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注释格式范例 注释和参考文献的区别 论文怎么写注释 论文注释 论文注释怎么写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 英文论文注释 毕业论文注释字体 注释后面加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注释 本科论文注释格式 注释参考文献区别

有关注释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史记》三家注注释讹误考辨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注释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6

《史记》三家注注释讹误考辨,该文是有关注释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考辨和注释和讹误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殷陆陆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摘 要 押司马迁《史记》自问世以来为之作注的有几十家之多,但最具学术价值的是《集解》《索隐》和《正义》三部,后经宋人刊刻合为一编,附于《史记》正文之后,史称《史记三家注》流传至今,是研究《史记》文本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但三家注注解《史记》成绩斐然的同时,释文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历代均有学者对之辨正.因此,结合前人读书札记,并结合自己阅读三家注时发现的几处疑误,用具体的例证阐述《史记三家注》注解《史记》过程中的失误.

键词:《史记》;《集解》;《索隐》;《正义》

中图分类号:K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33(2016)01-0053-04

收稿日期:2015-11-19

作者简介:殷陆陆,女,河南孟州人,硕士研究生

司马迁《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列于中华二十四史之首.东汉中后时期,随着《史记》的广泛流传,与阅读之风一并兴起的注解《史记》之风也逐渐形成,《史记》的各种注本纷纷涌现.正如胡三省在《新注资治通鉴序》中所介绍的,从服虔、应劭开始,《史记》与《汉书》的注解之作日益增多.而在这诸多注本之中,如今现存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注本是《史记》三家注本,即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这三种注本历来为学者所推崇,原本是各自单行,宋代时开始出现三家注合刻本,也出现了将三家注散附于《史记》正文之后的合刻本,这种以合注形态刊行流传的版本即《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是后世流传最广的《史记》版本.

《史记三家注》博采典籍,集众家之说,并兼己之意,考释辨正,以释读为目的,从文字、音韵、史实、义理等各个方面对《史记》文本进行解读阐释,将《史记》注释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三家注的注释,后代的学者研究颇多,在肯定其注解成绩颇丰的同时,也指出尚有许多可待辩证之处.

今人程金造先生对三家注注释问题的研究成绩很大,在他的《史记管窥·论〈史记〉三家注解》中,程先生称:“三家之注解《史记》,在观点上、事端说明上以及文字训诂之间,本身不能免于缺失及错误.” [1]244他认为三家注的缺失谬误有两项:一是“三家注所据传本不同,文字每见参差”;二是“三家训解正文,各有谬误.”遗憾亦有两项:一是三家注没有把《史记》宗旨完全揭示出来,二是三家注虽然称为“集解” “索隐” “正义”,但并没有将《史记》的旨意尽然发出.究其原因,程先生认为是三家之学力不逮识力不及所致.

另外一个造诣很深的学者安平秋先生在他的《〈史记三家注〉简论》中更是直接将《史记三家注》在注释方面存在的问题分类归纳为七种:“断句有误,因断句有误造成对句义解释有误;对字义训诂释解有误,随之亦造成对句义的解读有误;因不懂语法而注释有误;注释处处年代有误;对地理注释有误;前后自相矛盾者;对文义的解释有不得要领,有牵强附会,未能阐发义理者.” [2]41-55

此文献仅在安平秋先生的分类基础上参阅应三玉《〈史记〉三家注研究》[3]的分类从断句、注音、释义等几个方面用具体的例证来详细指出三家注注解《史记》过程中的不当之处.

一、 断句失误

古人作文最初并没有标点,三家注在对《史记》注解时若对文本的断句解读不当,断句失误,那由于断句失误随之而来的便是所作的相关注释的讹误不当.

《秦始皇本纪》曰:“人头畜鸣.(《正义》:“畜,许又反.言胡亥人身有头面,口能言语,不辨好恶,若六畜之鸣.”)不威不伐恶,(《正义》:“此五字为一句也.”)不笃不虚亡,(《正义》:“言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滋己恶,恶既深笃,以至灭亡,岂其虚哉.”)距之不得留,残虐以促期,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 [4]366

按:《正义》对“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笃不虚亡”的断句,该是不当的.《正义》曰“不威不伐恶”此五字为一句,似是为了与下句“不笃不虚亡”句式相对,但在整个长句子中与前句“人头畜鸣”意思又不相联.“恶”不应该划为“伐”的宾语而该是“不笃”的主语.所以断句当为“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笃,不虚亡.” “人头畜鸣”的解释已经很详尽,“不威不伐”者,指的是胡亥残暴作“威”,故百姓群起而“伐”之,如若胡亥作“恶”不“深笃”,又怎会遭遇灭亡呢?百姓群起讨伐的应该是胡亥的胡作非为罪行,而胡亥若非恶性深重也不会自取灭亡.

二、 注音失误

《秦始皇世家》曰:“黔首脩絜,人乐同则,(《正义》:乐音岳.嘉保太平.)” [4]333-334

按:李笠曰:“乐读如忧乐之乐,方氏谓人喜法则之画一,是也.音岳非.” [5]481“黔首脩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的意思是说百姓美善清洁,全部自愿守法,乐保天下太平.“乐”在表示对某事甘心情愿时读音该为l&egre;,如“乐善好施”,此处《正义》为之注音“岳”实为失误.

三、 释义失误

三家注在释义发生的错误有考订单字字义时的失误,也有因不通古今字的变化造成的失误,还有因为对某个词义、句义考辨失误的.

《黥布列传》曰:“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集解》徐广曰:“几,一作‘岂’.”骃谓几,近也.《索隐》裴骃曰:“臣瓒音机.几,近也”.《楚汉春秋》作“岂是乎”,故徐广云一作“岂”.刘氏作“祈”,祈者语辞也,亦通.)人有闻者,共俳笑之.(《索隐》谓众共以俳优辈笑之.)” [4]3151-3152

按:“俳”解释作“俳优”有误.《说文解字》曰:“俳,戏也.从人非声.步皆切.”俳笑,当为戏笑.《一切经音义》卷十引《仓颉篇》亦云:“俳,戏也.”《史记》文本讲黥布少年时曾有客相之,称黥布受刑后会称王,而黥布到了壮年之后,果然因犯法被判处黥刑,此时黥布就自我安慰道自己曾被面相,刑后将王,自己现在大概就是这种情形了吧?而当时听闻黥布此言之人都戏笑、嘲笑他.今若依据《索隐》注释,众人听到黥布此番话之后都将黥布视为“俳优之辈”而“笑之”,“俳优”即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为何黥布此话一出众人即将他视为杂戏之人呢?此话该是黥布受刑之前自我安慰或是聊表抱负之语,众人闻一犯人临受刑之际尚发此“豪言壮语”,该是取笑即“戏笑”他,对他此言不屑一顾才是.而《索隐》释义为“将之等同于俳优之辈”,认为他是以戏言取乐大众,此说法难以通解.而且《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亦记载“人有闻者,共戏笑之” [6]439,可为佐证.

四、 注山川地理误

三家注亦有多处是为地理山川作注,但这些注释也并非全然无误.

《封禅书》曰:“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集解》徐广曰:“在钜平.”骃案:服虔曰“亭亭山在牟阴”.《索隐》:应劭云“在钜平北十馀里”.服虔云“在牟阴”,非也.《正义》:《括地志》云:“亭亭山在兖州博城县西南三十里也.”) [4]1637-1629

关于亭亭,《集解》分别征引了徐广和服虔的注解,但徐广、服虔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此处《集解》仅罗列两家之言,并未深探两家之说正确与否.关于“牟阴”,据资料记载汉唐之时并无此县,《汉书·地理志》载:“泰山郡钜平县下云有亭亭山”.“钜平”即在今山东泰安南.《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也考证说:“亭亭,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史记·封禅书》中‘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即此.” [7]840同时校之以《索隐》《正义》即可证明此处《集解》引二者之说释地名为误,服虔此云不知何由.

五、 注人名误

《范雎蔡泽列传》曰:“昭王用应侯谋,纵反间卖赵,赵以其故,令马服子(《索隐》:赵括之号也.故虞喜《志林》云“马,兵之首也.号曰‘马服’者,言能服马也.”)代廉颇将.” [4]1932

按:此处释义马服子为赵括之号有误.凌稚隆曰:“马服君之子故曰马服子,《索隐》非.” [8]419《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 “马服”乃赵括的父亲赵奢之号,所谓“马服子”当为“马服之子”即指称赵括也,《索隐》注解不知所据为何.

在为人物作注时,三家注也出现了对同一人的注解前后矛盾的情况,例如:

《陈丞相世家》曰:“其后曾孙陈掌以卫氏亲贵戚,原得续封陈氏,然终不得.(《集解》:徐广曰:“陈掌者,卫青之子婿.)” [4]2505

《卫将军骠骑列传》曰:“少儿故与陈掌通,(《集解》:徐广曰:“陈平曾孙,名掌也.”)上召贵掌.” [4]3539

按:此两处注解陈掌的身份有疑误.《集解》在两条释义中均引徐广注称“陈掌乃陈平之曾孙”,可见此为一人.而一注为“青之子婿”,一注却称“陈掌与青姊少儿通”,不合情理.

六、 注史事或纪年误

《史记》作为一部通史本身在记载历史事件时就会发生不少纪年方面的问题,而三家注在注解时对有些错误不仅没能考证辨明,反而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年代事件的错误.例如:

《越王勾践世家》曰:“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集解》:徐广曰:“周显王之四十六年.”《索隐》:按纪年粤子无颛薨后十年,楚伐徐州,无楚败越杀无彊之语,是无彊为无颛之后,纪年不得录也.)” [4]2112

按:清杭世骏曰:“考《通鉴》在周显王之三十五年.” [3]407

七、 阐发义理有误

《乐毅列传》曰:“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正义》:言家室有忿争不决,必告邻里,今故以书相告也.)” [4]2954

按:顾炎武云:“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谓一室之中有不和之语,乃不自相规劝,而告之邻里,此谓情之薄也.(《正义》谓必告者,非.)” [10]1073《史记》文本本意讲燕王致信给乐间,是希望他回心转意,从赵国再回到燕国去,在自己国家里有了矛盾怎能逃到其他国家去呢?这是厚此薄彼的作法啊,因此燕王作此一说“有道是,家庭内部有了纷争,不尽述自己的意见,却去告诉邻里.”这是不合适的.但经《正义》注释,必告邻里,一个“必”字,意义便截然不同.

八、 征引史料有误

《集解》《索隐》和《正义》三家在注释《史记》文本时都征引了大量的典籍文本或其他注者的言语,其在征引过程中也会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

《吴太伯世家》曰:“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集解》:杜预曰:‘富必厚施,故政在三家也.)” [4]1762-1763

按:此《左传》文本无“三”字[11],杜预注释也没有“三”字.可能是《集解》在引证时有意添加的.

《鲁周公世家》曰:“季氏芥鸡羽.(《集解》:服虔曰:“捣芥子播其鸡羽,可以坌郈氏鸡目.”) [4]1862-1862

按:《左传》引此语为贾逵之说,并非服虔所说之语.

除此以外,三家注在对《史记》文本的注释上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例如没有交代材料出处,三家注在引经据典注解时很多地方都没有标明资料来源;例如对《史记》的著书旨意没有完全领悟,多有阐发义理不够深入之处;其他如释文模棱两可释义不明或牵强附会也有很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史记》三家注的注释质量,需要有学识有造诣的学者更全面更深入的考订辨明.

但本文所列,不过是三家注中的微疵之处,而瑕不掩瑜,纵观《史记》三家注本,无论是在目录学、辑佚学、版本学、校勘学、注释学、史料学等各个方面均具有重大价值,成就显著.其成就是主要的,此书依然是现今《史记》流传最广的一个本子,是中外学者研读《史记》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程金造.史记管窥[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244.

[2] 安平秋.《史记三家注》简论//安平秋,阎崇东.史记论丛.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41-55.

[3] 应三玉.《史记》三家注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4]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 李笠.史记订补[M]//张舜徽.二十五史三编.湖南:岳麓书社,1994:481.

[6] 班固.汉书·上[M].长沙:岳麓书社,2009:439.

[7] 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840.

[8] 凌稚隆.史记评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419.

[9] 顾炎武.日知录校释·上[M].张京华,校释.长沙:岳麓书社,2011:1073.

[10] 胡三省.资治通鉴·新注资治通鉴序[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1] 左丘明.左传[M].刘利,纪凌云,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本文点评,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经典注释专业范文可作为考辨和注释和讹误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注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溯《史记》之源启未来之航 张真琦 四川广安友谊中学高2015级6班虽然市声扰攘,人声鼎沸,但总有一个声音,萦绕耳畔 我知道,那是它,在向我倾诉,如野草般蔓延,如大河般悠长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

2、 由《管仲列传》窥《史记》的理想人格 史记选读苏教版教材使用的选修教材之一,如何在教学引领学生综合思考、深刻领悟文学巨著史记呢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司马迁也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

3、 《战国策晋毕阳之孙豫让》和《史记刺客列传》所叙豫让部分关系比较 史记与战国策所载事迹相关的共有九十三事742,而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记载,两书却在或叙事、详略、文辞、国名、人名……细节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区别 是否两书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其间关系具体为何的问题受到学者们普.

4、 系统规范、学风扎实的《史记》文献学教材评吴淑玲教授的《史记文献学简纲》 摘要目前国内尚无一部单独流通的“史记文献学”教材,吴淑玲教授的史记文献学简纲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规范、学风扎实的史记文献学教材 此书组织具有科学性,体例具有系统性,内容具有普及性,.

5、 美国汉学家王靖宇的《史记》 【摘要】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王靖宇教授是西方从事早期中国叙事文研究的著名学者,史记是其专注领域的重要文本 他对左传水浒传……文本的研究也侧面论及史记 王靖宇对史记的研究,聚焦于文学性上,重点探讨了司马迁史.

6、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的秦国外戚书写 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了阳翟大贾吕不韦与在赵国做人质的落魄王孙子楚相结,从而成功登上秦国政治舞台执掌朝政,最终又因缪毒之事受到牵连而畏罪自杀的全部过程 这不仅是吕不韦个人演出的一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