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儒学相关论文范本 和点校本两唐书《儒学》正误四则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儒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0

点校本两唐书《儒学》正误四则,本文是关于儒学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和唐书和《儒学》和正误类论文例文.

[摘 要]研究唐代历史,首先面对的就是纪传体《旧唐书》和《新唐书》.目前点校版两唐书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拟比读点校本两唐书列传中的《儒学》,采用陈垣《校勘学释例》所列诸方法,就其中的疑义提出商榷.

[关键词]两唐书《儒林》陈垣校勘法

[分类号]G256.3

现通行点校本《旧唐书》“懼盈斋刻本(简称懼盈斋本)为工作本”①,而《新唐书》“以百衲本(影印北宋嘉祐十四行本,残缺部分,以北宋十六行本、南宋十行本补)为工作本,参校了北宋闽刻十六行本(影印膠卷残本),南宋闽刻十行本(缺四十多卷)汲古阁本、殿本和浙江书局本”[1].黄永年先生认为《旧唐书》点校底本“不用保存旧刻面目的百衲本,而用经沈德潜等改窜过的殿本的岑建功重刻本,已是失策,而且点校也极草率”[2],而《新唐书》“底本用百衲本,比《旧唐书》之用岑本高明,其他毛病则一同点校本《旧唐书》”[3].可见目前点校版两唐书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历代史书关于经学发展的脉络一般见于《儒林传》.笔者拟比读点校本两唐书列传中的《儒学》,然后采用陈垣《校勘学释例》所列诸方法,就其中的疑义提出商榷,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1 “贾太隐”当为“贾大隐”,“裴守贞”当为“裴守真”

《旧唐书》作“中书舍人贾太隐、太常博士裴守贞”,而《新唐书》作“中书舍人贾大隐、博士裴守真”,“太”与“大”、“贞”与“真”确实形近易淆.

考察新旧唐书的诸多版本,我们发现,《旧唐书》武英殿本和百衲本均作“中书舍人贾太隐、太常博士裴守贞”,与标点本一致,而《新唐书》汲古阁本、武英殿本和百衲本也都作“中书舍人贾大隐、博士裴守真”,与点校本也一致,可见版本方面没有分歧.

我们先讨论究竟是“贾太隐”,还是“贾大隐”.考察两唐书,首先可以发现虽然《旧唐书》没有贾太(大)隐的传记,但《新唐书》在《张士衡传》附了贾大隐的简明记载:

子大隐,仪凤中,为太常博士.会太常仲春告瑞太庙,高宗问礼官:“何世而然?”大隐对曰:“古者祭以首时,荐以仲月.近世元日奏瑞,则二月告庙.告者必有荐,本于始,不得其时焉.”迁累中书舍人.[3]

张士衡传贾公彦,而贾大隐为贾公彦之子.《新唐书》认为当为“贾大隐”.

虽然《旧唐书·儒学下》作“贾太隐”,但《旧唐书》也有它卷作“贾大隐”,如《旧唐书》卷二十五:

春官侍郎贾大隐奏曰:“臣窃准秦、汉皇太后临朝称制,并据礼经正文,天子七庙,诸侯五庙.……臣之愚直,并依正礼,周忭之请,实乖古仪.”则天由是且止.[4]

贾大隐上奏的这件事与天子庙数有关,与《新唐书·张士衡传》所载“大隐奏言”的事情相同.《旧唐书·刘祎之传》载有“后祎之尝窃谓凤阁舍人贾大隐曰”[4]

之语,这也是当为“贾大隐”的力证.

在《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里,题名均为“贾大隐”.贾大隐著作有两种:《旧唐书·经籍志》载有“《老子述义》十卷,贾大隐撰”[4],《新唐书·艺文志》则为“贾大隐《老子述义》十卷”[5];《旧唐书·经籍志》“《公孙龙子》三卷,公孙龙撰.又一卷,贾大隐注.又一卷,陈嗣古注”[6],《新唐书·艺文志》“贾大隐注《公孙龙子》一卷”1.在记载书籍的志里,两唐书都是“贾大隐”而非“贾太隐”.由此可见,两唐书只有《旧唐书·儒学下》作“贾太隐”,《旧唐书》其它卷、《新唐书》全书均作“贾大隐”,并且《新唐书》还有贾大隐的传,可以确定“贾太隐”在两唐书中只是孤例.

验之它书,早在唐代杜佑《通典》,已经有“太”和“大”的不同记录了,卷四十七记载“博士周悰请立七庙,其皇家太庙,请减为五室.春官侍郎贾太隐奏曰”,而卷五十五载“太常以仲春告祥瑞于太庙.高宗令礼官征求故实,太常博士贾大隐对曰”[7].之后采用“太”字的主要有如宋代孙逢吉《职官分纪》卷四载“私语凤阁舎人贾太隐曰”[8],而支持“大”字的远超“太”字,主要有宋代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三百一十五作“ 袆之谓凤阁舍人贾大隐曰”[9];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载有“凤阁侍郞、同凤阁鸾台三品刘祎之窃谓凤阁舍人永年贾大隐曰”,同书同卷载有“春官侍郎贾大隐奏”[10];同样,清代劳格《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十的传主也作“贾大隐”②.可见,在随后的几种关于唐代史料的对比中,“贾太隐”也占多数,并且《职官分纪》的重要性也远不如《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书.清代罗士琳《旧唐书校勘记》卷六十三“韦叔夏”条已经认识到“太”应作“大”:

少而精通三礼(《册府》八百十九)作,幼而博涉经史,尤精三礼,可以继丞相业矣.(《册府》丞作承)与中书舍人贾太隐(沈本太作大是).[11]

综上所述,点校本《旧唐书·儒学下》“贾太隐”当为“贾大隐”.接着讨论是“裴守贞”还是“裴守真”的问题.

首先,《旧唐书》和《新唐书》版本上没有问题,《旧唐书》两个重要版本都作“贞”字,《新唐书》三个重要版本都作“真”字.

其次,研究发现两唐书均有“裴守贞(真)”的传记.《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八《孝友》载:裴守真,绛州稷山人也.后魏冀州刺史叔业六世孙也.[12]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九也载有:

裴守真,绛州稷山人,后魏冀州刺史叔业六世孙.[13]

一般关于本人的传记都较为可信,两唐书的关于本人的传记都作“裴守真”.

我们再来看两唐书关于裴守真(贞)著作的记载,仍见于《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

《旧唐书》载有两种:

《神岳封禅仪注》十卷,裴守贞撰.[14]

《裴氏家牒》二十卷,裴守贞撰.[14]

《新唐书》也是两种:

裴守真《神岳封禅仪注》十卷.[15]

《裴氏家牒》二十卷,裴守真.[15]

两唐书著录的著作名称一致,但作者名字《旧唐书》都作“裴守贞”,与《旧唐书·裴守真传》作“裴守真”又不同.《新唐书》仍作“裴守真”.可见两唐书仍有较大的分歧.

验之它书,唐代杜佑《通典》开始就有了“贞”和“真”两种记录.《通典》卷五十四载:“初议射牛事,太常博士裴守贞奏曰[16]”,而卷一百四十六载“高宗时,太常博士裴守真奏议曰”[16],已经是一书有两种名字了.宋代王溥《唐会要》也存在着这种两种并存的情况③.但宋代几种重要的记录唐史的史料,如《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均作“裴守真”,《册府元龟》卷三十六载“太常博士裴守真奏议曰”[17],《太平御览》卷第五百六十七载“高宗时太常博士裴守真奏议曰”[18].可见采用“真”字比“贞”字更具有普遍性.

除了史部资料外,集部的几种书目也作“裴守真”.唐代柳宗元《故处士裴君墓志》,其中“曾祖讳某”句,注者指出“君讳、字不可得而考,惟曽祖宁州公,即裴守真也”,[19]墓志铭一般记载最为准确,此条可作为“裴守真”,而非“裴守贞”的确证.

综合上述观点,“贞”字当为“真”字讹误,故当为“裴守真”.

故点校本《旧唐书》“中书舍人贾太隐、太常博士裴守贞”中“太”和“贞”皆误,应该改为“中书舍人贾大隐、太常博士裴守真”.

2 “君子见机而作”当为“君子见几而作”

《旧唐书》作“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新唐书》作“君子见几而作,俟终日邪?”,“机”与“几”有所不同.

检《旧唐书》武英殿本、百衲本均作“机”字,《新唐书》汲古阁本、武英殿本和百衲本均作“几”字.因此版本上没有分歧.

验之两唐书,“君子见机而作”在《旧唐书》只出现过一次,“君子见几而作”在《新唐书》也只有一例,并且“君子见机而作”没有出现在《新唐书》中,“君子见几而作”也没有出现在《旧唐书》中.

“君子见几而作”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20]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王弼对“几”的解释为“几者去无入有,理而无形,不可以名寻,不可以形覩也”,孔颖达《正义》认为“几,微也.是已动之微,动谓心动、事动”[20].故“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可以理解为君子发现几微的事理就迅速行事,不等候一天终竟.

而“君子见机而作”中的“机”明显解释为“机会”,最早见于《后汉记》.

晋代袁宏《后汉纪》后汉孝殇皇帝纪卷十五:“《易》称‘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吾可逝矣”[21],可见此处虽引自《易经·系辞下》,但已经把“几”误写成“机”了.大部分文献在都引用“君子见几而作”都作“几”字,只有少部分文献在引用是“君子见几而作”误用机会的“机”,《旧唐书》即是其中之一.

综上所述,《旧唐书》“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引自《易经·系辞下》,而《易经》作“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故点校本《旧唐书》当从改,“机”当为“几”.

3 “《姓系录》”当为“《姓族系录》”

唐代对门第的观念很强,撰修姓氏、族谱等比较频繁.柳冲与魏知古、陆象先及徐坚、刘子玄、吴兢等等人合撰的一部这样的书,《旧唐书》作“《姓族系录》二百卷”,而《新唐书》则作“《姓系录》”,《新唐书》比《旧唐书》少一“族”字.

考之两唐书的版本,《旧唐书》武英殿本、百纳本均作“《姓族系录》”,《新唐书》汲古阁本、武英殿本、百衲本均作“《姓系录》”.可见版本方面没有争议的地方.

验之两唐书本身,《旧唐书》有六处提到“《姓族系录》”,尤其是《本纪第八》玄宗上也记载了同样的事情:

丙午,昭文馆学士柳冲、太子左庶子刘子玄刊定《姓族系录》二百卷,上之.[22]

本纪的记载一般相对可靠.《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了这本书:

《大唐姓族系录》二百卷,柳冲撰.[22]

《旧唐书》列传中提到“《姓族系录》”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旧唐书》没有出现“《姓系录》”.

反观《新唐书》,只有这一处是“《姓系录》”,其它有三处为“《姓族系录》”.《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的是:

柳冲《大唐姓族系录》二百卷.[23]

著录书名、卷数与《旧唐书·经籍志》相同.《新唐书》还有两处为“《姓族系录》”,可见《新唐书·柳冲传》“书乃成,号《姓系录》”极有可能遗漏“族”字,当为“书乃成,号《姓族系录》”.

验之它书,《册府元龟》两处作《姓族系录》,如卷第五百五十四载“窦怀贞,为左仆射,与侍中魏知古、中书令萧至忠、崔湜、中书侍郞陆象先、左散骑常侍柳冲、太子詹事徐坚、左庶子刘子玄,先天二年三月奏上所修《姓族系录》二百卷”[24],而没有《姓族录》的记载.

综上所述,点校本《新唐书》“书乃成,号《姓系录》”中“《姓系录》”缺一“族”字,“姓”下当有“族”字.

参考文献:

[1] [宋]欧阳修、[宋]宋祁撰,《新唐书·出版说明》,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12.

[2] 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中华书局,2015年第1版:16.

[3] [宋]欧阳修、[宋]宋祁撰《.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八《贾大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5649-5650.

[4] [后晋]刘昫等撰《. 旧唐书》卷二十五《礼仪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945.

[5] [宋]欧阳修、[宋]宋祁撰《. 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1517.

[6]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四十七《经籍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2031.

[7] [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 通典》卷第四十七《天子宗庙》[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1312.

[8] [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卷四《同中书门下三品》[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宋]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 册府元龟》卷第三百一十五《公忠》[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1版:3568.

[10]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垂拱三年》[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版:6444.

[11] [清]罗士琳《. 旧唐书校勘记》卷六十三《韦叔夏传》[M].清道光惧盈斋刻本.

[12] [后晋]刘昫等撰《.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八《裴守真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4924.

[13] [宋]欧阳修、[宋]宋祁撰《.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九《裴守真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4473.

[14]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四十六《经籍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2009.

[15] [宋]欧阳修、[宋]宋祁撰.《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第1491页.

[16]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 通典》卷第五十四《封禅》[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1518.

[17] [宋]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第三十六《封禅第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1版:375.

[18] [宋]李昉《. 太平御览》卷第五百六十七《乐部五》[M].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19] [唐]柳宗元撰,尹占华、韩文奇校注《. 柳宗元集校注》卷第十一《故处士裴君墓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版:745.

[20] [清]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周易正义》卷第八《系辞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版:184.

[21] [晋]袁宏撰,张烈点校《. 后汉纪》孝殇皇帝纪卷第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297.

[22] [后晋]刘昫等撰《. 旧唐书》卷八《玄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173.

[23] [宋]欧阳修、[宋]宋祁撰.《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1500.

[24] [宋]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第五百五十四《恩奖》[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1版:6349.徐志林男,1986年生,2016级中国古代文学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与经学、文献学.

上文汇总:此文是一篇关于唐书和《儒学》和正误方面的儒学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儒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关于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探析 郭茗瑄长篇小说围城在我国近现代的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一部言辞风格独特的讽刺性小说,更享着现代“儒林外史”的美誉 据此,本文便对这一极具文学性与艺术性的名著中所运用到.

2、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由开明本和全集本的对读说起 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恐怕是修改次数最多的一部作品了 巴金对此并不讳言,他说“自从1931年和1932年小说在时报连载后,到1980年我一共修改了8次”① 曾.

3、 唐前四家之张僧繇(二)2019《美文》藏书票九月号 张僧繇是对隋、唐时期中国画画风和审美影响最大的画家 也是对中国画技法的发展和丰富做出巨大的贡献的画家 在顾恺之、陆探微之前的中国人物画最主要的技法和表现形式是以线条为主来塑造的,线条的完美与否是一幅画.

4、 重拾生命中的那些美好和感动评余华新书《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译林出版社 2018 年 7 月出版),是著名作家余华的全新杂文集 书中,余华谈自我成长,述与文学的渊源,道游历世界的见闻,抒与笔下人物和海外农民的思想交集…&hell.

5、 钱钟书用《围城》还人情 1941年,钱钟书留学归国后受困于上海沦陷区, 由于学术文稿一直没人买,加之要养育女儿,钱钟书只得改写小说 然而,钱钟书写小说也像写学术文稿一样,十分严谨,每天仅写500字 这样的写作速度自然不能马.

6、 唐璧光和《浏阳河》的如烟往事 就这样,双送粮的词,田寡妇看瓜中“送瓜调”的曲,就“组装”成了浏阳河“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