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管理心理学论文3000字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 设计心理学论文 设计心理学论文3000字 大学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领导心理学感想论文 心理学电影分析论文 心理学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社区安全论文 社区管理和服务专业论文 婚姻和家庭心理学论文

关于社区心理学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和基于社区心理学预防角度分析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措施以帮助社区内被家暴妇女为例方面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社区心理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2

基于社区心理学预防角度分析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措施以帮助社区内被家暴妇女为例,本文是关于社区心理学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与家庭暴力和家暴妇女和心理学有关论文范文.

李明阳

(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

摘 要:家庭暴力是一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社会问题.从社区心理学角度出发,以帮助社区内被家暴的妇女为例,基于预防理念提出解决家暴问题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家暴;妇女;社区心理学;预防

中图分类号:C913.1;B8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7)04-0185-03

一、家庭暴力的特点

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反复性、手段多样性等特点,是一个全球性的关于安全、人权、发展的社会问题.同时家暴在时间上和地域上都存在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我们身边社区内同样也有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到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物化女性、嫁鸡随鸡等封建余孽思想的影响,女性为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男性对女性的暴力容易为社会认可,因此,施暴男性往往认为打自己的老婆没错,受虐的女性用宿命观点完全认同丈夫的暴力行为.帮助被家庭暴力妇女的问题迫在眉睫.

二、社区心理学角度下的理念与实施方案

社区心理学以1965年召开的斯维姆斯哥特会议为诞生的标志,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强调联结作用,关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专注赋权、社区感的培养等研究,并希望能有效地提升个人、社区与社会的生活质量.目前由于其独特的核心观念,已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注意与研究.

作为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新兴学科,社区心理学其宗旨是为增进社区和个体福祉,而家庭暴力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家庭内女性的幸福感,解决家庭暴力的问题是社区心理学的责任之一.

社区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前摄预防而非被动的事后矫正.”(詹姆士·H.道尔顿,2010),即预防重于治疗.这是社区心理学—核心思想,从长远的视角来看,预防某种问题出现的效率与效果要比事后再对问题进行治疗与矫正更高更好.帮助社区内被家暴的妇女,不止是要解决她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要在社区内做好相关工作防止更多家暴受害者的出现.预防主要分为水平:初级预防、中级预防,预防,这是解决家暴问题的三个阶段,也可作为我们工作的三个阶段.因为社区心理学的核心理念贯穿始终,所以三阶段的工作虽各有侧重点,有所交叉,可同时交错进行.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家暴的受害妇女,提升她们的幸福感,让她们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

(一)初级预防

初级预防是面向整个群体,但群体并不处于需要预防或危险状况中,即在问题出现前,对其进行干预以减少其出现的可能.初级预防的目标是减少问题发生的比率.所以即使社区内未发生家暴的问题,依然要做好防治工作.

社区是每个家庭所在的场所.家庭暴力的问题与社区大环境息息相关.一个文化氛围健全的社区不易有家暴,而氛围不正的社区是滋生家暴的沃土.如前文所说,家庭暴力源于社会存在不平等下的性别歧视观念和社会机制,男权社会下的性别不平等是家庭暴力的起源.我国封建余毒中“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依旧有很深的影响,并这种错误的认知并没有得到深入的纠正,在男权思想的支配下,很多人忽视女性作为独立人的权利,将妻子视为自己的私有物,认为自己对妻子拥有支配权和所有权.解决家庭暴力问题,首先要从社区里消除这种不合理理念,促进家庭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传媒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人们的理念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受到外界传媒的影响,其力量不可忽视.2002年播出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引发了人们对家暴的热烈关注与广泛讨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来自传媒的力量可见一斑.工作者在初级预防阶段应从倡导社会性别主流化,提高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入手,通过社会倡导、宣传教育、观念传播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反家暴意识,在社区内建立起健全的文化氛围.

工作者可以制作传单、海报、展板、桁架等,以文字、图片等的形式宣扬“男女平权”“人生而平等”等观念,向他们传达“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从思想上根除家暴的根源.其中有一些比较新颖的宣传方式,如论坛剧场.论坛剧场是传入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一种新手法,工作者在使用时一般将其结合培训、工作坊共同使用.2009年,剧场专家受珠三角地区社会工作机构的邀请,为社会工作者展开了有关论坛剧场基础知识培训,多家社会工作机构开始尝试使用剧场论坛的方式进行工作,譬如深圳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自创的反家庭暴力剧《爸爸,我伤不起》受邀在多个社区展演,以论坛剧场的方式在社区宣传活动中呈现.同时,可以请相关专家开展反家暴法等法律讲座,从法律层面上告诫居民家暴的危害,告知居民遭遇家暴后应该怎么做,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此外,还可以定期在社区内举办观看反家暴纪律片、展板展示家暴危害,反家暴一日活动等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来宣扬反家暴的理念,提升居民的反家暴意识.

(二)中级预防

中级预防主要针对表现出问题或处于困境的群体,在对刚刚产生问题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防止发展成难以控制的局面.即出现家暴倾向或刚刚出现家暴时,工作者应该及时介入,防止家暴的问题更加严重.

在社区工作中要针对可能出现家庭暴力的家庭进行筛查.工作者可以向社区内家庭发放问卷、定期走访家庭等,通过这些方式了解每个家庭的情况,辨识出有家庭暴力早期迹象的个体,并及时介入对其进行教育.

筛查的工作只凭工作者来完成时不够的,只是工作者来进行,也只是被动地在推进,问题也只是在被动地解决.想要及时了解家暴情况需要社区内大众的参与.社区公民与受害者共同居住在社区内部,与受害者地域距离与心理距离较近,相对了解受害者家庭、需求等状况,在这方面具有工作者不具有的优势.要调动社区内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感的建设不可或缺.

社区感是社区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社区和社会行动的基础.Sarason(1974)最初将社区感定义为“觉察到与他人的相似性,认同与他人间相互依赖的关系.给予他人所需要的帮助,愿意共筑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将自己认知为从属于大型的、可依靠的、稳固的团体中的一员而产生的情感”.Mc Millan 和Chis(1986)对其概念进行补偿,提出社区感为“成员的归属感,成员与所在团体以及成员彼此之间的情感,成员通过共同完成相应的工作满足自己需求的一种共同信念”,并提出社区感包含的四个基本元素:(1)成员资格:指社区成员投入到社区中,并且归属于某种社区的感受.(2)影响:社区成员和社区整体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3)整合和需求满足:前者是指共同的价值观和互换的资源,后者是满足需要和在社区成员中交换资源.(4)共享的情感联结:联结精神的联结和纽带.

社区感指出公众和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并将二者联结起来.社区心理学主张社区感的培养,强调公民的参与,使社区内成员意识到自己是可靠稳定社区中的一员,成员相互照顾,相互依赖.在我国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下,家庭暴力通常被视为家庭内部私事,但在社区感强的社区中,社区成员会将其视为社区的事件.倘若刚刚出现家暴的问题或者家暴的苗头,成员会及时与工作者反映.这就把筛查工作从被动的方面转换为了主动的立场,成员的积极参与一定程度上对家暴的个体也有监督的作用.

社区感与社区参与活动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用反家暴话剧排演、签名横幅、趣味活动、行为艺术、摊位游戏、工作坊等形式多样的途径调动社区内成员、家庭参与,既可以加强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归属、支持,加强沟通交流,又可以宣扬反家暴的意识;通过定期团辅的方式实施心理健康辅导,令成员形成正确的认知方式,产生积极情绪体验,加深成员彼此间感情与联系,增强社区感.

(三)预防

预防是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的群体,目的是降低问题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减少问题引发不良影响.即家暴已经发生后,工作者应该如何帮助受害妇女.

赋权,又称为充权或增权、增能,是社区心理学中一项重要概念与精神,赋权是指个人、组织与社区借由一种学习、参与、合作等过程或机制,获得掌控与自己本身相关事务的力量,以提升个人生活、组织功能与社区生活品质,核心目的就在于提高个体控制自己生活的可能性,避免产生无助感.该理论认为,个人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并拥有能力获取所需的资源和进行自我发展,而缺乏权力会导致个人表现出低自尊、无力感、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习得性无助等行为.

而有很多被家庭暴力的妇女由于被灌输了“无用”“无能”“嫁鸡随鸡”等不合理的观念,缺乏独立人格,在各方面都产生了无力感与无权感,在遭遇家庭暴力后依然不敢反抗维护自己的权力.但实质上被家暴妇女不应只是暴力的受害者,也应是反抗暴力、独立自主的个体.所以要保护被家庭暴力的妇女,第一步是要改变她们的意识与思维,让她们勇于反抗压迫.

赋权的方式可以通过成立被家暴妇女帮助小组进行,通过小组的形式,摆脱家暴的精神压力和无力感,重建信心,发掘自身潜能,树立维权意识,与不公正待遇做斗争.

社区心理学关注影响个体、群体、组织的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等情境因素,主张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面临问题时,个体应该适应环境,同时环境也应该做出一定改变与调整来适应个体.帮助被家暴的妇女,不仅要让她们自己反抗不公平的待遇,还应改变当前不利环境.

帮助家暴的受害妇女应该改变家庭内的环境.提升她们幸福感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家暴的实施者是否还会继续进行家暴行为.如果在受害妇女不愿意离婚的情况下,施暴者不再进行家暴行为,那问题也可得以解决.

针对家暴的施暴者,工作者可以成立施暴者矫正小组,通过运用认知ABC的理论,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矫正,改变他们不合理的观念,重建对家庭和关系的认识,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暴力手段的危害性,并学习正确沟通交流的方法.

而有的家暴受害妇女他们自身有反抗的念头,但却忍气吞声,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她们的反抗行为得不到他人的支持与理解.她们想要反抗家暴,但他们的亲属不同意不支持,这使她们非常痛苦.

针对这种情况,工作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方案,对其亲属进行思想教育,宣扬男女平等的思想,改变他们的男权思想观念,让他们尊重支持受害者追求平等,反抗压迫的行动.同时,前文提到的成立家暴受害者互助小组,小组内成员互相鼓励,也是为受害妇女提供社会支持的一种方法,但小组活动的具体方案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

工作者还可以联系相关法律人士为家暴受害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她们通过法律途径脱离家暴;呼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为家暴受害妇女提供制度保障;推动家暴庇护所与反家庭暴力基金的建立,为家暴受害妇女提供投诉、庇护、医疗、经济等方面帮助等.

同时,工作者还可在社区中建立心理咨询处.对于那些产生了不良反应的受害者,工作者可以向她们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帮助她们走出家暴阴影.

在工作中要注意,社区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与其他人表现得不同,并尊重个体差异.在对家暴妇女实施保护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况,工作者应该对其选择表示尊重,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身上.如,遭遇了家暴但不愿以离婚为解决途径的妇女,不能将离婚的念头强加在她们身上,可以考虑从施暴者方面着手,通过批评教育、小组等方式,减少其家暴行为;想离婚但由于经济不独立而不敢反抗的妇女,可以通过树立信心、为其提供工作机会、从反家庭暴力基金出寻求经济支持等方式帮助她们.

三、总结

家庭暴力不仅是一个个体的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问题.社区是家庭的场所,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与组织在关注社区的方式解决家庭暴力的问题.通过社区的方式对反家暴的方法策略进行探索,加大社区工作的广度、强度、深度有其必然性.

通过社区介入的方式解决家暴问题,更有利于维护个人与家庭稳定,促进个人与家庭的发展成长,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初级预防中着重社区和谐文化氛围的建设,中级预防中强调通过建立社区感的方式对出现暴力倾向的个体进行筛查,预防重通过赋权和改善环境的方式对家暴受害者给予支持;从工作方法上而言,工作者可采取个案工作、小组参与、社区参与等多种形式多样的途径;从具体的活动方式而言,可采用电影观看、话剧、游戏、工作坊等方式进行.

由于我国制度、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当前社区对家暴的介入工作依然具有一定的问题,如对家暴的介入很多时候是以社区工作者对个案进行单次单一的服务、长期性的社区家暴介入系统还有待建设等.目前,通过社区进行反家暴工作的模式与道路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家庭暴力有复杂的发生机制,且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对家庭暴力的干预是一个系统性的庞大工程.者不仅需要社区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有相关组织和部门采取措施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共同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在各自的领域中通过多种方式途径进行预防和介入,建立其全面的干预系统,才能真正彻底根除这一问题.

总而言之:这是适合家庭暴力和家暴妇女和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社区心理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社区心理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校园暴力预防基于中日校园暴力起因的对比分析 李吉桢(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天津 300387)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未来 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很多施暴者将其施暴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分享.

2、 从高校《学生手册》透视美国学生管理服务理念以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学生手册》为例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3、 家庭暴力的重灾区 在网上看到英国发生的毕习习事件,真是怵目惊心 其实,加拿大也是家暴的“重灾区”,而旅加华人则更可谓“重灾区中的重灾区”了 2016年度加拿大公众健康状况.

4、 从导演角度谈电视文学的主题构建和多极化表达手法以叶百花冢曳为例 □ 张伟雄摘要电视文学要有深刻主题意蕴,并通过多样化表达手法实现预设主题 百花冢以精致维美的电视语言成功构建了人文情愫和文化主题,通过多极化表达手法成功实现了潜在的拍摄意图 关键词电视文学 表现手法.

5、 基于心理学视角高校学生预防电话诈骗策略 摘 要心理学视角下,学界关于高校学生如何预防电话诈骗的研究甚少,研究内容多为电话诈骗的内容及其手段,对于学生如何预防、应对和处理电话诈骗缺少指导性观点 本文将从心理学视角,展开对高校学生如何预防诈骗这.

6、 中学生体育参和行为的健康促进:基于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理论的模型构建 摘要目的探讨学校、家庭、社区三因素对中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与动机、锻炼意向和体育参与行为的路径关系 方法以481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与中学生参与动机、锻炼意向和体育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