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闽西日报如何投稿 南方日报投稿方式 天津日报期刊投稿邮箱 大众日报副刊投稿 制冷技术是个期刊还是日报 南方日报投稿地址

关于人民日报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和主流媒体视角下的陕西形象以《人民日报》20192019报道为例有关论文怎么写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人民日报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1

主流媒体视角下的陕西形象以《人民日报》20192019报道为例,该文是关于人民日报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人民日报》和主流媒体视角和20112015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摘 要:区域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介的呈现和塑造来传播的.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对《人民日报》陕西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可以认为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媒体对陕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报道是真实、客观、公正的,《人民日报》呈现的陕西形象与陕西政府希望的“三强一富一美”的西部强省形象较为接近.陕西自身在塑造和传播地区形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主流媒体;《人民日报》;陕西形象;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33(2016)06-0092-05

Shaanxi Imag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instream Media

——In the reported case of People´s Daily (2011—2015)

LI Zhong-chang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chool of Liberal Arts,Xi´an 710061,Shaanxi)

Abstract:The regional image is largely conveyed through the presentation and formation of media. By using 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to study the news reports in People´s Daily,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domestic mainstream media represented by People´s Daily he been giving a real, objective and impartial report about Shaanxi in her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Further, Shaanxi image presented in People´s Daily conforms to the prosperous western provincial image expected by Shaanxi government, an image of a strong province in economy, science and education, a wealthy province for her people, and a beautiful province in her ecology. Shaanxi itself has much room to improve in shaping and spreading her regional image.

Key words:the mainstream media; People´s Daily; Shaanxi image; news reports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形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般而言,区域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区域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区域本身、区域行为、区域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和评价和认定,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区域整体实力的体现[1].在大众传播时代,区域形象由两个层面决定,一是区域自身的实力和行为,二是大众传播的效果[2].在媒介化社会,大众媒介通过信息传播所建构的象征世界替代了现实世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感知和认知建构.区域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介的呈现和塑造来传播的.陕西省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省份之一.国内主流媒体对于陕西的报道,不仅是建构陕西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陕西形象的权威渠道.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选取我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研究该媒体对于陕西新闻报道的数量、主题、题材、类型、版面位置等相关因素,来归纳主流媒体视角下的陕西形象的建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陕西形象宣传中存在的利弊得失.

1 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1.1 选取的研究时段(2011—2015年)

样本选取的方式为,在中国知网(新版)“报纸”条目下点击“高级检索”后,“输入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下输入“陕西”,“全文”下输入“陕西”;报纸日期为“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各年份的报纸日期除年度不同外,其它均一致;“来源报纸”为“人民日报”.由此采集的各年度样本分别为46、30、21、31、28篇,共计156篇.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剔除领导在陕西考察调研的新闻(15篇)、陕西领导职务调整的新闻(2篇)、个人署名文章(3篇)和不以陕西为报道主体的新闻(1篇)共21篇后,各年度实际有效样本分别为40、26、17、28、24篇,共计135篇.

1.2 类目建构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分析《人民日报》建构的陕西形象,主要从新闻报道的数量、版面位置、体裁类型、题材主题等形式和内容的类目展开分析研究.

2 《人民日报》陕西新闻报道的量化研究

2.1 报道数量

2011—2015年的5年内,《人民日报》共刊发以陕西为主体的新闻报道共135篇,平均每年为27篇.2011年刊发的篇数最多,为40篇,2013年刊发的篇数最少,为17篇.其余年度刊发的篇数大致在平均篇数上下.这也说明从2012年起,《人民日报》关于陕西的报道数量呈现大幅减少后,基本趋于均衡.

样本中有关陕西的新闻报道所涉及的领域有政治、经济、环境保护、文化科技、社会民生、人物等,见表1.其中,政治类新闻数量最多,其余依次为社会民生、文化科技、经济新闻、环境保护、人物.

2.2 版面位置

从新闻生产的基本规范看,报纸中新闻报道的位置基本反映了大众媒介对稿件所蕴涵的新闻价值的判断[3].一个地区的新闻报道位于主流媒体的什么版面,往往揭示着该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和显要性,同时传递着议程设置的深刻含义.从我国的新闻传统和实践看,头版里的新闻一定是最有报道价值和最具有指导性的.

从样本来看,有关陕西的新闻报道出现在头版的频率较低.5年的时间里,共有14篇新闻报道出现在头版,占全部新闻报道数量的10.4%,平均每年2.8篇.其中,政治新闻10篇,经济新闻1篇,社会民生2篇,环境保护1篇.由此可以看出,陕西的政治类新闻更容易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头版报道中,这和《人民日报》的党报地位是密切相关的.从报道体裁看,14篇新闻报道中消息和通讯各占7篇.

2.3 报道体裁

在2011—2015年《人民日报》报道陕西的135篇新闻报道中,消息类新闻报道有29篇,占样本总数的21.5%;通讯类新闻报道有106篇,占样本总数的78.5%.说明《人民日报》对陕西的报道,通讯类新闻占据了绝大多数.而消息类新闻数量的偏少,说明以主流媒体的视角看,在陕西发生的动态性新闻不多,报道价值不大.

在消息类新闻中,政治新闻占55.2%,其次是社会民生新闻占24.1%,经济、环保、文化新闻占20.7%.在通讯类新闻中,政治新闻占50%,其次是社会民生新闻占17.9%,文化、经济、环保、人物新闻占31.2%.无论从哪种体裁看,《人民日报》对陕西的政治、社会民生、经济、文化、环保等领域都进行了广泛报道,特别是对政治领域和社会民生领域发生的新面貌和新变化进行了重点报道.

2.4 报道篇幅

在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的时空长度(报纸的文字长度、电视的时间长度)往往被视为媒体对相关新闻事件和报道对象的重视程度,也是媒体强化议程设置的重要手段.本文把《人民日报》对陕西的新闻报道篇幅分为4个层级,各层级的报道篇数见表2.

从所有样本的分析看,1 000字以内的新闻报道基本上都是消息类新闻,最长的消息也不超过2 000字.1 000字以上的新闻报道大多数都是通讯类新闻报道.这和新闻媒体的日常报道规范基本一致,“消息短,通讯长”.从表2中不难看出,《人民日报》对陕西的报道多数都在1 000字以上,2 000字以上的新闻报道也占据了48.9%.这和前面对体裁类型的分析相吻合,通讯报道占据了大多数.这说明《人民日报》对陕西的报道里,通讯报道居多.这类报道占据的报纸版面较多,能对读者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力,进而提升陕西新闻的影响力.

2.5 报道议题

《人民日报》对陕西的新闻报道主要涉及政治、社会民生、经济、文化科技、环境保护和人物等议题.其中政治议题新闻篇数最多,达69篇,占总数的51.1%;其次是社会民生议题,报道篇数为26篇,占总数的19.3%;文化科技议题的报道篇数为14篇,占总数的10.4%;经济新闻的报道篇数为13篇,占总数的9.6%;环境保护议题的新闻篇数为11篇,占总数的8.1%;人物新闻2篇,占总数的1.5%.

政治议题涵盖了交通建设、党建党务、保障房建设、基础、社会管理、干部管理、便民服务等多项内容,几乎囊括了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该议题成为《人民日报》的主要议题,说明陕西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成效突出,受到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

2.6 报道倾向

一般情况下,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倾向是积极的、正面的.《人民日报》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也发挥着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的职能.2011—2015年的新闻报道中,《人民日报》对陕西的报道绝大多数是正面的.在135篇报道中,属于负面报道的(舆论监督性质的新闻报道)只有9篇,占全部新闻报道总数的6.7%.

3 《人民日报》新闻报道呈现的陕西形象

3.1 政治形象

积极建设西部强省、狠抓干部队伍管理、基层政府风清气正、依法履职办事、党群干群关系紧密、群众满意度高、关注民生、为民谋利.

在主流媒体的视角里,陕西的政治形象主要是以报道陕西各级政府的决策、措施、工作方法等方面展现的.在报道中,陕西以建设西部强省为目标,不断创新干部队伍的管理办法,狠抓党员干部的廉政建设,营造了改革创新、风清气正、干群关系和谐的社会氛围.如《陕西把群众满意度引入政府工作考核》(2011年1月17日11版)报道陕西省在对政府部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引入了公众满意度民意调查机制,把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作为政府改进工作的方向和动力.《陕西20多万干部下基层 “三问三解”惠三秦》(2012年4月11日1版)报道陕西通过开展“三问三解”活动,促进干部多谋为民之策、多出惠民之举、多办利民之事,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国内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对陕西的基层政府创新工作方法、认真解决群众困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的新闻报道数量较多.如《陕西陇县推进“十小”警务服务基层 工作做到地头 群众喜上心头》(2015年11月10日1版)报道陕西陇县实施“十小警务”,把警务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寸头、炕头、手头和心头,极大改进了警民关系.《陕西宁陕 四亩地镇农村“会”多》(2015年3月18日1版)报道陕西省宁陕县四亩地镇探索推行“干部下村组、多开群众会”的工作方法,接地气,把准脉,有效化解群体性矛盾,受到群众欢迎.《两年十期,“规格”提高,问责落实.陕西商南县广场问政 县长直面“不客气”》报道陕西商南县以“吃螃蟹”的勇气,借助广场问政的方法,直面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推进政府履职尽责、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的良好形象.

此外,《人民日报》通过对保障房建设、移民搬迁、房屋拆迁、农村卫生、社会救助、食品监管等民生报道,展现陕西政府关注民生、为民谋利的形象.《陕西保障房入住率一年增两成》(2013年12月23日13版)报道陕西在加大保障房建设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房配套设施的建设,让老百姓能够安心舒心的入住,提高保障房的入住率和利用率.在本研究选样研究的时间段里,《人民日报》仅对陕西在保障房建设的突出成绩的新闻报道就有5篇之多,有力展现了陕西政府关注民生的政治形象.《临时救助,困厄时刻扶一把》(2014年10月27日2版)报道陕西认真落实临时救助制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生活陷入困境的百姓群众,纳入临时救助范围的经验和做法.《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在陕西启动 279.2万人,怎么搬?》(2011年6月23日14版)报道陕西为解决陕南三市受地质灾害困扰的279.2万人的搬迁移民,在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拓展搬迁资金的做法.

3.2 经济形象

陕西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提升,坚持科技创新和绿色驱动,正在朝着西部强省的目标奋力发劲.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新常态.陕西传统的优势产业——能源化工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最大.《人民日报》在报道陕西转型发展、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方面,着重突出了科技创新和绿色驱动两大主题.

陕西是全国著名的科教大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陕西的科技优势不断显现,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稳步提升.《人民日报》在聚焦陕西经济的转型发展中,以不同的报道形式彰显了陕西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资源市场在下行 经济活力却上扬 陕西科技优势在发力》(2013年12月19日1版)报道陕西沉睡的科技潜能不断激活,产学研合作优势日益凸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陕西正从科技高地向产业高地奋力挺进.《 “转”出的希望——记老工业基地陕西宝鸡的转型突破》(2012年12月19日4版)报道“西部工业重镇”宝鸡市把科技创新作为拉动工业转型的强大引擎,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引领工业水平实现大提升、大跨越的新闻.此外,西安市的港务区、渭南市的文化旅游产业、陕西的苹果产业等都是《人民日报》报道的聚焦点.

在《人民日报》对陕西的经济报道中,“绿色”“生态”也是重要的议题.《陕西写好山水文章》(2012年2月20日4版)、《陕西探索低碳化发展之路》(2011年4月20日1版)、《陕西榆林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黑三角”探索绿色路》(2012年2月20日)等新闻全方位报道陕西走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低碳发展的大思路、大格局.“绿色” “生态”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关键词,绿色陕西成为《人民日报》报道的重要框架.陕西省铜川市是陕西著名的煤城,曾经被诟病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经过多年的转型发展,如今的铜川已成为闻名全省的“休闲养生城”.《人民日报》先后三次报道铜川转型发展的成功之路,把一个绿色美丽的新铜川向全国人民推介.在两篇报道我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际级新区——西咸新区的主题通讯里,《人民日报》分别以“海绵城市”和“绿色翡翠”为切入口,报道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践行“现代田园城市”的蓝图.

3.3 文化形象

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快速增长,精神文明建设亮点频现,“陕西人”讲奉献、讲良心、爱助人为乐.

陕西是全国闻名的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文化产业有得天独厚的禀赋资源[4].陕西省委省政府早就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创新扶持方式 拓宽支持渠道 陕西国有文艺院团全部改制》(2011年11月5日7版)报道了陕西提前实现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理顺了体制机制,激发了发展活力,文艺创作演出呈现良好态势.此外,《人民日报》还曾刊发长文,报道了陕西文化产业“航母”级的企业——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实现跨越发展的辉煌历程.

公众形象是一个地区文化形象的“名片”和代表.在本次研究时段里,《人民日报》针对“陕西人”的新闻报道虽然篇幅不多,但很好的呈现了“陕西人”的讲奉献、讲良心、助人为乐的公民形象,这里有“为国九死复何言”的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噶尔县委书记张宇,还有死后把遗体捐献给医院的普通公民路琳婕、“只能帮助别人,不能拖累别人”的志愿者陈绪水、“家里虽穷,但是咱不挣昧心钱”的热心村民宋战民.这些“陕西人”的形象有力地传播了社会正能量,有助于社会大众深刻地认识陕西、了解陕西,有助于陕西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和形成.

4 结语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媒体对陕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报道是真实、客观、公正的,《人民日报》呈现的陕西形象与陕西政府希望的“三强一富一美”的西部强省形象较为接近.虽然媒体报道的象征图景和现实图景并不会完全吻合,但陕西在塑造和传播地区形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1 《人民日报》报道陕西方面的新闻数量明显偏低

采用同样的检索方法,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2011—2015年期间有关上海的新闻报道篇数分别为104、118、109、121、104篇,总篇数为556篇,有关广东省的新闻报道篇数分别为116、59、48、37、42篇,总篇数为302篇.即使和同处西部的有关省份相比,陕西在《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中形象也并不突出.例如《人民日报》对于云南省的各类新闻报道篇数为209篇,对于四川省的新闻报道篇数为256篇,分别比陕西省156篇高出34%、64%.媒介对一个区域关注度高低,一般来说是和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有着密切联系的.陕西唯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实现“三强一富一美”[5]的强省目标,一个西部强省的陕西才会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4.2 《人民日报》偏重对陕西的政治形象的呈现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陕西的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状态.从媒介关注度的角度看,大众媒介的关注度一方面反映了媒介报道、议题设置的偏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报道对象的客观现状.陕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多年来一直在全国中游的位置徘徊.这种状况反映在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图景就是经济新闻偏少,有新闻价值、报道价值的经济活动缺乏.研究表明,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力与媒体的关注度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6].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是吸引媒体关注的重要指标.作为一个西部、内陆省份,陕西需要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才能聚焦媒体的关注度,扩大地区的影响力.

4.3 政府要树立“媒体是一面镜子”的意识

美国新闻工作者李普曼认为大众媒介为人们提供了“拟态环境”[7].“拟态环境”成为现代人获取客观世界一切信息的重要来源和判断现实的重要尺度.尽管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清晰地区分媒介世界和客观世界,但媒介世界仍然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依据.媒体既是一个区域发展的记录者,也是这个区域的形象传播者.政府要高度重视媒体的新闻报道,把媒体视为一面镜子,实时监测媒体的关注度,从而判断区域形象的媒体建构和传播[8].

参考文献:

[1] 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23.

[2] 尹鸿,李彬.全球化与大众传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59.

[3] 路鹏程.东部媒介中的西部图像——上海报纸西部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J].新闻大学,2005(1):71-75.

[4] 公磊,胡健.城市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建设金融支持研究评述[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29(6):30-36.

[5] 陈艳.我省制定“三强一富一美”西部强省具体目标[N].陕西日报,2012-11-12(1).

[6] 赵文丹.城市形象的国际化传播策略——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沪、津、渝三市的报道分析[J].当代传播,2010(6):104-106.

[7] 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

[8] 孙立盎.陕西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影响研究——以贾平凹作品为例[J].商洛学院学报,2016,30(3):19-25.

(责任编辑:彭治民)

括而言之,本文论述了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人民日报》和主流媒体视角和20112015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人民日报本科毕业论文人民日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论赖斯信息型文本视角下服装文本翻译以《服装英语》汉译为例 张澜,罗冰(北京服装学院外语系,北京100029)摘要本文以凯瑟琳娜·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中的信息型文本作为理论依据,以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的服装英语为材料并展开研究 将文本类型理论中的信.

2、 文艺青年的妖魔化形象以《西游记》中的特殊妖精为例 摘 要随着“文艺青年”……词汇的流行和普及,文艺已经不单单的局限于文学和艺术两个方面,而是逐渐的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 “文艺青年”这个群体,则主要以&ld.

3、 一带一路报道的新媒体传播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 摘 要 在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中,人民日报微博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对事件多角度、立体化的报道,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因此,探究人民日报微博“一带一路&rd.

4、 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传播中的审美体现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 摘要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活动无处不在 大众传播活动中,人们的媒介接触过程即是一种审美过程 在这一审美活动中,媒介不仅要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更要根据受众的审美标准与审美趣味创造新的审美体验与审美价值 文.

5、 地方媒体助力文旅融合大有可为以《黄河晨报》为例 摘 要 文化旅游产业是目前各地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主流媒体要在传播旅游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拉动经济发展……方面积极发挥优势,自觉承担责任 纸媒应该认识到旅游对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6、 自媒体时代舆情引导策略分析以《人民日报》侠客岛为例 随着移动互联网狂飙突进式的发展,民意表达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舆论格局也随之改变 突发事件在自媒体传播中不断扩散、催化、升级,对社会舆论的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进一步引导舆情走向,关系到政府公信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