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比较法 论文比较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的引言 比较法编辑部 比较法杂志 比较法投稿 法学论文比较法

关于比较法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和系联比较法在文言学习中的运用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比较法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5

系联比较法在文言学习中的运用,该文是有关比较法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跟比较法和文言和学习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廖思语

内容摘 要:中学文言文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文言实词,如古今异词、一词多义、近义词等.为避免所学知识琐碎零乱不成系统,学生应尽量根据认知规律和文言字词自身特点,充分运用系联比较法.在学习中既要看到词义的纵向演变,也要和相关的一系列词作横向比较,把词的用法纳入相关的系统中全面、多向地考察,形成一种网状结构,以提高文言学习效率.

关键词:文言学习 文言实词 系联比较法

(作者介绍:廖思语,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2020级学生)

文言字词是文言文学习的难点,虽然我们比较重视这方面的学习,但耗时多而收效不大,究其原因,一是文言字词本身数量繁多、词义繁复,二是只关注词语的单义用法,所学知识琐碎零乱,没形成一个有规律的系统.因此,在文言字词学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字词的系统性,考虑词与词间的系联和比较,把词的某种用法纳入相关的系统中全面、多向地考察,形成一种系统性的网状结构,以提高文言学习效率.

一.古今异词的系联与比较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对语言词汇的记忆犹如一张网络,网络的一个个结节代表学过的词语概念或事件,网络上的一条条线则表示有意义的联系.”[1]对于文言字词来说,同一词义存在古今异词现象.因此学习中尽量根据认知规律和文言字词自身特点,考查词义的纵向演变,同时和相关的一系列词作横向比较,才有利于牢固掌握文言字词.

例如“再”“复”在古代都是表示动作重复出现的词,“再”字的古今义差别较大,上古单用“再”,是数量词,表示第二次,也可表示“两次”,现代汉语里“再”表示“又一次”,而“又一次”在古代用副词“复”来表示.可见,“再”和“复”之间的古今词义关系错综复杂,学习中最好把“再”和“复”结合起来辨析.如: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3)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例(1)“再”是“第二次”的意思,“再”的今义既可指“第二次”,也可指“第三次”“第四次”等,例(2)“再”表“两次”义.例(3)(4)中的“复”是“再、又”之义,表示动作的再次或多次重复出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再”.“再”和“复”的古今义关系复杂,梳理清楚它们之间的词义很重要.

“稍”和“少(shǎo)”是文言易混词,学习中如果把二者系联起来并进行比较,它们之间的古今词义就比较容易掌握.例如:

(5)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黔之驴》)

(6)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7)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稍”在上古汉语里常用来表示“渐渐”“逐渐”,而不表示“略微”之意,表示“略微”的意思常用“少”,后来表示“略微”的意思用“稍”了.

综上,掌握古今异词现象,我们个别地考查、辨析是不够的,因为词义是一个系统,某词的发展演变会牵动其他相关词的意义发生变化,通过相关词间的系联与比较,梳理清楚它们古今词义演变关系,从而牢牢掌握文言字词.

二.一词多义的系联与比较

当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逐渐增多,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词义系统,可能会导致顾此失彼的现象.此时应把分散在不同篇目中的某个词的不同义项进行归纳整理,辨析比较,使之形成一个系统.

例如“谢”在《鸿门宴》里多次出现,学生可先回忆整理学过的文言词语“谢”,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谢”在课文里的用法,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例如:

(8)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10)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引之.(《鸿门宴》)

例(8)(9)的“谢”表示“认错、道歉”义,例(10)则是“感谢、谢恩”义.再进一步回顾课文《孔雀东南飞》里的“谢”,“谢”在文出现了4次,是不是“道歉”或“感谢”之义呢?例如:

(11)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

(12)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13)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孔雀东南飞》)

(1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例(11)是“谢绝、推辞”之义,例(12)(13)是“辞别、告别”之义,例(14)是“劝告”义.通过以上分析归纳出“谢”在中学课文里的用法,使文言实词“谢”的多个词义条理化、系统化了.

再例如“是”在文言中有指示代词和判断词的用法,用作指示代词和“此”相同,但有一些“是”看起来象是判断词,学生很难辨析清楚.例如:

(15)是社稷之臣也.(《季氏将伐颛臾》)

(16)巫妪、弟子,是女子也.(《西门豹治邺》)

例(15)的“是”,如果用现代汉语的眼光去看,似乎都可以用判断词“是”的意思去理解它.其实这些“是”字都用作指示代词,作主语,相当于“此”,翻译时都应该有指示代词“这”或“这个”,“是社稷之臣”要译作“这是国家的臣属”,译文虽然有判断词“是”,但是这个“是”并不是原句中固有的,而是翻译时加上去的.例(16)出自汉代的作品,例句中的“是”,既可看作指示代词复指主语,也可以看作判断词“是”,由于《西门豹治邺》是西汉末年的,此时判断词“是”已经产生,因此把它看作判断词比较妥当.不过,也应该看到,这种“是”字还是从指示代词向判断词过渡的一种形式,因为句末还有帮助判断的语气词“也”.只有当帮助判断的语气词“也”不用了,判断词“是”的发展过程才算最后完成.例如:

(17)此必是豫让也.(《刺客列传》)

(18)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1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例(17)“是”所处的语境看,句末有语气词“也”,但“是”字的前面已经有指代词“此”和副词“必”了,通过语法分析,得出例句中的“是”用作判断词,但句末还带有“也”帮助表示判断.而例(18)(19)(20)句中的“是”显然用作判断动词.总之,学习中尽量及时梳理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三.近义词的系联与比较

中学文言文中近义词常分散于各处,当掌握了一定量的近义词,我们要善于系联与比较分散于各处的近义词,找出它们之间的“微殊”,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古文,更牢固掌握好词义.例如课文《触龙说赵太后》有三处涉及到关于行走义的词:

(21)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22)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23)入而徐趋.

学生要深入理解“步”“走”“趋”的异同:“步”是慢走之义,“趋”是步子较小,但频率较快的行走,即小步快走,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速度上“趋”比“走”慢,但比“步”快.“走”的古文字形“”,从字形看,象人走摇两手形,“止”象其足,“走”的词义是“跑、疾趋”义.关于行走的词,除了“步、走、趋”还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步、走、趋、行”这组近义词的差异表现在速度的快慢上,从速度上看,步<行<趋 <走.

此外关于“征伐”之类的词,课文中多有涉及,例如:

(24)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

(25)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苏武传》)

(26)其弱也,王霸征而诸侯从.(《过秦论》)

(27)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齐桓公伐楚》)

“征”“伐”“侵”“袭”都指军事上的进攻[2],但意义有什么不同呢,通过系联与比较,“征”是褒义词,用于“上(天子)”攻“下(诸侯)”,“有道”攻“无道”.“伐”是公开宣战的正式战争,进军的时候双方都鸣钟击鼓,“侵”是不宣而战,不要借口,不用钟鼓,直接侵犯别国,“袭”是袭击,偷袭之义,比“侵”更具有秘密性质,是乘人不备而偷偷地突然进攻.把“征”“伐”“侵”“袭”放在一起辨析,它们间的差异就清楚明了.

再例如关于“睡觉”之类的词,学习中要系联和比较其它相关词,从而归纳整理出“寝、寐、睡、眠、卧”这一组近义词.例如:

(28)宰予昼寝.(《论语·公冶长》)

(2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0)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白居易《长恨歌》)

(31)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刀杀之.(《童区寄传》)

(3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组近义词存在哪些差异呢?从方式上看,“寝”“寐”“眠”多指在床上睡,而“睡”在中古以前专指坐着打瞌睡,《说文》:“睡,坐寐也.从目垂.”后来也用于不脱衣服小睡或打瞌睡,中古以后,“睡”也指在床上睡了.“卧”可指靠在几上睡,也可指在床上睡,如例句(32).从是否睡着来看,“寐”“眠”“睡”侧重于睡着了,而“寝”指躺在床上,不一定睡着,例如“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公羊传·僖公二年》)”,“卧”可以指没有进入睡眠状态,意义侧重于“躺下(着)”.随着汉语的发展演变,后来不管是哪种睡眠形式,都只用“睡”或“睡觉”一词表示.

总之,学好文言字词,我们应尽量根据认知规律和文言字词自身特点,既要看到词义的纵向演变,也要和相关的一系列词作横向比较,把词的用法纳入相关的系统中全面、多向地考察,及时梳理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提高文言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健,廖暑业.汉语词义系统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6,(3):110-117.

[2]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古代汉语(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897-898.

汇总,本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比较法和文言和学习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比较法本科毕业论文比较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英语性学习中的运用 钟继伟 张 建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外语学校 (610000);四川郫县第一中学中校 (611700)【摘要】高中英语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课堂教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是认知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课堂体现 建.

2、 网络学习在我校学生西点学习中的运用 摘 要 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有许多实际的意义解决教学硬件条件的欠缺;弥补教学课时的不足;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 关键 词 网络学习;教学硬件;西式面点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

3、 模型法在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的运用 刘展赫(长沙市周南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0)【摘 要】高中物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好这一课程对同学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及未来的深造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力学章节是高中物理的难点,在物理问题的解.

4、 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运用 【摘 要】探究性学习模式是近些年来一直被高中物理教师所重点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可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还可以强化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可以教学效果显著 本文首先分析了探究性学习.

5、 高校系部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经验谈 文 鲍计国摘 要文章首先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和研究背景的交代 其次结合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务党总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经验,详细论述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定位、目标.

6、 从高中语文教材选文中学习语言表达运用 摘要不同的语言表达便会有不同的效果,可见学习语言表达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经典之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本文将从精准用词、创设情境、灵活句式、善用修辞……四个方面带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