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教育实证类可以投哪些期刊 本科实证论文范文 会计论文实证分析 开题报告理论和实证准备 实证论文结构 实证论文的数据分析

关于实证分析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背景下高职专业设置调整探析基于广东省清远市的实证分析有关论文范例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实证分析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9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背景下高职专业设置调整探析基于广东省清远市的实证分析,该文是实证分析类论文范例跟实证分析和广东省清远市和高职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摘 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结构的优化以及增长动力的转换,为适应国家及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清远市为例,通过搜集相关高职院校数据,构建“专业-行业协同系数”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职专业设置 专业-产业协同系数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8)09-225-02

一、引言

  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目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定经历的阶段,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其既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所必然经历的.所谓现代化产业体系,指的是将位于全球价值链中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综合,形成符合高端产业发展需求,能适应产业升级和消费结构转变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向.一个经济体系的建立,除了顶层设计外,底层支持是其能成功建立的基石,其中人力资源对经济体系的构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以产教深度融合为主要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是在经济体系的构建中占据重要地位.清远市的各高职院校在为清远市乃至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提供了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现代化经济体系背景下,社会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以清远市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现代化经济体系下高职专业设置的调整问题.

二、文献综述

  就高职专业的设置问题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相关研究,蔡瑞林等(2012)通过构建高职院校“专业-产业协同系数”对江苏省常州市5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结果表明常州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性较高,但与第一产业的协同性出现了严重不匹配的情况.郝福锦和蔡瑞林(2012)构建了常州市的“专业-行业偏离度”指标,其结果也支持上述观点.赵磊和刘晓明(2013)在对浙江省2010年和2012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分析中发现,浙江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第一产业的关联性较大,和第二产业的关联性较低,并且与第三产业的适应性比例严重超过平均水平.

  关于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研究也有许多.李悠(2009)对广东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钩,并且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存在下滑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各学校间的竞争,这说明在同一区域内,各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区域发展作为优先衡量标准,不应以院校自身发展作为度量指标.陈基纯(2015)将研究范围缩小至珠三角地区,以“专业-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对所在区域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相应研究,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短缺和过剩两种情况,其中短缺情况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过剩情况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陶红和廖慧琴(2016)以广东省2014年76所高职院校的截面数据为基础,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广东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当前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存在不适应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其专业设置对产业结构升级所起作用不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有阻碍作用.周启良(2017)以将视角放在粤西地区,其对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研究表明,粤西地区的专业设置重复性较高,专业设置和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吻合度较低,需要进行专业设置的转变以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对地区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纵观现有文献,可以发现当前大多文献主要是根据统计数据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现状分析,而对地处粤北地区的清远的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研究尚存空白.因此,与上述文献相比,现以2017年广东省清远市高职院校为样本详细地研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专业-产业协同系数构建

  本文将研究视角定位为粤北地区的清远市,因其与广州相邻,在很大程度上承接了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广州等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其清远地区高职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广东省区域产业布局以及对城市群区域的城市定位起了一定的人力资源支撑作用,对今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

现以社会人力资源的角度,构建“专业-产业协同系数”来测算清远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的吻合度水平.针对i专业大类的吻合度水平测度公式如下:

Yic等于(Si/St)(Hi/Ht)(1)

以上公式是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规模/高职学生总数”与“行业从业人员数/从业人员总数”的比值,其中,Yic为“专业-产业协同系数”,Si表示区域中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St表示该区域高职学生总人数,Ht表示该区域行业的从业人员数,Ht表示该区域的在岗总就业人员数.若,Yic>1则表示该地区高职i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过大;若,Yic<1则表示该地区高职专业大类i的人才培养过少;专业-产业协同系数越接近1,表示该地区高职i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与该地区相应的行业岗位用工需求吻合.为了体现一个地区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整体真实性吻合度水平,主要以结合地区的高职专业结构与行业结构的相对离差以及地区的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7年清远市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年报以及2017年《广东统计年鉴》.

四、相关结果分析及建议

  根据以上测算公式,清远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区产业结构间协同的结果见表1.

从表1中的专业-行业协同系数可以看出,人才培养过剩的情况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的人才供给还不足,这也进一步反映了清远市作为广东省实行产业转移的战略性地理位置,同时,也体现了清远市在珠三角城市群中的职能定位,在未来清远市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中,应进一步加大对第二产业,尤其是要增加与制造业相关的专业设置,适当减少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另外可以看到的是,与当地产业结构吻合度较高的是教育、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然而,这些行业的专业-产业协同系数均小于1,甚至低于0.5,说明需要进一步加大与这些行业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综合上述结果,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未来清远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进一步加强第二产业的相关专业建设,承担起区域内产业转移和职能分工的重要战略任务.另外,对当前与产业结构较吻合的专业进一步优化,吻合较低的专业需适时转变培养思路,重新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以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清远市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动态对接研究—基于城市职能专业化的视角(项目编号:JG16009);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一般课题(GDGZ17Y033):珠三角城市群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动态对接研究-基于城市职能专业化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蔡瑞林,郝福锦.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以常州市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6)

[2] 陈基纯.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5)

[3] 郝福锦,蔡瑞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实证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4] 李悠.广东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5] 陶红,廖慧琴.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6(18)

[6] 周启良.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5)

(作者单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清远 511510)

[作者简介:何晖,经济学博士,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发展经济学研究.]

(责编:贾伟)

本文总结,该文是一篇关于实证分析和广东省清远市和高职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实证分析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新时代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 新时代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李香兰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紧扣我国.

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国企改革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这是党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要求作出.

3、 现代化经济体系背景下实体经济的振兴 党的十九大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确定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

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跨越新时代经济关口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经济建设方面做出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 “三大关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

5、 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路径 【摘 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关系到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两个没有变”,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必须.

6、 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党校副校长 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也进入发展新常态,目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为跨越这一关口,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