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题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开题报告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政治教育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年论文题目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论文

政治教育方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基于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路径探析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政治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7

基于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路径探析,该文是政治教育方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和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媒体和路径探析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话语语境相关性式微、教育者话语能力欠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互动等问题.教育者应该牢牢结合新媒体,通过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和形式、减少教育主体之间话语间性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6.024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6-0110-05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做出了“新媒体思想舆论工作的正道,在于化解负效应,激发正能量,成为治国理政、凝聚共识的助手”“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1]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同时,对于如何利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总书记提出“差异化传播”“强化互联网思维”“以内容创新为根本”[2]等相关论述.他不仅对新媒体的重要性予以肯定,也在实践中运用新媒体来治国理政.新媒体作为一种高效工作、便捷的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方式业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介体,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方式的逻辑起点.因此,弄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工具,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话语环境,具有多变性.思想政治教育语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可以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重合的.根据这个观点,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时候,可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出所处环境中的特点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认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真实情况,通过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找出相应对策.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即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话语展现出的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文本形式,一种是实践形式.这两种形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表达形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本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实践形式虽然不像文本形式一样最为明显,但却是最重要的形式.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间性.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间性加以理解: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间性一定是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之中的;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间性产生的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间性产生的原因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经历、地位、年龄等有重要的相关性.由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间性的含义可以定义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话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于个体差异展现出来的弹性和张力.[4]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出现的问题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话语形式、话语间性方面.通过这些方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出现问题的原因,才能相应地给出有效的对策.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相关性式微

首先,“多元”思想冲击“一元”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引导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元”思想冲击传统“一元”思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互联网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必然带来多元思想碰撞的浪潮.由于人们利用新媒体发布、接受信息的门槛低,易操作,导致信息好坏参半,真假难辨.学生通过这些信息获知更多样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这些思想观念正在悄悄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其次,“去中心化”势头愈演愈烈.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发散性的,是传播呈“扁平化”趋势发展的.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传递渠道再也不像传统媒体一样繁琐,而是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直接传递.学生们接收的信息量变大,接收信息的难度大幅度减小,学生们可以找到自由发言的平台,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遭遇“去中心化”.面对多种多样的思想潮流,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生活经历、思想价值观念找到与自己“合得来”的观点,并在互联网“站队”.

2.教育者话语内容和话语能力的欠缺

第一,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不完善.目前,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出现以下几个问题.其一,缺少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的栏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没有明确.高校新媒体平台上日常发布的信息虽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并没有精准明确的定位,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力就会减弱.其二,新媒体平台队伍建设不健全,表现在负责新媒体平台宣传的队伍缺少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教师.高校新媒体平台一般是托管给学生组织,再配备少量的老师进行指导.教师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在敲定发布内容的大致方向,校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率和审阅文章的排版美观度,没有明确规定必须要配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

第二,教育者对热点的敏感度较低.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从中国网民职业结构中看互联网的应用情况,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是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占网民总数的近四分之一.[5]这就说明高校的环境中,受教育者对于网络的敏感程度要高于教育者,也就是说,教育者对网络的敏感程度较低.再者,教育者受到身份、经历、年龄、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制约,不能及时掌握网络动态,难以很好地融入新媒体环境中,自然对于网络热点表现出滞后性.其次,教育者对于网络语言了解颇少.由上述数据可知,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力军,也是网络热词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教育者对这些热词反应不及时,不能及时掌握这些“潮流”,就很容易“落伍”,出现不“接地气”的情况,教育者的表达也会被视为无趣和过时,这样很容易减少受教育者的认同感.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有效互动略显缺乏

第一,教育者互动意识有待提升.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都是以灌输为主,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教育者在长期以来的工作中对这种传统的单向的工作方式形成了惯性,从而与受教育者互动的意识也有所下降.再者,受教育者有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对于教育者的互动不予理睬,使教育者对其采用的互动方式有所质疑,久而久之就减少了与受教育者的互动.

第二,教育者互动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参与互动的频率.教育者由于自身的年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的影响,没有将课堂互动放在重要的位置.现今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虽在形式上有所互动,但在思想上的互动还略有欠缺.有些教师直接忽略课堂的互动,仅仅给学生灌输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活跃度降低.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效果和教师的互动意识有着将紧密的联系.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老套.新媒体时代给了教育者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但是“灌输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为常见、最普遍的方法一直被高校作为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仍旧是当前最主要的教育方式.通常,最为常见的就是高校开设系列讲座、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方法,课程和讲座开展的情况是“老师说、学生听”,教师在师生对话之间的比重是远远大于学生的.

第四,师生互动平台不完善.师生互动平台的不完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频率减少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沟通平台仅限于活动、讲座、辅导员谈话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们很少能在一个的、专业的平台和教育者进行直接的、深度的沟通.这种平台的不完善减少了学生们和教育者沟通的积极性,同时也减少了学生解决思想问题的有效渠道.师生互动平台的不完善也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释放.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路径

如欲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方式,就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话语形式、话语间性出现的问题作为根据,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同时,要牢牢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使话语方式转换和新媒体进行完美融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效性.

1.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营造安全的校园网络空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点.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作为活动的主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相关性以及网络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思想和行为的导向.因此,要从制度上、教育主体素质上和人才运用上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良好的保障.

(1)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督体系针对网络上其他意识形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以及不良价值观的传播,高校都应该加以警惕,并将这些问题列为高校舆情的范围中去.为此,完善高校舆情监督体系要做到:其一,建立舆情预警制度和问责机制.建立高校舆情预警制度,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在制度层面上解决“管理真空”的现象.有些舆情是可以通过事先的研判和预警来避免的,但是必须建立好专业的舆情预警机制并运用专业的舆情处理人员.舆情预警制度的目的就是在制度层面上始终对高校舆情保持高度警觉、高度敏感.通过学生在网上的活跃度和活跃区域、对于某些文章的下载量浏览量进行观测、分析并及时发现舆情危机,对于负面影响较大的舆情进行合理妥当地控制,减低舆情扩散的趋势,及时止损,率先占领事件发言的主动权,引导大学生转向正确的立场.其二,组建专业的舆情预警和处理团队.面对高校突发事件舆情问题,建立专业的团队,引进专业的人才,采用专业的方式,才能高效应对.首先,优先选择专业的舆情处理人员或者在舆情处理方面有多年经验的人才,他们具备较好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其次,高校应提供舆情处理团队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比如专业的数据监测设备和主流的数据分析软件.专业的设备和软件能够可以提供实时的、精准的数据,供工作人员分析,同时能够根据不同的舆情给出不同的对策建议.

(2)开展受教育者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新媒体时代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高校应当通过课程对教育主体进行媒介素养培训.提升教育主体的媒介素养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其一,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提高媒介素养,就要做到了解媒介、善用媒介.了解媒介是正确使用媒介的前提.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应当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堂上加入新媒体相关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等问题.让受教育者在技术和操作层面上对新媒体有准确的了解,使教育者在新媒体的利用上得心应手,减少失误,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其二,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媒体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助.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帮助受教育者建立互联网中的法律意识,这是在互联网中展开活动的底线.受教育者应当对互联网中违法行为做出判断,并防止自身发生违法行为.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要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网络道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受教育者,防止受教育者参与造谣、诽谤等活动,营造干净的网络空间.结合互联网法律和道德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帮助受教育者自身提升媒介素养.其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新媒体时代,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键盘侠”,这个群体是在法律和道德上没能约束自身,同时在心理健康上也存在着巨大问题.高校和教育者应当将心理健康课程和媒介素养相结合,防止和减轻受教育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使受教育者能够在人际关系中逃脱出虚拟环境营造的假象.

(3)加强教育主体舆论引领能力加强教育者舆论引领能力有两个优点:第一,高校教师在互联网中能够确保话语的基本立场,对整个高校新媒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把控和引领作用,为高校师生在新媒体平台的行为做出表率;第二,能够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信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想要与学生们进行沟通的诚意.同时,教师能够与同学们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现得更加出色.

2.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转换话语输出和表达方式需要牢牢结合互联网的流行趋势,时刻紧盯互联网流行的主要形式.新媒体流行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大学生喜爱的、容易接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需要依托这些表达方式来实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以下试举几方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形式:

(1)积极采用红色短视频表现形式移动互联网的覆盖、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移动流量资费的下降,使得网民的使用习惯不断升级,表现为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可以采取红色短视频的形式.高校可以通过极富创意的视频剪辑、愉快轻松的表达方式,将本来具有鲜明政治性的、严肃的内容以精简的、轻松的短视频形式展现出来.这些红色短视频具有两个明显的作用:第一,能够提高大学生群体对于国家、社会、民族的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促进大学生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引领大学生树立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合理使用网络流行的文字内容其一,采用“碎片化”的表达方式.目前,“碎片化”阅读模式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模式,这种模式呈现出的特点是摒弃以往文章冗长难以消化的模式,采用图片、视频、文字相结合的形象、生动、简短、凝练的表达方式来叙述,并增加互动频率.“碎片化”的表达方式起到了化整为零的作用,能够使本来信息量巨大的内容解构成为零散、独立的信息,从而使阅读者轻松地得到发布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教育者可以借鉴“碎片化”的方式传达信息,尤其是高校的媒体平台,可以利用学生们对“碎片化”阅读的喜爱,将所要表现的内容以简短、引人深思的话语发布出来.

其二,善用网络热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大学生是网络热词使用的最大群体,热词能够表达出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帮助教育者快速了解学生.教育者使用流行的网络词汇能够瞬间得到大学生的关注,并且能将传统的枯燥的灌输法包装成新颖的、有趣的方法.网络热词的使用能改善传统灌输法的枯燥和乏味,无论是高校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都能够使双方的互动和对话活跃起来.

(3)正确运用贴近生活的语言风格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风格呈现着一种经院化的风格,让教育者感觉到距离感.新媒体时代,人们所接触的一切事物几乎都与互联网相关,这就使得人们在互联网上表达的内容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生活.生活化的语言风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传递主流思想时的一个有效工具.这个工具能够让教育者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梦和主旋律在生活化的语言中间传递出去.

3.减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间性

减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间性要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上、形式上和平台上着手,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能够减少二者之间的隔阂,增进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及其教育目标的理解,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实现提升的又一重要手段.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坚持主体之间平等对话坚持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的理念,是二者能够顺利沟通并增强互动的基本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是耳提面命式的,而应该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作用下达成思想和行为上的正确共识.只有让受教育者真正拥有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具影响力.对于受教育者的平等对待和信任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具体而言,双方之间平等对话要做到:

其一,营造愉悦的对话氛围.建立平等、愉快、轻松的对话环境能够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减少两者之间的隔阂,是进行平等对话的重要因素.教育者要改变说话的语气,尽量避免传统说教式的语气,使受教育者融入到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去.也可以询问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找到共同话题,让教育者有话可说.

其二,采用新型的对话方式.教育者可以利用新媒体,采用新型的对话方式.例如,使用线上匿名对话,使教育者可以将教育者看成“匿名网友”,说出真正的想法.这种方式不受环境、场地等因素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接受并喜爱的一种方式.

(2)利用直播软件增强互动直播软件出现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在近些年却十分火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这种大学生喜爱的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拉近彼此的距离.利用直播软件进行教育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其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开始直播之前,教育者应当依照教材,确立每一堂直播课程的教学任务.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时事政治引入到课程当中,对国家政治有精准的把握.依照学生们的反馈,解决课程进行中的问题,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二,牢记“内容为王”的准则.互联网时代,内容是重中之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优质内容的产出,因为这是吸引“粉丝”的重点.要保证直播教学内容的新颖度和趣味性,抛出能够引起大学生深思和讨论的议题,从而让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己的理解.教育者更需要注重语言表达方式,多多使用网络热门词汇,做到与时俱进.

(3)搭建校园网络互动平台搭建校园网络互动平台能够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开放的环境.现在常用的平台是微信、微博、等,高校应该在这些平台上开设专门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栏目或功能,在学生们在有困惑的时候有能够直接求助的平台或是栏目,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搭建校园网络互动平台可以参考以下两种做法:

其一,配备专业思想政治教师实时解答.新媒体平台本身就具有实时性,利用这个优势,高校网络互动平台也要有实时的教师指导.其优点就是能够加快高校解决思想问题的效率,防止不良问题的产生.教师的实时解答能够使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被重视感,更加能够对教师和高校产生信任,有利于高校其他形式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其二,增设互动奖励制度.该制度面向教师和学生双方,根据教师的互动频率和问题的解决率,给教师设立奖励,以激发教师在校园网络互动平台上的互动频率,在教师层面上提高其与学生的互动意识.根据学生的互动频率,将这些数据量化,纳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当中,这不仅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中来,也能让学生了解高校和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努力和决心.

总体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换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相关性,教育者需要高校将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当作舆情来处理、建立专业部门和团队、扩大高校舆论影响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和形式,利用流行的新媒体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程度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间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二者平等对话,并通过搭建高校平台等手段加以促进.

此文汇总: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政治教育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媒体和路径探析相关政治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新媒体语境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问题探析 摘要在全民发声的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微博、微信、网络社群以及高校论坛……的交流与互动中 面对青年学生思想行为方式的转变和舆情传播方式的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继续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主体性维度 林仕尧(南京大学 法学院,南京 210093)摘要随着时代情境的深刻变革和社会意识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话语“失声”“失真”“失灵.

3、 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点 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特点汪慧英(益阳医学高……专科学校公共课部,湖南益阳,413000)摘要 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深深地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和人际关.

4、 简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 本文系2017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认同视域下初中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SJCX170541)、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高.

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探析 摘要文章就针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发展路径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图分类号D422 6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1205(2018)0583.

6、 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作用评《小葵模式:用新媒体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时代带来了较多新的变化,以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为例,无论是传播层级、传播方式还是信息的存在形态都发生改变,人们接触信息的渠道被拓宽、信息内容得到拓展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信息快速流通的环境当中,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