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适合中小学生看的杂志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杂志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中小学生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中小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中小学生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6

中小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本文是中小学生论文范文资料跟核心素养和家长和孩子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摘 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需要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与支持.在当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中,作为重要的教育利益相关者之一的学生家长话语却缺失了.为了解不同背景的学生家长眼中的核心素养及其与教育部发布的学生发展素养的异同,对1073名中小学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 人际交往、身心健康、问题解决、社会融入、自我管理、自主学习、道德品质是家长眼中对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较为重要的素养;(2) 家长眼中的核心素养与国家发布的核心素养体系都提及到身心健康、自我管理、自主学习、问题解决、人际交往、社会责任、热爱祖国、人文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素养,但对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国际理解、人文情怀等素养的关注度存在差异;(3) 不同学段、学历、职业背景的父母亲对核心素养的观点存在差异.

[关键词] 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家长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把学生的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1]在考察中国核心素养研制过程时,我们发现,尽管中国的核心素养研究调研了校长与教师、教育管理者、各级行政领导、高层领导干部、各领域专家(自然科学专家、文化历史专家、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经济学专家、航空航天专家)、知名企业家、学科教学专家、课标组专家、教材专家等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2]P12但是,并没有调研作为学生发展当事人的学生及其家长的意见.这种情况,并不是中国独有.OECD核心素养的研制征求了政策制定者、政策分析者、各领域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教育工作者、工会、雇主、国际组织等群体的意见;[3]欧盟核心素养的研制征求意见群体包括:政策制定者、各领域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工作者、雇主等.[4]在OECD和欧盟的核心素养研制过程中,似乎也没有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见.

从教育政策的利益主体来看,完整的利益主体应包括政策的决策者(政府机构人员和专家)、政策的执行者(校长和教师)以及政策的受益者(家长、学生和雇主).[5]缺失了作为政策受益者的学生家长意见,可能使教育政策不为家长群体理解和认同.从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目的来看,合理的教育目的或标准的制定应体现公平性的要求.当政府代表国家利益制定理想的教育目的时,如果没有对不同阶层家长的调查,有可能产生教育结果的不公.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了解学生家长对孩子应具备的素养的期望有助于建立更公平、更合理、更可行的核心素养体系.

鉴于已有研究缺乏了解家长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观点,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来解决以下问题:(1)中小学生家长认为为了孩子未来幸福和社会发展应该具备哪些素养?排在前列的是哪些素养?(2)学生家长认可的核心素养与公布的核心素养之间有何异同?(3)不同学段、社会背景的中小学生家长对孩子核心素养的期望是否存在差异?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北京市四年级、五年级,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向学生发放学生问卷时,同时分发家长问卷让学生家长填写.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兼顾学校的类型与各学段的学生人数,从有合作意向的中小学中选取了小学5所、初中2所、高中3所,对目标年级的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样本涵盖了北京市海淀、朝阳、东城等多个城区的学校,也涵盖了普通高中与北京市示范高中不同类型的学校.本研究共发放家长问卷1172份,回收问卷1142份,回收率为97.4%,其中有效问卷1073份,有效回收率为91.6%.调查样本的有效构成见表1.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家长课程目标需求调查问卷》收集资料.该问卷由三部分构成:(1)基本信息,包括孩子所在年级、成绩、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2)家长眼中孩子的素养水平,主要参考OECD的核心素养架构,采用5点Likert量表的形式设置了24个素养的具体题项;(3)家长期望孩子具备的素养,以开放性问答题的形式分别从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两个角度了解家长的想法,具体内容是“为您孩子未来生活幸福奠基,您觉得学校应重点培养孩子什么?(请列举)”和“为建设一个美好社会奠基,您觉得学校应重点孩子培养什么?(请列举)”.

本文使用该问卷收集的家长基本信息与开放题的回答进行分析,以了解学生家长期望孩子具备的素养的整体情况与学段/学历/职业差异.

(三)调查程序

问卷委托学校发放,调查小组在校长、课程主任或教学主任以及班主任的支持下,向学生发放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向学生做完填写说明后,由学生带回家填写,隔天上交.

(四)资料编码

对两道开放题回答的编码由本文第一作者指导两名研究生进行.两名研究生在阅读、摘录开放题答案基础上,独立对家长的回答内容作出判定和分类.对于歧义项,两人查阅相关词义进行辨析,而后经本文第一作者审核同意,最终形成两道开放题回答的编码框架(表2).

(五)资料分析

对所有家长的回答编码完成后,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进行频次统计,并做出条形图与柱形图用于比较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中小学生家长眼中的核心素养的总体情况1. 家长认为孩子实现人生幸福所应具备的素养排序.在所有编码中,58.1%的家长回答涉及“自主发展”,25.6%的家长回答涉及“社会参与”,16.3%的家长回答涉及“文化基础”.从二级编码的频率排序来看(图1),自主发展方面的“身心健康”(15.8%)、“自我管理”(12.9%)、“ 自主学习”(12.4%)、“ 问题解决”(10.6%)、“道德品质”(6.4%)被提及的频率依次降低.社会参与中的“人际交往”方面的素养被提及的总频率最高(17.5%),“社会融入”(8.1%)的素养则排在第七位.文化基础方面,“人文艺术素养”(8.3%)被提及的频率最高,但在所有二级编码中仅排在第六位,“个性发展”(4.9%)、“学习成绩”(2.3%)、“科学技术素养”(0.8%)的频率排在最末.可见,家长认为孩子要实现个人的人生幸福,自主发展方面的一系列素养是要兼备的,人际交往也是至关重要的.相比之下,家长对知识基础的强调总体较弱,且侧重人文艺术方面的素养,还提及孩子的个性发展,对科学技术素养的关注比较低.

2. 家长认为孩子建设美好社会所应具备的素养排序.关于孩子建设未来美好社会所需的素养,涉及“自主发展”的回答占39.3%,涉及“社会参与”的回答占49.9%,涉及“文化基础”的回答仅占10.8%.从二级编码的频率排序上来看(图2),社会参与方面的两个子维度“人际交往”与“社会融入”分别以26.0%和23.9%的频率排在第一、二位.随后是自主发展方面的“道德品质”(9.9%)、“身心健康”(8.8%)、“问题解决”(7.8%)和“ 自我管理”(6.8%),“ 自主学习”(5.9%)排在第八位.在文化基础方面,“人文艺术素养”(6.6%)排在第七位,“个性发展”(3.0%)、“学习成绩”(0.8%)、“科学技术素养”(0.5%)的频率依然排在最末.

综合家长在考虑孩子“实现人生幸福”与“建设美好社会”时提及的素养,可以发现“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两个维度的各项素养在回答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文化基础”维度下的素养,说明相比于文化基础的积累,家长更重视孩子自主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此外,无论是笼统地提及提高道德修养,还是具体说明培养孩子某种意志品质的回答,都体现了家长相比于具体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强调孩子内在道德品质的养成.家长对这些素养的重视一方面可能是源自自身对时代变迁、社会挑战的感知,意识到仅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培养孩子自主发展的意识、方法与能力更为重要,也发觉与人交往合作、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家长认识到目前学校教育的偏颇,如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轻德等,以及孩子在自主能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所以在回答中突出了孩子现阶段缺少的、需要着力培养的素养.

3. 家长眼中核心素养与国家发布的核心素养体系的比较.将基于家长回答构建的编码体系与国家公布的中小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18个基本要点进行对比,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家长提及的核心素养与国家发布的核心素养体系均囊括了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以及文化基础三大方面.

在自主发展方面,家长提及的素养与国家发布的核心素养均涉及身心健康、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与问题解决.然而,若干条目的内涵丰富程度有所差异,例如家长在自主学习方面仅提及学习方法、习惯、兴趣与主动性,没有涉及“勤于反思”和“信息意识”;家长仅强调孩子在家庭生活情境中的自理能力,而国家发布的核心素养中所指的“劳动意识”还包括了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更广泛的情境中掌握劳动技能、改进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等.家长在问题解决方面强调的“勤奋与坚持”的品质在国家发布的核心素养体系中没有强调;家长在回答中提及的“道德品质”在国家发布的核心素养体系中以具体的态度、品德出现在不同的素养类目下.

在社会参与方面,家长提及的素养与国家发布的核心素养均涉及人际交往、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但家长的回答中没有强调“国际理解”.国家发布的核心素养体系中以“社会责任”概括了诸多具体的素养表现,而家长对孩子在人际交往和社会融入方面应具备的能力与态度做出了细致的回答,且提及频率比较高.家长在社会融入中仅强调了社会义务与贡献,而未提及与公民权利相关的内容.在国家认同方面仅强调了热爱祖国、了解国家历史与国情、具有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没有提及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文化基础方面,家长提到了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与技术素养,但在人文素养中仅强调了人文积淀,没有提及人文情怀;在科学素养方面,仅强调掌握科学知识与方法,没有涉及科学本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在技术素养方面,仅强调对某些信息技术的掌握,没有提及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联系、具有工程思维等.学习成绩与个性发展是家长重视而国家核心素养体系中没有提出的.

(二)不同学段的中小学生家长眼中的核心素养比较

通过绘制不同学段学生的家长眼中的核心素养频次分布柱形图,比较小学生家长、初中生家长与高中生家长对各项素养重视程度的差异.

关于孩子实现人生幸福所需具备的素养,各学段学生家长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回答频率普遍较高,说明各学段家长均比较重视这项素养(如图3).而个性发展、学习成绩与科学技术被提及的频率均较小,说明各学段家长对这三类知识基础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不同学段学生家长关注的素养也各有侧重.小学生家长提及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方面的频率明显高于总体水平,而提及问题解决、社会融入方面的频率则明显低于总体水平.初中生家长的回答中出现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的频率明显高于总体水平,而出现自主学习、社会融入方面的频率低于总体水平.高中生家长在问题解决、人际交往与社会融入方面的回答频率远远高出总体水平,对身心健康以及各项文化基础的关注则低于总体水平.

从建设美好社会的角度出发,人际交往与社会融入是各学段家长提及频率最高的素养,而科学技术、学习成绩、个性发展这三项文化基础素养依旧是提及频率最低的(如图4).初中生家长依然比其他学段的家长更多地提及身心健康与道德品质方面的素养,在人文艺术方面的提及频率相对较低.而高中生家长在身心健康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回答低于其他学段的家长,但在人文艺术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学段家长.

总体而言,小学生家长更看中自主性的培养,初中生家长强调身心健康与道德品质的养成,高中生家长则重视实践能力与社会性的培养.不同学段的学生家长对各项素养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体现了各成长阶段学生的发展重点有所不同,以及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在同一素养上的达成水平不同.这一看法与国内核心素养研究专家的观点一致,认为要区分各教育阶段学生所要达成的核心素养的不同水平与具体表现,同时做好核心素养培养的纵向衔接.[6][7]

(三)不同学历的中小学生家长眼中的核心素养比较

图5显示了各学历水平的母亲提及各项素养的频率以及平均水平.不同学历水平的母亲对素养的重视程度的差异体现在: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母亲对文化基础方面的人文艺术素养、科学技术素养、学习成绩与个性发展的提及频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和其他学历的母亲,然而对问题解决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提及频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母亲的回答情况恰恰相反,对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和个性发展的提及频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但在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回答频率明显高出平均水平和其他学历的母亲.

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各学历水平的母亲都集中强调人际交往和社会融入情境下的素养(如图6).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母亲在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学习成绩和个性发展方面的提及频率均高于其他学历的母亲,在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社会融入两方面的提及频率则低于其他学历的母亲.高中/中专学历的母亲对自我管理与自主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为突出.初中及其以下学历的母亲对自主学习的重视程度降低,对道德品质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其他学历母亲.

图7比较了不同学历水平的父亲对孩子实现人生幸福所需的各项素养的重视程度.与各学历水平的母亲的回答情况类似,高中及其以下学历的父亲对文化基础方面的人文艺术素养、科学技术素养、学习成绩与个性发展的提及频率高于其他学历水平的父亲,在问题解决、人际交往方面的回答频率则低于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父亲.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父亲对身心健康与自主学习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学历水平的父亲,而高中/中专学历的父亲对道德品质方面的关注较为突出.此外,本科学历的父亲对社会融入的重视程度较高,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父亲比较强调身心健康与人际交往.

和母亲的回答结果相似,各学历层次的父亲在考虑建设美好社会时,普遍强调人际交往与社会融入方面的素养,但高中及以下学历,尤其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父亲,对社会融入的提及频率明显低于总体水平,但是对道德品质以及文化基础方面的素养的提及频率高于总体水平(如图8).

综合不同学历的父/母亲对孩子实现人生幸福与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素养的观点,父母亲的学历水平越低,越关注文化基础方面的素养,部分家长对身心健康、问题解决、人际交往、社会融入等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父母亲的学历水平越高,相比文化基础素养,会更重视孩子在自我实现与提升、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素养.以往研究以子女的最高学历为指标进行调查,发现无论父母亲的学历高低,都对子女抱有较高的教育期望,[8][9]然而从素养的角度来衡量教育期望时,高学历的父母可能对子女产生更全面的教育期望,如个体发展的自主性与社会性,而不仅仅反映在知识学习上.

(四)不同职业的中小学生家长眼中的核心素养的差异

将不同职业的父亲、母亲在考虑孩子实现人生幸福与建设美好社会提及各项素养的频率绘制成柱形图,发现仅不同职业的母亲在回答孩子实现人生幸福所需的素养时频率大小呈现出较为规律的变化(如图9).身心健康、问题解决、道德品质、人际交往与社会融入素养被提及的频率大体随母亲职业声望的升高而增大;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科学技术、学习成绩被提及的频率大体随母亲职业声望的降低而增大.此外,从事个别职业的母亲在某些素养上的回答频率明显高或低于总体水平,例如身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母亲格外强调问题解决与社会融入情境下的素养,但对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文化基础领域的素养的关注程度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而从事商业、服务业的母亲提及人文艺术素养的频率比较突出,从事生产、产业等工作的母亲在自主学习和学习成绩两方面的回答频率明显高于总体水平,但对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和社会融入方面的素养关注不足.这可能是因为教育是个人和家庭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对于职业声望较低的父母而言,与组织、经济等其他资源相比,教育是较易获得的实现社会流动的资源.[10]而且中国父母大多相信个人努力对学习成绩的积极作用,[11]因此低职业声望的家庭更关注孩子在学习方面的素养,以获得好的学习结果并进一步争取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不同职业母亲对孩子建设美好社会所需的素养的回答(如图10)中,以及不同职业父亲对孩子实现人生幸福与建设美好社会所需的素养的回答中,各项素养的出现频率并未呈现一定规律,仅某些职业的母亲或父亲对某些素养的提及频率比较突出.例如,从事生产、产业等工作的母亲在考虑建设美好社会时,特别重视人际交往,这与考虑孩子实现个体幸福时需要自主学习和学习成绩的回答有较大差异;身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母亲比其他职业的母亲更强调社会融入;身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母亲依然比其他职业的母亲重视问题解决素养.

在考虑孩子实现幸福人生所需的素养时,从事相同职业的父亲与母亲的观点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图11).在建设美好社会方面,不同职业的父亲对孩子所应具备的素养的观点比较相近(如图12).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家长认为对于孩子实现人生幸福较为重要的是自主发展方面的素养,其次是社会参与与文化基础方面的素养,提及频率较高的前五项素养依次是:人际交往、身心健康、自我管理、自主学习、问题解决等.家长认为对于促进社会健全发展较为重要的是社会参与方面的素养,其次是自主发展与文化基础方面的素养,提及频率较高的前五项素养依次是:人际交往、社会融入、道德品质、身心健康、问题解决等.相较于文化基础素养,无论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还是为美好社会发展奠基,家长都更重视孩子的社会参与和自主发展素养.相比于具体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成绩提高,家长更强调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养成.

2.家长眼中的核心素养与国家发布的核心素养体系相比,都提及了身心健康、自我管理、自主学习、问题解决、人际交往、社会责任、热爱祖国、人文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素养.不同之处在于:家长没有提到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国际理解、人文情怀等素养,在劳动意识、科学素养、技术素养方面提及的内涵不够丰富全面.但是家长对人际交往方面的素养做了细致的回答,而且提及的勤奋与坚持、学习成绩、个性发展等在国家发布的核心素养体系中没有直接涉及.

3.不同学段的家长对孩子应具备的素养的期望有相似之处,但各有侧重,体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阶段性.在实现人生幸福方面,小学生家长更重视孩子自我管理与自主学习的习惯、态度与能力的培养,初中生家长更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与道德品质的培养,高中生家长则是更强调孩子的问题解决、人际交往与适应社会方面的素养.在建设健全社会方面,各学段家长普遍重视人际交往与参与社会生活方面的素养.

4.不同学历的家长对孩子具备的素养的期望存在有差异.学历较低的家长较为关注孩子的文化基础方面的素养,家长的学历越高,越关注身心健康、问题解决、人际交往、社会融入等素养.

5.不同职业的母亲认为孩子实现人生幸福应具备的素养有所不同.母亲从事职业的声望越高,就越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解决、道德品质、人际交往与社会融入方面的素养;母亲从事职业的声望越低,会更重视孩子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学习成绩,对身心健康、道德品质与社会融入素养则关注不足.不同职业父亲眼中的核心素养未随着职业声望的变化表现出特定的变化规律.

(二)研究建议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对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转化提出如下建议.

1.鉴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国家和学校在研制学校培养目标时充分吸收家长的意见,满足其合理需要,对不合理需要进行价值引导,增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对学生个体的适切性.家长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偏重学生社会参与和个人自主发展,相对看轻学生学业成绩对个体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家长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关注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素养.这些方面被国家层面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忽视,应得到加强.家长相对忽视孩子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国际理解、科学态度、人文情怀等方面的素养,学校应引导家长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社会的全貌及其对孩子各方面的提出的挑战.

2.鉴于不同学段家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存在差异,国家、学校应尽快出台分学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连贯性和阶段性.学校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参考家长的意见,明确该教育阶段重点培养的素养,分解出学生在完成该学段的学习之后应表现出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3.鉴于不同文化与职业背景的家长对各项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同,国家和学校应立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平性要求,充分考虑不同阶层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希望,避免单纯从成功者的需要来考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造成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或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上文点评,这篇文章为关于对写作核心素养和家长和孩子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中小学生本科毕业论文中小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电视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张磊展威震1 较高的判断能力与反应能力突发事件通常都具备着不可预估的特点,电视新闻记者在没有得到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就要立即对突发事件做出正确的处理反应,在第一时间来到事件的发生场地来展开一系列的采编工.

2、 职高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要 围绕“职高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的话题,谈了自己的一些拙见 关键 词 职高数学;职业素养;数学教师中图分.

3、 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摘要】如何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目前形势下需要引起重视的话题 为了促进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将对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及能力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信息时代.

4、 高考作文思维结构升格和达成《女童被撞家长担责应成执法样本》思维结构与写作实践 【写作导引】利用思维结构写作,就是通过学习与借鉴优秀议论文写作结构,更有层次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议论文写作中结构的严谨性 同时利用多次范文思维结构的强化,形成符合学生自身表达习惯的思维结构 本篇范.

5、 论高校校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郝娜摘要高校校报是高校进行思想教育与新闻宣传的重要舆论阵地,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对推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校报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校报编辑必须具备全面的、良好的素质与修养.

6、 孩子吸吮手指,家长怎么办 女儿5岁,读幼儿园大班,母乳到九个月,从小她喜欢吮大母指,经常躲开大人偷偷吃手,手指已经被吃出了老茧,我们用尽办法都戒不了……如果孩子吃手指的行为非常严重,甚至手指的指甲被.