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数据时代论文 关于大数据的论文 大数据杂志 有关大数据的论文 健康大视野杂志 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参考文献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时代论文 大数据时代硕士论文 大数据时代的生命科学论文 大数据时代杂志 什么是大数据论文

关于大数据时代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跟共享共融共识大数据时代高校德育理念转型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大数据时代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1

共享共融共识大数据时代高校德育理念转型,该文是关于大数据时代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跟理念和共识和德育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欧旭理 罗方禄

摘 要:大数据的提出和应用重构了高校德育生态,高校德育理念需要创新和转型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树立共享理念,促进互为资源型德育关系构建; 树立共融理念, 促进网络与现实德育场域耦合; 树立共识理念, 促进凝聚主流价值德育目标实现.

关键词:共享;共融;共识;大数据;德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7)03-0071-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14YJC710030.

收稿日期:2016-11-16

作者简介:欧旭理(1975-),男,湖南宁乡人,法学博士,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离退休处处长,副研究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老年社会工作研究;罗方禄(1987-),男,湖南郴州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长沙,410083.Email:ouxuli@163.com.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德育在实践中探索,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德育的新路子,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德育环境的变化,高校德育的发展,是一个“在理论上不断深化的过程”[2],德育理念也在“对传统德育理念的批判和反思中不断转型和发展”[3].特别是1994年,我国成为“第77个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4]以来,网络给高校德育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德育理念的转型和发展更为迅速.20多年里,互联网由web1.0时展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而从技术层面来说,“当今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新时代”[5].我国青年对互联网的使用也“经过了‘触网’、‘玩网’和‘结网’三个阶段”[6],当今大学生是“网络世代(the NetGeneration),他们天生就是网络的原住民,而高校德育工作者相对于他们而言反而是网络的移民”[7].可以说,“大数据是一种价值观、方法论,已然开启了时代的重大转型”[8],高校师生是大数据的最活跃使用群体势必受到大数据浪潮的冲击.大学生的生活是网络化生活,校园生存演化成了数字化生存,而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9]9,“影响人类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9]V.这也就从客观上为高校德育开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德育理念需得到相应的创新和转型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共享:促进互为资源型德育关系构建

大学生是具有批判思维、独立意识的个体,但在传统德育中,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这种德育模式在大数据时代存在诸多局限.借助大数据,学生可以获取到海量信息,其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甚至在某些方面,学生成为老师的老师.因此,在高校德育中,师生关系步入了互为教育资源的共同成长阶段.

(一)传统德育下主客体关系对立的批判

传统观点认为,实践是 “主体有目的性的进行客观物质改造的客观活动过程”[10].这一观点将“主体—客体”置于两极对立的框架中,撇开了实践主体之间的物质关系或社会关系,使实践中的主体、结构和关系单一化.在这种实践观的指导下,传统德育把教育者当作主体,受教育者视为客体,德育就是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传统德育和智育等量齐观,它向学生传输被普遍化和客体化的道德知识,这种知识抽去了具有生命表征的内容,忽视人的情感和态度.通过这样的知识化,德育倒是成了一门系统、科学的学问,但是德育忘了本,忘了它原本来自生活,背离了道德本性,失去了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11]

德育建立在人与人互动关系的基础之上,这种互动关系的本质属性是主体间的精神交往.精神交往是与物质交往相对应的概念,其要义在于人的自觉性、精神性、交流性.精神交往是人的自觉的精神活动,是主体间的思想、意识、观念等的交流,它表现了交往双方在精神上的双向互动.[12]

(二)网络环境下德育生态的变革

第一,双轨德育的出现.双轨德育是顺应Web2.0时代互联网的出现而出现的,意即由传统的单线的现实德育变为现实德育与网络德育并轨.互联网不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媒体”,而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这个社会不再是一种拟态社会,而是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3]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存在,网络中所谓的虚拟毕竟也是现实生活中组成的部分,其主体是现实的人,其理论和事实建构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二,德育链的转变.因德育的强价值性和目的性,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就像牢牢固定在一起的链条.传统德育是教育者面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传递,有一对多、面对面等形式.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固有的现状,人人都是教育者,在网上人人都是受教育者,改变了传统德育那种在场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系统性,转而表现出随意性、随机性和零乱性.网络德育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链条.因此,网络环境下,德育链悄然发生了转变.

第三,德育挑战的加大.在网络社会,人们接受的信息庞杂,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被快餐式产品和零散的时间所改变,深度阅读变成了浅阅读.“浅阅读是指人们借助现代媒介从符号中获取某种信息或者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14]阅读时间零散化、阅读思维跳跃化、阅读内容碎片化,其更注重追求阅读过程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不求甚解的心态越来越普遍.浅阅读的盛行正在逐渐瓦解人建立在纸质印刷文化上的思考能力和理性思维,其结果使人很容易被“有预谋”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指引牵着走,失去了在网络社会的价值防御能力和道德批判能力,给网络德育带来极大的挑战.

欧旭理罗方禄:共享·共融·共识

(三)主客体互为资源的新型关系构建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生态变革,大数据时代下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正逐渐摆脱传统德育下主客体的二元对立,转而形成主客体互为资源的新型关系.一般语境下的“资源”指的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德育语境下的“资源”是人在价值观念形成或思维运动过程中外界提供的无形的生产资料.在网络德育语境下,互为资源关系的构建主要依据如下:

第一,人的本质属性即主体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人的本质决定人与人之间的物质联结性和资源共通性.人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在自然存在中,人共享自然资源,在社会存在中,人各司其职.而精神上的依存则由物质上的联系所带来,不管是文化、精神产品、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产生,并为人所共有.在这过程中,人的主体性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的主体性是人性中最能体现人本质的部分,马克思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揭示人的主体性,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主要根据.[16]实践生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主体性,其包含两个倾向:一是两个或两个主体间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倾向;二是两个或两个主体间对同一事物达成相同理解的倾向.正是由于这两种倾向构成了互为资源德育关系的前提.

第二,网络的本质属性即交互性.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开放的、双向互动的对话交流平台,并且能以共同的兴趣、话题将人们组成一个虚拟社区,并以强大的连通性,用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将多种资源融合在一起,成为广受欢迎的社会交际、意见分享、信息传播的工具和平台.[17]网络为资源的流通提供载体和途径,网络主体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超越了传统场域中学习主体的具体情境而得以充分彰显.在网络信息平台中,网络主体既可以对他人施加影响,也可以选择性地接受他人的影响.网络主体对影响的选择权地把握不再使传统教育权威掌握绝对的道德资源优势,教育者可以给受教育者提供一定的资源,受教育者反过来也可以给教育者提供一定资源.

二、共融:促进网络与现实德育场域耦合

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18]关于互联网的系列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表明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逐渐由以往的消极抵御向主动作为转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到网络空间不仅给现实德育带来了复杂影响,同时也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应将其纳入到与现实德育空间同等的地位中来,促进网络和现实的共融,以避免大数据背景下,德育的片面化、单向化.

(一)网络空间已成为人的生活空间的延伸

人的生活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边界,上下左右,遥远临近,都界定了个人生活的场所、位置,这就是对空间的体验和感觉.[19]空间有现实和虚拟之分,现实空间是人与生俱来的.虚拟的网络空间成为人生活空间的一部分经历了一个逐渐嵌入的过程.网络空间形成之初,它只是作为生活空间的一项补充,具有工具属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20]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网民规模的扩大不光是数量上的变化,在更深层次上为人创造了新的生活空间.

网络空间由生活空间升华为影响人们的价值塑造的德育空间,需要人作为主体的承认与接受使其变成现实.“承认既是一个政治哲学概念,也是一个道德哲学概念,指不同个体之间、个体与共同体之间、不同共同体之间在平等基础上相互承认与肯定.”[21]人们的生活深受网络影响,网络搭建了便捷的交流桥梁,畅通了信息获取渠道,提供了生活服务新平台,释放了人的自由天性.如,“互联网+”的助力,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比如传统集市加互联网成就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加上互联网成就了京东,传统银行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支付宝,传统医疗机构由于互联网的接入,使得人们在线求医问药成为可能.[22]

(二)德育生活化必须积极利用网络空间

德育生活化旨在回归德育本质.一是回归德育生活性本质.德育就是育德,道德源于生活.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源于人类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生活需要道德,没有道德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道德为人的生活提供某种担保,就像梯利(Frank Thilly)说的“道德规范的目的在于使个人和社会的生活成为可能,道德行为具有促进个人和社会利益的倾向.道德画了个圆圈,人们在圆圈内可以安全的追求各自的目的而不会相互伤害.”[23]二是回归德育实践性本质.实践是生活的基本属性,德育的生活性本质决定了其实践性本质,道德知识可以通过教育途径获得,但个体的德性只能在实践中生成.“德性并非出于本性、本能,自然给了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成熟需要实践,需要在生活中形成道德习惯.”[24]三是回归德育应然性本质.“道德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不是人们现实行为的写照,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加以审视,用应是、理想的标准来对它作出善、恶的评价,并以此来引导人们的行为.”[25]正是通过这种“应该是怎样”的评价标准,建构了人们可能的道德生活,使得人们能在生活中不断超越现实、走向未来、获得提升.

大数据的相关性思维揭示,伴随时代的发展,德育需回归生活化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人的生活空间为德育生活化提供了场域,网络空间成为人生活空间的延伸,因此,从逻辑建构和实践经验来看,网络空间已然成为德育生活化场域,并不断与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传统场域融合,这一客观现实迫使德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利用好网络空间.

要利用好网络空间,必须使现实场域和网络场域融合.德育生活化形成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生活场域和以网络空间为基础的虚拟场域,两个场域相互融合和共同作用促进了德育生活化.一是德育主体性的彰显.实践证明,网络已不是虚幻的空间,而是个体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重要的实践场域.在网络空间中,个体不再依附、盲从权威,个人主体意识得到强化,网络场域中的主体具有平等的地位.二是开放了传统封闭的德育环境.传统德育场域中以教育者为中心,教育者因占据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而获得权威,在这种较为封闭的场域中,由于缺乏对受教育者的关照导致信息流通较为缓慢,且在封闭环境下,教育压力使教育对象被动接收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教育实效.在网络空间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没有特定的对象,各种道德影响方式也趋于多元.三是丰富了德育生活化条件.传统教育模式的层级关系在网络生活中不复存在,中心与去中心化的结合构建了新的德育生活化形态.在网络空间中,道德习得是主体以自身生存需要和精神需要为动力,经过长期的实践,通过反复的经验内化为意识和能力,使德育对象主动获得向善的道德品质和构建向善的行为模式.网络场域以现实场域为基础,人们通过网络场域的个人叙事来反映现实场域中的思想动态.同时,个人叙事基于生活经验,通过挖掘蕴含的素材,引导人们道德叙事,使其在网络生活中反思和体验期内心情感,道德立场乃至生命进程.[26]

(三)筑牢网络共同体优化网络德育环境

大数据更新了人们的认知方式,也逐渐在改变人们对传统德育的印象.它在开辟了德育生活化新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包括德育生活化方向的背离、传统场域和网络场域价值观的相悖、西方价值观念的入侵,等等.在此背景下,筑牢网络共同体、优化网络德育环境十分必要.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从理念、内容、方式上入手.首先,转变网络德育理念.人的思想理念是人对环境的反映,网络的特点、人发展的需求决定要树立开放性理念以适应多元文化与价值环境;传统知性德育的弊端要求教育者树立主体发展性德育理念;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也要求树立主动利用的德育理念以主动挖掘网络德育资源,而不是疲于应对网络不良环境.其次,在内容上,一是弘扬主旋律.众声喧哗的“闹相”削弱了德育的功能,德育主体要充分发掘网络优秀资源,营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舆论环境,学会转换,辩证地看待当前网络上的事物,引导网民形成良好的网络心态.二是传播正能量.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稀释、消解了传统德育的效果,一些新媒体为了获得关注和点击,刻意负性加工以博人眼球,使人生活在一个负能量大于正能量的网络环境当中.与此同时,传统主流媒体的正性宣传在与网络负性宣传的对冲中,使得主流价值不太凸显,容易模糊.网络媒体要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坚持主流价值导向.在方式上,教育者提高媒介素养,要学会发声.环境的变化导致适应环境的方式也需有所变化,教育者要主动学会使用当前的新媒介,要活学、常知、善用.一是敢发声,增强话语权.当前在网络上德育工作者发声太少,影响太小,这就导致一些非主流的声音甚嚣尘上,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敢发声、发好声.二是常发声,提高辐射力.可以利用当前的一些新兴媒体如论坛、微博、博客、朋友圈、公众号等积极发声,掌握主动权,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巩固主流价值观阵地.

三、共识:促进凝聚主流价值德育目标实现

促进主客体关系的平等化、实现网络空间与德育现实的耦合,两者都潜含价值整合过程,其目标指向为凝聚主流价值共识.在这关键的环节,需要德育工作者正视因网络生态多样化带来的价值分化的现实,警惕多元价值并存中主流价值被弱化,并从激发价值主体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入手,以实现德育目标.

(一)正视网络生态多样导致价值分化的现实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样,以内容、途径、速度为因子构成了一幅多样的网络生态.大数据时代,数据流以海量计,极大地满足了人的价值需求,使每一种价值需求都能找到相应的居所.网络生态的多样关注到个体,激活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但网络生态同时也带来了价值观的分化.网络在激发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也释放了人的自由天性,随之而来的是模糊了网络生活的规则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一旦移位到网络,人们就会不自觉地淡化这种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因道德的说教以及众人的围观,人们能以道德的“高标”来要求自己,但回归到网络这样缺乏说教和被围观的环境当中,人们转而用道德的“底线”来要求自己,道德的“高标”和道德的“底线”同时出现在人的生活空间,进而异化人的品格,分化人的价值观念.

(二)警惕多元价值并存状态下主流价值被弱化

大众传媒既为人们提供了形成思想共识的公共领域,也为人们提供了价值观念选择的多元取向.[27]一般认为,多元价值的要义有三:一是承认多样,即认可多种不同思想、观点、价值、学说的“合法性”;二是倡导主流,即在多种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并存的状态中,由一种主流观点或主旋律来引导;三是确保底线,即存在一种最低限度的公共道德或法律规范,成为人们行为的底线.三者缺一不可.[28]在当前网络德育环境中,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充分涌动,主流价值逐渐在多元价值的冲刷下弱化,主要体现为主流价值在网络生活中的无力感,主流价值发出的声音容易被淹没;在网络生活中的辐射力不强,体现在一些平台的“粉丝”数不如一些自媒体、不如一些娱乐明星,转发量、点赞量也不多;在网络舆论形态中的话语权不够高,主流价值的发声容易受到质疑,容易被习惯性反击,形成价值误区.

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在于:其一,道德权威异质化.传统组织化的教育主体力图尽力发挥其在网络空间中的影响力,然而信息网络场域中的主体间自主选择性的道德学习本质客观上要求对信息网络教育权威主体进行系统重构.[29]在教育权威系统重构过程中,部分传统化、系统化的教化结构被逐渐消解.与此同时,网络极大的自主性给予了网络主体平等对话、共享交流的平台和空间,平等主体在自我选择中使得群体中的个别人成为意见领袖及网络道德权威,他们所秉持的价值观念获得了群体内的传播力,占得相应的市场.其二,缺乏持续作用路径.价值观念要真正入脑入心,要经过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体验和价值实践,在极度开放的网络空间,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教化手段被快速流动的信息进行碎片化切割,各种价值观念如同走马灯似的在人头脑中只能闪现,不能停留.“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铁的规则,便是它不容许任何一个信息长时间占据社会的信息空间.”[30]信息被动传递的压力降低甚至消失,除非网络主体加以主动学习,主动投入情感,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体验,否则快餐式的价值观念会逐渐弱化主流价值的影响.其三,网络主体的隐匿性.价值的载体在于具体的人.第一种隐匿方式是网络主体在开展网络生活时,往往有意无意地隐瞒或者省略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代以符号;另一种隐匿的方式是个体虽以真实身份生活于网络,但是网络群体的庞大使其很难被注意到,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介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为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行为.在这种隐匿的情况下,个体不在场的状态使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意识和价值监督机制很难发挥作用.

(三)实现价值共识的德育目标

从内涵上来说,德育目标即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既包括个体自身多种价值的协调,也包括个体与个体形成的社会层面的价值协调.当前,要实现这两各层面的协调,关键在于网络人和现实人的统一.所谓网络人,是指在网络环境中网络主体受网络技术、信息、价值、观念等内容影响而被形塑成某种特定德育目标的角色.现实人则是按照现实社会中基本规范标准来要求并能够实现某种期望和目标的角色.网络人的缺场和现实人的在场,使两者承担着不同的价值期待,导致人的定位及塑造模式也存在差异,加之身份的反差,最终使个体发生价值裂变.社会价值共识是德育的最终目标,社会是人交往的集合,人作为构成社会的因子,其自身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离不开社会对个体的反哺,这种反哺的力量源自价值共识.

要实现价值共识:其一,要激发价值主体内部的力量.其要义在于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主客体的平等对话.以人为本理念是指导一切社会实践的核心,网络的发展极大地释放了人的天性,德育目标的实现需顺应这种趋势.道德教育不再是一个自上而下地传递和灌输道德知识和行为准则的单向度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对话与实践中不断交流与沟通,逐步达成公平合理的行为准则共识的过程.[31]平等对话不强迫他人接受某种观念,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相互分析、判断、质询、辩驳来达成具有理性的价值共识.不同的主体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追求, 但也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各主体首先意识到共同价值的存在, 然后追求共同价值, 以大局和共同利益为重, 秉着互利互惠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各主体对各自的价值追求作出适当的调整和让步, 价值共识就有可能达成.这种价值共识不是一个最终的结论,而是对话方形成的一个具有开放性和价值张力的观念,价值共识不是一种终极的观念,而是在引导人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思想工具.

其二,依靠价值主体之外的力量.其要义在于从根源处寻找价值共识,回归传统文化的*性精神.第一,倡导知行合一,当前网络德育过程中的思此做彼的弊病,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第二,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当前最大的价值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与优秀传统文化立身立人的内核是完全契合的[32].这是因为,对于同一文化的潜意识群体和具有相同认知的人来说,往往能够提升认同和内化效度.文化的语言是一个文化人群对事物文化性理解和表达的工具.文化语言受时代背景和当代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落不了地,生不了根,发不了芽,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其缺乏相应的语言转化,因此要使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化、故事化、现代化.回归优秀传统文化需紧紧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根价值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又具有时代的内涵和时代精神,在回归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引导人们通过自己的认知、体验来接受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日常实践,主动认同和践行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共识.

参考文献

[1]骆郁廷.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德育的基本经验[J].高校理论战线,2009(11):18-23.

[2]吴潜涛,杨丽坤.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的回顾与思考[J].道德与文明, 2005(6):37-43.

[3]周小李.整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高校德育理念研究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11(3):83-88.

[4]方兴东,潘可武,李志敏,等.中国互联网20年:三次浪潮和三大创新[J].新闻记者,2014(4):3-14.

[5]郭明飞,陈兰兰.论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16(5):29-33.

[6]黄佩,王梦瑶.青年网民“二十年”:走向“结网”时代[J].青年探索, 2015(5):68-73.

[7]徐世甫.微时代下高校德育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研究[J].江苏高教,2014(4):118-121.

[8]郑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德育:从单一走向多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6):64-68.

[9]迈尔-舍恩伯格,V;库克耶,K.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扬燕,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10]任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与主体性问题:兼评“主体—客体”两极哲学模式的缺陷[J].哲学研究,1991(10):12-20.

[11]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11-14.

[12]骆郁廷,郭莉.精神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的本质[J].教学与研究,2012(1):73-78.

[13]朱耘.社区类网站正在向社会化媒体发展[EB/OL]. 中国经营网.深度阅读.(2010-01-18)[2017-01-02].http://www.cb.com.cn//deep/2010_0118/91238.html.

[14]吴燕,张彩霞.浅阅读的时代表征及文化阐释[J].南京大学学报,2008(5):132-144.

[15]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16]王小燕.对主体性德育的理论思考[J].教育探索,2011(1):125-126.

[17]王秀丽.微行大义: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公益变革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18].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

[19]郑富兴.论学校道德教育的生活空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41-46.

[2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2016-08-03)[2017-01-02].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t20160803_54392.htm.

[21]金家新.“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学校道德教育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3(6):100-105.

[22]曾长秋.以“互联网+”促进学校德育变革[J].中国德育,2015(15):18-22.

[23]梯利,F.*学概论[M].何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84.

[24]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32-139.

[25]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1994(6):2-8.

[26]黄华. 微博与青少年德育:困境与出路—基于叙事理论的探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5(8):65-69.

[27]杜时忠. 论德育走向[J].教育研究,2002(2):60-64.

[28]郭鹏,郑华萍. 论信息网络场域中主体间的道德学习 [J].学术交流,2014(12):189-193.

[29]薛文平.网络德育的回归:从服从灌输到自主与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10):1-6.

[30]张铁勇.论以谋求共识为核心的德育理念[J].道德教育,2003(6):67-71.

[31]胡敏中.论价值共识[J].*学,2008(7):96-102.

[32]张卫良.大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文化回归[J].现代大学教育,2015(1):95-99.

(责任编辑曾山金)

上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理念和共识和德育方面的大数据时代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大数据时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摘 要】使用大数据能更加丰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信息,能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素材和依据,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判的前提下,要重视高校使用大数据来处理海量数据所需要注意的要点,因此高.

2、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摘要当前高校图书馆具备了大数据的特点,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分析高校图书馆受大数据的影响,并探索借助大数据技术,如何开展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关.

3、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在信息不断扩展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很大改变 大数据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高校的教育工作中也不例外 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

4、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 【摘要】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内容创新,强化网络舆情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大数据提升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效力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技术推动作用,加快更新.

5、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模式 摘要大数据时代颠覆了传统行业的发展轨迹,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着身份的改变,逐渐由传统资源提供者转变为智库型服务者 针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的不足,从大数据时代背景出发,首先.

6、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演进和比较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演进摘要文章阐述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三种模式的利弊,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提出了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