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韩语论文网 教育刊物卷首语 论文致谢语 意林杂志订阅 堂吉诃德论文 意林投稿 林语堂论文开题报告 林语堂女性观文献综述 林语堂文献综述 林语堂开题报告 写林语堂论文 中国人的冷漠林语堂参考文献

林语堂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与叙事视角下林语堂《古文小品译英》以《桃花源记》为例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林语堂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20

叙事视角下林语堂《古文小品译英》以《桃花源记》为例,本文是林语堂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和《古文小品译英》和《桃花源记》和叙事视角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1.引言

纵观翻译研究的发展历史,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总能为翻译研究拓展新的视野.近年来兴起的叙事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就是一个典型.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学者Mona Baker 创造性地借鉴社会学和交际理论中的叙事理论,去探讨翻译叙事的传播,译者如何参与建构社会现实,以及重塑权力和冲突的关系.

Mona Baker 提出了框架设定理论,认为译者可以通过再叙事,影响文化权利关系,并提出了包括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和人物事件的再定位在内的四种斡旋方法[1].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和翻译家,其脚踏中西文化,将融合了儒释道精神的中国人充满闲情逸趣的人生哲学介绍给西方,为构建中国形象,消除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林语堂《古文小品译英》是深受西方读者欢迎的一部作品,该书收录了107 篇中国历代文人作品选段英译,涵盖自然、人生、爱情、艺术等不同题材,涉及诗词、传记、小说等不同体裁,多维度地向西方呈现了中国人丰富的精神生活及中国文学的瑰丽.本文结合Mona Baker 的翻译叙事理论,从框架设定的四种斡旋方法出发,以《古文小品译英》中《桃花源记》林译本为例,探讨林语堂通过再叙事,构建了怎样的中国形象,促进了怎样的中西文化交流.

2.叙事理论下的翻译选材

早年的林语堂是语丝派的代表人物,对国民性采取批评的态度.到了20 世纪30 年代,由于对现实政治的失望,林语堂对国民性的认识有了较大变化,由激进转为理性,转而追求闲适、性灵的叙事[2].

林语堂认为小品文最符合闲适性灵的文学主张,“真情易于吐露”,“谈得畅快忘形”,而中国古文小品最能体现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趣味[3].1960 年,林语堂出版了《古文小品译英》,收录并翻译了中国古代文人和史家的小品文,以向西方人介绍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和乐趣.

晋代诗人陶渊明以诗文清新朴素而著称,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值东晋王朝极端腐败,连年混战,时局动荡.纵有大济苍生”之志,陶渊明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愤而辞官.其所作名篇《桃花源记》以诗言志,通过对自由平等、安宁和乐的桃花源的描绘,表现了作者的美好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桃花源记》是古文小品中的经典,展示了中国人的乌托邦理想和隐逸思想.林语堂选择《桃花源记》,符合林语堂试图消解西方对中国文化误解的叙事立场.

3.叙事理论下《桃花源记》林语堂译本的叙事建构策略

3.1 时空建构

Mona Baker 认为在时空建构策略下,译者可以通过介入序言、评论等副文本,引导 读者将原文的叙事与目的语文化中的叙事联系起来,以凸显或弱化某种叙事[1].

林语堂在《桃花源记》译序中向英语读者介绍,“桃花源”代表着对安宁和平、闲适生活的一种憧憬,而世外桃源代表着中国人思想意识中的“乌托邦”[4].林语堂通过介入序言,拉近西方读者与作品的时空距离,突出了中国人历来渴望自由平等、安宁和乐的美好生活的叙事.

此外,林语堂还附上了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对《桃花源记》一文的注解,突出了陶渊明对先秦儒家思想以及孔子的仁礼思想的推崇的叙事[4].

3.2 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

Baker 指出,译者可以通过对原文进行添加或删减,以突出或弱化原作叙事的某

例1 :渔人甚异之……

林译: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effect…… [4]149

林语堂在译文中增加了源文中没有的“magic effect”的表述,突出了有关桃花源之隐秘的叙事.

3.3 标示式建构

标示指的是吸引读者注意的指示性标志.Baker 指出,译者可以通过更改标示,从而影响特定的叙事立场[1].标题是文本言简意赅的浓缩,引导 读者进入情境.林语堂将文章的标题桃花源翻译为“Peach Colony”,对标题进行了重构,突出了桃花源人平等自由、命运相连的共同体的身份,以及桃花源作为一个群体的乌托邦理想的叙事.

此外,《桃花源记》以散文体小说的体裁为基础,融合了诗歌体.林语堂仅保留散文体小说的标示,舍弃了诗歌体,更加照顾西方读者的阅读感受.

3.4 人物事件的再定位

Baker 指出,译者可以对源文的特定人物事件进行重新定义,以配合特定的叙事立场[1].

例2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林译: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4]

在中国古文化中,“步”作为长度单位,历代不一.周代一步为八尺;而秦代一步为六尺.由于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林语堂在译文中并未将“步”译为“step”或“pace”,而是使用了“yard”这一长度单位进行处理.

例3 :诣太守,说如此.

林译:He went to the magistrate’s office and told the magistrateabout it. [4]150

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而根据柯林斯英汉双解词典,“magistrate”指的是an official who acts as ajudge in law courts which deal with minor crimes or disputes,即“地方治安法官”,两者意思不尽相同,前者比后者的权利要更大更广.林语堂的译文虽看似并不忠实,但将“太守”译为“magistrate”,可以使得西方读者自然联系到西方契约文化的宏观叙事,使得读者更能接受译作.

4.结语

林语堂作为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其《古文小品译英》堪称经典,从其《桃花源记》的译文可窥一斑.在林语堂所处的时代,西方中心主义盛行,对中国文化有很多误解,甚至鄙夷.林语堂“脚踏中西文化”,向西方人积极介绍优秀的中国文化和智慧,努力消解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其翻译策略与Mona Baker 提出的叙事建构的策略不谋而合.由此可见,通过叙事角度对林语堂的译作进行研究,对推进翻译叙事观的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外译的研究一定大有裨益.

综上而言,此文为关于《古文小品译英》和《桃花源记》和叙事视角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林语堂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林语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作品中的中国国民性 傅饶 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摘 要林语堂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大家,他“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他学贯古今,横跨东西文化,一生都在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 同样,他主张改革国民懦弱委.

2、 林语堂散文闲适观刍议 胡 然内容摘要林语堂上个世纪30年代提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闲适作为文学审美范畴,则注重闲雅冲淡之美 本文具体谈谈林语堂提出的“闲适”其独特.

3、 闲话林语堂:美食之家 文 王兆胜胡适的妻子江冬秀因做得一手绝妙的徽州菜,而使胡适一家可尽享美食,许多朋友也闻名而来,一饱口福,胡适的美食之家因此更是远近闻名 林语堂的家庭也堪称“美食之家”,这是一个.

4、 经典之光照亮现实话剧《暗恋桃花源》对《桃花源记》的创造性改编 【摘 要】1986年赖声川执导的话剧暗恋桃花源首次在台湾演出就引起轰动,对于岛内“小剧场”运动的进步发挥了带动性作用 本文分前传、正传、后传三个方面来阐述本剧对桃花源记的创造性.

5、 儒家和道家对林语堂思想的影响 叶雯昕 广西师范学院摘 要林语堂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他学贯中西,具有超越种族和地域的多元文化意识 林语堂先生很早就接受了西方学术理论教育,但是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中国传统.

6、 《杭州风雪》林语堂《红牡丹》续篇 再一次见到牡丹,是在三年以后 那日,收到她的书信,说北平的冬天寒冷刺骨,想回杭州,看看老家深冬的西湖 我说好,咱们去湖上泛舟,湖边的绍兴饭馆兴许还开着,咱们再去坐坐 收到牡丹回信,简单一个&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