糊上新麻纸,再蘸点儿清油一涂抹,整个屋子亮堂堂的;红红绿绿的剪纸一贴,小鸟、兔子、猪猪、狗狗等等物类,被一双双巧手点化,白格生生的窗子顿时生动鲜活起来.过大年就更不必说了,家家户户扫尘、糊纸、贴花,哪一样也离不开纸的洁白与柔软.薄薄的纸,是沁在百姓粗糙日子里的柔软和暖意.他们几世几代住在土的温黄里,住在纸的洁白上,朴素、满足、安乐.

峪口的古老已无法考证,也无法知晓峪口造纸业的传承渊源.据说缘了清澈的乌龙河,鱼姓人氏在此定居,给峪口人传授了手工造纸工艺.其实,这些都不再重要.在峪口人的记忆里,他们的先辈这样活,他们这样活,后辈会不会也这样活,却不是他们所能掌控的了.虽然,峪口的手工造纸工艺,已被列入第一批县级“非遗”名录,但峪口红火的造纸业已然凋敝,全村坚守手工造纸的只有几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不愿守着成本高、售价低、收益小的家业.传统的手工造纸工艺,难以薪火相传.

峪口不只是纸的故土,还是水的故源.峪口得以红火,得感恩两条河:黄河,乌龙河.峪口依傍黄河,地处晋、陕两省的交通要道,自古而来,就是黄河之畔的水陆码头,成就了仁义永、德和厚、三合堂等老字号的繁盛;乌龙河则是峪口的生命河,世代的峪口造纸匠人,就在这乌龙河中浣洗碎麻、和浆造纸,铺陈着每一个朴素日子里的红火热闹.黄河与乌龙河,流淌出了古镇峪口昔日的繁盛,也滋养着现今峪口人的丰衣足食.

峪口,不只是一个有分量的词,也是一个温暖的词,一个文明的词.她曾以如云的洁白,柔软了老百姓世世代代的纸上时光,朴素、清亮、温暖.离开时,峪口村前的戏台上,一场大戏刚刚开演,百姓的日子,原本这样喧嚣而安宁.

二、活着的石头村庄

见雪的时候,正一个人穿行在大山的肋骨间.一些旧时光,温黄如灯,被河流带远,又带近,浮起在川泽的褶皱里,若隐若现.

大河两岸,安静地栖息着很多古村落,单听名字已各具典意,诸如黑虎寨、木头峪、杏林庄、泥河沟、黄河峁,等等.仿佛一个个音节呼出,就有一个个活脱脱的旧物奔出来,澎湃着经久不息的黄河水.以黄河为村河,是这些古村落最大的幸运.滔滔之水任性地甩了一下臂膀,甩出一大片又一大片河滩,枣树成林.越过枣树之巅,层层叠叠的黄土之上,一个又一个古老的石头村庄,以神的姿态,俯视众生,寻常日子的悲欢离合,被她悄悄吸纳、吞吐.

陕北的传统村庄,多石,青色.石头是窑洞结构的主体物件,也是能够给予土窑洞以装饰的明朗部分.最早的时候,窑洞是挖向深山的洞穴,隐忍而神秘;村庄成长到一定时代,窑洞也在成长,土窑洞被石头镶嵌了,就像璞玉被雕了形、刻了花;再后来,窑洞的全身骨骼都是石头了,石头坚硬、粗犷、有棱角,让缩头缩脑的窑洞从大山深处站出来,端庄起来,威风起来.一孔孔石头窑洞,新崭崭的,站在你面前,一点也不羞涩,一点也不小气,木质门窗上,开着红红的剪纸花,朴素欢喜.院内小径铺着青石板,一块一块挨着,路径或直或弯.一走近院子,就像踩踏着诗的平仄,一步一步,押着韵,和着律,心情就抑扬顿挫了.

石头撑起了村庄的骨架,似乎石头的多少、软硬、质地、品相,就决定了村庄与生俱来的气质.但凡与人相关的物件,就与石头相关,老院、老宅、老屋,就老在一个“石”字,石磨、石碾、石槽、石床、石凳,这些石头质地的物象,一件一件住在院里,稳妥而惬意.如果说宅院是一首诗,这些物象就是诗的意象,以质朴的风貌,营构了一个家园平凡如常却富有情致的意境.

一条乡间土路自由自在地穿过,通往各家各户.走在村庄,说不准哪个拐角处惊喜闪现,你得时时低头,观照或倾听.风从草尖儿吹来,一颗果子垂下高贵的头颅,一畦青菜散发着芫荽的清香;小路尽头,一株向日葵低头敛眉,站成村头的路标.跳过青草的绿,以目光亲抚纵深时光的肌肤,一些旧物的精灵,在深远处鸣响.灵魂像是飘在柔软的水上,从这头,眺望那头,窥见古老岁月的旧影,在石头的纹路里苏醒,正在一面面石头墙上,缓缓铺展,婆娑起舞.

石头们挨挤着,黄土是它们的粘合剂,一块块、一层层、一列列,站成一排排,砌成一列.靠在石头上,光的温度,如常,老屋的石头,也如常.古院年代久远,风貌不堪,古墙斑驳,门楣苍黑.六孔石窑,六级石阶,门窗纯木,雕花精致;院内铺满青石板,被打磨得光滑油亮,仿佛可以照出秦时明月的清欢;西厢房廊前高架上,两个藤条枣笆,枣子挨挨挤挤,晒着太阳,红出庸常日子的暖;屋檐上杂草丛生,纤细而绵密,若手织的锦绣,一针一线,书写着古村一代又一代横平竖直的名字.

屏声敛息,与没有声息的宅院相看两不厌.绚烂的阳光从高处飘洒,散落每一个角落,如古院的孩子.难知这古园接纳了多少阳光的孩子,子子孙孙,聚在一起,不离不舍,暖成古院落的古.这是古院的包容大度,也是古院的欢喜幸福.无须说出老宅已经活了多少年,还会活多少年,只要阳光还在,她就在.

坐在古院边儿上,也坐在古院内里.两只人面狮身石雕,悄悄然坐卧在草丛中,身子光滑,尾巴短缩,眼睛、鼻子、嘴巴、额头,清晰可辨.一只微微含笑,憨态可掬;一只略有凶猛,是狮子的威武.主人弃宅而去,石头固守着空,做了旧宅的主人,成了储存在古院的古意,比古院更古.黄河水浅,古渡不再,村落在老去,古屋在颓败,这些接纳风霜雨雪的石头,默然不语,以干干净净的模样,守着乡村的尊严和文明.

石头的村庄有木质的底子,这是树.枣树、柳树、槐树、杨树、榆树、杏树、果树、梨树、桃树.有的不结果,只长干;有的不怎么长干,只结果.老树和石头一样古老,在村庄里站了很多年,从不迈出一步,流转不定的光阴,停驻在一圈又一圈年轮中.树,是万木凝聚的神,斑驳的身体里藏了阳光、雨露、空气,聚汇成树的精气,弥散开来,安抚了一代又一代人.有了这些树,村庄不孤单,鸟儿也不孤单.这是固守村庄、紧贴石头的文明面皮.

村子有一棵硕大的老榆树.傍晚,成群结队的鸟儿以极快的速度,从四面八方飞向老树,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诉说着独属它们的情话,整个村子都充满了悦耳之声.这样的群体对话会持续很久,直到夜色完全暗下来,才渐渐停息.你可以想象,一树的枝干上、叶丛中,鸟儿们密密麻麻地睡去,你守着它,它守着你,那是怎样温暖幸福的意境.待明朝,又各自分成小家,远行、觅食、戏玩,不管多远都要回来,在老树的枝头安睡.鸟儿是老树有声有色的孩子,老树是它们集体回归的家园.

鸟倦飞尚且知还,何况人乎?

人生在村庄,死也在村庄.村子中头,一处古墓园在热闹中静默,几座坟茔、几块墓碑、几根神柱,石头的根扎在黄土里.一代又一代后辈,把窑洞修筑在墓园周边,先人故去,亲缘未远,人神共居,彼此相安.远归的游子,带着风尘,就可以端了酒杯,隔着一抔黄土,与先辈聊聊天儿,叙叙旧.石头上镌刻的名字,就是一双双温暖的眼睛,看着他们来,望着他们去.

一处戏台前,一幅对联正唱着生、旦、净、末、丑,是主角,也是配角;村民们聚着闲谈,穿着朴素,笑容朴素,眼神朴素,地道的陕北方言,沾着几颗湿漉漉的土粒,与石头一起,一如当初.

村头栅栏内,几只小羊羔,洁白如云,小巧的嘴巴,轻轻含住你的手指.这些羊羔就如婴儿,纯净的眸子亮着纯净的天性.爱默生说:“婴儿期是永生的救主,为了诱使堕落的人类重返天国,它不断地重新来到人类的怀抱.”古人以“羊大为美”,其实羊儿不只美在硕大,也美在良善温顺的天性.对着它们微笑,以指尖儿为脉,吸纳这洁白的祝福.大概,这才是靠近真实的生命悲喜.

夕阳西下,静听涛声.一个太阳在天空,一个太阳在水里;一个比一个红,一个比一个热.乡村笼罩在橘黄的柔软里,渐渐浓,渐渐淡.一种声音隐在遥远,只说“相看两不厌.”每一个村庄都有隐秘的信息,每一块石头都有尊贵的身份,每一棵树木都有饱满的生命.坐在村庄的怀抱,将目光收紧,盛装古往今来的温暖.不是贪婪,只想靠近土地,看看山川河流,看看石头、树、鸟儿,看每一段潜行的时光,并借以扣住生命的脉搏.

乡村的夜,宁静得让你想哭,清风拂耳,草木微香,星星如眼.黑的夜,才是真正的夜.雏鸡睡了,虫鸣起了,偶尔有几声犬吠,划开透明的宁静.谁家小孩儿夜啼,一盏灯儿悄悄亮起,做了夜宽容明亮的眼睛.隐在这个世界的边缘,如坐在夜的城堡,一种来自大地的声息,隐隐而动.每一个村庄都有隐秘的信息,每一块石头都有尊贵的身份,每一棵树木都有饱满的生命.文明不只是书写古今的汉字,也是一块石、一棵树、一只鸟,更是一张口、一只耳、一双脚.她脚踏大地,头顶苍天,耳听四荒,口传八方,是民间的国风,是下里巴人的风情,是真正的人类大传统.

低下头颅,用食指在地上写下“石头”, 最后一笔收拢,微笑着站起来,背山而立,大河滔滔.陕北,是一块古老而属阳的土地,石头的村庄,是一处处通透黄土高坡的穴道.石头活着,古院就活着,古村就活着.

三、水藏的石头红

当一座古老的石桥被风啸侵蚀,以虚空的方式构建时,她早已走离一场遗梦,走出廊腰缦回的典意,红成实实在在的桥:红石桥.她坦荡着桥的风骨,缱绻着水的柔情,通畅着人与自然的天道,将天人合一的古训,践行在一沙一水、一山一沟、一草一木.

红石桥,是桥,也不是桥.她的前身是桥,她的今生是水,水与桥合而为一.她是大漠深藏的水阿娇,以红石为桥,不为以“红”炫耀,只为以“石”立骨,以“桥”点穴,通畅周身,打通山之体、水之脉,土为肤,屋为衣,沙为饰,青草葳蕤,袅娜塞上.

石头,是红石桥坚实的根基,也是她安身立命的骨头.河堤、房屋、院墙,哪一处没有石头的硬度和柔软?石头撑起了河的骨架,也柔软了两岸数万年的沧桑.在红石桥,风霜利剑没有留下尖锐的锋刃,而是磨出砂岩柔软的红,端庄在溪河两岸,以隔世的温度,照彻现今的阳光.风紧随着阳光,以刚劲之力雕刻出梦幻的鱼鳞,一片片、一层层,铺成水的温床,水涓涓而流,抽刀,也断不了.

这是圣洁的水,自鄂尔多斯乌审旗神水台而来,往无定河而去.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海流兔.没有谁知道平仄相间的音节寓意什么,但“海——流——兔”三个字有轻灵的动感,仿佛一见这水,就见了兔子的娴静温和与潇洒俊逸.这水洋洋洒洒,有“海”的澎湃包容,有“流”的动力和向前,有“兔”的活泼与典雅.倘若你站在高处俯瞰,她优雅的身姿动如脱兔,在风沙、在草滩、在荒漠,坦坦荡荡,逶迤而去.这是毛乌素沙漠深处刚柔相济的美,辽阔、苍凉而诗意,你可以确信,那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前世.

水清澈见底,不忍心摇一叶木舟涉入水的领地,连干干净净的赤脚也不忍踏近.但水哗哗而流,一波又一波,轻轻召唤着你:“我这里的水很清,你不想下来么?”你放下矜持,全身心地,投入地爱一次,不刻意,不遮掩,不贪戏水,不求风雅,只为被水浸润,过滤和净化凡俗尘埃.沉入这一场与石头、水流、草木的爱,你已不再是你,附着在你灵魂上的尘埃,被她一粒一粒,轻轻赦免.

水岸的沙子也是干干净净的,粒粒分明,不粗粝,不灼热,一味温和柔软,如黄土,不乱跑,在水畔聚成一道天梯.倘若你放开心怀,以沙为介,就可以畅意俯冲的极乐;也可以望向高处,一步一步攀爬,一粒一粒,细数沙里的世界,缤纷斑斓;或者,索性睡成沙中的一员,看云卷云舒,淡名来利往.你会发现,自己仿佛就是一粒种子,一旦植入,就地生根、发芽,葳蕤出一片明亮春光,与红石桥一起,生生不息.

水岸的树很多,沙地柏、樟子松、绿杨柳,只要是不娇气的树种,都可以在这里蓬勃生长,恣意成荫,光影流转,鸟雀鸣唱.这里是树的领地,但树并不做王,走进这里,谁都可以是她的主人.阳光饱满,水汽氤氲,风从草尖儿吹来,湿漉漉的.风行水上,溪水欢唱,绿树成荫,栈道逶迤,你会恍惚误入桃花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去看看那些庄稼吧:水稻、谷子、高粱、玉米、马铃薯……农民是土地上的艺术家,以犁耙为笔,以种子为墨,以锄头出水,经营着一季又一季的庄稼,稼穑成黍、成画、成诗.稼穑,稼穑,蜷居尘世的你,不稼不穑,如何以天地灵物滋养草木之体、灵魂之气?

还有一种浪漫的树:红端木.初见这丛生之木,就把自己惊着了.这是生长在大漠深处的落叶灌木,耐寒耐旱,喜光,喜疏松厚土;株身不高,老干暗红色,枝丫血红色,单叶对生;花小,乳白色,伞房状.干涩的沙砾地中,一根根纤细的红,密密地挨着,站出树的风骨.这已然不只是灌木,不只是树,这是端庄大漠的女儿红.《诗经·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千多年前的田野,相恋的少男少女,彤管馈赠,草木传情,这寻常温润的纯净美善,远胜的坚硬和耀眼.

夕阳在山,海流兔,这条流淌在山野峡谷中的河流,装满了水岸砂岩的红,也装满了西天夕照的红.你无须思想,无须做一棵卡斯帕尔的芦苇,就做一根红端木吧.端端正正的木,没有芜杂,没有芒刺,一味的红,红到极致,艳到极致,纯到极致,自成意象,意境荼蘼,红,夜夜也不休.

红石桥,这水藏的红石头,我在她的世界,她在水的世界.我不言,她不语,千古默契,尊贵成天上人间的水墨.她有石头的素白底子,也有砂砾的朱红颜料,以红端木为笔,描出古典眼眉,端庄在毛乌素大漠南缘,临水照花,敢与内蒙古草原的绿,媲美.

转身而去,兔子一样的水,静若处子,欲说还羞,欲说还羞.

(责任编辑:雷鸿儒)

概括总结,本文论述了关于风物和陕北方面的陕北风物贴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陕北风物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辟谣小贴士 1 小龙虾浑身都是虫夸大其词,煮熟的小龙虾可以放心食用 2 黑心大米塑料制作塑料比大米贵!塑料造粒是便于塑料制品原料储存、运输,并非充当大米 3 葡萄无籽是用避孕药培育的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植物.

2、 陕北老旧日光温室水果黄瓜优质栽培技术 水果黄瓜在陕北甘泉种植多年,土壤连作障碍严重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实用技术,即通过改造土壤、培育壮苗……措施,克服温室水果黄瓜连作障碍,提高水果黄瓜产量和品质 现将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

3、 银河便利贴 我原本以为那只是一个普通的周五下午,毕竟连走进教室的班主任也一如往常旧的黑西装上沾染着白色粉笔灰,腋下夹着数学课本和文件包,左手拿着三角板,严肃得像牌里的方块J 但他那天要谈的却不是刚结束的联考 &l.

4、 贴在窗玻璃上的蜗牛 笨拙的蜗牛,虽然缓慢,但从未停止灵魂的蠕动 这一天,我好像得了抑郁症,坐在屋子里,一动不动,发着呆 生活给我开了一剂方子,我却忘记了病根 在偌大的北京城,我像一只蜗牛,贴在窗玻璃上,看着急匆匆的过往人.

5、 贴牌酒还能走多远? 文 邓江林近日, 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在五粮液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新举措的会议上透露, 要加快品牌创新和营销创新, 其重点是瘦身健体, 优化产品结构 无独有偶, 4 月初, 泸州老窖发文.

6、 岁月沧桑:抗战以来陕北姜新庄文化生态的变迁 党晓红,马光华,段小虎,梁 晶,王文莉摘 要 地处吕梁山区的陕北米脂县姜新庄村在抗战时期曾是文化名村,如今却成为普通的贫困村落 文章以陕甘宁革命老区为背景,以姜新庄人文化生活为主线,通过文献研究、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